春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春节 > 列表页

春节序曲中部主题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6  分类: 春节 手机版

篇一:春节序曲教学设计

课例:《春节序曲》 罗湖外语学校 代丽萍

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首管弦乐曲,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李换之所作《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者以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为题,满怀激情地反映当年在延安过春节的深切感受,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教学构想:音乐审美体验是新《音乐课程标准》的核心。听,又是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在设计本课时,我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以及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手段上我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音乐、辩听音乐、分析音乐。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前辈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动、自信地参与表演活动。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辩听音乐、分析音乐;帮助学生理解《春节序曲》的音乐形象,整体体会音乐情绪。三、知识与技能:在体验中了解拍子、节奏、速度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作用,会哼唱主题旋律,能够初步分析乐曲结构。

教学对象:初一年级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乐曲段落卡片若干。学生:复习西洋管弦乐器组分类。 教学重点:《春节序曲》A、B、A`三部分的音乐体验。

教学难点:学生对《春节序曲》音乐形象的整体把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鼓、小锣、小钹、三角铁、手绢、红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巧妙设计,营造氛围:课前播放一段欢快、喜庆的音乐《恭喜发财》,展示张灯结彩的画面。2、提出问题,点出课题:学生从课前音乐、画面中得出“春节“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并在游戏中说

出一些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进而点出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人民是怎样过春节的问题思考。方 法:教师描述传统习俗,学生说出习俗名称。[教学意图:通过听音乐、看画面、讲习俗,增加节庆气氛,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

二、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配有《春节序曲》背景音乐的陕北大秧歌舞蹈场面。学生活动:在画面与音乐中感受那热闹欢腾的场面。学生思考:画面中的人们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节日的?[教学意图: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三、音乐主题学习: 曲式结构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引子部分用小钹随引子音乐做律动。思考:引子部分表现出怎样的音乐形象?学生观察教师用小钹表现前奏音乐后随音乐模仿体验,理解音乐形象。(音乐把人们带入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打击乐的加入,吸引学生听音乐的

春节序曲中部主题

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前奏音乐的节奏、旋律及音乐形象。第一部分A教师用右手挥拍来表现第一主题音乐(a),用左手挥拍来表现第二主题音乐(b),用双手挥拍来表现连接乐段(c)。思考:这部分乐句结构以及音乐形象。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表现,并能模仿表演或小组讨论写出这部分的乐句结构及音乐形象。(a b c b’ c’ b’)(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欢欣,喜悦的心情和高歌的热闹场面)让学生在视听基础上,学会分析音乐句子,从而达到理解乐句结构及音乐形象的目标。第二部分B教师用三角铁随主题音乐在强拍上敲八次。(八次分别在4/4拍拍点方位处。)思考: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分别由什么乐器演奏?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学生仔细观察后用拍手模仿出教师的动作。并唱会主题音乐旋律,写出乐句结构,辩听三次音乐的乐器演奏。(d d d )(双簧管、大提琴、小提琴)(音乐惟妙惟肖地表现了秧歌“小场”中,不同人物轮番歌舞的场面)从教师表现中,体会音乐拍子与乐句感。在感受的基础上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第三部分A’教师打鼓来表现第二主题音乐变奏(b’),用敲锣来表现第一主题音乐变奏(a’)。思考:这部分音乐是怎样再现第一部分音乐的?意义何在?辩听乐句结构。学生仔细观察后模仿表现此段音乐。并写出乐句结构。(b’ a’)。(通过变化再现第一部分,不仅起到前后呼应的作用,音乐在力度上的加强,更渲染了热烈、沸腾的场面,人们沉浸在激昂的情绪中。锣鼓的加入,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音乐的分句,更让学生理解了此段的音乐形象。

四、知识拓展:1、教师活动:出示民间秧歌曲谱,引导学生学唱。2、学生活动:看谱唱出民间秧歌曲调,对比《大中国》、《春节序曲》主题音调。3、教师总结:音乐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家为了体现出民族传统,从民间音乐中提取素材进行创作,使我们的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绽放异彩。[教学意图:让学生探索民间音乐与作品创作的关系,懂得学习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五、体验表演:1、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担任《春节序曲》中A、B、A’部分音乐的表演。2、学生活动:选择表演道具,分组随音乐进行表演。3、师生活动:师生共同体验音乐。[教学意图: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乐曲的整体欣赏。]

