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莫高窟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09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敦煌莫高窟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 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班级: 历史学1班姓名: 唐业森

学号:时间: 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

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

月17号了。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 这一天到来了。

2014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

关站台下。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

第一关的嘉峪关城。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

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

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

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

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内城东有“光华门”、

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城楼居中,上有鼓楼。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东西

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

无存。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

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

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

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

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

之苦、思乡之痛!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

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

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

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 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这座孤

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

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下的巍峨气势来。油然而生敬意。对于它的雄险,

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

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

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

动的心情足以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

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

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

往敦煌的旅途。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

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

下去的信念。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

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

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曾记得有人

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

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

气。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

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

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

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

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 的感叹呢?很难想象眼前的长城是怎么抵挡住匈奴人来势汹汹的铁骑的侵扰的。也许最

大的功劳不在边关长城而在于边塞将士的誓死报国,浴血奋战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让“玉门关”更增添了几

许历史的韵味。来到这里才发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竟然仅仅不到只有这么一点面

积。历史上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

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在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

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

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

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

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 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

米,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四周城垣至今保存完好,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

宽26.4米,城墙残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

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

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 河仓城坐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

形,四垣皆坍,仅有残基。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稍北

部建有仓房一座,宽17米,长132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

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

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第一

重虽残破但尚有断墙,四角有土墩痕迹。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 行走在玉门关城外的浅滩上,突然想到临行前于赓哲的讲座,他曾提到过玉门关外是一

处藏宝之地,在这里可以发现汉代的钱币,陶片,铁戟,箭簇等遗留下来的文物。于是怀着

几许侥幸的心态开始了文物探寻之路。 也许是上天眷顾,或是求物心切,还真让我发现了一片瓦片,于是我就如同发现了稀世

珍宝般的将陶片收藏了起来。接着又发现了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

收集齐了大大小小六七块瓦片,我将它们一一收齐以备返校以后的学习研究之用。怀揣着心

爱的陶片,本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河仓城。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

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20公里。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

的凹地上,西面约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

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

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不来到河仓城附近,是很

难发现这座仓城的。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

密勘察和设计和。戈壁滩还建有好几座守卫仓城的烽燧,就像城堡的眼目,在那里警惕地瞭

望。 在这里看到了了屹立在风沙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尽管它早已经干涸,但仍然岿然不

懂的守卫着千年不倒的河仓城,临走前隔着车窗还抢拍了一张胡杨林的照片,尽管效果不是很

好。如果说今天所看到的景色多少有一点让人不太满意,那么在归途中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也足

以让所有的阴霾烟消云散。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旅行。 旅途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

观了“藏经洞”,“释迦摩尼涅槃像”、“第一大弥勒佛坐像”等洞窟。尽管不是很专业但仍然

被洞窟艺术之精湛所折服。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

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

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

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

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

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

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

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

有的文化宝藏。

但是这座人类难得的艺术宝库却历经了岁月的磨难和历史的沧桑。所有的困窘归咎于一

个人,王道士。即我们所说的王圆箓。正是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而将莫高窟里面大量珍贵的

文物低价倒卖给了斯坦因等人。当然这也跟当时政府部门的失职有关。不过所幸的是在近代

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细心保护和经营之下,我们才有幸还

能目睹莫高窟的真面目。这也是不幸的万幸。 莫高窟里面壁画浸透最多的就是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

她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能反映敦煌历史上人们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我们从前面的分折中可以看

出,它更多的是比较明确地反映了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敦煌的历史与社会。反映人与社会需

要的程度,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时,人们想的和做的更多是的如何生存、如何尽快地安定和繁荣,而石窟的营造和艺术的创造自然

不会太景气;而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人们想的和做的又是更多精神上的追求。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的意识形态,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艺术的

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关心社会、献身社会。敦煌石窟艺术的社会作用进一

步证明,宗教信仰是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宗教艺术是历史上人们对宗教的利用。 敦煌石窟艺术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这一点是大家公

认的,不仅是从艺术作品的表面如佛教的尊神及各类人物中国风貌,佛教建筑及人物服饰各

方面的中国形式等,更主要的,也是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佛窟中通过这些形式所表现的中国

人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 。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

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

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

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

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

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

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

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

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

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

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

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色也别有一番

风味。

晚上七点二十我们准时坐上了返回宾馆的大巴,敦煌考察之行实际上由此画上了句号。

剩下的就是返回学校。 21日上午9点37分我们坐上了从敦煌始发返回西安的火车。在

车上继续跟同学们在一起娱乐以外我也在想此次出行收获了什么,为其6天的旅程,三天多基

本上在车上度过,尽管如此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大西北的荒凉和西北人生活的不易。以前仅仅在

