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灵渠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12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灵渠考察报告

兴安灵渠·水街教学见习总结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陆军2009年5月16日,在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给予相关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我带领2007级旅

游管理专业共79人(其中包括8名越南留学生)前往兴安灵渠·水街进行教学见习活动。此

次教学课程为《旅游资源与市场调查》,教学见习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观看现场的资源;二是通

过老师讲解;三是回答学生在参考考察旅游资源过程中的问题这三个途径进行。 具体来说,此次教学见习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以灵渠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址、灵渠的功能等知识,让学

生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统一中国的伟大实践,引起了学生的

共鸣和熏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兴安·水韵

今天,我们去了兴安。这算是我们第二次去兴安了,上次是去乐满地,这次是去水街和

灵渠,连两个不同的景点,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玩法。 水街:

走在水街上,就会想起一首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

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 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呜~ 谁在门外唱

那首牡丹江 ,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 ,风铃摇晃清脆响 ,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 ,谁

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 ,思念的光透进窗 ,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

的床 ...” 踯躅在古色古香的石桥上,浮想联翩。留连在精美典雅的清河畔,吁嘘不已。“水

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

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

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

一颗璀璨的明珠。” 徒步中,我们穿梭着墨青色的竹林,徘徊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行走于

玲珑别致的木桥。在蜿蜒的长廊中嬉戏,而且下着淅沥小雨,用力呼吸着雨后土壤混合草香

的空气。水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它们都好胖,真想拿渔网给捞上来,这些可爱的鱼鱼在奋

力地逆流而上,一排排,真有次序。与小河配合得很好、很有默契。真和谐!真想为水的灵

动而作诗写赋,我们都沉溺于无声的古老年代,留连忘返。 而且,水街里有一家名为“老罐米粉”的米粉店,早就听说味道很不错了。于是迫不及

待地跑去尝尝,果然名不虚传,那是相当的好吃呀,味道很特别,吃的人那是一群一群的。灵渠:

都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虽说还没到过长城,但也到了同一年代——“老秦兄”年

代,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世界奇观——灵渠,它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纽带。脱下鞋,

力同学下水,。真真切切 地感受灵渠魅

哇,好滑!因为灵渠的青石板上很多青苔,我们得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的,

像踩地雷似的挪。但是,还是有同学不小心,摔跤了,姿势还各有不同,老叶是四脚朝天,

金营是“侧空翻,还把另一个同学也拉下了水,冬平是“扑地猫”...呵呵...笑声、水声、

声声不断。 篇二: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规划》课程实验报告

姓 名: 张 怡 年级班别: 旅游管理11-3班 指导教师: 巫柳 兰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引言:本文从此次调查的实际成果出发,以桂林市兴安灵渠景区的现状为基础做景区的

旅游开发规划调查报告。报告主要包括兴安灵渠景区现状分析,包含景区概况、旅游资源种

类与特征、分区、项目设计;景区旅游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开发与

保护意见。以期对兴安灵渠景区以资源为基础的旅游开发规划提供资料和参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景观资源的分类、调查与评价方法;

2.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手段;

3.提高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时间

2013年3月24日

三、实验地点

桂林市兴安县灵渠景区(以下简称灵渠)

四、实验内容

(一) 灵渠景区旅游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1、灵渠景区概况 灵渠,沟通着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也连结着湘江与漓江,始建于公元前219-214年,

是秦朝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景区处于的兴安镇是兴安县中腹,也是中国十大魅力古镇之一。1936年以后,灵渠的主要功能转向灌溉方面,由于当地人民对灵渠的情感使得灵渠一直在被不断地保护和修复。2005年4月兴安水街正式开街,灵渠的旅游知名度也相应的逐步提高,2006年灵渠被 评为4a级景区。

就我们调查所感触到,灵渠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服务还较为欠缺,景区的停车场仅为

大门旁边的小型停车场,且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欠缺娱乐体验式型设施、项目。灵渠现有

的旅游项目主要是听讲解、观赏模型,感受灵渠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辉煌智慧;

浏览四贤祠了解灵渠的发展历程;其次是参观铧嘴,观看灵渠工程;漫步灵渠,感受古香古

色、原滋原味的灵渠魅力。

2、灵渠旅游资源种类与特征参照2002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灵渠的旅游资源种类可归类到: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六大主类当中。地文景

观包括飞来石,飞

来石位于秦堤之上,“石的上方,平坦如台有级可登。平台上有两株桂花树裂石而出,亭亭如盖。”有说其来自峨眉,

或说从天而降。水域风光体现为南北两渠道。景区现主要开发的为南渠,河流两畔古朴致雅、曲径通幽,移步便是满眼飞来石 四贤祠的桂花从绕。生物景观以古树吞碑最为吸引人,一棵据记载为780多岁的重杨以每年三

