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父亲节 > 列表页

父亲节反思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5  分类: 父亲节 手机版

篇一:反思“父性”: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

/retype/zoom/9a8e50ea227916888586d74e?pn=2&x=0&y=0&raww=182&rawh=188&o=png_6_0_0_404_63_84_86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188&md5sum=932523b91768fbdf98f5c86050b5a4a4&sign=d

父亲节反思

ca33cd2d0&zoom=&png=25419-&jpg=0-0"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http://www.psyheart.org/

中的父亲息息相关,但却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因而,我们所寻找的,也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若是我们根本就不理解父亲的真正含义,那么,我们也就无法满足我们孩子的期待,尤其是内在心理上的期待。

于是,理解父亲的意义是一种追寻。鲁格·肇嘉是这样做的。他在书中所呈现的是关于父亲的历史、心理和文化的视野。

从这广泛而具有深度的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蛮荒的原野上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形成,也在历史的进程中消退。他曾走近我们,把他年幼的孩子高高地举向空中;他也离我们而远去,不管是为了战争还是为了工作,几乎就要消失于我们的视野,甚至成为逐渐模糊的面孔和记忆。

父性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设想一下,若是用我们文化的阳刚之气作比喻,缺少的时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于是,意识到了缺失就要去寻找。但是,鲁格·肇嘉同时也提出进一层的命题:比父亲的缺失更加为严峻的,那就是对父亲的追寻的缺失。这也应和的一句中国的谚语:心则不竟,何惮於病。在这种双重的意义上,读《父性:历史、心理和文化的视野》,能够听到那发人深省的警世钟声。

我的博士研究生张敏等将《父性》译为中文。这同样是一种努力而富有创意的工作,而这工作本身和工作过程,也得到了原书作者鲁格·肇嘉的高度评价。

前不久在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中心组织的一次有关“父亲意象心理分析”的研讨会上,鲁格·肇嘉生动地讲述了其《父性》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张敏也为他做了同声的翻译。我在该研讨会的总结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感受:作为“男人”,总是要外出“打猎”或“工作”的,甚至是不惜走的很远……但是作为“父亲”,要想着回家,还要记得回家的路,还要克服回家途中的困难……这其中所包含的,是情感、是认知,是意志,同时还有责任……《父性》一书是关于父亲的心理学,也是一部关于父亲的当代启示录。

篇二:我爸爸教学反思

《我爸爸》阅读教学反思

《我爸爸》绘本阅读课上得比较成功,通过看、读、说、想、猜、画、写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作者与爸爸之间浓浓的爱与依恋。反思这节课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节读书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猜读方法的运用上。

猜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期待视野,在文本的关键之处停下来让学生自己去想、去猜,既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又能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去感受,通过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想表达出来。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两处猜读内容,一处是在第一部分“想一想爸爸还敢做什么?”一处是在“像?一样”的句式练时,猜一猜、想一想爸爸还会变成什么?在猜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锋碰撞,使学生把绘本中所蕴含的主题、内涵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情感体验。此处的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对绘本的阅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二、大胆进行教师指导。

绘本的阅读教学应该定位在图文结合阅读欣赏,实现读读、想想、说说、写写、演演、玩玩的有趣的阅读过程,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情感的生华。基于绘本教学的特殊性,在课堂上只靠学生自学是不行的。所以我大胆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书中藏着的秘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爸爸之间的感情。

整本绘本所有的画面爸爸都穿了一件格子上衣,这是为什么?不断出现的太阳图案,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通过不断探寻,了解到了画面背后的故事:这件上衣是作者安东尼的爸爸的遗物。作者在绘画过程中每一次画到这件格子上衣,都是对爸爸的一份思念和缅怀。当我配乐读一段安东尼自叙时,孩子们被深深感动了,他们从欢乐嬉闹变得沉默感伤,有的甚至流出眼泪。

三、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

这节课我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点:“??像??一样??”的句式;用“也”把两句话连到一起。

在第二部分的阅读中重点进行“??像??一样??”的句式的训练,从看图说,到猜内容说,到说自己的爸爸,到最后的写话,都围绕着这个训练点层层深入,进行扎实地训练。经过一系列的有梯度练习后,学生在最后写下了精彩的句子,并把自己对爸爸的爱融入其中。

篇三:父亲节 学会感恩

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父亲节

原来不知道有父亲节这样一个节日,最近在手机上无意间看到,于是就上网查了下,原来第一个父亲节是1910年诞生在美国。自从自己也成了父亲之后,才深深的体会当一个父亲的不易,回过头看看渐渐年迈的父母,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开始反思,天天握着手机不放的我们早就被海量信息淹没,有谁会主动给父母拨一个电话,即使父母打来电话,有谁又能耐心听完呢?电脑天天开着,但有谁又会拿来给父母开个视频呢?

从我们身边的事来讲,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 最后成家立业,在我们逐渐独立的过程当中,父母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父母对我们从不提要求,只求我们能平安快乐。有人说:父亲的爱像座山,高大伟岸;母亲的爱好似海,柔美深邃对于父母,我们应该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好象更加"健忘"了,把感恩遗忘了。我们习惯占有,习惯了享受,忘记了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中国几千年古训中,有一句流传非常广泛的话:"百善孝为先"。的确,孝,是做人的根本。孝,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和回报我们的父母,以实际行动来为父母分担一些忧愁,增加一点快乐。孝,不一定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需要更多的豪言壮语。在我的生活感受中,我认为,往往可能就是一件非常细小的事,或是一个很不经意的举动,但却能得到回报父母,感恩双亲的良好效果。比如,有空和他们去

散散步,偶尔打个电话问候下,为父母买件衣服等等。

父亲节,我们是该拨通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电话号码了……。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