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决策心理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27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决策心理学论文

从决策心理学视角看拍拖现象

在年轻男女从相互认识,暧昧不明,热恋,热情冷却到分手的过程中,大家都可能以为大家是在做理智的选择,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其实他们往往掉进了一个决策陷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现实的恋爱生活中有哪些我们不理智的决定。

(一) 虚假确定效应——追女孩子

虚假确定效应是指在序列选择中,忽略某些阶段,注重另外一些阶段,把不确定的事件当做确定事件的现象。

在追求阶段,当一个男生喜欢上一个女生,假如这个女生比较多人追,男生往往会望而却步,但是假如这个女生并没有特别多人追,男生通常都会马上出手。因为假如这个男生不足够自信,总是会假设这个女生会被其他男生追走,并把这个假设当成是确定时间。

(二) 成本沉没效应——不分手的原因

成本沉没效应是指适应不良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某一方面一旦投入金钱,努力或时间后就表现出继续投入的巨大倾向。

聪明的女孩子都不会过快的接受男孩子的追求,一般很快接受的都会很容易分手,一来是因为大家可能没有好好了解是否适合对方。二来也是因为成本沉没效应的原因——容易追到就不容易珍惜。如果在前期男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他也不愿意那么快的分手,这样子的话前期的付出就等于是白费了。

当然实际上这是不理智的,真正的选择不应该受到前期的投入的影响,未来的发展才是真正影响是否分手的因素。

(三) 反禀赋效应——女朋友总是别人的好

反禀赋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低评自己的物品高评别人的物品。

在热恋期过后,男生经常会有别人的女朋友比自己的女朋友好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反禀赋效应”。

(四) 认知失调——吵架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冲突矛盾,处于彼此对立的状态。使认知复归平衡的方法有:改变认知,改变行为,增加新的认知。

当情侣之间有矛盾吵架时,双方便会产生认知失调:我爱他的思想和我跟他吵架的行为发生了矛盾,这个时候有三种做法。1.改变认知,跟他吵架不代表我不爱他。 2.改变行为,不在吵架,因为我爱他。3.增加新的认知,我爱他也可以跟他吵架。选择之后达到认知失调。

(五)过度自信——她一定不会不爱我

过度自信是指个体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机会的心理现象。 当女友身边出现另外一个男人时,男方有时候过于相信自己,认为女方一定不会与自己分手。这就是过度自信的现象。

从五个行为可以看出,人总是以为自己是理智的却总在不经意间做出不理智的选择。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的同时考虑一下自己有没有陷入了决策陷阱。

篇二:社会学论文——从心理学浅析都市剩女现象

从心理学浅析都市剩女现象

前段时间看某文化名人做客一电视栏目谈都市“剩女”现象,他认为:女人学历越高反倒越没人要,这是因为一部分很优秀的女人即“女强人”容易自以为是,比较自我,比较骄傲,比较强势。这些优秀的女人在外边太有能力,回到家什么家务活都不做,这让男人变得很不平等。因为她们太“优秀”,所以男人“不敢”要,结果就“剩”下了。这位名人嘉宾自己表态,他自己也不想找一个个性强悍的女强人。他还说“男女是两头剩。男人剩下的是层次较低的,而女人剩下的却是那些层次高的。”

我们姑且不管是不是真如名人所说“剩下的男人都是层次低的,而剩下的女人是层次高的”是否具有概况性,但据不久前权威机构统计:北京市适婚“剩女”近50万,约占北京市总人口(1200万)的4.2%;约占北京整个女性人口的8.1%;而香港成年单身女性则高达70万,占到香港总人口(720万)的9.8%,占整个女性人口的25%!上述数字还不包括流动人口的数字(北京约有510万人口,香港约有110万人口)。由此可见,“剩女”越来越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所以今天这篇论文,我将简单地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今都市社会中得“剩女”现象:

一、都市剩女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在社会学中所谓“剩女”,就是指当嫁不嫁的大龄未婚女性,其基本特征是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但因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剩女”当嫁不嫁呢?我看到了一组数字——据重庆的一项研究表明,重庆的“剩女”中约八成的人有房、约三成的人有私家车,约八成的人月薪在4000元以上;而据湖南的一项调查发现,在429位调查者中,学历低于大专的只有57人,约占13%;而香港的“剩女”中更不乏富豪高官,绝大多数人都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从事文职白领的工作者有36万多人,月薪过万者有26万多人。无独有偶,广州地区的“剩女”中,有41%的人不愿降低择男友标准。鉴于这些现象,很多网友对“剩女”有下列的描述:

