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父亲节 > 列表页

父亲节佛教徒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7  分类: 父亲节 手机版

篇一:如何劝父母念佛

如何劝父母念佛(净空老法师讲经摘录)

净空老法师如何劝他妈妈念佛?

净空老法师说:“我好像是在八五、八六年,我在香港讲经,我母亲第一次到香港,我们在香港见面。从解放之后,我们相隔三十六年,第一次见面,她听我讲经,我下台之后跟她谈话,她就讲她非常想念我,我就告诉她:『从今以后不要想我,想‘阿弥陀佛’!』她能听得进去,想阿弥陀佛好啊!将来我们都能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就天天在一起吗?想我,还是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在一起,想阿弥陀佛,很重要很重要!千万不可搞错了。”想阿弥陀佛就是真正觉悟。

问:我母亲今年七十多岁,平时没有做过功德,但念佛很精进,请问这样能往生吗?还需要什么助修?

答:年岁大的人能够万缘放下,一心精进念佛,就能成就。

问:父母七十多岁了不信佛,劝他们反而被骂,我该怎么做?

答:父母年岁大了,你一定要表现的比平常还要好,他就会觉得奇怪,你现在变得这么孝顺,跟过去不一样。你说这是佛教我这么做的,这样才能感动他,让他对佛法有好感,然后慢慢再劝他念佛。如果你所做的,他都不欢喜,你劝他念佛就非常困难。为了孝顺父母,你可以不必到佛堂,在家里念佛就好。如果出声念佛,他不欢喜,你就默念,一切要顺从父母。

问:弟子好希望赶快去极乐世界,可是上有父母,心中放不下。但又唯恐自己不小心再造业,真担心日后不能到极乐世界修行成佛、乘愿再来。想到这个问题好烦恼,请问我应该如何处理?

答:你应该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读诵、听经,最好能够保持两个小时以上,天天不间断,有个半年到一年,你的境界就会转过来了。总之,这是对于教理认识的不够透彻,如果真正认识透彻,信心清净,愿心坚固,你的疑虑就没有了,你的愿望一定可以达到。

问:我是将父母度成佛后自己再往生,还是我先往生之后再来度他们?

答:佛在经论上常常教导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才能得自在,自己要想怎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做不到。你认真努力依照佛陀教诲去修行,常将你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就是一个孝顺的儿女。而自己确实要具足深信切愿,要发愿往生,至于你先走还是你父母先走,这是业力在主宰,自己做不了主,这个很难说的

父亲节佛教徒

。最好能够劝父母也念佛,就是大孝。

问:“净业三福”讲要“孝养父母”,但弟子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有姐姐照顾,请问弟子要如何落实孝养父母?

答:你能够如教修行,修得有成就,你就是孝养父母。如果你学佛修行得不好,就是大不孝。换言之,你应当把“贪嗔痴慢”拔除,你应当修“慈心不杀”,应当“修十善业”。但我们无论是读经、念佛,修正我们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我是为一切众生修的,这个功德很大。一

切众生里头,包括我的父母,我代替他们修,就是“孝养父母”;我要修得不好,这是大不孝。

问:父母是伊斯兰教,他们临终时,请问我们学佛人应如何做才能对他们有利?

答:他是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临终的时候要请伊斯兰教的传教师,依照他们教里的规矩送终。我们是佛教徒,我们在旁边不要出声,只要念佛诵经为他回向,这就非常如法。他是虔诚伊斯兰教信徒,临终的时候,我们若教他学佛,他不甘心,不情愿,会生烦恼。总要让他欢欢喜喜,帮助他生到天国。宗教与宗教之间没有冲突,能够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是很好的作法。

问:家父在气怒之下,曾说:“我死后不要给我用佛教的仪式办后事,我不学你们这些学佛人。”我听了很难过,也不知家父往生后,应该怎么处理?

答:学佛人第一要孝顺父母,《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第一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我们学佛学得不好,让人家看到起反感,令父母师长厌弃,这是我们学错了,学的不如法,一定要反省,改过才行。他往生后,你还是要依照佛法的仪式来做,这是真正孝顺。

问:我虽知缘生缘灭大概的道理,但要和父母亲生死离别的时候,请问如何控制自己不伤心?

