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西北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6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西北行考察报告

西北行考察报告

西北行考察报告

西行归来,带着一身的疲惫,心中充溢着太多的情绪。我们这一路走得太多,走得太快,多的应接不暇,快的无法消化。这一路太过厚重,我不敢在此妄言,厚重之前只会显得我更加浅薄。只需像只老牛,不断反刍,这一路够我咀嚼一生。兰州临行之前带上两条黑兰州,这出自陇西大地的烟草,燃烧出娉娉袅袅青烟。此行的厚重我带不走,只希冀着能带走些许幻若浮生的气息。

西风未变,丝绸之路上的驼印却依然清晰;喧声未落,驼铃声还在耳际回响,又把我的思绪逆着这现代机车的速度拉回了飞天的故乡,车窗玻璃上映出的是手电光中让人近乎窒息的壁画、残缺近乎难以看清的经书。。。敦煌学,却不止这些。。。

111年前,在中国甘肃敦煌地区,发生了一件人类文化史上的大事,这就是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由于这一发现,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门新的国际显学---敦煌学。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莫高窟被时光侵蚀的光华似乎都赋予了敦煌学的研究。敦煌,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主通道。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 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敦煌文献中的科技史料,则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支奇葩,它不仅使我们体会到古代中国科学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且敦煌文献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纸谱,标志着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敦煌文献还保存了一些音乐、舞蹈资料,如琴谱、乐谱、曲谱、舞谱等,它不仅使我们有可能恢复唐代音乐与舞蹈的本来面目,而且将进 一步推动中国音乐史、舞蹈史的研究。敦煌文献始于十六国,终于五代宋初,历时近七 个世纪,因此,敦煌写本也是研究中国书法的活资料。敦煌文献中除大量汉文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汉文文献,如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龟兹文、梵文、突厥文等,这些多民族语言文献的发现,对研究古代西域中亚历史和中西文化交流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汽车把海拔越拉越低,我们在青藏高原上明珠—藏学的照耀下走向平原,从神秘走向厚重,却忍不住去回望,高原上秃鹫的影子还在盘旋,转经筒还在漠视时光的婆婆手里让我不能旁顾。藏学,让世人忘却死亡去朝拜。。。

藏学,是研究中国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又称藏学、西藏学。藏族的文献典籍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它涉及社会历史 、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医药历算、风土民俗以及藏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提出来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等广博繁富的内容。研究比较深入的领域主要有: 1 藏族语言文字研究。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支。藏语拼音文字据传为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大臣图弥三菩扎仿效梵语创制。据近人研究藏语在7世纪以前已经是一种发达的语言。藏语词汇丰富、结构完美,具有简练、准确的特点。古藏语不仅记录了藏语的语音和结构,而且记录了包括古汉语在内的古代中亚语言的发音。藏语文是研究中亚古代语言的宝贵财富。藏

语的源流与变革、藏语的语音语法,藏语方言(分藏、康、安多3种)、书面藏语、南语、象雄语、多续语、汉藏语文比较、藏语辞典编纂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2 藏族历史研究。包括史料整理和学术研究两个方面。西藏史料的基本构成有藏文资料、穆斯林资料、汉文资料、马可·波罗以后西方进藏旅行家记录资料、蒙文资料等。将这些史料进行合理的分类、编目、整理出版是藏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学术研究要求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理清藏族社会发展的基本轨迹,总结分析藏族社会的根本性质和特征等。

3 藏族宗教研究。藏族古代崇信本教,8世纪中叶佛教传入,逐渐形成各种喇嘛教派,并长期实行政教合一体制。对宗教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分析藏族宗教各派的源流和发展,各派教义的基本内容,藏族佛教与印度佛教、汉族禅宗的关系等都是重要课题。

4 青藏高原考古研究。陆续在西藏进行考古发掘,采集到大批远古石器,发现一些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和大批古墓葬群、摩崖石刻、岩画石碑等。考古发现证明4~5万年前青藏高原上已有人类活动。

5 藏族文艺研究。藏族具有悠久的文艺传统,有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和文人创作。《说不完的故事》、《萨迦格言》、《米拉日巴传》等是藏族文学的重要作品。

6 藏医、科技研究。包括藏医经典整理、医理研究。西藏历算研究、西藏建筑研究等内容。

难忍困乏,朦胧中发现自己站在粉墙黛瓦中,见一群幼童在小巷里赤脚嬉戏,涓涓清流没有驻足去听他们天籁般的笑声,婉婉经过几处深宅前的门楼,流向了更远处的夕阳中,高宅,深井,祠堂,牌坊,我回到了故乡徽州。徽州最浓墨重彩的便是被涤荡千年的徽文化。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 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书、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