电视,电影上看到的漫漫黄沙,秋风萧瑟的场景现今身临其境时时候才真正理解了范仲淹笔下

“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

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描绘的出征战士的艰辛

与不易。

22日上午9点45分,在火车上度过了24个小时的我们安全抵达了古都西安,随后相继

返回了学校。敦煌考察到此圆满结束。稍事休整之后,我找出了从敦煌带回来的瓦片,并开

始了比对研究。

敦煌莫高窟研究报告 内容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 教艺术宝库。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

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但由于近年来的自然人为等多种原因使得莫高窟遭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坏。

关键词:莫高窟 历史背景 文化地位 损坏现状 保护历史背景:

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有一名叫乐僔的僧人,行到此山见金光照耀,状如千佛,而在此开

凿了第一个洞窟。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莫高窟简介:

莫高窟,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的崖壁上。这里全年日照充足、

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洞窟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

1,600米,是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伟的石窟群,至今仍保存有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

方米,彩塑2,415身,飞天塑像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

块,窟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最大的高达40余米,30米见方。最

小的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之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

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与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艺术宝库”。十六国北魏时期,壁画一般为故事画,如:北周第290窟,全部画像近80个画面,是我

国现存唯一的佛传连环故事画。在敦煌壁画中,还反映魏晋以来佛教渐与道家、儒家思想融

合而中国化的一个侧画。此外,还有一些历史事件被搬上壁画,如:张骞通西域,有较为细

致的表现。

第285窟有许多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形象,如:北297窟有舞乐图,画的是流行于河西的

胡乐。这些画像提供了当时研究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反映了古代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壁画中各类人物形象和

供养人画像,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衣冠服饰资料。所绘的亭台、楼阁、桥梁等和现存

的五座唐宋木结构窟檐,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形象图样和宝贵资料。大量的壁画和彩塑,

为研究我国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 敦煌莫高窟宝中之宝是17窟藏经室,大约在公元

1049年,西夏战乱,僧人们为保护石窟寺财产,将历代宝藏、经卷、佛像、绢画、织绣、杂

书集中于今天标号17窟的复室里,用一道泥墙将复室封闭起来,又在墙上画了一尊菩萨像。

后来,僧人们流散各方,这个密室再不被人提起,因为气候干燥,且密室隔绝了空气光线,

使得这些文献材料得以保存。

敦煌藏经洞自11世纪被封闭后,至19世纪末王道士来到莫高窟,已沉睡了近九百年。莫高窟的文化地位:

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东方最大的石窟群。就其壁画、塑像等内容来说,都是解释佛经、

宣扬佛教思想的。但是,当时艺术匠师们绘制的这些壁画、彩塑等,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虚构

和夸张手法,最终要以他们的实践和社会现实为依据去展开思维和想像,从而总要间接或直

接地折射当时的社会现状。还有许多壁画是直接描绘当时现实的。这些壁画构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各阶级人们的生产

生活情景。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古代

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

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

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 提供珍贵资料,它为人们展现了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千余年间生动的社会历史场景,可

以说它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莫高窟壁画的损

毁现状: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霉变、腐蚀、脱落的情况十分普遍。敦煌研究院早前的调查结果称,

敦煌莫高窟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20%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而最新的统计显示,在莫高窟目前存有壁画、彩塑的492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

彩塑出现了起甲、空鼓、变色、酥碱、脱落等病害。 自然原因:

敦煌石窟开凿于石质疏松的砾岩之上,无法精雕细刻,便采用泥塑彩绘和壁画的艺术形

式。目前,自然因素的破坏仍呈渐进式发展。莫高窟周围环境也有崖体结构不稳定、莫高窟

背靠的沙山形成的风沙危害以及大气降水从岩体裂隙下渗,引起岩体内可溶盐向壁画运移等

危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莫高窟本体的洞窟建筑、彩塑、壁画的保存。研究显示,在导致壁画毁坏的诸多因素中,风沙已成为莫高窟石窟长久保存的最大威胁。

