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华严寺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7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

摘要:中国早期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西省,该省大量的遗构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笔者从芮城到大同,经月余考察了山西三十余古建筑(群),在此基础上写就此报告。以学界前辈的研究成果为思路,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为实例,阐述中国从唐代到元代的古建筑发展历程,侧重分析历代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并以所考察过的建筑作例证加以分析。

关键词:山西古建筑;建筑史略;建筑技术;时代特征

引言

中国古建筑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木构架房屋为主,采用在平面上拓展的院落式布局的独特建筑体系,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建筑体系,其间经历了萌芽(新石器时代)、初步成型(夏商周)、基本定型(秦汉魏晋南北朝)、成熟兴盛(隋唐五代宋辽金)、持续发展后逐渐衰落(元明清)的过程。1[①]其中唐代到元代中国古建筑技术上出现了许多突破性的发展,为建筑技术史上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

1. 唐

1.1发展史略

隋(581-618)立国之初和秦朝一样用民力过急,导致迅速覆亡,其建筑形态在短短四十余年内不可能产生大变化,故可归入唐论。

唐(618-907)是继汉以后中国建筑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促使南北文化交融,北方吸收南方较先进的建筑技术,为历史上第一次南方建筑技术北传。1[②] 初唐时的含元殿仍用部分承重墙,次年的麟德殿只两山用墙,表现出发展的趋势,到武则天建明堂已经是全木结构。自高宗,武后(650-705)之后,唐木构基本定型,厅堂殿堂两种构架形成,斗拱与柱头枋结合形成铺作层,以材为祖的设计方法也已经基本定型。以后的盛唐、中唐、晚唐主要是踵事增华,更加完善、精密。1[③]

国内留存至今的唐木构只有四座,全部在山西,其中平顺天台庵和芮城五龙庙均有不同程度改建,只有五台佛光寺和南禅寺较好地保持了唐貌,故研究价值较大。而四座唐构中又只有南禅寺为中唐建筑,其余均为晚唐。初唐和盛唐建筑无存,只能靠其他间接材料作研究。

1.2建筑技术

唐代建筑技术的最突出成就是铺作层的形成和基于此的殿堂式构架的成型。

斗拱在前代很大程度上只是挑檐构件,到了唐代终于发展成为成熟的纵架横架的有机结合点,成为梁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横架中的梁与斗拱发生关系,梁头甚至成为斗拱的华栱或者耍头,而顺身拱同时与柱头枋、罗汉枋、阑额一齐组成纵架,横纵架通过斗拱十字相交咬合在一起。层层叠上的枋栱也组成了一个围合的木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铺作层,利于连接柱网,使之聚合,意义类似于现代的圈梁。

殿堂式建筑的三个水平层结构正是基于铺作层的形成,柱网、铺作层、屋架依次水平叠加形成整体的构架(图 1)。同时在此基础出现了各种平面分槽形式。

1.3实例分析

1.3.1佛光寺东大殿

唐大中11年,公元857年,山西五台,七开间单檐庑殿

图 1 唐佛光寺构架分层示意图

佛光寺东大殿虽不是年代最古的建筑,但因其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非常直接地体现了晚唐中型殿堂的形制而被称为“亚洲佛光”。佛光寺毁于会昌灭发,但灭法后不久便原址重建。虽处五台之外,但却为当时名刹,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唐代壁画亦对其有所反映。但随着时势变迁,寺院渐渐冷落,于深山中几无人问津,与台内众多佛院香火旺盛形成鲜明对比。但正因其香火稀少无人问津,无力大规模修缮,才保得住唐代原构,五台诸寺,已都是明清遗物,相比之下价值不可同日而言。

图 2 佛光寺东大殿构架示意图

图 3佛光寺东大殿柱头、补间铺作

东大殿为殿堂式建筑,平面为宋称的金厢斗底槽,柱网整齐,柱子有明显的侧脚和生起,径高比1:8.8,柱头抹圆,只用阑额不用普柏枋,同南禅寺大殿。斗拱宏大,材30×20.5cm,稍大于一等材,出跳1.98m,出檐3.36m,1[④]柱头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第一挑偷心,下昂头用批竹形式,为唐辽特征,昂尾压在草乳栿下,已经异于早期长昂若斜梁的形态。补间减铺不减跳,五铺作不用栌斗。此补间做法为唐、五代、辽初期的普遍做法。(图 3)整组铺作层高约柱高的一半,略同南禅寺的比例。内部分明草栿,明栿后尾出檐变成二跳华栱,支承下昂挑重,此法也略同南禅寺。草架八椽,四椽栿前后对二椽乳栿,平梁上只用叉手承脊榑,同南禅寺。铺作层和明栿组成的井干式木框十分明显,横纵交结在一起的木框牢牢地稳定住横纵两架,为上下柱网和屋架层的重要过度层。(图 2)举折1:4.771[⑤],小于南禅寺,但也是实例中第二缓之举折了。屋面用椽一层,阴阳铺叠,滴水用重唇瓪瓦,屋脊板瓦垒叠,为元之前的通用形式,异于明清筒脊。脊尾用鸱尾高3.07m,正脊中间火珠、走兽疑为后物。小木作方面,用板门、直棱窗,棱条断面正方形,异于南禅寺的三角形。平闇内槽升高,异于宋法式所见,方格较密,为唐宋特点。