六、课堂小结交流:1、教师活动:发给每个同学一张《春节序曲》分析表格,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填出曲式结构及各部分的音乐情绪2、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后填出曲式结构及各部分音乐形象。[教学意图:学会分析音乐,提高欣赏能力。]3、课堂师生自评与互评。 [教学意图: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的参与性。] 管弦乐《春节序曲》欣赏分析表曲 式 结 构(复三部曲式结构)各 部 分 音 乐 情 绪 板书:(师生共同完

成) 管弦乐《春节序曲》(复三部曲式结构) 引

子 A B 过 A ’ 度 a b cb’ c’ b’ d dd连 b’a’主 主 连主 双大 小 接主 主

题 题 接题 簧提 提 题 题

一 二 句二 管琴 琴 二 一变 变 变奏 奏 奏 课后简评: 这堂音乐课以欣赏为主,“动”、“听”结合。改变了欣赏课单纯“老师讲、学生听”、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代之以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理解音乐,采用了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一、用不同的打击乐、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分句。从仔细观察教师的表现,到亲身体验音乐乐句的不同表现,学会分析音乐段落,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二、学习、了解陕北民间秧歌音乐,对比作品,进一步理解乐曲的民族性。三、课堂交流,及时巩固了课堂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检查了学习效果,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这节课上,通过“组织教学”、“情景导入”、“主题音乐学习”、“知识拓展”、“体验表演”、“课堂小结交流”六个教学环节,一步一步走进音乐。从感知到进一步的体验,再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但能表现音乐,还能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在对比陕北民间秧歌音乐与创作作品中理解作品的民族性,发现民间音乐重要性。 这节音乐课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教学,使欣赏音乐课“动”起来。学生在“动”中理解音乐,在“动”中体验音乐的美感,在“动”中喜爱民族音乐。

十一、教学目标:

1、在欣赏《春节序曲》中感受音乐作品欢乐、热烈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对比、欣赏和实践体验中,感受音乐要素给音乐带来的影响,初步认识三段体。

3、通过交流、体验活动、表演、师生评价等方式来正确理解音乐作品与培养丰富的音乐想象力,激活学生的欣赏热情。

十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听赏《春节序曲》过程中,感受音乐欢乐、热烈的情绪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十三、教学方法:

聆听欣赏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实践体验法等。

十四、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打击乐器、扇子等道具。

十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1、播放歌曲《好日子》一段VCD。

2、《好日子》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欢乐中,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学生举例)

3、由谈话的感受导出课题:在喜庆的日子里——音乐欣赏《春节序曲》。

创造喜庆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名曲欣赏(30分钟)

1、初赏全曲,并在赏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赏;谈感受。

3、分段欣赏:

引子:谈谈听后的感受。(老师从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去引导)

第一部分:(A)

这一部分有两个主题,请学生比较两个主题有什么区别?在这段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1)刚才大家说到第一主题有锣鼓喧天的感受,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打击乐器(锣、鼓、铃、三角铁等)表现一下过节的喜庆气氛吗?

2)第二主题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第二部分:(B)

第二部分的音乐与第一部分的音乐有哪些变化?(提示:节奏、速度、节拍、情绪等要素加以理解)

表现了什么?

现在我们以舞蹈秧歌的形式来再次感受这段音乐。(请同学们用秧歌的基本舞步感受第二部分音乐的美。请几个女生带领舞蹈。老师提供扇子等道具)

第三部分:(A)

请学生学生欣赏,并感受一下是哪一部分的缩短重复?