公分的速度吞吃着乾隆十二年的古碑,堪称为天下所罕见奇观。建筑与设施类的旅游资源数量较多,包括四贤祠、秦皇宫、古戏台、美龄亭、三将军墓、

马嘶桥、娘娘桥、状元桥、铧嘴、大小天平、秦文化广场以及秦文化广场等等。此类资源多

分布于南渠及水街沿岸,景点分布较为集中且带有典型的灵渠特征与秦文化底蕴。 旅游商品中以地方文化商品为主,包括油茶、兴安粑粑、秦堤三花酒。人文活动则包括

兴安米粉节、桂剧以及兴安的各类特产。 从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角度分类,灵渠人文旅游资源可概括为秦文化、水利文化以及中

原与岭南文化的结合。而自

然旅游资源又可称为观光资源,灵渠中的水利工程设施,自然景观、水体资源属于这一类别。

3、灵渠旅游空间(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灵渠考察报告)布局与功能分区

依据《2011-2025年桂林灵

渠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将灵渠的旅游资源分布定位为“两大重心,一条文化过渡线”,两大重心灵渠景区导览图指灵渠水利工程和水街,一条文化过渡线指连接两大旅游散集地的文化走廊。同时,该

规划将灵渠功能分区定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秦堤揽胜带及四大功能区三部分,其中,四大

功能区又分别为:铧嘴观澜区、百越寻秦区、秦风水韵区、协调发展区。

4、旅游项目设计

目前灵渠的旅游产品均以观光产品为主,文化体验为辅,由于水街为半开放式景点,主

要旅游项目是通过秦汉建筑烘托氛围,游客自主漫步实现。灵渠的项目则主要是hi:看模型

听讲解、游四贤祠、上铧嘴、坐船游以及过大小天平等。

5、灵渠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兴安县的现有客源市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来自广西其他地区、桂林市区及周边县 份,其他区域所占比重较小,为湖南、广东等地。灵渠的潜在开发客源地为珠三角以及

长三角区域。

(二) 灵渠景区旅游开发问题及成因分析

1、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深层灵渠属于文化类景区,但就目前的现状看来,景区的文化底蕴显然发掘不深,属于走马

观花式游览,这并不能满足现今游客的旅游需求与文化体验需求。究其主要原因在于灵渠旅

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吸纳力不足。

2、缺少体验参与型旅游项目灵渠现有的项目设计以观光为主,文化体验为辅,缺少带动游客的娱乐项目,使得旅游

过程显得较为单调乏味。文化旅游需要通过广泛的手段达到引人入胜,让游客沉溺其中的效

果,而灵渠的项目则以讲解、观光为主游客参与的部分缺少,游客对灵渠游历之后留下的印

象不深。

3、基础接待、服务设施不够齐全、完善 旅游接待设施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几个方面,观之灵渠,除在秦皇宫周边有

小摊小贩售卖各种特色小吃、纪念品外并无正规购物去处,且该处秩序较为混乱,整体还有

待规划加强。其余的接待设施也仅限于水街周边于2005年新建的建筑。 就景区本身而言,基础设施包括游船、观光车,以及停车场,观光车的载客量为37,游

船载客量为60,观光车为三辆。

(三) 灵渠景区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建议

1、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宣传力度,增强景区吸引力。 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着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和重游率,灵渠基础设施薄弱,在

兼顾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应该加强交通 网络构建;增加运输设施;设立适当的娱 乐设施。同时,应加强景区的宣传力度, 开展适当的节庆、活动项目,充分发挥景 区作为秦时三大水利工程的文化底蕴优势,吸纳更多的投资资金。

2、挖掘秦文化底蕴,打造强文化品牌篇三: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 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 内容提要: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

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都江堰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

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一、基本概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都江堰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

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

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

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

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

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

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主体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

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

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

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

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

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一)岷江鱼嘴分水工程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

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

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

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

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

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

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

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二)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

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

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

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

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

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

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三)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

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

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

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

“灌阳十景”之一。

三、历史文化

(一)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

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

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

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唐代,都江堰改称为“犍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

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犍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

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

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

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

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

用至今。

(二)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这种状况

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

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

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

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

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

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篇二:兴安灵渠见习总结

兴安灵渠·水街教学见习总结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陆军

2009年5月16日,在学校教务处实践办给予相关经费支持的前提下,我带领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共79人(其中包括8名越南留学生)前往兴安灵渠·水街进行教学见习活动。此次教学课程为《旅游资源与市场调查》,教学见习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观看现场的资源;二是通过老师讲解;三是回答学生在参考考察旅游资源过程中的问题这三个途径进行。

灵渠·水街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历史遗迹、城市休闲设施、古桥文化、寺庙、水利工程、田园、植物、博物馆、现代住宿设施、南陡村落、仿古游船、神话传说、水域资源等等,类型众多,特色明显。正是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通过实地学习了解和认知课堂所学的知识。

具体来说,此次教学见习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以灵渠的历史文化、历史遗址、灵渠的功能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以及统一中国的伟大实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熏陶,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是通过此次实地教学见习,学生通过重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分类,并通过实地感受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特色,基本上达到了如何根据国家标准对旅游资源分类、分资源单体,对旅游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的目的。不少学生回来后还在自己的QQ上对此次考察见习活动谈了自己的看法及评价,有些利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旅游评价很到位,而且还具有相对不错的推广旅游资源的功能。以下韦娉同学在自己QQ空间上所发表的关于灵渠·水街旅游资源具有相当高评价的作品。全文原文摘录如下:

