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基础知识 > 列表页

摄像基础知识ppt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8  分类: 基础知识 手机版

篇一:摄像技术基础入门

摄像技术基础入门

一.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要领

一般初学摄像者在进行拍摄时,最容易犯三个方面的错误:一是过多地采用推拉拍摄,频繁地进行推拉转换;二是盲目地采用跟摄、移摄,过分强调被摄人物的动作;三是片面强调单幅电视画面的构图完整,而忽视了电视画面的连续性的特点。为了保证电视画面的观赏效果和便于后期镜头的组接,建议拍摄时按照平、稳、准、清、匀五点基本要领进行摄像操作。

1.平

平是指在进行静止或运动状态拍摄时,电视画面尽可能地保持水平。在室外拍摄时,可以以地平线为依据;在室内拍摄时,可以参照地角线和桌线,通过寻像器屏幕画框调整所摄画面的水平线,这是电视画面正常拍摄的基本要求。

2.稳

稳是要求摄像机在摄取镜头时应该平稳,尽量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在拍摄静物画面或者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录制近景人物讲话等情况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以增强所摄镜头的稳定性。如果摄像师只能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桌椅、门框等可以依托的物体。

3.准

准是要求抓取所摄形象准确无误。在推、拉、摇、移、跟的运动拍摄中,它们的落幅画面都要停得干净利落,重点准确,拍摄时机和构图把握准确,运动的节奏也要准确。在进行跟移拍摄过程中,无论被摄主体如何运动,该物体应该始终保持在电视画面的某一位置上,并且前后镜头的移动也要和谐、准确。

4.清

清是指摄像机镜头所摄取的画面要力求清晰。这就要求摄像师调整焦距快速、准确。拍摄中,多用广角镜头过渡,然后再目测被摄对象的距离调整焦距。在运动拍摄时,还要注意摄像机镜头的移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使电视画面模糊。当然,摇摄速度太慢视觉感觉也会不舒服。

5.匀

匀是指运动拍摄时的速度和节奏要均匀合拍。用自动变焦时,镜头的推拉速度容易控制;用手动变焦时,则要反复练习,用力要匀。一般情况下,镜头在起幅和落幅时的速度应该慢些,中间的运动状态变速要均匀。用三脚架摇摄时,云台要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便于均匀操作摄像机。

总之,平、稳、准、清、匀是电视摄像操作技术的一项基本功。初学摄像者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拍摄水平。

二.景别的分类

景别是影视作品的重要手段,我国影视画面的景别大致划分以下五种:

1.远景画面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0秒。

2.全景画面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3.中景画面

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盖部位,因为卡在关节部位是摄像构图中所忌讳的。比如脖子、腰关节、腿关节、脚关节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

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

4.近景画面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

5.特写

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写镜头能细微地表现人物画部表情。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

三.拍摄技术

(一)名词解释

镜头分类

1. 推

就是被摄体不动,摄影机的变焦距镜头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随着摄影机镜头向前推进,被摄体在画面中逐渐变大,形成逐渐接近目标的感觉。同时,观众的注意力也就会逐渐被引导过来。推镜头的作用很像眼睛视线的前移与集中,它能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显出来。“推”可以用来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同时也常常带有主观色彩,越是急推则越是主观性越强。

2.拉

它在技术操作上与推镜头正好相反,是由局部到整体,使人有远离目标的感觉。在情绪上,它比推镜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有时还极具悬念感和神秘感。拉镜头也同样具有强烈的主观倾向。

3.摇

拍摄时,摄影机机位不变,只是镜头轴线方向发生变化,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摇镜头包括水平方向运动的左右摇,沿垂直方向运动的上下摇,以及上下左右相结合的复合摇。摇拍使人产生眼睛在一个定点上环顾四周的感觉,它可以跟踪运动物体、展示环境、烘托情绪、营造气氛。摇拍时要考虑到观众能否看清画面内容同时还要顾及后期的剪辑。

4.移

指摄影机边移动边拍摄。这样拍摄尤如在行进中对事物进行观察,画画能给人以巡视或展示的感觉。移拍镜头可以灵活地进行场面调度,更有效地表达空间概念。由于机位的移动,移拍所产生的运动感很强,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它是影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