答:这个问题,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讲的很透彻。我们跟父母恩情特别厚,学佛之后,才明了超越轮回的道理,明了往生净土真正得永生的道理。所以,你应当用佛法劝导父母,同到一个目的地,这是好事情,你的心情自然就展开了。而且还可以跟父母约好,将来自己往生的时候,父母跟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你。生到极乐世界,你的同参道友先走的,也都会跟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这不是妄想,确实是可能的。所以,不要伤心,你伤心,过世的父母也会伤心。他一定会希望你用功,希望你在道业上成就,将来得生净土。

问:父母得癌症,请问如何劝他念佛?

答:你要把念佛的好处介绍给他听,最好是讲故事,特别是讲近代的念佛人。在台湾,有很多念佛人瑞相稀有!

大概在六十年代,佛光山刚开山不久,星云法师找我在山上办大专佛学讲座。晚上,我们带着学生在池塘边赏月,一位台南将军乡的长工,讲了一个故事,非常生动,我们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故事是真的,是他亲眼看到的。他的邻居有一位老太太,非常慈悲,早年学佛,但神佛不分,到处烧香拜拜。老太太的儿子娶了一位媳妇,媳妇懂得一点佛理,就教她哪里都不要拜,老实念佛就好。老太太非常难得,接受媳妇的劝告,就在家里念佛,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往生那一天晚上告诉家人:“你们先吃饭,我去洗澡。”儿子、媳妇非常孝顺,还是等她吃饭,等了很久都没有出来。家人去查看,最后看到老太太在佛堂,穿着海青站在那里,叫她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一看,她已经站着往生了。这位工人跟我们讲这个故事,他说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从这个故事我们就晓得,老太太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人人称她是善人,她是十善具足,往生的条件够了,所以走的那么自在。

在美国,我们也遇到一桩事情,这是甘老居士的亲戚。她的这位亲戚也是老太太,在家里烧

饭、洗衣服、带小孩。有一天早晨,老太太没有准备早餐,儿子与媳妇就去看老太太,房门一打开,看到老太太盘腿坐在床上,仔细一看,已经往生了。尤其难得的是,老太太已经把遗嘱写好摆在床边,而且把儿子、媳妇、孙子的孝服也都做好,自己后事都准备好了,这么潇洒!从这里看,至少三个月之前,她就晓得哪一天走。她是预知时至往生,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一心称念,万缘放下,具足十善。

为老人讲这些往生的故事,他能够听的懂,别人往生走的这么自在,一点痛苦都没有,这是好榜样。

篇二:孝顺父母就是孝顺佛菩萨

孝顺父母就是孝顺佛菩萨...

现时,信佛学佛者,有很多是在家人,因其尘缘未了,故而在家修行。在家修行的人与出家修行的人相比,修行的难度更大,因为出家修行的人有相对清净的场所,有必须遵守的戒律,有相互学习的榜样……而在家人其身已是烦恼人,还要时时刻刻面对烦恼事,没有明师在身边指导,多靠自觉发心,确是事倍功半。

在家修行的人,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父母,在修行中,应该怎样去维系自己与父母双方之间的关系呢?中华民族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民族,儒家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非同一般;俗语亦云,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说明了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在佛法教义中,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在增含卷十一中,有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之说。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如下事例:当时佛有一位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养父母,但不敢擅自作为,故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 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呢?《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云:“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在众生世界中,母爱是最伟大的,如果未能体会母爱者,那么,请看看自己是怎样护爱子女的,从中不难体会其三味了。如果自己不孝顺父母,当子女不孝顺自己时又如何呢?

或者,有人说,我着重的是天下大孝大顺之道,对于父母之恩,可以放下不管。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错误的,是一种托词,试问,连父母之恩都不知道的人,又怎能懂得天下大孝大顺之道呢!可以说,虽然懂父母之恩的人不一定懂得天下之大恩,但懂天下之大恩的人,必定懂得父母之恩。

再或者,有人说,孝顺父母不是解脱大道,孝顺父母与否,不碍我的解脱之道。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知道,子女于父母的关系是于甚深之缘结成,而且是善缘,父母的生、养、爱之恩,对父母来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于其子女来说,却成为了接受,子女接受了如此深恩,必须进行酬还,孝顺是酬还的一种方式,酬还未了,如何谈得上解脱道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孝顺父母呢?在物质生活中,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供养父母,使到衣食无忧,对父母的起居生活,行住坐卧,都要照顾周全;在精神生活中,要尽量顺从父母之意,常问寒问暖,加强双方的沟通,勿使父母感到

