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6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的社会信息来源,大大促进了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但与此同时,在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心理倾向。在学校中,也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应该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日后成才的重要条件。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重视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但常常付出巨大努力而收效甚微。这可能是对养成教育内容的特点缺乏认识的结果。养成教育包括各种习惯的培养。如培养良好的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等。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讲科学,而不是我们脑袋一热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我确立了此课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对孩子初2 ,初3的学习带来有利的影响。这也是初一阶段的基础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工作以监督,特申请此课题,以便能使之成为一个长期和系统的工程。

二、研究的目标

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研究的内容

1.制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2.探索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律和方法。

四、实施策略

1. 营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氛围

(1)利用各种阵地进行规范的宣传。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讲话,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导向。

(2)多种教育方法并举形成教育合力。班会讲,老师讲,学生讲,班干部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结合,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3)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同时要推出示范学生,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2.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认知教育。

通过升旗下讲话,班会,思品课,常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端正认识态度,明确行为目标。

3.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

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关键的一环是“导之以行”:

(1) 寓规范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

(2) 寓规范训练于日常生活之中。

(3) 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升旗仪式、值日、课间操、课间活动、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校外活动。

(4) 寓规范训练于各科教学之中。

(5)利用家长联系本,其中包括日常作业,上学时间和回家时间的反馈,对学生回家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放学后的情况有一个掌握和规范。

4. 发挥家庭,社区的行为规范教育作用。

5. 实验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我班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时间:2008.9.1– 2010.9

(三)研究方法:准实验研究。即在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学校德育工作常态下,严格按照计划和中学阶段道德教育层次性目标、内容,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不对无关因子作严格控制。

本实验将采取调查、讨论、座谈、演讲、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力求使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具体实验研究方法是:

1.行动研究法――在课题活动中,边实践边研究,按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知、情、意、行及教育教学活动,探索课题研究对学生身心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过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重视实验信息反馈,同时按研究目标探索评价方法。

2.经验总结法――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注意材料的积累,调查研究关注个案轨迹,通过资料的分析,揭示研究过程的得失,探索“诚信”课题研究的本质和规律。

(四)实验步骤与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08年9月1-12月1日

(2)实施阶段2008年12月2日-20106年9月

(3)结题阶段2010年9月

(五)课题研究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学校班无论是班内外卫生,还是个人卫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到目前为止,我们班级教室内原来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形成了人人“关心班级环境,事事有人管”的可喜局面。每个学生也都十分注意自身的现象,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知道要干净了,我们再也不用在孩子身上花费一些精力来帮他打扫卫生了。 特别是《家校联系册》与小组合作制的使用,更使得原来的班级同学增强了班级荣誉感和小组荣誉感,每个小组的成员每天都以积极进取的面貌面对课堂,作业,卫生以及自习。每一个细节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基本上能做到“老师交代的事情不会忘”,无论是在养成教育的学习习惯还是做事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六)、课题研究带来的思考

1.班级学生多,有时做不到事事抓,还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毅力

2.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一的习惯,还包括质疑以及课后拓展等,下一步要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良好习惯.在本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我将进一步针对本课题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使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品德高尚的人”。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篇二: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义和庄中学德育课题组

我校申报的《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一年来在校领导、同事、家长的支持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比较顺利完成了研究方案中各项任务,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了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同时也总结出一定的教育学生的方法经验。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悄然兴起。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的世界,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所以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迅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媒介多,极大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所以,全国的教育新形势、新要求也促使我们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最佳的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同时,由于我校处于偏远的乡村,加上流动人口较多,家长的素质低,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有的有惰性不爱学习;有的聪明好学而品行令人担忧;有的受读书无用论影响较深,缺少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无视校规,蛮横放肆;还有的学生个人卫生存在问题,缺少良好的卫生习惯,致使校园环境卫生及保持较差等很多不良现象。

我们深知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尤为重要,将影响着学生初中以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培养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因此,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一学年的研究能够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能使学生提高自己对不良行为的抵制,让自己在做人、做事、学习上有着良好的心态和习惯,真正作到诚信、明礼、健康、遵规、守纪、文明、有责任、有爱心。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时间

研究对象:我校七年级全体学生。研究时间从2010年9月——2011年7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国外许多教育专家对良好行为习惯作了精辟的论述。当前,建设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的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因此良好行为习惯是人才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主要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班级常规考评方案》为标准。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从规范学生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行为的标准。具体从学生的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来培养学生,与家长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共同商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正直、有爱心、有责任、尊重他人、具有竞争意识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准备、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外读书习惯、认真写作业习惯;