沙尘暴造成的积沙、风蚀、粉尘等极易引起壁画脱落、彩塑受损、崖体坍塌等病害。西北地区多风沙,敦煌地处大漠之腹,每到风沙肆虐之际,翻飞的粉尘随气流涌入石窟。

这些微小颗粒既能对壁画、塑像进行打磨,又能侵入壁画和塑像颜料的空隙。不断沉积的粉

尘,会逐渐向外挤压壁画的颜料层或白粉层,使之脱落。这是莫高窟壁画残破不堪的自然原

因之一。

除了莫高窟小环境恶化这一因素外,敦煌地区近年来大范围的荒漠化、沙漠化也是重要

篇二:敦煌论文-考察报告

七声神乐寻记

——访敦煌、麦积山、陕西历史博物馆兵马俑及殷墟遗址考察述

耳机里是悠扬的古筝与笛子,望着窗外逐渐退去的城市景色,映在眼前的是开阔马路和初秋时分仍然青翠的小树。渐渐的,它们化成一片绿色,葱葱莽莽。9月18日小雨的清晨,空气夹些冰凉寒意,我们的队伍出发了。大巴车里,考察队命名这次行动为“丝绸之旅”,这是我心里的“丝路花雨”。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说起丝绸,细雨烟波滴入思绪一点响起的驼铃摇曳一排长长的商队,带着玉石珠宝,带着皮毛香料,商人腰间系着沾染油渍的皮质水袋和银晃晃的匕首尖刀,越过草原森林、高山峡谷,(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莫高窟考察报告)越过沙漠绿洲,到达中原少闻神秘的异国他乡;他们贩出货物,交换特产,思念远方家人,轻泛泪光的夜,胡姬起舞,香艳凄冷的美笼上心头,“我来人间降吉祥,我回仙山去远荡。缥缈彩云间,蓬莱是家乡。缥缈彩云间,蓬莱是家乡。……”听着曲子我坐在巴士车里进入了梦境,风餐露宿的古代商队也风尘仆仆地逝去。醒来,已是山西界内。车外不尽的秀丽青山,峰顶薄雾萦绕,丰姿怡人。我们的大巴行驶在盘山公路与隧道中,时空交叠,朝代更替,历史的故事就如车外近景匆匆一瞥,如梦似幻、若有若无,朦胧得化成飘散轻风。晚间,考察队伍来到子洲。子洲是陕西北部一个县,地处榆林市南缘。大理、淮宁河从中部及南部穿境而过,沿岸形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川道地区,为纪念革命烈士李子洲同志于1944年命名。休息一晚,第二天我们的考察队伍出发向宁夏驶进。

纷繁曼妙序曲。9月19日,考察大巴进入宁夏,地形地貌属喀斯特暨丹霞地貌型。丹霞地貌是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特点是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广袤的火红色的戈壁,震撼于开旷宏伟的自然力量,安静而尊敬地用双眼感受着新奇。到达中卫用午饭,中卫地处黄河前套,甘、宁、内蒙古三省区交界点上,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依黄河之险与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是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武威夜宿,武威古称凉州,唐初的大凉都建都在此,以后历为郡、州、府机关所在地,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应接不暇的观览颠簸,休息为情绪高昂后必要的停顿。早餐过后收拾精神继续出发,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征程。

9月20日,考察大巴在甘肃境内的大漠上驰骋。沙漠茫茫无垠的景色使人难以忘怀,河西走廊是沙漠的绿洲。河西走廊,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脉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因在黄河以西故名,东西长约1000千米,最宽300千米,面积8.9万平方千米。海拔一般1100~1500米。走廊中间是冲积平原,它们又被突出其间的丘陵、山地分割为武威平原、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个平原的中部是绿洲区,沟渠交错,耕地如织。绿洲之间贯穿有戈壁、沙漠。在这片空旷孤寂的区域中,有风轮、发电机和铁塔组成的发电机组,车行许久看见的一组茕茕孑立反射着耀眼的银白色的光,现代科技稳固地守护和改善着古老沧桑的戈壁,时尚地装饰着这荒无人烟的大漠。天宇高渺,长路漫漫,飞过的鸟儿,追随着为奔波的人们唱歌引导他们的心飞去更纯净的苍穹。静谧的走廊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年均温约6~11℃,是西伯利亚气流南下的通道,冬季可达半年之久。下车时,不少队友换上了冬装。看到呵出的白气,我们痴笑,那标志我们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手机里曲子依然悠扬,

而我似乎能看到天边的片片云朵形成高山的形状。幻想中山峰上的女神踩着七朵莲花向上攀登,光芒烘托起她祥和的脸,深情地回望大地,史诗般的场景,有缘人得见,或是大气万象描绘出的神话。

晚上,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南枕祁连山,西接罗布泊,北靠嶙峋的北塞山,东峙突兀的三危山,甘、青、新三省交汇,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挡住了黑风黄沙,瓜果飘香粮棉旱涝保收;敦煌的历史,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繁衍生息。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浩瀚,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历史文化景观。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迫不及待开始第一幕的莫高窟畅游,脑海已浮现出反弹琵琶、飞天乐神。