孤独、寂寞,在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在修行生活中,要婉转地引导父母亲近佛法,归依三宝,乃至最终离苦得乐,免受生死轮回,往生极乐净土。虽然,各人与父母的情况不尽相同,所行的具体孝顺各有不同,但只要我们心存孝顺,在免遭恶果的同时,也播下了福种。

杨孝子行乞供亲死后升天

杨孝子,是江苏省武进县圩桥里人。他的父母亲生活十分贫苦,并且体弱多病,终年与床褥为伍,苦水为伴,除了衣食以外,还要支出很多的医药费。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杨孝子实在无法负担父母亲的生活,万不得已,只好冒着耻辱做乞丐了。把行乞所得食物,供养父母,倘若父母还没有吃饱,虽然自己饿得饥肠辘辘,也不敢先吃,一定要待父母完全吃饱以后,方才进食。如有美好的珍贵食品,就跪在父母的面前,很恭敬的献给双亲吃。不仅在物质上,使父母亲的衣食满足,另在精神上,使双亲有所娱乐,可是地处乡间,没有戏院剧场等娱乐场所,杨孝子就自己编造了很多山歌,在双亲面前,一面唱歌,一面跳舞,博得双亲的欢笑。这样经过了十多年,当地的人,都为杨孝子的孝行所感动。有一家富户,要雇杨孝子为佣仆,但他并没有接受,回答富户说:“我的双亲终年害病,缠绵床褥,我每天除了行乞之外,就要在家为双亲侍奉汤药,不能一天离开家庭,所以我无法到你家中来做佣仆,只能谢谢你的好意了。”从此以后,他仍是像以前一样的行乞,稍有余钱,就替双亲延医诊病。后来杨孝子的父母相继去世,他把行乞所得的钱,买了两具棺材,脱下自己的衣服做殓衣,虽天气严寒,赤身忍冻,也不顾惜。父母的遗体葬在田野间,他露宿墓旁,日日夜夜的哀哭,过了一个多月,竟因悲恸过度致死。

在杨孝子死后的一天,乡间有一姓徐名道之的人,因病去世,被鬼差带到冥府,看到一个穿着紫袍的冥官,向冥王报告说:“杨孝子到了。”冥王趋前欢迎。徐道之仔细一看。原来冥王所欢迎的人,就是刚去世的杨孝子。当时听到冥王对杨孝子说:“久仰你的孝行,像你这样的大善人,我们地府是不敢惊渎你的。现在天帝有命令,召你升到天堂去。”徐道之因经冥官查明阳寿未尽,回阳苏醒了。在徐道之复活以后,逢人便讲述在冥府亲闻冥王宣布杨孝子升天的事,因此当地的人,都知道杨孝子死后,受到升天的善报。

(取材自德育古鉴)

湘清按:依佛教的人天乘而论,孝行可得升天的善报。再进一步而言,修学佛教的出世法,求生西方净土,尤应以孝顺为本。佛说观无量寿经列举求生西方极乐国土的条件,当修三福,而以孝养父母列为三福的第一,可见孝顺在出世法上,亦极为重要。杨孝子因未闻佛法,所以虽极孝顺,其福止于升天,倘能更进一步,念佛求生净土,那么往生极乐,尤胜于升天万倍了

造佛形像能灭诸罪 -----法师开示

海涛法师 辑

1.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

为他之所诳惑。

2.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

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

得作知恩报恩人不?

得具智慧大慈悲不?

于生死法能厌离不?

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

3.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 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

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

五者、姿容美正。

4.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

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着女欲;

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

五者、厌薄自夫;六者、念重他人;

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

若能永断如是八事,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无有是处。

5.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为四?

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及诸菩萨一切圣人;

二者、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言犯戒;

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人;四者、见他胜己,心生嫉妒。

若有丈夫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受女身,复经无量诸恶道苦。若深发信心,悔先所作而造佛像,则其罪皆灭,必更不受女人之报。

1.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有诸女人志意狭小,多怀嫉恚,轻薄谄曲,有恨不舍,知恩不报,设求菩提莫能坚守,常欲诳惑一切众生,亦复为他之所诳惑。

2.世尊!若此女人造佛形像,如是诸业得除灭不?

当来得作勇健丈夫,求佛果不?

得作知恩报恩人不?

得具智慧大慈悲不?

于生死法能厌离不?