5.跟

指摄影机跟随着运动的被摄体进行拍摄。跟拍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是跟随着动态中的被摄主体同步移动,这样,被摄主体始终处于画面之中而背景却不断地变化。跟拍

摄像基础知识ppt

一般是用来交代被摄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和姿态的,常常具有很强烈的视觉追随感。

6.长镜头

较长时间连续拍摄的镜头称之为长镜头。亦即从开机到关机之间的时间比较长,长镜头在拍摄的过程中景别、景深也可以任意变化。长镜头可以得到一段较长时间的镜头画画,但长短也是相对的,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拍摄方式分类

1.固定拍摄:摄像机位置不动、镜头焦距不变、镜头光轴不动的拍摄方式。

2.运动拍摄:摄像机位置、镜头焦距都、镜头光轴三者其中之一或以上发生变化的拍摄方式(镜头的推拉)。

(二)拍摄技巧

1.拍摄姿势

第一势

最常用的基本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也可同时将左手托住镜头底部,这样既可以保证机器的稳定性,同时又方便手动聚焦和变焦。

第二势

抢新闻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液晶屏型]

动作要领:当拍摄对象被前方人群阻挡时,建议采用本方式: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下方旋转45度左右;右手单手握机,伸过前方人群头顶,从液晶屏上评估拍摄效果;如果构图合适,即按下录像钮开始记录。

第三势

低机位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以左脚为着力点蹲下;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度左右;左手托住摄像机底部,右手进行变焦、启动录像/暂停按钮等操作;如果使用无液晶屏的大型摄像机,须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第四势

省力的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盘腿坐在地面上的拍摄方式。

第五势

移动中的中小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

拍摄儿童,要让镜头与孩子们的眼睛等高,将右手向下插入摄像机手带部分,右手手指部分托住摄像机底部;如果是带有手柄的中型摄像机,可直接握住手柄,把翻盖式液晶屏打开,并向上方旋转45度左右;注意在移动拍摄的过程中腿部和脚部动作:腿部稍弯曲,前脚掌先落地,脚跟落地要轻。

第六势

移动中的中大型摄像机拍摄方式。

适用机型:中型摄像机(无液晶屏型)/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与上一动作的最大区别就是:弯下腰。不过,这是迫不得已,因为要看寻像器!请注意将寻像器遮光罩扳起。

第七势

大型摄像机最常用的基本方式。

适用机型: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请将右胳膊上臂与身体右侧夹紧,右臂向左后方用力,并利用身体的反作用力形成胳膊与身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加机器的稳定性;必要的时候可在启动录像键前深吸一口气,再屏住呼吸开始拍摄;必要的时候可将背部抵住墙壁等物体。

第八势

三脚架方式。

适用机型:小型摄像机/中型摄像机/大型摄像机

动作要领:请尽量选用带有阻尼的摄像机专用三脚架;如果只能选用照相机用三脚架,请尽量选择自重较重的型号,尽量减少水平摇和俯仰摇动拍摄;如果摇镜头,请尽量向下用力按住摄像机,在与地面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中轻轻完成“摇镜头”拍摄。

2.动态拍摄技巧

(1)站稳,要选择好站立的方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调整呼吸,可以左手协助托机。如需平行移动时要交叉双腿缓慢比较理想。

(2)两点之间的摇拍。A—B先要试拍,面向B点从A点开始,匀速稳定。

(3)起幅、运动、落幅,起幅2-3妙,落幅2-3妙,中间自定。2-3妙的原因:画面完整,视觉效果好,利于后期编辑。

(4)能不边走边拍的尽量别边走边拍。

(5)严禁刷墙、拉风箱式拍摄。

(三)学校活动拍摄技巧

1.会议。

(1)主要领导形象:首先要保证领导的特写镜头,该镜头常用来交代领导出席会议,因此机位要与领导持平(无论领导是站姿还是坐姿),让领导充满画面,但不可过满,要留有空隙,要注意领导形象,比如头发是否整齐、衣领、领带是否平整,面部表情是否轻松等等,另外,在拍摄这个镜头时还要注意前景,因为机位相对较低,领导前面摆放的东西比如水杯、话筒都会影响画面,这时可以将这些东西暂时移开,保证拍摄干净的画面,然后在放回原处。