9月21日,到达敦煌后的第二天清晨,我们的考察队来到敦煌莫高窟。我们先参观了清朝修缮过的洞窟,后分别参观了盛唐、初唐、隋代末期及上溯至北凉北魏时的洞窟佛像壁画。水彩专业的我,考察方向的侧重是敦煌壁画的观察理解和资料分析。董希文先生曾就中国绘画中线的特征、表现力作过如下概括:“线是中国美术造型上的基本方法, ??中国画上线条的表现力,其变化——如质感的变化、运动的变化、生命力的描写是更加突出的”。敦煌壁画可以说是体现这种观念和形式的代表。敦煌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是莫高窟现存最早的壁画,其用线一般都是色上线,即颜色涂染结束后,在色层之上勾勒的定型线。在人物造型上注重外轮廓和人物神情的表现。人物灵动而严谨,气韵舒畅而生动。服饰也有较多变化,“曹衣出水”式的细密衣纹使匀细的线条更显精致。修长的手、臂造型多样,绰约多姿且富于动感。人体姿态,不追求真实和比例关系,通过身上的衣裙、飘带,形成了丰富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舞线条。线描是一种极其概括的表现形式,其表现方法不受时间、光线、明暗的影响和限制。为了使生活的真实转化上升为艺术的真实,经过大胆的概括、提炼、夸张等再创造的艺术处理,使被表现的对象更加突出。如飞天的造型,上半身短,下半身长,飘带及双腿被夸张地拉长并顺势上扬,形成“U”形,更显潇洒和飘逸。匀细挺劲的墨线与白线相互穿插跳跃,如乐曲般高低相合,使飞天更显得身姿修长,灵活柔软。裙及飘带多使用蛇形的弧线,以不同的方式起伏迂回,如水波般顺势而规律地回旋,它的连贯变化会使人的视觉注意力随之移动,在欣赏过程中使观赏者的身心融入其中,完成审美感受。

单幅式故事画的代表作是第254窟南壁的“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故事。此画采用异时同图的构图方式,将故事中七个主要情节集中在一个画面中。在画面的中上部描绘了三个站立的人,在他们的身后,则是重叠的山峦和半掩于山中的动物,表现出萨埵同两位兄长在山林中游玩。在他们的脚下,紧接着画了弓背撕咬的大虎、七只小虎和舍身饲虎的萨埵太子。在画面的右上方,萨埵跪地右手刺颈,高举的左手与下一情节——投崖的萨埵之脚部重合在一起,使观者的视线沿着这条动态的线而移动,即产生了动画般连续的效果,使观者的视线自然而然落在了老虎噬食萨埵太子的画面上,将不同时段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过程用一个画面概括地表现出来。这一暗含的重复情节,将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推向高潮———萨埵太子勇于牺牲自我的慈悲心怀。画面左侧是抚尸恸哭的亲属和起塔供养的画面,恸哭跌匐的人群更衬托出了白色舍利塔的上扬与沉稳。构图的右半部虎噬的惨烈场景衬托出了人物的从容安祥,大量的黑白与少量的蓝色彩形成强烈对比,加强了画面的悲剧气氛。全画结构严密合理,层次繁而不乱,统一而又富于

变化,是构图中别出心裁的杰作。

横卷式故事画的构图方式,在敦煌蓬勃发展因故事内容不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依时间、地点的顺序发展而描绘,如第257 窟的南、西、北壁的下部就有三幅横卷式的故事画,“沙弥守戒自杀故事”、“须摩提女请佛故事”及“九色鹿本生故事”。前两个故事的构图是根据内容,从左至右依序画出了故事的重要情节;而“九色鹿本生故事画”的构图却别具一格,构图从两端开始至中间结束。如其左侧以层层排列的方式,画出了鹿救溺水人,以河及连续的山峦作为分隔线,描绘了溺水人跪地发誓的场面。又一列作为分隔线的连续小山峦,引出了远处蜷伏酣睡的鹿及画面中心与王昂首站立正在对话的鹿。这三条自上而下并列的山峦线,将我们的目光吸引至画面的中心。而右侧则是梦鹿索其皮的王后及跪地告密的溺人,向左侧行进的马车和溺水人指引的手势,将观者的视线又一次集中在了画面中心——鹿与王的对话。这是北魏时期横卷式故事画的代表作。

到了隋代的敦煌壁画作品中,图案也成为敦煌壁画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人字披、平棋、龛楣、人物的头光、身光、不同画面构图之间起间隔作用的条状边饰等。人字披为仿木构建筑的形式,在有限而规整的小竖条构图中,将花卉的枝蔓以向上的曲线表现,花朵与枝叶饱满,其间穿插了姿态各异的动物及人物,打破了画面的狭小感,使空间得以延伸,充满动感而意趣盎然。平棋图案,三层叠涩,构图方中套圆,曲直结合,并在四个岔角处添加了适形的飞天形象,边框的长条形内又以忍冬纹、几何纹、云气纹和菱形纹等图案组合而成,富于变化。龛楣依其特殊的需要,构图灵活随意,多以适形火焰纹、花卉、飞天及千佛等题材相结合,纹样统一向上的方向性使龛楣显出轻灵活泼的动感,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而不同画面构图之间起间隔作用的长条边饰图案,多采用二方连续纹样,或垂直,或水平,或相对,或相背,使壁画之间互有区别又紧密结合,相互贯通,彼此辉映。在敦煌无论早期或是晚期,这种以图案为主的长条形边框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成为壁画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窟中主要的图案对称,而有的图案因在构图中起填补空缺,如小莲花、小草、小树等适形而变,信笔画来,自由流畅。四壁上端画绕窟一周的天宫伎乐,中部多画主题性故事画、说法图及千佛图。