2、良好品德习惯:遵守纪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热爱劳动习惯,竞争合作习惯、爱护环境习惯、个人卫生习惯、体育锻炼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调查法、榜样示范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竞赛法等。 从接这届新生开始,我们就对于本年级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调查学生自然情况,了解学生在小学的表现,有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哪些个性,有哪些爱好等,使之在教育中能采取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要求班主任要认真观察学生在校、在家表现,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所以上学期主要是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心中有一个良好的行为标准。主要采取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管理,教师评价,期末教师和家长互换评语等。而第二学期主要以发展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为主。

第二学期初期阶段,还是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为标准要求学生,以班干部记录学生表现情况为主,并且以此为标准给学生作月评价,采取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又把学生课上评价转让给任课教师,能更好的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但要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还是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为此在班干部管理的基础上,应该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入手。

自我意识的提高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充分发展自我意识对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技能至关重要,而且自我教育是发展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教育是让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激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发展目标,自觉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动地、积极地掌握自身的发展。

我们在各自的教育工作中,实施尊重、平等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展示优秀的自我:

1、举办:“我的目标、我的格言”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让每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人生格言和这学期奋斗的目标。把它贴到班级后面的文化专栏上,以提醒激励学生。

2、利用班会课,举办各种主题活动。

3、举办各种主题演讲活动和竞赛。

4、在特殊的节日让学生设计板报,宣传各种知识、故事等,促进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知识的积累,学习英雄人物事迹。

5、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这样做能使学生关注到别人的优点、良好的行为,也使学生关注到自己良好行为产生的效果,对自己充满信心。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

得到同学们的肯定。从而体验到成就感,认识到自己良好行为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好去表现自己的优点。并且,这种展示同时也是一种交流,让学生们认识到集体中其他成员的优点和特长,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学习,也使学生对自己有目标、有信仰,能正确认识到身边的不良行为,能够接纳学校、教师、家长的要求,逐步达到自我管理的要求。

(二)认识不完善的自我:

学生看到自己优点很容易,但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缺点,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

1、自我总结、自我评价:

2、学生相互监督评价。

3、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找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

4、班主任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学期末,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出调查结论,有效地对实践研究进行指导。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一)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

2、通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班级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觉性和责任心能以身作则的班级管理小干部。

3、学生班级体意识浓厚了。

4、学生形成了良好学习习惯:上课能认真听课,自觉思考,大胆发言,学习上增强了主动性和责任感。

5、学生形成了良好劳动习惯,值日更加认真,并且在劳动中热心帮助别人,在家里愿意承担一定家务。

6、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家长更愿意参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得到了更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7、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取得优异成绩。

8、在研究中也使自己总结了一定教育学生的经验,也发现了自身一些教育方法的问题,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二)结论:

在一年的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研究中,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定经验方法,使班级涌现出一批遵守《中学生守则》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尤其对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对他们个案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不但自身不良行为有所改进,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个性,从而激励他们积极上进。为此可以看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1、要确定同一的标准,以标准严格要求;2、要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励学生上进心;3、要让学生发现身边不良行为,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这些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比教师说教要成功的多;4、要多发现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比赛实践中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让他们有着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促进以“优”带“缺”。5、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时,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个案研究,不断总结改进教育方法。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再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复性非常大,客观的差异和变化始终令人美中不足。所以学生身上还存在很多不良习惯。

2、作为研究者,除了实践经验总结,还应掌握科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这就造成实验很大的局限性。

3、由于课题研究经验不足,对研究中材料的积累比较散,在今后课题研究中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式的积累。

4、在研究时把材料形成论文较少,在以后课题研究中在这一方面要积极完成。

篇三: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结题报告

xxxx一初中课题组

xxx xxx xxx xxx xx(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结题报告)x

【内容摘要】: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说:“简单的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中学生心理发育一般处在习惯培养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注重对中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会促进中学生个性心理的发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以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才有可能最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化社会的道德水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掌握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基本技能,有效服务社会的劳动者。才可能培养出一大批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劳动,具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校开展了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xxx一初中养成教育三字歌》为行为习惯培养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星级学生评比为主线来强化习惯养成教育管理。一年的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已基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我校逐步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四有新人”。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中小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全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出的“好习惯培养计划”被正式列为国家级重点课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已经进行过多项相关研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然要求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有这样一句话:“今日的你是你过去习惯的结果;今日的习惯将是你明日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改变所有你不成功的习惯模式,你的命运将会改变。你优秀的习惯越多,生命将会越自由,你的成就就会越大。每天都养成一个好习惯,并坚持下去,成功就离你不远了。从学生发展特点来看,“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通过对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和观察,分析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