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制改革的经验交流材料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经验交流材料 手机版

篇一:六个坚持经验交流材料

六个坚持经验交流材料

六个坚持经验交流材料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是指导新时期群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为核心,明确了“六个坚持”的内容,即坚持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依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这是新时期中央关于群团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科协作为群团组织的一个方面,科协工作作为党的群团工作的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更为重要和紧迫,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为此,我们必须把中央关于群团工作的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到科协事业发展中,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上作出科协应有的贡献。

一、必须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是各群团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所联系群众、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相统一。其中,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做好群团工作的根本保证。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它同其它群团组织一样,是在党缔造下成立、在党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肩负着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使命,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一方面要求各级党委要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听取科协工作汇报,及时了解科协工作的实际困难,研究解决科协工作的重大问题,从政策措施、工作经费、活动场所、设施建设、干部队伍、考核机制等方面支持科协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要求科协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向党政领导汇报科协工作情况,及时将科协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请领导研究,以保障科协工作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方面,我们要牢牢把握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这一根本政治属性,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第一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自觉以党的政治纲领为奋斗目标、以党的指导思想为行动指南、以党的中心任务为神圣使命,坚决承担起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跟党走的政治责任,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科学判断、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必须坚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为党做科技工作者工作的重要职责。要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制度,通过定期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深入科技工作者调研等方式,倾听科技工作者呼声,了解科技工作者意愿,及时把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党委、政府。要组织开展科技人力资源研究,搞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业务方向、生活状况、流动趋势、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制定科技人才政策和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参考。要充分发挥科协作为政协界别的作用,支持科技工作者中的人

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组织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参与国家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要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在科技思想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从本学科和专业领域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咨询。要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教育,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要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引导科技工作者弘扬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加强科学道德自律,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维护和树立科技工作者良好形象。

三、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担当起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科协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中国科协提出了“两个进军”目标,省科协提出了“五大计划”。作为科协组织,我们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围绕“三服务一加强”工作定位以及“两个进军”、“五大计划”的总体部署,找准科协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总体要求,积极承担科学素质纲要赋予的职责任务,切实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协同各有关单位共同推进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五大科学素质行动,推动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基础设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人才建设等五大基础工程,深入开展科普日、科普之春、科技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着力点,组织、引导和支持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联合各有关单位大力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重点支持计划、自主创新推动计划、海智基地创建计划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开展科技专家库、专家企业行、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高层次人才服务以及“讲理想、比贡献”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在企业与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努力把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

四、必须坚持服务群众的工作生命线,紧紧抓住服务科技工作者这个根本。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科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协的力量源泉和最大优势。而科协则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科协组织,必须坚持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生命线,认真履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责,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勇攀科技高峰、开展科技服务搭建平台、创造环境。要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科技项目评审机制、科技人才流动办法、优秀人才奖励制度、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及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各种政策措施,精心打造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品牌奖选,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开展科技评价、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中的作用。要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成长服务计划,积极搭建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加强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尽力为科技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要健全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达机制,创新拓展

科技工作者服务热线、网上互动和微信交流新平台,围绕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努力成为科技工作者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使他们倍感家的温暖。要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

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保持科协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科协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和法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挥好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这就要求各级科协组织要在改革创新中强化职能、创新机制、发挥作用。要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研究把握科技工作者新状况、新特点、新规律,努力在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上创新,靠创新机制和提升服务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能动性、创新性,永葆科协组织的生机活力。要围绕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新亮点和时代特征,直面重点焦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学会持续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学会能负责的运行机制、能问责的约束机制、受监督的公开制度和有实效的服务机制,积极支持和指导学会稳妥有序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学会改革创新规范化、法制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改革发展的能力,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要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不断扩大科协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最

关于体制改革的经验交流材料

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凝聚、团结到科协组织中来。要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和科协干部队伍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学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工作创新,打造活动品牌,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科协。总之,要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贯穿于科协工作的始终,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广大科技工作者信赖的人民团体。

