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读书心得体会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5  分类: 读书心得体会 手机版

篇一:读《大道之行》一书的感想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读《大道之行》有感 陆陆续续花了将近半年时间,阅读了《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读的很认真,但也觉得有些吃力: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新概念多,理解上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总结深刻,需要投入比较大的精力思考;见解独到,必须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此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地支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五位学者秉承了中式民本主义而非西式人本主义的思想传统,不断告诫说:一旦脱离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将成为泥足巨人,只有去动员和组织群众,党才成为党而非脆弱的行政机器;群众组织起来了,才成为人民;有了人民,才有人民的权力和权利;有了人民的权力和权利,党的肌体才能不腐败,党才能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五位学者还旗帜鲜明地反对把问题归结为“体制”、以及所谓“威权”体制、“一党专制”。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各种版本

之前对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一直理解的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没有象此书作者们分析的那么透彻:社会主义有1.0、2.0、3.0版本。公有制加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1.0版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2.0版本;目前,我们正在探索、推进的应该是社会主义的3.0版本:对那些能切实改善大多数人福利的领域(如居住、畅通、平安、生态、基础设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加大投入,并通过再分配的方式,尽

力对与人类生存相关的领域进行“去商品化”,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从共和国成立伊始,国家确实跨越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等的各种发展模式,尤其是现在要“去市场化”,感觉是最应该推进、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向钱看,只抓利润,偏颇了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国计民生方面的发展;老百姓进不起医院看不起病;小孩上好一点的学校需要到处托关系走后门;食品安全越来越让人担心;政府的诚信在逐渐丧失;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文化体系在逐步垮塌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都对我们的执政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探索,明确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这条道路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革命先烈、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自由和国家繁荣富强为己任,在几个世纪的探索中,历尽曲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更需要丰富。

党的十八大中提出:我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我们要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二、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 当年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是什么?两党的目标似乎没什么不同,都是打倒军阀、平均地权、民族解放。孙中山先生反复讲的三民主义似乎就是社会主义,我们党更进一步讲的是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做主人。

然而,两党又有两个根本区别。第一,国民党在平民百姓中没有根,共产党则植根于平民百姓。第二,国民党总要扮演上帝,给人民“送慈善”;共产党则要人民自己当家作主,让人民组织起来自己解放自己。没有根的国民党迅速蜕变成了新军阀,根本就完不成平均地权和民族解放的任务。共产党深深植根于普通人民,动员人民,组织人民,以组织起来的人民力量为上帝,共产党时时惦念每家每户的疾苦,人民也就坚决支持共产党,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儿子”交到共产党手里。

我们党执掌政权已经六十多年了,要高度警惕共产党的“国民党化”,要警惕“烂根”现象!广大群众支持共产党执政,不是因为过去获得的利益,不是因为将来可能获得的利益,更不是因为抽象的利益,而是因为具体的、眼下的利益。改革政策仅惠及少数人,要啃的“骨头”就会越来越硬,路也会越走越窄。正象书中所论及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的,更不会自动顾及公平、均等和团结。当社会领域也开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时,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开始被老百姓戏称为“新三座大山”。

近40年前,我国的大政方针从“无产阶级专政”变为“改革开放”,政治路线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八大后,党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两个100年到来之际,我们需要达到的目

标,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反映出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无比巨大的智慧和勇气,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三、关于竞争性选举、执政 从百度上的检索得知:竞争性政党体系是一国政党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模式,又可区分为优势一党制,两党制,两党半制,温和多党制,与粉碎多党制。萨托利则分为极端多党制、有限多党制、两党制和一党独大制。

从字面上来看,竞争性政党体系似乎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能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似乎哪个政党获得的选票多、这个政党就应该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就应该由这个政党执政,这个体系很能迷惑人。