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我们此行在无意之间已经触摸到了中国三大地域显学中的两个,而徽学作为我故乡徽州的最本质的精神命脉,更是不得不提。自然而然的要拿来与我们此行所接触的另外两门拿来做比较,敦煌学的侧重点好像更多的是以艺术,宗教等方面为主,藏学的主要部分有医药学,文字,史书等等,而徽学则是其中囊括范围最为综合的一门学科,其中包含有社会、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科技、工艺等,徽州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了徽学的综合性。

篇二:大西北游考察报告

湘南学院艺术设计系 专业考察报告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视觉传达 姓 名: 赵媛学号:200914190319 带队老师: 陆岚老师 考察时间: 2013.6.17—2013.6.27

考察地点: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博物馆,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玉门关,敦煌莫高窟,甘肃夏河的拉卜楞寺,桑科大草原。

此次考察,仅仅半个月不到,我们就游走了西安、敦煌、夏河。我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得到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审美、拓展知识面。从自然景观中收到启示,学习古人的传统智慧;观察这些地方的经济,旅游方面的做法。下面我就以这次旅程的所见所闻做一个总结。

第一站西安

17日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上了征途。经过一天的旅途,全体考察师生于次日到达西安,也开始了我们的考察生活。来到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深刻的去感受了我国辉煌的历史和艺术成就。出了站,延绵不绝的城墙围绕着整个城市。的确彰显了西安古城的霸气,古城如同历史教科书,一砖一瓦都记刻着引人入胜的故事,“玄武门之变”、“大明宫词”都深深地积淀在这座古城里。晚上我们去了一个西安小吃街,其实那是个回族聚集的地方。由于去晚了回民街好多家关门了不过外面还是有一些美食如:羊肉泡馍、灌汤包、烧烤、酸梅汤味道都很美味。也给这次考察增添许多乐趣。

19日我们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兵马俑博物馆的建设缘于1974年西杨村

村民抗旱打井时在发现的大型从葬坑—秦兵马俑坑轰动全国,震撼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陶马与真马大小相似,与今天的相比有些小,兵俑依据真人烧制,容貌不一,神态各异。这些兵俑的共同特征是:中分发型,留须。 陶俑和陶马是彩陶因长期埋于地下,发掘出土后颜料很快会氧化脱落。兵马俑的数量之多,所以人们感觉到壮观,我倒是感觉这又点像是秦朝的波普艺术啊!

兵马俑的典型代表有跪射俑,头饰向左偏以保持平衡,单膝撑地,戴有护膝,着士兵鞋,“左脚搓,右脚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被誉为兵马俑的镇馆之宝;还有军吏俑,又叫板立俑,是文职,身穿布袍,无铠甲;再有是将军俑,两层战袍,

表情严肃,肚子微隆,这或许就是“将军肚”的由来吧。 出土文物中还有两大精品,一是青石铠甲,它由612片磨制的青石片用青铜丝串缀而成,是首次发现的保存较完好的铠甲。再一是1980年出土的两乘青铜马车,车、马、御手均为青铜按实物一半比例制作,车箱分为前后两室,御手坐于前,主人乘于后,车后有门,室内有轼,可坐可卧,前面和两侧开有窗户,这就是史书记载的“辒輬车”;铜马车构造复杂四匹铜马铜马车的主体用青铜制作,另有1500多个零件用金银制作。这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结构最复杂、装配最讲究、形体最壮大的古代青铜车马。 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

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到了之后,我们排了好长时间的队,领了一张博物馆的参观券。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了博物馆的大

门,开始了探索对古代历史的探索和了解。陈列馆建筑风格朴实大方,主要建筑为明清两代所建,分为“历史文物陈列”、“石刻艺术”和“碑林”三个部分,展出文物2000多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历史之久,均为全国第一。馆中陈列的一些文物,其中有无数无价之宝,对研究中国历史有重大价值,是中国历史浓缩中的精华。 博物馆也让我们充分了解到西安历史的悠久,文化的深厚和技艺的精湛,数之不尽的稀世珍宝陈列其中,不得不让我们眼界大开,古人的精湛技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精髓,不仅让我们的眼界有所开阔,坚定了我们走艺术之路的决心,我坚信中国的艺术毫不输给西方。在博物馆中,我们参观了许多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青铜器上的各种不同的纹饰,还有各个朝代的货币等文物。在参观过程中,遇到了好多国外的旅客,他们认真的听着讲解员的讲说,边听边点头,有时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站在他们边上听,虽然有好多听不懂的地方,但从他们脸上喜悦的表情看来,他们对中国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崇拜。看来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不仅影响着中国人自己