3、整首乐曲的结构是:引子+ A+B+A,(学生初步认识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4、认识音乐家——简单介绍李焕之。(课件展示)

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在轻松、大胆中去感受音乐。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喜庆气氛。

三、全曲复听,自由参加小组活动(8分钟)

1、全班分成两组:喜欢第一部分的为第一组,站在左边;喜欢第二部分的为第二组,站在右边。

2、自选乐器去创编;自创舞蹈律动去吻合音乐。

3、全体轮流表演,并注意观察另外一组的表演,待会评评。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篇二: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赏析1.作者;李焕之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2.作品背景;《春节序曲》创作于1955年—1956年,取材于;3.思想内容;《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叫做&quo;4.风格特点;引子部分

《春节序曲》赏析 1. 作者

李焕之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1919年出生于香港。1936年春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和声学。自1954年起,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等职务。1985年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李焕之自幼爱好民间音乐,热心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1935年后,即开始创作歌曲,作有《牧羊哀歌》、《黄花曲》等。

李焕之根据中国民间及古代音乐的丰富素材,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创造出表现新时代精神而又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的作品,深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其代表作有《生产忙》、《茶山谣》、《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民歌合唱;民歌合唱《苏武》与民歌合唱套曲《胡笳吟》,以及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泪罗江幻想曲》、箜篌独奏曲《高山流水》等。他创作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现在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年音乐会上必演曲目,是一部民族交响乐中经典之作。

李焕之在合唱指挥、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革命战争时期,他曾多次指挥大合唱《黄河》、歌剧《白毛女》的演出。1957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他指挥北京青年业余合唱队的演出获得金质奖章。他的音乐理论著作有:《作曲教程》、《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散论》、《民族民间音乐数论》、《论作曲的艺术》等。

2.作品背景

《春节序曲》创作于1955年—1956年,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

生活体验和感受,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他以陕北民间秧歌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

3.思想内容

《春节组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叫做"春节序曲",描写的是过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乐曲欢快热烈。中间部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其主题先由双簧管演奏,再由大提琴重复,最后由小号独奏把音乐推到高潮结束。 "春节序曲",是按照"秧歌"的结构写成的管弦乐曲。"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4.风格特点

引子部分以两个具有对比性质的音乐主题组成了序曲的引子以强烈的节奏、力度的对比、旋律的起伏,提示了洋溢于全曲中的欢快情绪。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明快粗犷,节奏不断紧缩(C大调),表现了秧歌群舞的生动场面和热烈气氛。第二主题活泼流畅,由长笛吹奏主旋律,双簧管吹奏对位声部给予衬托,音乐表

现了人们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心情。中部旋律十分抒情优美,节奏舒展,速度徐缓(F大调),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相互亲切的祝福和问候,也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了对更美好的明天的憧憬。在小号变奏了这个抒情主题后,将音乐引入了再现部。重复部分在这里,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音型,表明更热烈的群舞又开始了。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部分重复和变化重复,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逐步推向高潮,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5.审美感受

春节序曲是一首节日里欢唱的管弦乐曲,在我国可谓是脍炙人口,不论在那个地方听,都会给人快乐和喜庆的感觉,就放佛看到了作者所要描述给我们的陕北人民大丰收的忙碌场景,人民脸上挂着笑容,相互祝贺,共庆丰收,曲调幽美,节奏感强,似乎让一切烦恼烟消云散,只剩下快乐相随,用柔和加明亮的乐器抒发内心感受,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产生联想。在组曲里面序曲更显得流畅和喜气洋洋,被用在开春之际,寓意万物生机,生命复苏。给人以美的感受,回味长久!

6.认识教育

我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总以为音乐可以表达所有,带来快乐。远离烦恼,很高兴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能有音乐鉴赏课,让我知道了以前所不了解的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文学修养上面带给自己很大的提高,丰富了见闻,增长了知识。但是我也是一个爱唱的学生,记得以前老师也说过这样的话,希望学校把想唱的和想听的学生分开来上课,这样会各得其所,但是能不能还是另一回事呢。每一次听到老师在带领我们学唱时我总是那么的认真和仔细,但是只是针对学唱,可能在赏析方面我做的还是不够好,还有很多我没有掌握的,但是我是打心里喜欢,老师也是很专业的,交给我们的知识也很广泛。认识了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更了解了国外一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才知道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丰富多彩