到唐代以后的壁画制作过程精致细腻,线条婉转。题材丰富,使经变画、本生画活泼生动。印度的《质多罗经》中,提及了最基本的五种颜色:白、黄、红、黑和蓝。此时期敦煌壁画中所用的颜色也以上述颜色为主,都是天然的矿物及植物颜料。现在看来色彩显得很丰富,但有些颜料并不是原貌,由于自然、人为和不同时代所用的绘画颜料不同等因素,现壁画中有的颜料变色、退色很严重。红:红色系颜料使用了土红、朱砂、铅丹、密陀僧。密陀僧一般都是单独使用,其它三种颜色有单独使用的,也有混和使用的。土红(包括赭石、铁丹、锻红土等)和朱砂主要用于大面积平涂的背景色及裙、勾勒的线条等。密陀僧其化学成分为一氧化铅(PbO) ,是以黄为主的红色颜料,在红色颜料中并不多见,可能因光泽暗淡,后代渐被弃用。铅丹,又名红丹、黄丹等,其化学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 ,是我国最早的合成化工产品之一,在汉代以来就被广泛使用。敦煌这一时期使用的较少,在壁画中已找不到铅丹的样品,已全部变为二氧化铅。主要用于人物肤色的晕染或与其它颜色混和做红色使用于裙、飘带等处。白:白色系颜料包括滑石、石膏粉、硬石膏、高岭石和云母等,五种白色都有使用。主要用于建筑墙体、人物肤色、飘带、图案、衣服、为其它颜色做衬底和勾勒的线条等。黑:北凉第268、272、275 等窟中的黑色颜料(实际为褐黑色) ,主要为铅丹的变色产物二氧化铅。也有例外,如第275 窟东壁飞天的头发为纯黑色,但分析结果却为石青与滑石、高

岭石的混合物,而没有黑色物相。黑色系颜料中是否使用了碳黑或其它黑色颜料,有待于专业人员进一步的研究。黑色主要用于裙、飘带、头光、建筑、图案、勾勒的线条等。绿:绿色系颜料主要使用了氯铜矿、石绿和石青。在此时期的壁画中纯石绿使用的较少,大量使用的绿色实际是氯铜矿。由于当时技术所限,对石青、氯铜矿、石绿这些铜矿的次生矿物,无法分离和识别,所以,在此时期壁画中可看到一种偏蓝的绿色,这是石青和氯铜矿混合使用的原因。主要用于人物的头光、裙、飘带、图案、建筑屋顶等,尤以头光、衣裙及飘带用此色最多。还有运用的矿物蓝色和金色。蓝:蓝色系包括青金石和石青。大量使用的是石青,少量为青金石。主要用于佛头、袈裟、飘带、图案等。金:金色主要用于佛像的脸、手、脚及菩萨、飞天的冠、项圈、臂钏、手钏等部位。有些洞窟壁画虽遭自然及人为的损坏,但仍可看到金色。黄(泥土色) :此时期壁画中没有明确的黄色颜料,但画工却利用泥土墙本身的土黄色,增加了一个色种,形成沉稳的土黄色效果。一般是在构图时提前预留出泥土黄色的位置,上面不再覆盖颜色。如袈裟、裙、飘带、头光、图案、背景色等。

温暖的赭红色,使观者产生一种朴素原始的宗教感。除土红色外,绿色使用的比较多。红绿组合互补又对比鲜明,加之人物体积小,安排较为舒朗,背景鲜艳的红色被覆盖的少,使洞窟的主色调显得温暖、轻快、单纯。

走出莫高窟,看见明媚的阳光普照湛蓝的天,我的心沉静安乐,仿佛依然陶醉于在飞天的幻象中,仿佛依然神游于经变的宫殿楼阁里,聆听七声神乐欣赏着反弹琵琶,感悟佛陀的讲经宣法细数着事世无常。经过一番理性的技法分析、感性的音声相和,石窟壁画留给我头脑中的印象跃然立体承载厚重洗涤升华。

当晚,我们考察成员自行休息,三三两两在敦煌的街道上闲晃,看看当地小贩们招呼推销的特产。这里特产夜光杯,以骆驼或反弹琵琶为主题的装饰画,胡杨木制成的手链项链等等。

第二幕开场:嘉峪关中秋夜。第二天考察队离开敦煌后,9月22日于傍晚时分来到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烟笼嘉峪碧岧峣,影拂昆仑万里遥。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蔓草含烟古战场,草色离离故垒空。流连于大气磅礴,停伫在嘉峪关附近镇上,我们举行了中秋晚宴。

9月23日,从嘉峪关出发到达兰州,兰州为甘肃省省会,是中国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23日夜休息于此。此处略笔。