看了《大道之行》这本书,才能清晰的了解到,西方政治体制用以确认人民对官员的授权的主要手段就是竞争性选举,有其优点:第

一、程序上有强烈的戏剧性,给受众留下强烈的印象,从而获得一种政治效能感;第二、将怨气引导到当权者个体身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护。但是,其自身也有明显弱点,第一、在选民缺乏基本的共性的前提之下,政党在选举动员中很容易将选民中的差异与矛盾放大,从而激化许多社会矛盾;第二、竞争性选举很容易成为资本“俘获”政治的中介环节。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及其复杂的大国而言,在中高层引入竞争性选举,上述两大弱点可能会很快就会凸显出来:首先,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宗教情况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当前已经非常复杂的边疆地区,无疑将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其次,如果富裕地区和富裕阶层控制政局,那么“共同富裕”就会沦为一句空话。

所以,中国的竞争性选举,只能按照中国的方式进行:从基层民

众开始进行村民选举、居委会选举和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在这几类直接选举之外就是间接选举,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选举要服从于党的“集体交接班制”,即便有差额,竞争性也是有限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就明确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体现了党、国家、人民的意志,是我们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根本大法。

总的来说,本人通过阅读此书,觉得有三个根本的问题是清晰的而且应该是坚定不移的:第一,办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第二,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才能领导人民;第三,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将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富裕、强大的国家。总之归结为一句话: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篇二:《大道之行》读后感

《大道之行》读后感

中国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一度成为20世纪末大家争论的焦点,而且

随着改革的深入,贫富差距的加大,官员腐败的上升,矛头又直指社会主义制度。如何让制度自信根植于中国大地土,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着这个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大道之行》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本书分析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得失,不仅旗帜鲜明的支持党

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而且诚挚地指出在新技术的时代如何改善党的建设和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如何没有好的理论作指引,犹如盲人摸象?本书作者从文明、政治、社会、经济、基层五个领域分析得失,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的方法和路径,这些植根于中国发展现状基础上的思索无疑是客观、理性和深刻的。五位年青学者旗帜鲜明地反对把问题归结为“体制”、归结为所谓“威权”体制、归结为所谓“一党专制”。历史证明,古今中外的所有国家都需要为解决新问题而不断调整政策,在政策调整中走向进步和文明。

今天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体制、对中国共产党、对官员和社会出现了不信

任。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如《经不起推敲的邱少云》,把朝鲜战争描述成了炮灰脑残战争,说雷锋精神、狼牙山五壮士故事是虚构的等等彻底抹黑中国的虚假文章或以点概面的夸张新闻全面的丑化和诋毁中国人。最后往往又归咎于“体制”,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前进的道路上,在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一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道之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五位青年

学者编写面成,在新时代更加鲜明地诠释了毛泽东那段著名的话:“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因此,我们必须纠正错误观点,尽快掌握网络文化正能量与防御体系新理论加以引导。相信,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仰人民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没有达不到的目标。火光在前,路在脚下,让我们怀抱希望和信心前行,坚信中华民族必将真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篇三:学习儒家经典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中华古国,悠悠五千载;中华文明,绵绵无千年;中华经典,浩浩五千卷。中华经典的

星空里,群星闪耀。诗情融花意一体,智慧与激情齐飞。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

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就会被那蓉智的思想灵光所感染,比如,《三字经》中

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言而有信;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广阔

胸襟;《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

母也的宇宙万物的奥妙??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伟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

想;其中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智慧美,更沉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朽的灵魂。

毋庸置疑,国学经典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辅助教学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

质滋养济,更是当代学生学习的模范用书。是这本书教会了我何为真诚,让我领略了真诚的无限魅力!以言语温暖他人也是泛爱众。

人生有限,可祝福别人的机会屈指可数,利用好自会喜悦。当老师以真诚心帮助学生,昔日

视若无睹的机会骤然间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摸。方知没有哪种职业会比国学经典更有功劳、

最愉快,渐渐在享受经典。原来我的生活习惯不节俭,现在的习惯令人赞叹,这一切佳绩源

于《弟子规》潜移默化间教会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感,严谨细致、团结守

信、处处为人着想的待人处世方法,锲而不舍、善思好学的态度。德育和教学并驾齐驱,相

得益彰。我喜欢眼见为实。一本《弟子规》让我明白立身处世接物的道理,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