的,音乐是这样的可以让人自在舒服。曾经我也幻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那种专业歌手一样站在舞台上给下面的人演唱我的歌声,希望带给他们快乐。但是很多原因我没有能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只能是自己在私下里瞎唱唱。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使我认识到自己是真的是对音乐的知识个意境还所知甚少,想说一句老师谢谢你,虽然可能俗气了一点,但是是真心的感谢。当然或许有些同学可能不喜欢这门课或者是老师您,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就像音乐,不会有最美的声音,没有一种声音是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感觉好听的,但是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特别的声音和一定数量的听众,音乐才显得丰富和多彩。正如我们这些求学的学生一样,有自己喜欢的,有自己不喜欢的。在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我想我们可能会学的更好。真的很希望能多学习一些音乐的听赏和学唱的知识,可能下学期就没有这门课程了,但是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多感受他们。我想,多学一点知识没有什么不好的,不管是什么方面的。最后,谢谢老师这一学期来多我们的培养和教育。

篇三:春节序曲 鉴赏

耳熟能详中的新味道——

《春节序曲》赏析

【摘要(Abstract)】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李焕之先生通过乐曲向大家展现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图景。人们对这首气氛欢快、情绪激昂曲目的喜爱程度绝对是中国交响作品历史上空前的。1989年,《春节序曲》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1993年6月,《春节组曲》等作品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足见其魅力所在。

“The Spring Festival prelude” is the famous composer Mr LiHuanZhi in 1956 the orchestral work created the first of “the spring suite” movement. This work based on author early when the Spring Festival in yenan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 Mr LiHuanZhi music showed to everyone by people's revolutionary base in Spring Festival warm exult scenes and unity love, mutual greet each other the moving picture anniversary. It first atmosphere and lively, spirits up the pieces of the China national symphony fondness degree is absolutely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ks. In 1989, “the Spring Festival prelude” was awarded China record corporation “golden records award”; June 1993, “the Spring Festival suiteand” so on the work “20 centuries Chinese music in classic”,it serves to show its charm.

【关键字(Key Words)】

春节序曲 The Spring Festival prelude

管弦乐orchestral music

喜庆场面 joyous scene

复三部曲式 compound three part tune type

李焕之 Li Huanzhi

【正文】

(一)地位与成就

《春节序曲》是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春节组曲》作于 1955-1956 年间。作者曾在 1943 和 1944 年在陕北和当地群众欢度春节,感受很深。《春节组曲》集中表现中国北方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全曲分四个乐章:《序曲》(大秧歌)、《情歌》、《盘歌》和《灯会》。其中最经常演奏的是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二)背景和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在西北地区,每逢春节就举行红火的秧歌舞活动,人们同歌共舞,互相祝贺。“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舞者通常扮成各种人物,手里拿着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表演形式分过街、大场和小场三部分。过街是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按音乐节奏表演的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大场是热烈火红的大型集体舞,常常走出各种复杂的队形来。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的开始和结束是大场,中间穿插着小场。在晋西和陕北,流行着一种“伞头秧歌”,秧歌队中有一举足轻重的歌手,左手摇响环,右手执花伞,俗称伞头。是一支秧歌队的统领。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排街、走院、掏场子,并代表秧歌队即兴编唱秧歌答谢致意。

(三)结构与曲式

《春节序曲》的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 A-B-A1 复三部曲式:

A 段之前有一个引子(合唱中第 1 至第 14 小节)由乐队全奏“开场锣鼓”,以强烈的节奏、力度概括全曲节奏、情绪特征,将听众带进欢快热烈的大型群舞中。

A 段的音乐,包含有两个主题,据作曲家介绍,它们是由两首曲调相近的唢呐曲综合而成。第一主题以不同乐器、不同力度的“问答”展示出富有陕北民间特色的舞曲(合唱 15 至 35 小节),旋律柔和、明亮,活泼流畅,音乐引人入