(2)次要领导拍摄:次要领导有时候需要给特写镜头,而有时候就需要给三三两两的中景,拍摄的时候可以以主要领导旁边的第一位领导为近点斜向拍摄主要领导两边的次要领导,这样由于会议座位的因素,可以保证级别高的领导在近端,低一些的领导在远端,斜向拍摄可以选择两至三人,但不宜更多,更多会使人物变小,不符合拍摄要求。这里说一下领导排位问题,在会议新闻中,处理好领导排位问题十分重要,不仅要按照领导级别次序依次安排镜头,还会要求每位领导特写镜头的时长,这是拍摄会议时要时刻注意的,违反了领导排位,再好的镜头也不能用。

(3)主席台其他:除了主要领导和次要领导的基本镜头外,对于主席台还要拍摄全景镜头、挂横幅的全景镜头(有时候在侧位拍摄时不能将主席台和布标同时收入镜头,此时应以布标为起幅、以主席台领导为落幅摇摄),还要拍摄以主要领导为中心的三人镜头,拍摄这些镜头是为了在新闻片编辑中做补充。

(4)领导讲话:拍摄领导讲话时要拍摄特写镜头、以领导为中心的三人镜头并且可以推摄以突出领导、以领导为前端以两边次要领导为远端的斜向拍摄,还有一种镜头也可以拍摄就是画面中有四位领导,由近及远依次为次要领导、主要领导、次要领导、再次要领导,这样拍摄可以在斜向推摄,因为这样拍摄尽管主要领导不是在近端,但却是在画面的中央,推摄时画面平稳,构图合理。拍摄领导讲话还要注意一定要拍摄领导抬头脱稿的镜头,是为了拍摄更好的画面,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在拍摄领导讲话的时候镜头一定要尽量拍摄的长一些,以防在后期编辑时捉襟见肘。

(5)其他镜头拍摄:除了上述镜头之外,还需要拍摄全景、参加会议人员、发言,某些会议还会有颁奖的环节。在拍摄颁奖的时候,一定要快,要站在主席台的一侧,拍摄领奖人依次排队上台的镜头,因为拍完上台的镜头还要到接受主要领导颁奖的人身后拍摄主要领导的颁奖,一般在颁奖后还会和领奖人握握手、说几句话,这些就够时间拍摄了,拍完这个镜头还要跑到台下,去拍摄所有领奖人的全景,这样不仅可以让镜头更丰富一些,还可以让编辑出来后更加干净、工整。

2.其他活动拍摄

(1)横幅、主题。

(2)开幕仪式,参照会议。

(3)具体内容,参照构图。

(4)领导参观的要拍领导的正面,可以起幅领导是领导观看,落幅是看的具体内容。

(5)领导宣布活动开始的要仔细拍,结合特写镜头。

(6)个别的镜头需要摆拍的也可以摆拍。

3.课堂实况拍摄

a.机位,不能穿帮

b.光线,顺光、侧光

c.光线反差小

d.收音

e.单机录两遍。

f.体育课的拍摄机位景别的确定很重要,不然看不出方向,让观众弄不明白怎么回事。

(四)画面构图知识(摄影也是如此)

1.九宫格

2.对角线

篇二: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

最佳的曝光效果.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1/125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1/125秒快门和f11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1/250秒、f8是相同的。

景深,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你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此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

1、微距拍摄时的景深比被摄体在较远的位置的时候要小;

2、如果在光圈和景物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越长,得到的景深越小。所以大家现在便可以得知,景深大小(也被称为深浅)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对光圈大小的控制。

操作:除去自动拍摄模式外(光圈、快门均由相机自动调配),对光圈和快门的使用共有三种操作方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手动模式。