9月24日,兰州出发至天水麦积山,第三幕:麦积山烟雨图。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我们驱车到达麦积山时,松竹丛生山峦迭翠,周围群峰环抱清冷僻静,远望山间烟雨缭绕,崖壁上的石窟造像在薄雾中升腾,浮动的气流烘托了佛像的素雅圣洁。麦积山石窟塑像大部份是瘦骨清象,面目秀美,眼眉上挑,双肩削狭,衣饰几乎汉化,菩萨的身形窈窕,姿态婀娜,作为反映人们生活感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来说,在形象上是相当真实而具体的。十分洗练的技法,把流畅的线条结合在体积之中兼具雕塑绘画之美,在宋代以前很少见到。在麦积山石窟我们还可看到这样一尊宋塑的女供养

人像,鸭蛋脸上长眉凤目,面部关系表现很丰富,细致而柔和,口小如樱桃,神情端肃娴静,衣褶简练,自然而有韵律,象绘画线条一般遒劲流畅,两手作握状。站在她身旁似乎能感到她的呼吸和脉搏的跳动。这种造像的神情气质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表现手法。麦积山石窟的北魏造像大部份都塑造得生动自然,给人一种亲切感,生活气息浓。尽管是用宗教题材来塑造,但他们追求和表现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人物形象。欣赏温婉的塑像,体会和煦的色调,流畅的线条,精致的细节,我们在栈道上慢慢行进。不时远眺对面一席绵延的青山,这与西域莫高窟的明朗疏阔景色大不相同,虽是初秋,宽厚的高山平缓的低谷却尽是油油绿树,意境幽远,柔美温情。当晚来到宝鸡夜宿,宝鸡,西部工业重镇、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处。翌日,自宝鸡出发来到咸阳霍去病墓。

9月25日,考察队伍来到霍去病墓。第四幕:名将墓园瞻仰。墓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件因形就势制作的恢宏石雕,可辨识的象生14件,其中有3件各雕两形,不同物象12类。计有怪人、怪兽吃羊、卧牛、人抱兽、卧猪、跃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短口鱼、长口鱼、獭、蝠、左司空刻石和平原刻石。石刻依石拟形,稍加雕凿,手法简练,个性突出,风格浑厚,是中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园区内肃穆庄严,池水中锦鲤游弋,安逸平和,反衬出西汉时期匈奴与中原间的旌旗战马枪林箭雨体现着爱国将领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豁达气魄。下午,我们的考察队来到陕西西安,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建筑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文物库区8000平方米,展厅11000平方米,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造型较为典型的有先周凤柱受、西周牛尊、它较、战国鸟盖部壶和汉彩绘雁鱼灯等,还有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这是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第五幕:兵马俑的震撼,9月26日,在西安休息一晚来到秦始皇墓葬遗址,闻名世界的兵马俑泥塑群呈现在我们面前。被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首先震惊人们的是它规模的宏大和气势的雄伟。兵马俑坑原是秦始皇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垣外1225 米处,俑坑总面积达22780 平方米,分一、二、三、四号坑。一号坑是一个长方形的以步兵和战车为主的军阵,由前锋、侧翼、后卫、主力四部分构成。位于俑坑前面的是排列整齐的三列朝东的武士俑,每排68 人,三排共204名武士,个个身着战袍,手握弓弩,站在整个军阵的最前面。其后是3 路纵队步兵尾随着驷马战车,成为兵阵的主力军。军阵左、右两侧,各有一列面向南、北的弓弩武士,组成左、右侧翼。俑坑的西端,还有一列面西的弓弩武士,他们大概就是整个军阵的后卫了。从这个组合看,秦兵的军阵,主力在中间由步兵战车构成,而主

篇三:敦煌考察报告

敦煌考察报告

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班级: 历史学1班

姓名: 唐业森

学号:时间:

敦煌考察途中的所见所思所得

来到历史文化学院就在想,传说中的敦煌考察到底在什么时间启程,有人说是在9月末,有人说在10月初,也有人说是在10月中旬。终于国庆之后去敦煌考察的时间最终确定在10月17号了。怀着些许激动的心情,我们盼望着的

这一天到来了。

2014年10月18日凌晨4点43分,历史的年轮定格在这一刻时,我们站在了甘肃嘉峪关站台下。为期一周的敦煌考察正式开始。按照预期的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城。从规模来看嘉峪关算不上多么的宏伟壮阔,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雄踞在祁连山和黑山之间,地势险要,扼守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通往西域的首要门户,因此,又称“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与东部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震天下。

我们登上嘉峪关城楼。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嘉峪关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00平方米,距今约有600年历史,由内城、瓮城、罗城、外城和城壕组成。内城东有“光华门”、西有“柔远门”,南北无城门。城楼居中,上有鼓楼。四角有角楼,城墙上有了望垛口。东西二门外有瓮城,西门门额上有“嘉峪关”三个大字,是出塞入关的必经之道。

根据导游小姐介绍,西门还有罗城,原有左宗棠亲书“天下第一雄关”之匾,现已荡然无存。瓮城西门外有方形重关,为诱敌深入之用。关城东、南、北三面都有黄土夯筑的围墙,称为外城,其西端与罗城相接。这种建筑形式,使嘉峪关城外有城,形成重关并守之势,并与五里一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共同构成古代坚固的防御体系。

站在这嘉峪关城楼,你才能真正领略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威武雄壮,也才能切身体会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怆凄凉!莽莽戈壁掩埋了多少边关将士的累累白骨,恐怕只有这血染的荒漠沙场知道,只有这无言的嘉峪关城知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声声羌笛、缕缕春风,仿佛在向人们倾诉那些客死异乡的幽灵怨魂的征战之苦、思乡之痛!