25—27岁为初级剩女,这些人还有勇气为寻找白马王子而奋斗,故称“剩斗士”; 28—32岁为中级剩女,这些人的机会青春渐逝,却因事业而无暇寻觅,故称“必剩客”;

33—36岁为高级剩女,这些人在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却依然单身,故被尊称“斗战剩佛”; 36岁往上的剩女,就是特级剩女,被尊为“齐天大剩”。

那么,好好的女孩子,为何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呢?莫非婚姻和爱情对她们真的可有可无么?其实不然,“剩女”并非不需要婚姻和爱情,而多是在爱情观上步入了误区。

二、“剩女”的期待错觉和布利丹效应

其实,极大多数女性都渴望拥有幸福甜蜜的婚姻生活。美国心理学家达比·萨克斯比的研究表明:幸福婚姻有助职业女性减压,婚姻的这一积极效应对于女性的影响远大于男性。可以说,所有女性对于婚姻家庭的都有着真诚的渴望,其实比任何冷冰冰的调查数据都更加真实感人。那么,“剩女”究竟是如何养成的呢?心理学角度看,主要是期待错觉和布利丹效应在作怪。

在心理学上,“期待错觉”指的是人们将过度依赖理想预期,忽略对现实状况的理性分析。可以说,期待错觉就是一种“持币待购”的心理。以当前火热的楼市为例,持币待购就是“买涨不买跌”——越是涨的快越是疯狂抢购,越是降价就越是攥着钱死等,期待着房价进一步下跌。所以当今社会的女性择偶,也会存在着类似的投资心理:越是条件优越,越是追求者众多,就越要观望等待,期待着更加完美的白马王子的出现。

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异性圈,一定会随着等待时间的不断延长,其素质也不断提高么?很显然,一定不会!由此,在这种期待错觉影响下,女性择偶会陷入一个“布利丹效应”之中,逐渐错过了最佳择偶年龄。一旦醒悟,她们又很可能陷入“疯狂抢购”

那什么是“布利丹效应”呢?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在一次议论自由问题时讲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头饥饿至极的毛驴站在两捆草料中间,两捆草料看上去差不多,毛驴始终犹豫不决,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捆才好,结果竟活活被饿死了”。由此便引出了决策心理学中著名的布利丹效应,指的是人在决策中左顾右盼、难作决定的现象。而这一效应在爱情决策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们经常会笑话驴子蠢,但是身陷爱情迷题中的人未必比驴子聪明,当今都市中的很多姑娘们就是很好的例证。在恋爱的抉择中,人们往往习惯以十分挑剔的眼光看待对方,于是

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循环:一个姑娘在挑选对象的时候,嫌有才华的人长得丑,嫌长得帅的人挣钱少,嫌挣钱多的人不顾家,嫌顾了家的人没出息,嫌有出息的人不浪漫,嫌会浪漫的人靠不住,嫌靠得住的人不出门??如此循环下去,满世界没有一个男人可以达标的。试问一个既爱帅哥又爱大款,不知和哪一个结婚好的美女,和一头布利丹毛驴又有什么分别呢? 每个人在爱情道路上都面临着种种抉择,最终的选择关系到一生的幸福,因而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斟酌。但是适当的权衡利弊是人之常情,但不断的在一段段恋情之间挑来挑去,就会让人挑花了眼,最后在犹豫不决之中贻误了终身大事。

所以说,都市“剩女”并非就遇不到心仪的“真命天子”,只是时间拖得越久,其出现的概率就越低。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三、走出心理误区,让“剩女”变身“胜女”

我认为,成为“剩女”最终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心理,正如之前所分析,如果自己经历了一些选择与等待之后,开始为未婚状态着急,急于改变自己的身份但是又屡屡未果,出现了焦虑情绪,或是左右为难、无所适从。那么才是在心理上将自己定位为“剩下的”人,这时自我认知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对社会的认知也开始出现偏差,可能出现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在这种负性情绪的影响下,就很难在恋爱观、婚姻观方面保持清醒、客观。不论是遵从父母之命还是屈服社会之言走入婚姻都会给自己将来的婚姻生活留下阴影,那就是假如婚姻出现波折就会拿开始的不顺说事,这样就违背了“出现问题——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正常思维模式,不但不利于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还会使自己的内心冲突越积越多。