西北考察报告

,也同时 吸引了外国朋友。 参观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后,我们惊叹中国历史文明、辉煌,惊叹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必将以自己新的灿烂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午参观西安的大雁塔。

篇三:西北考察报告

西北考察报告

此次考察,在我看来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课程安排。半个月,我们就游走了洛阳,敦煌和西安。当然在沿途中也会领略一些只是听过但从未真正接触过城市。我认为这就是在开眼界,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提高。对于我们学生个人来说见世面,接触社会是大学期间必须的过程,因为在行程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们宝贵的经验。都说学生很单纯,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出去经历一些事情,总有好的地方。

到洛阳的第一天,跟朋友去了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多年来洛阳博物馆始终坚持收藏保管、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藏品优势,经营筹办形式多样的综合或专题性的文物展览,展示古都洛阳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新推出的《永恒的文明洛阳文物精品陈列》由史前时期、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汉魏时期和隋唐时期五大部分组成,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其中在展品方面重点突出了五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看了之后收获胜多。

洛阳,老师统一组织去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

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

第三天我们去了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研究的最好地方,这次在少林寺我最有感触地还是寺院最后的那个殿阁--毗卢阁,又称千佛殿,系明末重建。佛龛中供明代铸造的毗卢佛铜像。殿东、西、北墙上有大型彩色壁画——五百罗汉。高7米,面积33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为全国同类壁画中所罕见。五百罗汉形貌奇特,分为35组,各表达一个故事,据说色彩数年一更。整个三层画面采用重彩平涂法,朱黑和谐,勾勒粗劲有力。线条简炼,笔法流畅。东壁是明代雕刻的阿弥陀佛玉石像。殿内地面上有48个排列成深20厘米的陷坑,据说是少林武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这个千佛殿已经是少林寺的标志了,在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所以对这个地方感觉最为神奇。

少林寺还必须参观的就是塔林和武术表演了,塔林中的塔都置放着对少林寺做出巨大贡献的僧人的舍利。这里提到舍利,我就此区分一下人们常说的舍利子和舍利的区别。只有佛主释迦牟尼的舍利才称之为舍利子,其他人的都只能成为舍利。塔林的造型各异,分很多层,层数越多就代表此人对少林寺的功劳越大。塔林里面的塔我们没时间看完,因为太多了。有那么多的人为少林寺添砖加瓦,所以有今天的中国的代表性少林功夫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在洛阳东郊一片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之中,有一座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的白马寺。这座一千九百多年前建造在邙山、洛水之间的寺院,以它那巍峨的殿阁和高峭的宝塔,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人。白马寺历来香火旺盛,这与它的动人传说有关。明弘治年间的《桐城县志》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某年,桐城百日无雨,县令张孚卿心急如焚,跪叩西山求雨,其心之诚,感动上苍。当他骑白马去云雾峰拜见雨神后,顿降甘霖,回衙路经龙眠河,不幸被暴发的山洪卷走,其妻为救夫也葬身河中。雨过

天晴,人们将张孚卿夫妇合葬龙眠山口,建庙祭祀,即昔日“境主庙”。而其坐骑白马,却被冲到龙眠河下游十余里的地方,人们念其功,厚葬之,建“白马庙”祀之,撰联于庙门两侧:“惜民胜惜身,万户张侯忠莫比;载德亦载力,千秋良骥义能齐。”白马乡也因此而得名

就这样河南的考察之旅很圆满的结束了。又是经过20多个小时的火车我们到了我最想去的敦煌。我对敦煌充满了想象,最神秘当属有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

敦煌市不是很大,虽然有很多游客,但是还是很安静,文化艺术氛围非常好,很干净。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在敦煌的首个考察地方当属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莫高窟总共有492个石窟。

但是为了保护文物,每批旅客只能参观10个窟。仅仅只有10个石窟,我们大家都要为它的宏伟所惊叹。我最希望能看到飞天,反弹琵琶,祥云和火娃的头发原形。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够拍照。

敦煌飞天是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北魏的飞天形象,有的洞窟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艉,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

飞天中的反弹琵琶在敦煌的市中心为原形已经做成了雕塑,已经代表了敦煌的形象。 说到这里,莫高窟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它的第17窟,也称藏经洞。也正是莫高窟能够真正在全世界出名的原因。藏经洞虽然很小,但是藏了莫高窟里所有的经书。是旅客参观这里必须的一个窟。