照片 1佛光寺东大殿

2. 五代、辽

2.1发展史略

五代时期(906-960)中国再度分裂,战事频繁,建筑基本继承唐代。北方五代建筑以平遥镇国寺万佛殿为代表,其建筑留有浓厚的唐风。而南方十国时期(891-979)建筑自成体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现的宁波保国寺大殿(1013)和福州华林寺大殿(964),还有肇庆梅庵大雄宝殿(996),虽然都是北宋初期建筑,但是其成熟的建筑手法不会是短时期能形成的,所以他们应该可以代表南方五代十国乃至晚唐时期的建筑样式。

辽(947-1125)与北宋对峙南北,该辖区为唐安史故地,军事区域,唐中后发展较慢,在文化包括建筑上保存中唐以前传统较多,且辽为后进部落,故辽建筑保留更多的唐代传统。从释迦塔和独乐寺的立面设计模数可以证明。到辽末期,建筑上才出现一些受北宋影响的迹象1[⑥],例证是已经毁去的易县开元寺观音殿。

2.2建筑技术

五代建筑基本沿袭唐制,但五代建筑留存也极少,时关于建筑文献记载也匮乏,能从建筑实例中看到的五代建筑的变化最明显之处是平梁上除了叉手外还使用了侏儒柱。

图 4应县木塔结构层的斜撑

辽代留存下来的建筑一般都较为宏大,如奉国寺、释迦塔、善化寺、华严寺等,这可能与契丹民族性格有关1[⑦]。辽代建筑风格接近唐,但更显粗矿,异于同时期北宋趋向精巧的特征。随着建筑技术和对使用空间要求的提高,辽出现减柱做法,最早的例子是奉国寺。值得注意的是,在构架的发展上也出现一些进步,即混合式构架的出现:内外柱不等高但都有斗拱或多层木枋,组成高低不一的两层铺作,这较唐代等高的铺作层更有利于构架稳定,例如善化寺大雄宝殿。当然这种构架的出现可能是学习北宋的结果。详细分析见北宋部分。另外,此时也出现了一种具有空间结构性质的木构体系。典型代表为应县木塔、独乐寺观音阁。其中应用了大量斜撑,使木架在弦向和径向都得到了加强。稳定性超越了一般的传统木构。(图 4)

2.3实例分析

2.3.1镇国寺万佛殿

五代后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山西平遥,三开间单檐歇山

图 5镇国寺万佛殿横剖面、柱头铺作

(下图为笔者现场手绘)

万佛殿平面呈正方形,室内不设柱子,均如同南禅寺。檐柱侧脚,生起5cm,经高比1:7.5,比唐代现存所有建筑都肥硕,使得屋身异常细小,柴泽俊推测为后代锯断再用的结果1[⑧]。无普柏枋,转角阑额不出头;斗拱用材22×16cm,四等材,七铺作双杪栓下昂,单拱偷心造,补间铺作悉如唐构减铺不减跳,但用栌斗,下疑有直斗。斗拱高与柱高之比为0.54:1,超过唐代的1:2,亦可能是锯柱再用地结果,非原形制。内部梁架特别之处是用两道大小不一的六椽栿,使梁架显得异常密集,另外便是平梁上除了叉手还用有侏儒柱。屋架举折1:3.45,为笔者按照已有测绘图量度所得,甚陡,比辽建筑还大,是为异常之处。

篇二: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班级:建筑学121

组长: 张曼

组员:丁刘雨张慧

高天涛 贺天阳 李实

一、南京博物院

1.建筑环境

南京博物院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门内北侧,占地13万余平方米

2.建筑风格

依据上华严寺大雄宝殿设计了博物院平面的长、宽和柱廊的高等最基本的尺度,又完全依照10——12

世纪的建筑实物设计了其他细部,他们甚至缩短柱头铺作的令栱短于泥道栱的特征。

3.建筑布局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经二期扩建以后的南博形成“一院六馆”的格局,即历史馆、特展馆、数字馆、艺术馆、非遗馆、民国馆。