光圈优先:顾名思义,光圈优先便是以我们自行手动设定的光圈数值为准,再由数码相机根据当时的环境及光线自动给出快门参数加以配合。当在同一环境内,光圈越小所进入的光线也越少,此时相机便会延长快门的曝光时间。光圈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A”来表示。

快门优先:同光圈优先的类似,快门优先便是由我们手动来设定快门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自动加以配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持拍摄,快门的速度最好不要低于1/60秒,不然很容易出现握不稳相机,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当然,假如定力足够或使用脚架,便不用担心稳定的问题了。快门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S”来表示。

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全交由我们自己来进行设定,这就是全手动模式。不过这对使用者的水平和要求就要相对较高了,但好在数码相机的拍摄照片不计成本,并且还能够即拍即现,所以有时也不妨用它来试试手。手动模式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M”来表示。

第二课:数码摄影入门必学的技巧

首先是应该知道的是数码相机的一些特殊功能,数码相机有别于传统相机,所以

在摄影的时候有些比较特殊

的调节选项,而且这些选项对于数码摄影来说非常关键。比如“ISO调节”和“曝光补偿”就是非常特别而重要的。

(一)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

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二)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你如

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三)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

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魈甯叻瓷洳糠质ゲ愦危 д嫜现兀 砸话愫苌俨捎谩?/span>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3.0EV。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篇三:摄像考试的基础知识

1. 电视画面:是指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2. 景别:指被摄物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来的大小和范围。

3. 客观性角度: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电视节目中运用最

频繁,最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方式。

4. 主观性角度: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植物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

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5. 构图: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

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6. 固定画面:摄像机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

面。

7. 运动摄像:在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 或者变动镜头焦距所

进行的拍摄。

8. 相对孔径:镜头的入射光孔直径D与焦距f之比D/f f/ D为光圈系数。

9. 色温:以“完全辐射体”的温度来表示一个实际光源的光谱成分,电视光源的一个重要

参数,从一个方面反映光源的颜色质量。

10. 色彩基调:指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11. 场面调度:法文原意“摆在适当位置”或“放在场景之中”

12. 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人物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借助于摄像机镜头所包含的画面范围,

摄像机的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对画框内所要表现的对象加以调度和拍摄。

13. 轴线原则:在实际拍摄时,编摄人员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

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即处理镜头调度的原则。

1. 摄像方向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水平平面上一周360度的相对位置,即(正

面)(背面)(侧面)。

2. 把摄像机的拍摄角度从(心理角度)的层面加以区分,分主观性和客观性角度。

3.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

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4. 近景 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与中景比,表现空间范围进一

步缩小,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是画面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物形象或被摄主体推向观众眼前的景别。

5. 电视摄像运动包括:被摄主体,摄像机,融合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6. 摄像机运动包括:间接的运动(通过蒙太奇剪辑完成机位运动) 直接的摄像机运动

(通过自身机位运动或镜头光学焦距变化)镜头的光学运动和机身的机械运动.

7. 构图元素包括: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

8. 光三原色:红, 绿, 蓝.

9. 造型元素第一位: 光线.

10. 光圈系数:1.4 2 2.8 4 5.6 8 11 12 16 22

11. 镜头的视场角质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反映

记录景物范围的开阔程度,镜头视场角与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成像效果成反比. 视场角大,主体成像小,画面景物开阔 焦距短.

12. 标准镜头25mm视场角45度广角镜头<25mm 60---130度 长焦镜头〉25mm

<45度超广角(鱼眼)130—180度

13. 电视摄像的宽容度1:32 黑白胶片 1:128 彩色胶片1:64 雪天1:40多 简答

答:电视画面在现今技术基础和物质材料的限定下,无论采用多机拍摄,怎样用多信息通道传送,仍需呈现在一个明显有边缘的平面上,一种立式横向的矩形框架结构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其立体感和其逼真,事实上它仍然是各个平面繁荣连续展示,我们无法在荧幕的侧后方目睹画面物象侧后面,一次屏幕显示屏幕造型框架结构三个方面构成了电视画面的特定空间形态和特性,现阶段,电视画面的造型表现和视觉美感均在这个大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2.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答:1.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该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要力求还原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创作出外,如有意识偏色)

3.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3. 特写镜头的作用?