敦煌还有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都是重要的游览景点,鸣沙山位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余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盘桓回环。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风。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13.2亩,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泉边畅游,都会骋怀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政府地对风景区采取了各种建设和保护措施,使其面貌大为改观,同时还开展了沙疗、涌滑沙、滑翔跳伞,骑驼遨游等沙漠娱乐项目,使游人趣味盎然,络绎不绝。对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想象空间,这些个考察中的游玩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敦煌在中国古代起到了连接中国与外国的作用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最后一站我们便到了丝路的起源地,六朝古都西安。

首先我们回民街,在西安绝对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点。纵横四条街道,基本上提供了西安多部分回族的美食,如:牛羊肉泡馍、灌汤包、清真水饺、酸菜炒米、烤牛羊肉、各类点心及精美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来西安旅游的朋友绝不会错过这样一条街道,既大大满足了自己的食欲又增添了许多旅游的乐趣。

这里很奇怪,紧挨着钟楼闹市的西大街上的建筑非常低矮陈旧,没有一家大型的购物场所,甚至还有很多临时建筑。而且一过西安最繁华的钟鼓楼广场,迎面而来的西大街马上变得萧条多了。广济街是一条有着一个高高的牌楼的街道,走进去,里面却很繁华--这是一种迥异于东大街和钟鼓楼广场的繁华,或者,说它很热闹会更合适一些。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

我们去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为陕西省博物馆,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11个展室,陈列面积4900平方米。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庙旧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等多为明清的建筑,并遵循着孔庙固有的建筑格局,组成了一个绿树掩映、古朴典雅的庭院式建筑群。陈列于小殿两侧的唐景云钟、大夏石马都是国宝级的艺术精品。前者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已有1200多年历史。其音质纯美,钟声清晰宏亮,钟上还铸有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的铭文一段,是李旦鲜有的传世字迹中的佳作。后者大夏石马,是十六国时代匈奴族铁弗部建立的大夏国的作品,他继承了我国汉代时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在西安站最重要的就是兵马俑了,因为它也是我们考察的重要对象。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通过导游精心,仔细地讲解,我们对兵马俑的了解就更为细致了。兵马俑的数量是我们为之震惊的最大原因。现在我们也仅仅看到的是它的其中几个坑,但是已经非常惊叹了,更何况这才是秦始皇陪葬品的万分之三啊!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精湛,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是先烧后接,有的是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当然我们也不能例外.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

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面对着这么多的兵马俑,我仿佛置身那个秦始皇称霸的秦朝,让我感受了人类力量是多么的伟大.所以人们感觉到壮观,我倒是感觉这又点像是秦朝的波普艺术啊!

西安古城墙,蓝天玉石,半坡遗址能够带给我们的同样是感受祖国的伟大,开阔我们的事业,一次次的让我们想到中国古代的伟大。

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去了钟楼,大雁塔。大雁塔最有看头的就是音乐喷泉了,虽然天气很冷但人还是很多!20点25分,看到喷泉开始喷水,并未觉得新奇,原来这是水舞正式表演前的试水动作。

8点30分,每晚一次的音乐喷泉正式演示,响亮的音乐骤起,水舞同步开始。随着激昂亢奋的音乐起伏,水柱忽高忽低,时尔似波涛汹涌、逐浪排空,时尔像雨花垂泻、细雾蒙蒙,那阵势、那情景,幻化作秦俑兵阵,幻化作美女如芸,幻化作无与伦比的玄妙。又一次被一种境界所震撼了,这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力的冲击。我的心跟着水舞一阵阵地冲腾,不觉胸中已是豪情万丈。一曲才罢一曲又起,刚刚是激越飞扬,这支却低婉舒缓,水舞遂优雅翩翩,像歌女轻展玉臂,像天鹅腾跳摇曳。一个喷泉一个故事,一排喷泉一道风景,一片喷泉别样风情。喷泉的音乐,高雅绝伦,知名的不知名的,都美不胜收。而喷泉水型呢,或直插苍穹,或起伏跳荡,或仙鹤嬉水,或舞作水林,阶梯式的、波浪式的,有序亦无序,错落皆有致。那空中洋溢的动感音乐,多彩多姿的喷泉水型,和不停变换的彩色灯光,加上光纤照明和激光照射,交织变幻出梦一样的境地,水舞表现和张扬的内在韵律与感情,让人陶醉,令人神迷。这一切,以现代科技的表现手法,展示着无穷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展示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情趣引人的音乐喷泉之上南望,古老而厚重的大雁塔矗立在高墙之内,在辉煌灯光映照下更加昭耀生辉,显得依然伟岸挺拔。其实,这一老一新,不都凝结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科技结晶吗?

音乐喷泉结束了,我们也就回到了宾馆,清理行李,休息好准备踏上回校的火车。此次考察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高的地域风情,不一样的名族文化。

姓名: 田 方 志

班级:07级设计四班学号:200909020411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