南京博物院新馆,在自然光的运用中可谓匠心独运。新馆与徐敬直设计的南京博物院老馆毗邻而立。考虑到与基地中轴上的老馆的和谐,建筑造型依然延续了老馆的仿辽建筑风格,体量上也很低调,地上仅为两层。外形受老馆的制约,并未影响新馆内部的现代博物馆气息。新馆在平面布局上,在核心部位依然设置了传统的中庭,借助中央楼梯联系一、二层回廊,顶部采用井式屋盖,将自然光引入中庭。不仅如此,新馆各展厅呈组团式布局,每个展厅组团中,均设有若干小中庭。

4.流线分析

历史馆

围绕内庭设置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内部流线也不完全一致,展厅之间有一定的参观顺序。

5.感兴趣的地方

木结构的基本构造、尺度、风格,使用混凝土仿辽建筑符合原木结构的风格尺度,且防火弥补了木材料的不足。

二、六朝博物馆

1.建筑环境

六朝博物馆位于南京汉府街,东箭道以东,长江路以北,系原六朝建康城遗址的一部分。六朝博物馆建设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1.1万多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

2.建筑风格

走到汉府街,就可以看到一座米黄色的建筑,外立面看上去,是两个L形建筑相互咬合在一起,呈较规则的矩形。外立面设计大胆,配着大型玻璃窗户及玻璃顶棚,极具现代感。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风格。

仔细看这座建筑,它充分呈现了贝氏家族的几何体完美组合的设计理念。外观看上去,大气开阔,既不抢左邻总统府的风采,也不争右里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古朴,自有低调奢华。

3.平面组合和空间构成

整个建筑为两个L型交错组成, 并两个几何体组成本建筑方案。

篇三:中国传统艺术考察(山西)

中国传统艺术考察

之赴山西考察学习报告

姓名:徐美玲 学号:2011300820017 班级:艺术设计(1)班

回顾山西一行,总体的印象就是震撼,从视觉到身心的震撼与冲击。无论是行走在建筑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还是漫步于平遥古城里的古朴别致,抑或是身临气势磅礴的云冈石窟,还有那一座座寺庙里一幅幅让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壁画,无不觉得让我为之震撼。就像是涤荡在幻妙的蛩音里,周身沐浴着来自天际的芳香,直到现在回想起来也感觉不可思议。一路上无论走到哪里总是止不住的按下快门,记录下美丽的风景。

2013年6月30日 我们驱车始行山西,为期十二天。这十二日里落了四站,分别是平遥古镇,五台山,大同,太原。一路风景无数,收获无数。

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早知名于电视剧《乔家大院》,至今难忘故事里的哀婉,故对其充满了期待。从高空俯视院(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华严寺考察报告)落布乔家大院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探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王家大院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和民居艺术珍品,开放近10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熳”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内部穿廊结构上的斗拱、额坊、雀替、坊头等处的木刻件及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件,形式多样,做工极佳。入堡观览,庭院深巷,曲幽多变,巧连妙缀,有如迷宫。建筑群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卓越的个性风采,乃中国民居建筑艺术之精品。

平遥的路程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驶往五台山。五台山地处晋北高原,山势雄伟,连绵起伏,山中气候愉人。正是盛夏时节,当我们踏上圣地的那一瞬间的时候,却感觉到似置身于天然的空调之中,清爽袭人。

五台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与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和四川的峨眉山齐名。四方游客云集于此,来此朝圣的虔诚的信徒更是络绎不绝。这里也发生了许多的佛教轶闻。据说清顺治帝便是在这里出家,水浒里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出也是发生在这里...在五台山共爬了黛螺顶,参观了显通寺,菩萨顶,善化寺,华严寺等。每一座寺庙可谓都是艺术的精品,满目精美壁画,木雕砖雕,建筑,还有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无不令人驰往。

接下来去了大同,这当然是要去参观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窟龛252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个,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岗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公尺,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岗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第五、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 富丽瑰奇,是云冈艺术的精华。云冈

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山西一行真是让我收获颇多,这是一次欢愉的旅行,更是一席文化盛宴。回忆不到两周里的点点滴滴,颇感充实。山西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它的魅力不是我所能用文字描述的,也不是任何相机能完整记录出她的美的。只有你亲自感受触摸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明白那句“至誉则无誉”它的美丽是不用不去赞美的。不虚此行!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