正大的智慧思想中,庆幸圣贤与己如影随形。懂得经典是拿来做的,不知何时起赢得了家长

从未有过的尊敬,只因我请了古圣先贤来帮我。 树的本是根,人的本是孝。孝是我们做人的根,是我们成长的根。我们一定要从小做起,

把根扎牢,让世世代代的人都知道做人要孝顺父母,尊敬老师,把孝永远传下去。我向善启

孝心的国学经典致敬,是你为我们扎下了正确做人的深根。 鸡蛋原理中,因为鸡蛋是幼小的

生命,在破碎的那一刻,我们一定会心灵伤痛。我们要唤醒和保护他们那一颗生命同体的仁

爱之心。那是一种很清晰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同时,又把自己深藏在心底好

久都没有去关注的东西给唤醒了。 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个同学,自小就读过很多中国儒

家的名句和文章,而且很多都是在课堂上经过老师讲解的,深谙其中的道理,印象都应该很

深刻。可是这些宝贵的东西,在重复的考试和自我的奋斗中,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和那些

染尘很久的器皿一样,被埋没了。现在,系又把国学经典强调走进我们日常生活,又一落到很现实的行为点上。修身,对

古代人而言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但对于现代人又何尝不是呢?处在全球化的时代里,我们更

身处在一个多元文化所交汇的国家里。日复一日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变得急功近利,忘了

去关注自己本质的东西。可是抛掉根本,我们会变得一无所有。古人的话语值得我们好好去聆听。因为这些话语历经千年,依然如珍珠般夺目。不学礼,

无以立,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 仪一直被当做人生的基础课程而备受重视。在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讲究礼仪已

上升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进步、开化与兴旺的标志。而我们要做社会的文明人,更需要学习

和讲究礼仪。以平等心对待别人,干什么事情都不要有很强的优越感或自卑感。 真是令人自豪,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领悟到了这个道理;可是也令我们感觉有些悲哀,

我们趋之若鹜地去搜寻、阅读那些外国人士写的成功之道,却忽视了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

甚而将它拱手给了别人。看看现在国外越来越热闹的中国文化研究潮,我们真该反省了。 人生幸福的根源确实是爱和被爱。看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获得了成功,自己同样地兴奋

和雀跃。默默地把自己的爱给予别人,自己的心同样是温暖的。而作为被爱的人,我们更能

感受到这一点。最真切的便是抚育我们的父母。只有他们从你一出生,即开始担当两个守护

天使的角色。纵使你到了那遥远的天边,他们还是始终不离地关注着你。你忘乎所以地忘掉

了他们,他们却将你时时挂在心头。每次说到父母,正在嬉笑的我都会心有濡湿,对他们充

满了爱敬。

现在重新审视我们家几代人对自己长辈所做的微不足道的、在常理之中的事情,我才发

现孝道在我们家随处可见、无处不在。因为我们从小就在孝道的氛围中长大,认为对长辈本

来就应该这么做。可以说孝道在我们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在行动上已经形成了

一种习惯。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平常。现在看来,所不同的就是家突出了一个孝字和

身教。由于孝,儿女们听话,母亲和我的理念得以灌输;由于孝,儿女们懂得尊敬师长,人人

喜欢;由于孝,儿女们懂得仁爱,同学 团结;由于孝,儿女们奋发学习,成绩优异;由于孝,他们好好做人,不让妈妈操心等等。

就是因为做到了一个孝字而一顺百顺。 我才开始明白,别人没有错,所有的错误都在自己德未修呀。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聆听

到圣贤教育,然而当自己的修养没有达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时,很有可能出发的目的是

好的,做着做着就偏离方向了。在这个假期的国学经典学习中,我深深感到像我这样从小好

逸恶劳的人,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要改习气,立身行道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功的。自