答:作用:1.特写镜头的画框较近景进一步接近被摄物体,常用来从细微处揭示被摄对象内部的特征及本质内容,特写画面内容单一,可起到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等作用,会给观众带来一种预期和探索用意的意味。2.特写通过描绘事物具有价值的部分,排除一切多余形象,从而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认识,并达到透视事物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3.在造型上特写画面在表现人物面部时,揭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其面部表情眼神变化形成一种区别于戏剧舞台的电视场面调度,在有情节的叙事电视节目中,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变化反映的思想活动意念,在表现某些特殊的场面时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并形成电视语言的一个戏剧因素。5.特写在准确的表现被摄物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方面也很重要。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物质的体现,特写画面表现景物时可以把近距离才能看清的极微小的世界放大呈现出来,表现物体时,可将其全部细节展现于观众面前让人不得不仔细去看,而表现好事物的质感可以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加强画面的感染力。 总之特写画面在电视节目中如同诗歌中“诗眼”音乐中“重音符”,语言文字中的“惊叹号”由于空间关系的独立性,可以很自然的成为画面语言连接的纽带,重心是节目编摄者要注意着力表现的一个景别。

4.主观与客观镜头的理解?

答:客观镜头是指依据常人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是拍摄,是节目运用的最频繁、最普遍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画面平易近人,贴近生活。在新闻节目、电视剧、现场直播节目等绝大多数电视节目中客观性角度是基础的、主流形态的拍摄角度,它符合观众的观察习惯和收视需要的主要拍摄角度,它不仅是画面语言准确的传递信息,说明问题最基本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摄像员以生活中常见地位、情景和视角来拍摄画面的不可缺少的造型方式,在拍摄新闻、纪录片专题片时,在电视剧情节叙述时,客观性角度是保证画面真实性和生活氛围的重要角度。

主观性角度则是一种以画面主题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与客观性角度的旁观纪实性相比主观性角度追求的是主题表现,是不同寻常的画面效果和出人意料的视觉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说,主观性镜头是影视语汇中独特且擅长的造型手段,又拓宽视觉领域的强大力量,主观镜头以拟人化的试点运动方式,往往注意调动观众的参与力和注意力,引起观众强烈的心理感应,主观性角度拍摄组接在客观角度之后常常会起到加强画面主观色彩形成画面造型新颖独特的造型作用。现在的主观性镜头被越来越大胆的运用到观众的视觉经验,心理感受被极大的丰富了,但是主管镜头的运用必须要合理、必要、有依据,不宜乱用。

总而言之,摄像者的画面造型的新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角度的独特,摄像员要注意开掘新颖独特的拍摄角度,并掌握视觉心理的知识,拍摄出好的画面,满足观众的需要。

答:1.动态性 2.时限性 3.多视点 4.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构图是固定的不能像图片那样进行剪裁修饰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6.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答:1.画面要简洁2.主题要突出3.立意要明确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处理运动构图时的两种情况:如果没有人物的画面,做环境介绍和背景交待时起幅要能表现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作为构图的依据和画面活动的依据;有人物的画面则应以人物为画面构图和画面运动的依据,摄像机的运动要以人为主。

7.前景的作用,拍摄前景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在电视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头位置的人物、景物,统称前景。

作用:1.前景可以帮助直接表达主题,交待内容。2.前景可表现时间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3.前景有助于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4.前景可以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5.前景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含特定对应的关系,以加强画面的效果。6.在运动摄像中,前景能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8.构图的主要任务?

答:构图是为了给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思想寻找最佳的表现形式,为了给观众最佳的视觉美感和画面信息,以电视新闻的拍摄而言,倘若内容平淡无奇,尽管构图如何翻新出奇,终究不会引起观众的主意;如果新闻时间很好,新闻价值很大,倘若画面缺乏形式美感,构图杂乱无章,也将影响到新闻内容的报道和接受效果,缺乏表现力和吸引力,我们主张电视画面内容和形式应当高度统一,完美结合,特别是有了好的内容,还应该注意友好的形式。

9.固定画面的特性功用和局限?