因而,我也想对“剩女”们说——爱情和婚姻是不同的,不论是社会标准,父母期盼,那都是客观存在,不能否认,不必消除,更不用烦恼。自己的心情自己最了解,不甘心情愿走入婚姻一定有道理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婚姻观往往受到性格,环境、家庭和父母的影响,择偶的标准也带有一定的也带有一定的个性特色,而且会跟常规眼光和社会标准有一定的差别,比如,一个生活在父母经常争吵环境的人,择偶时会要求对象有很强的包容性,而发生在恋爱中小小的争吵可能导致分手的结果,也影响了全面衡量一个人的客观性,还会落下“你太挑剔了”的名声。这样来说,自己的烦躁心理和自己的认知有很大关系,而怎样继续自己的寻找另一半的旅程还是自己能够把握的。

那么,怎样走出各种各样的误区呢?我想引用国内知名专家的一些忠告及建议:

首先,静下心来顺理自己的具体情况,去除不正常的婚姻观,比如:一定是一见钟情,一定要有所成就,一定要比我强或不如我,我一定要找超过同学或以前暗恋的人。等等。还有一种较普遍的观念就是开始不是十分满意的婚姻将来一定不好。那么改善自己追求完美的人格显得也很重要。因为,世上本没有完美,我们合理的追求,使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如果我们苛求完美,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好多人心灵的痛苦,直接来源于追求世上本没有的东西,折磨自己,苛求他人!成为自己婚姻中的阻力!

其次,婚姻不纯粹是个人的事,而是很多人的事,那么很多人关心和介入也是正常的,婚姻比爱情复杂,没有爱情甜蜜,但是婚姻更理性、更厚重、更有味、更具有挑战性,婚姻挑战的有责任,有人际沟通能力,更有一个人的成长能力。经营婚姻,和家庭一起经历风雨和成长才是婚姻的意义。因此说走入婚姻需要有责任心,需要勇气,需要付出,做好了这些准备更有利于将来的幸福。开端好不一定代表永远好。

最后,自己的事自己才是主题,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走入婚姻,无怨无悔,用心经营,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家庭成员一道走出一番属于自己的风景。

另外,我也想对为子女婚姻操心的父母提些建议:长辈把子女养大已经不易,还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那么请相信他们一定比上代强,他们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也应为自己的幸福付出辛苦,放手不是不管,把精力全投入到子女的事情上,就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虽然这个别人是自己的子女,同样也会遭到拒绝的,最终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弄得老人伤心,子女叛逆。做父母的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好,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无疑会给子女很大的信心和幸福感,只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才会有爱的能力,更会经营自己的生魂,更会创造幸福和珍惜幸福。

平心而论,没有人真正愿意被剩下,“剩”只是一份不得已的潇洒。七夕刚过,再次我祝愿所有的都市“剩女”们能得偿所恋,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剩”仗,名正言顺地等待下一个情人节的到来!

篇三:管理决策学派评介

决策理论学派理论的介绍与浅析

二战以后,人们在震惊与反思战争的同时,出现了世界社会与经济长时期相对稳定的时期。在此背景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蓬勃发展,这也包括管理学科。管理学者(主要是美国的管理学者)在基础数理理论、计算机等学科发展的启发和带动下,逐渐摆脱了古典管理学科的束缚,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决策理论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郭咸纲博士在“西方管理学说史”提出,“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和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1916—)等。西蒙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一个电气工程师家庭,早年就读于芝家哥大学政治学专业,并于1943年获得芝家哥大学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西蒙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工作,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任教、卡耐基一梅隆大学任教。西蒙是一位涉猎广泛的管理学者,并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由于他在决策理论的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被授予197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是一位著作丰盛的学者,曾独立或与别人合作发表论文篇,独立或与别人合作撰写著作部。其代表作品有《管理行为》(1945)、《组织》(与詹姆斯·马奇合作,1958)、《管理决策新科学》(1960)等。

二.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

1.《管理行为》的主要观点

在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管理行为》主要是为组织观察者和组织设计者编写的。本书的宗旨就是介绍从组织决策过程的角度来理解组织,并提出决策制定过程是理解组织的关键所在。

第一章.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

一.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

在组织的研究中,操作人员必须是关注的焦点,因为组织机构成功与否是通过操作人员在组织中的表现来判断的。

二.选择与行为

三.决策中的价值和事实因素

只要是导向最终目标选择的决策,就称为价值判断,只要是包含最终目标实现的决策,就称为事实判断。

1.决策层级系统

只要受到总目标的指导,行为就有目的性;只要选择的行动方案有助于达到既定标的,行为就是理性的。

2.决策中的相对要素

四.管理过程的决策制定

纵向专业化:纵向专业化对协调操作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保证在决策制订过程中,培养更多的专业决策技术;让业务人员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1. 协调