六、必须坚持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努力彰显科技群团特色。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是各类组织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总规矩。《科学技术普及法》、《科学素质纲要》、科协工作条例和章程,则是科协组织开展工作的直接依据。作为科协组织,我们必须不断强化法治思维,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贯彻科普政策法规,严格遵循科协章程,大胆履职,积极作为,充分调动发挥所属团体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彰显科协的科技群团特色,促进科协工作朝气蓬勃开展。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团结动员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时代主题,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要大力实施学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学会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建设,努力打造更多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市场竞争力强、社会影响力大的示范学会,切实把学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社团。要充分尊重科技工作者主体地位,着力搭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建立完善科技人员诚信档案,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篇二:乡镇机构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县地处黔中偏西,区域面积1090.49平方公里,辖5镇6乡,317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200年年末户籍总人口45.47万人,是国家重点扶贫县之一。机构改革县编委办独立办公以来,按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对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机构改革前乡镇有行政编制520名,实有489人,改革后行政编制精简为429名(后增加周转编制2名),实有421人,农村税费改革后,为了确保“十一五”期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目标的实现,5年间除了补充选调生38名外,县委、政府严格空编补员,行政在编人员逐年减少,为388人,为341人。达到了既减轻财政负担,又保证工作运转的目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立足实际,逐步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乡镇党委、政府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完善乡镇党委、政府功能,确保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正常运转。首先,我们从明确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入手,理顺县乡责权关系。乡镇机构改革时,县委、政府要求乡镇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围绕“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四个方面,依照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地方组织法等政策法规全面履行职能,同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适当调整乡镇在经济管理上的职能,切实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扶持典型,为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上来,更好的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其次,适当下放权限,进一步完善乡镇管理和服务职能,努力做到责权一致。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农业、畜牧、林业等涉农机构下划乡镇直接管理,设立农业服务中心,并加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扶贫工作站三块牌子;将安全生产、村镇建设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执法监察权,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村镇建设管理站,构建了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内设乡镇执法中队)、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相互依托的体制框架等。通过适当放权,在责权下移中加强政权建设,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其三,进一步理顺县乡责权关系。的乡镇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置了中小学、卫生院、国土资源管理所等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同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按照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能和“双重领导、双重管理”的要求,县委、政府明文规定对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任免、干部职工调动和借用必须征得乡镇党委同意。二、合理设置机构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有人办事问题以前,由于基层干部紧缺,为了保证工作不断,乡镇通过招工、招干、顶替、转干、退伍军人安置、毕业生分配等补充了大量人员,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一些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影响基层工作。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关键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首先,坚持政事分开的原则。的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职责和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人口在5万人以内的乡镇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5个党政办事机构,5万人以上的设立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信访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同时,为了确保乡镇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县委、政府还设置了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为党政办事机构行使职能提供保障的部分事业单位,并明确党政办事机构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其次,大胆创新管理方式,确保乡镇工作开展。一是适当扩大党政领导交叉任职,将乡镇人民武装部部长同时兼任副乡镇长;二是采取综合设置办事机构和综合性工作岗位相结合,在党政办事机构内设置组织干事、教育干事等少数综合性工作岗位,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人。其三,县委为了加强乡镇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功能,明确乡镇党委委员可享受副科级待遇,以最大限度激发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三、建立协调机制,为乡镇运转提供人员编制和财力支撑乡镇要

运转好,人力、财力保障是关键。我们主要从建立协调机制入手抓好相关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编制核定到人,确保乡镇管理不混乱。,县委组织部、编委办、人事劳动局联合开展身份清理,将干部职工的工作隶属关系全部理顺。

篇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情况的汇报材料

近年来,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紧紧围绕“基础为先,服务至上,产城一体,配套互补”的工作思路,以“招商、招工、服务”为重点,以扩总量、优结构、增效益为主线,进一步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压、提速、破难、创新”,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建设发展呈现出“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产业构架初具规模、投资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工业新区、经济新区、城市新区”已见雏形。

一、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高落实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时间互动为契机,开展“1+1”党员干部进企业服务、“双服务”(服务企业、服务项目)、“1+2”( 1个项目明确1名责任领导和1名责任人)服务等活动,成立了项目推进和督查机构,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点对点工作法和一线工作法,将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方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切实落实项目“一周一督查,一旬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核”的督查考核