己一定要坚持改过向善,做到久自芬芳。 从小到大,我都在取,到了该予的年纪时,还是一事无成。我希望能为别人做点事,学

习尽自己的本分做人。国学经典使我明白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大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使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国学经典,圣贤涤荡了我们心灵的污垢,净化

了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有一种脱胎换骨、再世为人的感觉。如果把这几天的学习用两个字概括,

我想会用这样两个字:感动。国学经典教我们怎样孝敬父母,怎样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怎

样为人师、为人父、为人母,怎样和朋友相处,怎样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件物

品,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怀着感恩之心。系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系努力的将中华文化

承传,成全我们的家庭,成全我们的幸福,谁能说,国学经典不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呢?你

们用自己的善行义举实践着圣贤的教诲,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成就他人,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相信你们今日种下了福田,种下了善的种子,他日定能开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

善果。 学习经典,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我们要时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

善待他人。与人为善,也与己为善。回校以后,我要积极地向全校师生、推广力行经典的理

念,让全校师生都来接受经典教育,并通过青年路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使全校师生受益一

生,来影响和带动兰州市经典教育的开展,让更多的学子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诲,能够拥有更

加健康美好的人生!一个人对父母不敬,对你的性德是最大的损伤,我不骗你,一个人只要

对父母不孝,整个业障绝对快速现前。国学经典的道义、情义那厚重的力量生养了我们,我

们懂得了自立、自强,奋斗不息,这是我才感到自己曾经把父母伤得那么深,可是父母对儿

女的爱,却永远不会改变,那是一种最最真挚永恒的爱。我是在幸福中长大的孩子,比起父

母来说,我简直就像金枝玉叶一样,而父母只是卑微的小草。但是父母这株草,活得有尊严,

有志节,不低头,也不奢求,非常快乐,从小就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社会的污染,从

来都没有诱惑、动摇过父母。人的一生,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而父亲母亲,永远是我源源不绝的支持力量,伴随我,

也引领我。《弟子规》正是在时时处处、引导我们如何仁爱待人,正确处事,分寸有度接物的

好教材。在现实生活中真是随时可以用到的啊!篇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

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

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

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

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

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

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

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

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

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

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

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

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

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

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

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

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另外“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很有道理,当我们遇到了挫折或困

难,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是怪别人,怨天尤人。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

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

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

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

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其次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有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人

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故天经地义乃为孝。并且我们中国人的孝并非

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心灵

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立身行

道,而扬名于后世。

还有礼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鞠躬”之礼,并非在于形式,而真正的是关乎行礼之人的

内心是否恭谦,鞠躬之礼就是要告诉自己应该常处下,用来降服自己的傲慢之心。

有礼之人,礼可以成为他生命中的助力,而无礼的人,则是阻力。“礼者,敬而已矣”,

有礼之人,为人真诚,可以得到长辈的帮助和提携,因为人际关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

他就对你笑,你对他不友善,他也不会对你好,“而凡人之所以为人也,礼仪也”。 弟子规就是人生的交通规则,学弟子规的每一句,是学它每一句话后面的存心。在今后

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更需要努力逐步改掉坏习气,培养好习惯。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得体

会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

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

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

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

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

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

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

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作为职场中的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

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

却有很多没有做到:经常会把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回家,面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很烦;有时

对父母的牢骚,不能很好的给予劝慰,置之不理??想想自己平日对父母的关心太少了。 从校园已经走出来一段日子了,刚开始的时候,总

大道之行读书心得体会

是怀念象牙塔里的单纯的美好,怀念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的那种如沐春风的感受,怀念着以前的一切,总是

不想告诉自己要向前看,总是把自己蒙蔽在过去的生活中,不去想迎接新的生活;总是抱怨

周边的环境太过复杂,抱怨这个社会是多么的世俗,忘了继续追寻生活的美好。生活在回忆

里,痛苦在现实中。在不遇到问题的时候,充满自信的对待一切,而在遇到真正挑战的时候,

既没有小隐于野的气魄,更没有大隐于市的心境,也只不过是俗人一个。所以非常感谢领导

们在我彷徨的时候给了我机会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醒自己应该如何继续以后的人生。