2. 专门技术

3. 职责

五.组织影响模式

1. 权威

下属只要允许上级监督人员通过制定决策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不独立审查方案的优劣,就可以说他接受了权威的控制

决策心理学论文

权威行使的方向既可以向下,也可以向上或横向。

2. 组织忠诚

3. 效率准则

4. 建议与信息

5. 培训

六.组织的均衡

组织目标是所有参与者的间接个人目标。它是组织参与者联合行动来实现各自不同的个人动机所采取的手段。

评论与延伸

一.组织与个性

组织是重要的。首先因为组织提供了塑造和培养个人素质和习惯的大本营;其次因为组织为各负责人提供了与其职位相应的对他人行使职权施加影响力的手段;再次因为它通过建立沟通渠道,确立了决策制定和实施所需要的信息环境。

二.组织的含义

组织指的是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及实施决策的过程。这种模式向个体成员提供大量的决策信息,许多决策前提、标的和态度;它还预测其他成员目前的举动以及他们对某个体成员言行的反应,并向该成员提供一系列稳定的易于理解的预期值。社会学家将这一模式称为角色体系。

三.组织与市场

四.决策与计算机

五.垂直决策制定:决策过程剖析

六.组织的社会学及心理学

组织成员的角色是通过他们认同的目标来塑造的,而成员对目标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组织的沟通模式。

决策分析不是组织研究的唯一途径

七.组织及组织理论的发展状况

科学领域的学派之分是一种过时的观念

巴纳德:在向组织参与者提供的诱因和他们作出的贡献之间取得平衡而维持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构。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某些问题

一.某些公认的管理原则

作业批判的四条管理理论:

组织内任务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效率;

在权力层级上为每个团队成员安排一个明确的位置,就能提高管理效率;

限制权力层级中的任何一处的管理幅度,就能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方便控制,根据目的、过程、顾客、地区来组织工作,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1.专业化

管理上真正的问题,不是泛泛地追求专业化,而是要以特定方式沿着达到管理效率的特定线路去实现专业化。

2.命令统一

3.管理幅度

4.按目的、过程、顾客、地区来进行组织分工

目的和过程区分的困难

世界上没有单纯目的这样的东西存在,也不存在单一职能的组织。

5.管理理论的僵局

二.建立管理理论的方法

1. 管理状况的描述

仅仅从职能和权威链的角度来描述管理型组织是完全不够的。

2. 管理状况的诊断

管理人同古典的经济人的意义是并列的。

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管理型组织能够达到的效率水平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向管理型组织中的成员询问:“其工作成果的数量和品质的限制是什么?”

构成约束理性范围的边界:个人受到无意识的技能、习惯和反射动作的限制;个人道道地地影响其决策的价值观和与目的有关的诸概念的限制;个人受到有关其工作事务的知识水平的限制。

理性的限度是个变量。

这里说的理性行为,指的是以较大组织目标为依据来评价行为时的理性;因为正如我们刚刚指出的,个人宗旨与大组织目标之间的差异,正式管理理论必须研究的一项非理性要素。

3. 给准则设置权重

要想成功地沿这些途径进行研究,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必须用具体原因明确说明待研究的管理型组织的目标;第二,必须施行充分的试验控制,才能把待研究的特定效应,与能同时影响组织的其他干扰因素分离开来。

说管理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其本质决定了它只是一门艺术可能会遭到某些人的异议。 评论与延伸

一.谚语与组织设计

这些古典原则彼此相互矛盾,所以不能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

二.权变理论:使组织适应环境

哪些要素构成有效的组织,取决于组织标的及社会和技术环境。

三.设计结构与过程

本书更加周密地考察组织的适应机制:决策制定过程和沟通系统是如何充当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媒介的。

1. 会计组织

不是通过组织结构图的变动,而是通过改变沟通模式,也就是沟通对象、沟通频率和沟通信息等,来落实组织变迁的建议。

2. 产品开发

第三章.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

一.事实含义和道德含义的区别

事实命题是对可观察的世界及其运作方式的陈述。决策既包含事实成分,又包含道德成分。决策的正确与否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如应该、好和更优这类道德术语是否有纯粹的事实意义的问题。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道德术语不完全能还原成事实术语。