答:特性:1.固定画面画框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最显著的标志是画面构图的框架式固定的,而不是像运动画面那样可能出现上下左右前后等发生位移。2.固定画面视点稳定,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停留细看注视详视的视觉要求。消除了画面的外部运动镜头是相对稳定的,实际上就给观众以相对集中的收视时间和比较明确地观看对象,同时也给电视工作者提供了强化主体的形象,表现环境空间、创造静穆氛围等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段和便利条件。

功用:1.有利于表现晶态环境,2.对静态任务有突出的表现作用。3.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4.利用框架因素突出和强化美感。5.固定画面在造型上又混合图片效果,与运动画面相比更富有静态造型之美及美术作品的审美体验。6.由于具有稳定的视点和精致的框架结构等特点便于通过静态造型引发趋向于“静”的心理反应。7.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向比较缺少主观因素,镜头表现出一定的客观性,特别是较少运动摄像所带来的指向性。8.固定画面在表现时间感的时候易于表现“远”的感觉,如时间上的过去感、历史感和往事感等。

局限:1.固定画面视点单一,视区域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2.固定画面在一个镜头中构图难以发生很大的变化。3.固定化面对运动轨迹运动范围较的大的被摄主题难以很好的表现。4.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曲折的环境和空间。5.固定画面由于单一画面的框架限制,不如运动画面那样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一段生活的流程。

10.拍摄固定画面的要求?

答:1.注意捕捉动感因素,增强画面内部活力2.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的调度和表现。 固定画面的拍摄与组接要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4.固定画面的构图要注意艺术性、可视性。5.固定画面在拍摄中必须“稳”字当头。

11.长镜头的造型特点?

答:1.视角窄,长镜头的视角窄于40度 2.景深小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深空间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6.对横向运动表现感强,

对纵向运动表现感弱。

12.广角镜头的造型特点?

答:1.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常人视角宽,一般来说广角镜头视角宽于60度。 2.景深大,不仅能包容视阈更宽的景物,也能展现纵深方向更深远的景物。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4. 广角镜头有曲向变形。5.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特征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动感表现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6.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13.电视用光的特点?

答:1.时间上:电视画面纪录的是一段时光的光色变化,对光源产生了时间上的可持续性要求而且涉及到光色正确还原和影调、色调衔接问题。

2. 空间上:电视画面表现的空间是多样化的,电视用光是个动态过程,甚至带有较强

的不可预见性。摄像师在选择、处理光线的时候必须随时随地考虑画面空间、方位等的变化对画内光影结构的影响。

3. 造型上:电视画面对光线的要求是复杂多样的,光线随环境、机位甚至光线的变化

直接影响画面的造型效果,并使之发生变化。

总之,电视用光具有动态特性,一方面要在电视画面中捕捉动态的光线效果,另一方面还应在动态用光和动态造型的基础上更好的完成画面造型的任务,既能客观真实地再现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各种光效,也善于运用光线造型手段来实现创作意图,塑造画面形象。

14. 室内布光的基本步骤?

答:1.确定摄像机拍摄机位及机位运动的路线2.确立主光的光位,对被摄体作初步造型

3.配以辅光来弥补主光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被摄体的造型4.为了区别主体与背景,增强被摄体的空间感,可用轮廓光勾画出被摄体的轮廓线条5.根据现场光线条件,使用环境光交待背景空间,进一步突出和烘托被摄主体6.如被摄体的局部不理想和不突出,可以用修饰光、眼神光等作修饰性照明。

15.电势场面调度的特点?

答:1.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不变的局限,可以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距离、不同视野去看。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变化改变了观众的固定视点。2.电视场面调度室面向广阔的现实生活。电视场面调度室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不受第四面墙的局限。

3.丰富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镜头制度。4.电视场面调度有很大程度上的强制性。

16.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答:1.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度的敬业精神。2.扎实的技术功底,全面的艺术素养。3.现场的应变能力,即兴的创作能力。4.能动的编导思维,超前的剪辑观念。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