“兴安·水韵

今天,我们去了兴安。这算是我们第二次去兴安了,上次是去乐满地,这次是去水街和灵渠,连两个不同的景点,两种不同的心情和玩法。

水街:

走在水街上,就会想起一首南拳妈妈的歌——《牡丹江》,“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

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呜~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 ,风铃摇晃清脆响 ,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祥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 ,思念的光透进窗 ,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

” 踯躅在古色古香的石桥上,浮想联翩。留连在精美典雅的清河畔,吁嘘不已。“水街,是指古运河灵渠穿过兴安县城的一段,俗称水街。水街景区由古代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石雕木雕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是广西境内独一无二的、既传承了秦汉文化、又融合中原汉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一条历史古街,是大桂林旅游圈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徒步中,我们穿梭着墨青色的竹林,徘徊在古色古香的凉亭里,行走于玲珑别致的木桥。在蜿蜒的长廊中嬉戏,而且下着淅沥小雨,用力呼吸着雨后土壤混合草香的空气。水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鱼,它们都好胖,真想拿渔网给捞上来,这些可爱的鱼鱼在奋力地逆流而上,一排排,真有次序。与小河配合得很好、很有默契。真和谐!真想为水的灵动而作诗写赋,我们都沉溺于无声的古老年代,留连忘返。

而且,水街里有一家名为“老罐米粉”的米粉店,早就听说味道很不错了。于是迫不及待地跑去尝尝,果然名不虚传,那是相当的好吃呀,味道很特别,吃的人那是一群一群的。

灵渠:

都说: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虽说还没到过长城,但也到了同一年代——“老秦兄”年代,与四川都江堰齐名的世界奇观——灵渠,它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纽带。脱下鞋,和

力同学下水,。真真切切

地感受灵渠魅

哇,好滑!因为灵渠的青石板上很多青苔,我们得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小心翼翼的,像踩地雷似的挪。但是,还是有同学不小心,摔跤了,姿势还各有不同,老叶是四脚朝天,金营是“侧空翻",还把另一个同学也拉下了水,冬平是“扑地猫”...呵呵...笑声、水声、声声不断。

篇三: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

关于都江堰的考察报告

内容提要: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都江堰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一、基本概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都江堰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主体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一)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二)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三)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三、历史文化

(一)名称由来

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旁的玉垒山,秦汉以前叫“湔山”,而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因县得名,都江堰称“都安堰”。同时,又叫“金堤”,这是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称。

唐代,都江堰改称为“犍尾堰”。因为当时用以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为“犍尾”。

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关于都江这一名称的来源,《蜀水考》说:“府河,一名成都江,有二源,即郫江,流江也。”流江是检江的另一种称呼,成都平原上的府河即郫江,南河即检江,它们的上游,就是都江堰内江分流的柏条河和走马河。《括地志》说:“都江即成都江”。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才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二)修建背景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三)修建简介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它灌溉着灌县以东成都平原上的万顷农田。原来岷江上游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丛中,一到成都平原,水速突然减慢,因而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了河道。

每年雨季到来时,岷江和其它支流水势骤涨,往往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远在都江堰修成之前的二、三百年,古蜀国杜宇王以开明为相,在岷江出山处开一条人工河流,分岷江水流入沱江,以除水害。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在前人治水的基础上,依靠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出山流入平原的灌县,建成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都江鱼嘴,也叫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又在灌县城附近的岷江南岸筑了离碓(同堆),离碓就是开凿岩石后被隔开的石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蜀志》),保证了大约300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 天府之国.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比较好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和宝瓶口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洪、枯水流量。

为了控制水流量,在进水口 作三石人,立三水中 ,使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蜀志》)。这些石人显然起着水尺作用,这是原始的水尺。从石人足 和 肩 两个高度的确定,可见当时不仅有长期的水位观察,并且已经掌握岷江洪、枯水位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通过内江进水口水位观察,掌握进水流量,再用鱼嘴、宝瓶口的分水工程来调节水位,这样就能控制渠道进水流量。这说明早在23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在管理灌溉工程中,已经掌握并且利用了在一定水头下通过一定流量的堰流原理.在都江堰,李冰又作石犀五枚,??二在渊中(《华阳国志·蜀志》),二在渊中 是指留在内江中。石犀和石人的作用不同,它埋的深度是作为都江堰岁修深淘滩的控制高程。通过深淘滩 ,使河床保持一定的深度,有一定大小的过水断面,这样就可以保证河床安全地通过比较大的洪水量。可见当时人们对流量和过水断面的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应用。这种数量关系,正是现代流量公式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历史意义

(一)都江堰的创建,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260年而不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成功的水利杰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为今用”、硕果仅存的奇观。与之兴建时间大致相同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仑的灌溉系统,以及中国陕西的郑国渠和广西的灵渠,都因沧海变迁和时间的推移,或湮没、或失效,唯有都江堰独树一帜,有兴建源远流长,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

(二)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

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李冰所创建的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参考文献:

1.都江堰旅游攻略

2.成都旅游攻略

3.都江堰旅游攻略大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