自从我自己学习传统文化以后,就越来越感觉到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也希望有更多人受益。

并介绍自己周围的朋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有缘人来到国学班学习,学习的道路还很漫长,希

望大家都能够践行圣。

中国传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光辉灿烂的思想,绵亘不绝的历史,深邃

玄奥的智慧。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

的今天,在这个良心大大地被撕咬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

震撼。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

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要加强中国传统文

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 我觉得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三字经、弟子规 、论语和四书五经

等等,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的学习和思考,那些文

人墨客的为人之道也早已给我们以证实。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客

观事实的规律是不能人为的改变它的运作。我们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就要让孩子先

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

家的肯定和认可。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中小学幼儿园也应该把这些传统文化载入课程,不

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学习,真正让下一代从中悟出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作为一名

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者,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

荣职责。教师的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都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因

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那会影响到学生。通过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的

内容,用来把今天的工作做得更好,实现它的 现代价值。又如,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难免有不同的冲突,但是对任何事情,

我们要有这样的心态,“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事情就会是另一种结果,无论在家中还是在

单位,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到:各自责,天清地宁。各自从自己身上找到不足,那我们将生

活在一片宽阔宁静的天空下,何乐而不为?因此,我将从已做起,发扬优秀的传统文

化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学习心得中华传统文化包罗十分广泛,内涵极其丰富,特别是蕴含了丰富传统哲学,那些简短精

悍的名言警句是古人的人生智慧总结,这些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的路途, 有助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现在很努力的在学校里学习这类的东西,传统文化好像没

有必要学习。但是,传统文化会让你有一种有根的感觉,特别是在我自己渐渐的明白了一些

话的道理明白了那些东西的真正道理。例如老子和孔子做人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原则给了我

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同时我回过头去看自己走过来的脚步,自己的幼稚可笑的思想。每每读

到那些话又联想到自己的过去,心便有戚戚然,想想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更是唏嘘不已。自己原

来一直错得那么的厉害。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追逐个性潮流,沉迷电脑网络,缺少思考,缺少生

活考验,碌碌无为的一群人才真正是不会做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学校,对他人稍有不

满就大呼天理何在!粗俗的诅咒与漫骂使得我们早就失去了一个人应该有的涵养。古人没有现代人的忙碌节奏,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生思考未来思考那些我们现在

可能觉得是疯子似的问题,他们之所以睿智,是因为他们比我们更用心的去观察了这个社会,

我们被更多世俗的东西蒙住了眼睛,我们被局限到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里,我们无法认识更

广阔的天地。没有了以和为贵的思想,更多的是人类的自大,觉得自己比他人重要的人也不大

可能很好提高自身的素养与水平。这样我们谈何以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人生,实现我们每一个作

为社会人所应具备的价值。假如我们思考问题只从自己出发,那么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肤浅的

利益。那么为社会为他人牺牲更是无从说起。但是,如果把我们置于一个群体中,置身于我们

大社会,更甚让我们置于宇宙,我们会发觉自己是多么的卑微。那么,我们就不会过多的注重自

我的感受和个人的得失了。因为我们的无知,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前人的知识与智慧。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

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的心开朗了许多,就像突然遇见了太阳。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和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儒家学问里有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要想成才,那么首要的是修身-----修身养性! 读书可以修身,但是读些怎样的书?怎样

才算修身养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首

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资格谈能力。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学富五车也是徒劳。这样的人于社

会于他人也将是无所益处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以一颗真诚虔诚谦虚的心努力学习好我们炎

黄子孙的文化精华,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将信息化为知识最终成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里渐渐

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后应该怎么更好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平,更好地位教育教学服务。 特别喜欢《易经》中的那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经常用这句话去勉励自己,交给我们怎样去做一个人,

做好一个强者、智者。我经常在想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两句就会是一个圣人,又想起温总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