俯视脚下的城楼,练兵场,跑马院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得到当年森森威严的气息。城墙上的龙旗随风飘荡,眺望远方祁连雪山若隐若现,不禁感觉到些许的寒风刺骨。再往北望去,四海之内一片萧瑟。我想如果不是这座关城,雄踞宇内的中原文明不知道要被草原民族冲击成个什么模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座关城,也许才有繁荣了几个世纪的丝绸文明吧。

看完了关城我们来到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即长城之上的第一座烽火台。这座孤零零的烽火台从远处看像一座不起眼的土堆,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它耸立在了高百余米的悬崖峭壁上,仿佛现在还能看出当年它傲视天下的巍峨气势来。油然而生敬意。对于它的雄险,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如果说看完了关城和烽火台还不足以给今天的旅行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翻过天下第一墩,行走在百余米高的铁索桥上看滚滚河流水的时候,那种紧张而激动的心情足以给今天的旅行划上令人满意的句号。跨过铁索来到彼岸的悬崖峭壁上,这儿有一座虽已沉睡了多年但依然可见其当年巍峨雄姿的练兵场,边塞儿郎们边关生活的不易在这里就能深深切切的感受得到。

略带着疲倦的身躯我们参观完了嘉峪关城的城防构造,天下第一墩。随后又继续踏上了前往敦煌的旅途。尽管长达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更加增添了旅途的辛苦,但看见了沿途白雪覆盖更显神秘的祁连雪山,中途休息时还吃到了当地居民送的哈密瓜,于是更加坚定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下午7时许我们来到了久违的敦煌市。边关的城市比我想象的要繁荣昌盛得多,也比内陆城市要干净得多。也许因为这是旅游城市的缘故吧。天气貌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也许是赶上了好天气的缘故吧。分发好宾馆钥匙后,美美的睡上了一觉。

考察的第二天我们先后来到了雅丹地貌风景区,汉长城,玉门关和河仓城。曾记得有人说过一句话:不来大西北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戈壁荒滩。巍峨盘旋的雅丹地貌,这本来在地理课本上才能见到的地貌奇观今天终于亲眼目睹了。沙漠上的雅丹在瑟瑟秋风中更显磅礴大气。这一路走来我们所看到的不是沙漠,戈壁就是荒滩。尽管流年岁月已经埋没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见了当年的盛世繁华,但历经沧桑之后,依稀模糊的边防城池依然不屈不挠的屹立在历史的天空中,岿然不动。

曾经绵延不绝的汉长城历经千百年来的风雨侵蚀现在看来已没有了当年的威武雄壮,但历史的遗迹也足以让人喟叹岁月的无情,流年的感伤。假如当年的汉武大帝穿越到现代在看到这样的场景时会不会也有一种流年容易催人老

的感叹呢?很难想象眼前的长城是怎么抵挡住匈奴人来势汹汹的铁骑的侵扰的。也许最大的功劳不在边关长城而在于边塞将士的誓死报国,浴血奋战吧。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传颂千古的名言绝句让“玉门关”更增添了几许历史的韵味。来到这里才发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关竟然仅仅不到只有这么一点面积。历史上的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在玉门关景区,可以欣赏到一望无际的戈壁风光,以及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形态逼真的天然睡佛以及戈壁中的沙生植物。这些景物与蓝天、大漠、绿草构成了一逼辽阔壮美的神奇画面。提起玉门关首先要讲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

现在的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城堡全部由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矗立在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砂石岗上,四周城垣至今保存完好,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城墙残高9.7米,上宽3米,下宽5米。城堡东南无门,西北开门,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从马道可直上城顶,登高远眺,沼泽遍布四周,蜿蜒逶迤的汉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望无际,每隔5里10里,就筑有一座方型烽火台。 河仓城坐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四垣皆坍,仅有残基。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稍北部建有仓房一座,宽17米,长132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通风设施。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第一重虽残破但尚有断墙,四角有土墩痕迹。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

行走在玉门关城外的浅滩上,突然想到临行前于赓哲的讲座,他曾提到过玉门关外是一处藏宝之地,在这里可以发现汉代的钱币,陶片,铁戟,箭簇等遗留下来的文物。于是怀着几许侥幸的心态开始了文物探寻之路。