胜,与前奏有鲜明的对比。问句由长笛和双簧管主奏,答句加入了各组高音乐器主奏,中低音乐器作伴奏,改编后的合唱曲则是由女中音问,其他声部答。力度一弱一强,仿佛是小锣小钹与大锣大鼓的交相呼应,又象领舞的伞头与秧歌队的一唱一和。第二主题(合唱 36 至 51 小节)让我们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人圈,音乐节奏的变化,抑扬交替,这个主题加花变奏成新的旋律,再次出现不管乐器和弦乐器的互答,合唱中则是 51 至 66 小节男高音与女高音之间的互答,描绘着你来我往、一进一退、逗挑错位、舞姿翩翩的身影。经过短暂的过渡,乐曲回到引子的热烈气氛(合唱 78 至 101 小节),这是秧歌舞的第一个大场表演,音乐形象色彩斑烂,锣鼓铿锵,舞姿豪放,秧歌队矫健灵活,载歌载舞,一唱百和,穿花层出不穷。小号和打击乐器把乐曲推向第一个高潮。

B 段为 4/4 拍,中速,色彩同 A 段形成鲜明对比。这段的主题采用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抒情优美,亲切动人。这一主题出现了三次。第一次由音色柔和抒情的双簧管演奏,弦乐器拨弦伴奏,我们仿佛看到健康纯朴的陕北少女,细细弯弯的眼睛,高原人特有的红扑扑的脸蛋儿,齐腰的乌黑大粗辫子上端扎着两寸红头绳,做着秧歌舞小场的舞蹈表演,即兴奋又害羞。相应地,合唱的编曲中,102 至 109 小节由女高音独唱旋律,以其他声部哼鸣作背景。主题第二次出现由大提琴演奏。大提琴音色浑厚丰满,擅长表达深沉的感情,通常用来表现男子的形象。相应地,合唱的第 110 至 118 小节由男高音声部演唱主调。这时的音乐形象是几位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穿羊皮背心,腰系大红绸的陕北汉子,舞姿粗狂、矫健。主题第三次出现由小提琴演奏,转入 A 调,合唱中则是由女高音声部唱主调,不转调但节奏改为3/4拍,表现一队婆姨,粉袄绿裤,腰缠彩带,手着花扇,载歌载舞的画面。在第二和第三次主题再现时,都有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装饰加花,仿佛是人们手中的扇子、手帕和彩绸上下翻飞,又似伞头手中的响环随着舞步铮铮作响。接着乐曲逐渐进入乐队全奏,声势更为浩大,再次转调,在小号带来的新的色彩气氛中结束 B 段。

第三大部分(A1)是第一大部分的再现,引子和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在这里作变化和重复,先变化再现 A 段的后半部分主题,后变化再现第一主题,乐队全奏,小号嘹亮,并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将音乐推向第二个高潮,火热的旋律,跳荡的节奏,表明热闹欢腾、喜气洋洋、唢呐齐鸣、锣鼓喧天的更加热烈的大场

秧歌舞又开始了。节日的欢腾景象和人们的喜庆心情被表现得酣畅淋漓,乐曲在沸腾的情绪中结束。

(四)作者生平

李焕之(1919-2000)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 年入上海音专师从萧友梅,半年后返回香港。1937 年在厦门结识进步诗人蒲风,并与他合作谱写了《厦门自唱》、《咱们前进》等歌曲。1938 年 7 月到延安,进入鲁迅文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音乐理论和指挥等课程,同时主编《民族音乐》和《歌曲》月刊。1945 年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系主任。1949 年后,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担任领导和创作工作,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副主席兼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李焕之的创作领域广泛,包括歌曲、小歌剧、管弦乐曲、交响乐、电影音乐等。除了传唱一时的《民主建国进行曲》、《新中国青年进行曲》、《社会主义好》等歌曲外,主要有管弦乐《春节组曲》、《第一交响乐——英雄海岛》,古琴弦歌合唱《苏武》,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独幕歌剧《异国之秋》等。他还写有音乐评论文章二百余篇及《怎样学习作曲》、《歌曲创作讲座》、《音乐创作散论》等论著。

【参考书目】

《弦乐四重奏小品集(二)》,周宏德 著

《序曲》,赵振宇 著

《中国音乐大系 民族乐器卷》江明淳 著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