除因愿力得更不受女人之身,如瞿昙弥及佛母摩耶夫人不?」

3.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人之身。设受其身,则为女宝,尊胜第一。然诸女人有五种德,此女所得出过诸女。何等为五?一者、生孕子息;二者、种族尊贵。

三者、禀性贞良;四者、质相殊绝;

五者、姿容美正。

4.弥勒!一切女人有八种因缘,恒受女身。云何为八?

一者、爱好女身;二者、贪着女欲;

三者、口常赞美女人容质;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

五者、厌薄自夫;六者、念重他人;

七者、知人有恩而已背逆;八者、邪伪庄饰,欲他迷恋。

若能永断如是八事,而造佛像,乃至成佛,常作丈夫,更受女身无有是处。

5.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为四?

一者、以女人声,轻笑唤佛及诸菩萨一切圣人;

二者、于净持戒人,以诽谤心说言犯戒;

三者、好行谄媚,诳惑于人;四者、见他胜己,心生嫉妒。

若有丈夫行此四事,命终之后必受女身,复经无量诸恶道苦。若深发信心,悔先所作而造佛像,则其罪皆灭,必更不受女人之报。

1. 弥勒!有四种因缘,令诸男子受黄门身。何等为四?

一者、残害他形乃至畜生;二者、于持戒沙门瞋笑、谤毁; 三者、情多贪欲,故心犯戒;四者、亲犯戒人,复劝他犯。

若有男子先行此事,后起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斯报,常作丈夫,诸根具足。

2. 弥勒!有四种业,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切人中最为其下。何等为四? 一者、于尊敬所而有烝秽;二者、于男子身非处染着;

三者、即于自己而行欲事;四者、詃卖女色而与他人。

若有众生曾行此事,深自咎责,悔先所犯,起净信心,造佛形像,乃至成佛不受此身。

3.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何等为四?

一者、或嫌或戏,谤毁于人;二者、乐作女人,衣服庄饰;三者、于亲族女行淫秽事;四者、实无胜德,妄受其礼。

以此因缘,令诸丈夫起于如是别异烦恼。若悔先犯,更不造新,心生信乐,作佛形像,其罪既灭,此心亦息。

4. 弥勒!有五种悭,能坏众生。何等为五?

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

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

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

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

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

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5. 弥勒!复有五缘令诸众生生边夷之处及无佛法时。何者为五?

一者、于三宝良田不生净信;二者、背实亏理,妄行教诫;

三者、不如理实而有教授;四者、破和合僧,令成二部;

五者、极少乃至破二比丘,令不和合。

若永断斯业,造佛形像,则常遇佛兴,恒闻法要。

弥勒!众生复有五种因缘,常被于人之所厌逐,乃至至亲亦不喜见。云何为五?

一者、两舌;二者、恶口;

三者、多诤;四者、多瞋;

五者、巧说相似之言,以行诽谤。

后若发心造佛形像,悔先恶业,誓不重作,其所作罪并得除灭,为一切人之所爱敬。何以故?

诸佛有无量无边胜福德故、无量无边大智慧故、无量无边三昧解脱等、种种希有功德法故。」

◎《诸德福田经》辑要

1.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供之得福,进可成佛。何谓为五?

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

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

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以此五德,名曰福田。为良为美,为无早丧,供之得福,难为喻矣!」

2.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

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

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

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

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

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

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篇三:北大才子柳智宇出家前给父母的信

北大才子柳智宇出家前给父母的信!!!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

在整个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在追求房子车子女子,逐名、逐利。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人性、思想、生存的意义,柳智宇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当今大学生的一种拷问。追求思想的觉悟,是中华民族文人的一项传统,历史很多才华冠绝的人,都是佛教徒和道教徒,白居易、王维、苏轼、李叔同,可以说中国的文化与佛教与道教的关联几乎是由始至终的,而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在科学的冲击下,以为宗教就是迷信而全部抛弃,这种传承的思想也渐渐被人们忘记。柳智宇这些人的举动,让我们又看到了中华文化的觉醒,和当代大学生对人性的追求,而不是仅仅把眼光套牢在钱财名利上面。

北大才子柳智宇出家前给父母的信!!! (转)

爸,妈:

见信好!