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单位评先选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提高了项目建设责任落实率。

(二)注重规划,产城一体提高园区服务水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总体规划经省级部门专家评审通过,待省人民政府批准,总体规划超前将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合理布局,完善城市交通、市政广场和环境、教育、卫生等综合治理服务体系建设,构筑经济开发区城市综合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强化政策保障,多措并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规划》、《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标准化厂房(孵化园)管理细则》,分门别类对招商方向、税收、土地、“七通一平”等扶持政策和措施予以明确,对产业链长,投资拉动大的企业按“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原则予以扶持。对入园企业或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重点项目成立推进组帮扶,积极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外来企业在户籍管理、子女入托入学,职称评聘等方面享有与县内居民同等待遇。在制定政策和改善环境的同时,采取“推介招商、人才招商、以商招商、驻外招商”等措施,实行“全员招商”,“专业招商”,派驻小分队到重庆、福建驻地招商,聘请专业招商顾问,切实做到抓“大”不放“小”,有效推进了招商工作的开展。

(四)强化企业招工,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成立了招工办,明确具体人员抓招工工作,共计为企业招工 1048名,既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也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同时,采用“校企合作、专项培训”模式,根据企业用工需求,以本地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开展专业的电焊工、机械装配工的短期就业培训和长期深造培训,培训结束后直接试用工作。积极探索培训基地创建,把企业生产线作为培训平台,同时联合县人事、扶贫、工会等培训部门,充分整合各种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缩短个人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

(五)突破融资瓶颈,解决园区发展资金。建立了融资平台(兴业公司),做好融资规划,算好资金供求、融资总量、偿债能力三本账,多渠道集聚民资、外资、法人资本、金融资本以及社会各类资本支持园区发展,实现了各类建设资金由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向自我滚动发展,切实满足了园区建设持续增长的资金需求。

(六)强化管理,确保园区机构高效运转。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参照政府管理模式,根据园区职能建立党政办公室、组织部(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局)、财政局、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招商引资办公室、项目服务代办中心、

社会事务服务中心8个直属部门和国土资源分局、公安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质量技术监督分局6个派驻机构,并选优配强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各自履行职责,确保园区高效运转。

(七)强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贵州威宁经济开发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充分授权、封闭运行、高效运转、务实清廉”的原则,按照“一站式”服务流程,自治县各职能部门涉及经开区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完成充分授权移交,由经开区具体职能部门具体办理,垂直管理单位要设立分局(分所),直接开启管理和服务业务,确保入园企业在经开区内实现“一站式”全程审批,“一道门槛”办完全部手续。

二、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指标稳定增长。截止9月底,截止9月底,共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7.2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3.89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34.4亿元,同比增长56.4%,占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40亿元)的86%;实现工业增加值13.76亿元,同比增长56.4%,占市下达年度目标任务(16亿元)的86%;财政总收入完成2.01亿元,占年初目标任务数(2.82亿元)的71.28%;新增开工项目12个,占市下达

年度目标任务(10个)的120%;规模以上企业26个,其中总投资2000万以上的10个;带动就业人数7826人。

(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止9月底,以路网和房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新增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累计达10.8平方公里;新建成道路17.492公里,累计建成37.492公里,正在建设道路10公里;新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累计达60万平方米。工业十一路、工业四路、102省道三期、工业十三路、工业三路、工业七路、工业五路延伸段和公租房、鼎鑫北港新城、汽摩机电城等项目有序推进,金足企业用电的配电工程等项目已完工。

(三)产业项目扎实推进。截止9月底,经开区已引进企业67户,其中投产47户,在建20户。贵州金足鞋业有限公司、冷弯型钢产业园、金菊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哲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威宁县贵兴玻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投产;贵州片仔癀大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四川金土地中药材种植集团威宁种植有限公司、贵州鑫利达彩印包装有限公司等企业项目计划推进。

(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止9月底,联系洽谈项目60余个,最终签订项目投资协议20个,完成签约资金11.58亿元;新增入园企业14户;项目建设完成实际到位资金28.41亿元,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