也许是上天眷顾,或是求物心切,还真让我发现了一片瓦片,于是我就如同发现了稀世珍宝般的将陶片收藏了起来。接着又发现了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就收集齐了大大小小六七块瓦片,我将它们一一收齐以备返校以后的学习研究之用。怀揣着心爱的陶片,本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又来到了河仓城。河仓城,俗称大方盘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20公里。河仓城位于东西走向的疏勒河古道旁的凹地上,西面约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水平如镜,蔚蓝透明,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深不呆测的沼泽地。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许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蔽。不来到河仓城附近,是很难发现这座仓城的。由此可见,古人选择这块地方修军需仓库,确费了一番苦心,是经过周密勘察和设计和。戈壁滩还建有好几座守卫仓城的烽燧,就像城堡的眼目,在那里警惕地瞭望。 在这里看到了了屹立在风沙中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尽管它早已经干涸,但仍然岿然不懂的守卫着千年不倒的河仓城,临走前隔着车窗还抢拍了一张胡杨林的照片,尽管效果不是很好。如果说今天所看到的景色多少有一点让人不太满意,那么在归途中同学们欢快的歌声也足以让所有的阴霾烟消云散。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旅行。

旅途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敦煌莫高窟。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藏经洞”,“释迦摩尼涅槃像”、“第一大弥勒佛坐像”等洞窟。尽管不是很专业但仍然被洞窟艺术之精湛所折服。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但是这座人类难得的艺术宝库却历经了岁月的磨难和历史的沧桑。所有的困窘归咎于一个人,王道士。即我们所说的王圆箓。正是因为他为了一己之私而将莫高窟里面大量珍贵的文物低价倒卖给了斯坦因等人。当然这也跟当时政府部门的失职有关。不过所幸的是在近代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的文物鉴定专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细心保护和经营之下,我们才有幸还能目睹莫高窟的真面目。这也是不幸的万幸。

莫高窟里面壁画浸透最多的就是宗教艺术。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她的规模和水平并不能反映敦煌历史上人们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我们从前面的分折中可以看出,它更多的是比较明确地反映了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敦煌的历史与社会。反映人与社会需要的程度,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时,人们想

的和做的更多是的如何生存、如何尽快地安定和繁荣,而石窟的营造和艺术的创造自然不会太景气;而当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时,人们想的和做的又是更多精神上的追求。

敦煌佛教石窟艺术作为一种民族的意识形态,它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通过艺术的形式提倡佛教信仰,其目的就是让人们关心社会、献身社会。敦煌石窟艺术的社会作用进一步证明,宗教信仰是人与社会的需要,而宗教艺术是历史上人们对宗教的利用。

敦煌石窟艺术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这一点是大家公认的,不仅是从艺术作品的表面如佛教的尊神及各类人物中国风貌,佛教建筑及人物服饰各方面的中国形式等,更主要的,也是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佛窟中通过这些形式所表现的中国人的民族气质与民族精神 。

参观完莫高窟之后我们径直坐车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如果说在此之前看到的少漠荒滩仅仅是沙漠一角,那么站在鸣沙山上才真正感受到了沙的流动和质感。脚踩着细细黄沙眺望着远方,不禁喟叹不远处沙漠绿洲所孕育出的敦煌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不易。漫漫黄沙,一望无际。

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难怪清代诗人苏履吉称:“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据史书记载,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由于月牙泉边已建起了亭台楼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灿烂的夕阳,景色也别有一番风味。

晚上七点二十我们准时坐上了返回宾馆的大巴,敦煌考察之行实际上由此画上了句号。剩下的就是返回学校。 21日上午9点37分我们坐上了从敦煌始发返回西安的火车。在车上继续跟同学们在一起娱乐以外我也在想此次出行收获了什么,为其6天的旅程,三天多基本上在车上度过,尽管如此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大西北的荒凉和西北人生活的不易。以前仅仅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漫漫黄沙,秋风萧瑟的场景现今身临其境时时候才真正理解了范仲淹笔下“寒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描绘的出征战士的艰辛与不易。

22日上午9点45分,在火车上度过了24个小时的我们安全抵达了古都西安,随后相继返回了学校。敦煌考察到此圆满结束。稍事休整之后,我找出了从敦煌带回来的瓦片,并开始了比对研究。

在此之前因为在校博物馆做讲解员,所以有幸接触秦砖汉瓦。瓦最早出现在周朝,开始呈半圆形所以又称半归瓦。秦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圆瓦当,到了汉代瓦使用得更加的宽泛。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而在这些建筑上必用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在玉门关所见到的瓦片上面依稀的还能看见朵朵残缺的花纹,应该是云纹瓦当上面的残片。颜色以灰色为主,其中还有淡红色的瓦片。如果说黄沙是这次敦煌行最好的纪念品那么所捡到的这六七片瓦片就更是锦上添花。 如果来一次说走的旅行,就一定要来这宽阔荒凉的大西北。那么现在我想说的是,我在西安,22岁,如果能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两个人,就一定要去云南。毕业之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