自己有一些心里话,一直向对您们二老说,现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爸,请爸将大意,或者打印出来转达给妈。

虽然有时会给您们讲讲佛教。但您们除了接触我之外,很少接触到其他佛教徒,也没有去过真正如理修行的寺院,所以对佛教还有很多误解和偏见。加上我是您从小看着长大的,自然对我的话不会有多少真正相信的地方,虽然您们不愿意承认,但我想这个是事实。因为我以前很多事情没有做好,自然您们不会对我的话有完全的信任。这个话比较伤人,但的确是事实——您们不太信任我。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在这里和您们解释一下,尽我的努力吧。

您们对佛教不理解,所以自己有一些心里话以前不敢对您们说。妈常说我讲话欲言又止,就是这个原因。因为知道说出来的话,您们不理解,只可能加深一些误会。如今年春节期间,我说和一位在香港的朋友通过短信联系上了,当时我很高兴,面露微笑,妈一直问为什么这么高兴,不和她分享。我不敢说,因为那

位朋友告诉我他在西藏出家修行了,已经从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业中途退出。我深深的为他高兴,也在感叹自己何时能够有这个机会呢?所以当时不敢对妈说。所以我回到家后,内心其实是孤独的。

佛教不是像妈想的那样,见个寺庙就进去,不分什么,只要有个泥像或木像就拜;不是仅仅烧烧香求菩萨保佑家人平安。我以前对妈那么说,是因为妈对这个比较感兴趣,说别的妈可能不会接受。也不是如爸所想的那样,佛教徒就是作作好人好事,善男信女或者贪官污吏求保佑平安,一种封建迷信,出家人什么都不做,逃避世间,受打击了才会去出家。不是这样的。

佛法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彻底觉悟后,把他发现的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告诉我们,把人类身心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通通告诉了我们。所有这些真理和方法,就是佛法。认识这些真理,掌握这些方法,再用自己的身心作为实验室,亲自去实践和验证佛法,通过长期反复不断的熏修,就可以把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迷惑中解脱出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就是学佛。学佛可以彻底解决心灵的一切烦恼和痛苦,心灵转变了,外部的世界和自身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也是切实可行的出路。任何人只要肯,他就可以亲自办好这桩事。

佛陀早已告诉了我们六道轮回、因缘果报、苦空无常等等事实真相。譬如说苦:上自官僚富翁,下至乞丐民工,哪一个人不苦?谁骗得了谁呢?再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哪一个不都是烦恼重重,问题一大堆?当官的比打工的更苦,有钱的比没钱的更累!每年跳楼自杀的官僚和富翁成千上万,却没见乞丐自杀过。每个人都想逃避苦追求乐,我却没见一个人真正做到过。

就像今年春节,一天临睡前谈到二姑,爸感叹一句“人生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受苦,有的人生下来去享福”。爸说对了一方面,很多人就是受苦,但另一方面,所有的人都在受苦啊。我们可能只看到他们风光的一面。

今年六月份,我有缘见到一位年轻的女居士,三十出头,她有高层的背景。当时我们在一家高档饭店请一位西藏高僧吃饭。那位女居士刚从中南海过来,她就提到她认识很多朋友,什么都有了,权力,金钱,事业,家庭,甚至各种物欲的享受,但仍然感觉空虚和痛苦。只有在接触佛法之后,整个人的心灵才发生改

变,才真正有了人生的动力和方向。所以说,所有的人都在受苦,有时心苦更让人感到难以忍受。佛法不是高官贵族在茶余饭后的一种谈资,是真真正正对人们有利益的。就像我们的身体有病要吃药,我们的心灵疾病也需要吃药,这个就是佛法啊!

再说无常,无常是说世间一切人和事物都没有固定性、永恒性。万事万物都随着一定的因缘条件而产生,又随着这些因缘条件的消失而消失,总是处在一种永不停息的变化和生灭的过程中。譬如说我们的身体,一开始就注定要迈向衰老、病变和死亡。从这种变化的角度讲,世界上的一切就象电视和电影画面一样不停的显现,任何事物都只是短暂而虚幻的存在一下而已;在这种湍流不息的变化中,我们不可能追求到一样实在的东西。所以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惜,我们大家都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被愚弄得团团转。

其实真理早就呈现在每个人眼前,只是我们不肯去面对和承认它。我们每天都听到这个人病了,那个人死了,哪儿又出了事故或灾难,死亡死了多少人??电视和报纸每天都大量地报道这些灾难,无常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眼皮底下,可是我们总是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以为那些灾祸是别人家的事,与我无关,以为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