1. 决策的评价

严格来说无法用科学的方法对管理者的决策进行评价。

2. 道德陈述的混合特征

决策制定过程必须以某些给定的道德前提为起点,这个道德前提描述的就是所研究组织的目标。

道德命题要对理性决策行为起到作用:设定为组织目标的价值观必须清楚明确,这样才能对组织在任何情况下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必须能判断特定行动方案实现目标的概率。

3.判断在决策中的作用

4.私营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判断

二.政策与管理

人们都希望决策过程最好细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中间价值体系的扩展和对中间价值相对权重的评价;第二阶段包括根据这个价值体系比较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

1. 政策与管理区别的模糊性

证明事实命题成立的过程与证明价值判断成立的过程截然不同。前者是通过与事实相符来证明,后者是通过人为命令来证明。

2. 立法者与管理者

民主机构存在的主要理由是它可以作为证实价值判断的程序。

如果事实问题与道德问题之间的区分能成立的话,就可以得到下面四个结论:

发明一定的程序,更有效地分离决策中的事实要素和道德要素,着可以加强民主机构的价值判断职能;把某决策问题分配给立法机关还是管理者,取决于决策问题中包含的事实要素和道德要素的相对重要性;由于立法机关必须做许多必要的事实判断,所以很容易获得信息和建议;由于行政管理机构必须作出许多必要的价值判断,所以它必须对远远超过法律明文规定范围的社会价值作出响应。

三.术语评注

在私营企业管理文献中,政策往往有两种含义:组织规定的用于限制下属自由裁决权的一般规则;它至少指由最高管理层颁布的比较重要的规定含义。

评论与延伸:

一.“是”与“应该是”

二.事实不一定代表正确

三.技术与技术统治论

四.私营组织的自治

在一个包括竞争和垄断的混合体中,不完全竞争的存在,以及各种正负外部性所造成的系统复杂性,使得现代社会将成为一个由市场、大小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法律规定、其他政府管制和干预措施组成的复合体系。

第四章.管理行为中的理性

本章不是描述管理者如何制订决策,而是描述管理者决策的优劣程度。

一.手段和目的

1. 目的层级

2. 手段-目的分析结构的局限性

不能明确决策过程中需要进行比较的要素;

不能成功地分离决策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

没有充分认识到有目的的行为中时间变量的作用。

二.备选方案和后果

1. 行为备选方案

2. 时间与行为

3. 知识与行为

在这种分析框架下,行为主体如果希望完全理性地采取行动,就必须完整地描述每个备选方案所产生的各种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他必须从各个层面上了解他行为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变化,必须使用无限延伸的时间、无限扩展的空间和无穷的价值观来探究各种行为结果。即使在这些条件下,实现真实行为的理性也是不可思议的。

4. 群体行为

初步的博弈思想

管理型组织是合作行为系统。

三.价值和可行方案

1. 价值体系的效用体现

无差异曲线

2. 价值、经验和行为的关系

四.理性的定义

如果某项决策确实能在给定的情况下实现给定价值的最大化,就可以称之为“客观”理性决策,如果这只是相对决策者对主题的实际了解而言,这项决策就称为“主观”理性的。手段对目的的适应过程只要是自觉进行的,就是“自觉”理性的;手段对目的的适应过程如果是个人或组织刻意进行的,就是“刻意”的理性。决策如果以组织目标为指导,就是组织理性的,如果以个人目标为指导,就是个人理性的。

评论与延伸:

一.理性行为与管理

我们说人们行为不理智,通常意思是说,他们的目标不是我们的目标:他们行动的依据是无效的、不完全的信息;他们忽视自己行动的后果;他们的情感蒙蔽了他们的判断能力;他们只关注短期目标。

二.刻意理性和习惯理性

三.决策制订过程中的动机和情感

如果情感保证不会使行动的思考变得狭隘,而且有利于实现大范围的长期目标,那情感与理智变是合作关系;如果情感使得决策制定的过于仓促,并且过分缩小了决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行动备选方案和结果的范围,那情感和理智就是对立关系。

第五章.管理决策心理学

单一个体的行为不可能达到任何理性的高度,因为他必须考虑的备选方案的数量太大,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太多,所以就算要达到近似的客观理性也是难以想象的。 个人正是通过组织才可以合乎情理地接近客观理性。

一.理性的限度

所有的方案、方案的结果、选择最佳。不可能的任务。

1. 知识的不完备性

老处女的人数同三叶草植物的数量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2. 预期的难题

3. 行为的可行性范围

二.个人有目的的行为

1. 可训练性

观察到自己动作的结果,然后对动作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2. 人类可训练性的特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