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8  分类: 毛泽东思想概论 手机版

篇一:毛泽东思想概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教案 (标准版)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教案

教学要求:通过对导论的学习,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有基本的了解,明确学习毛泽东思

想的意义和方法,懂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掌握毛泽东思

想的主要内容,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一、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基本掌握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最鲜明特点

三、基本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明确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内容: 一、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意义和方法

授课时间:4课时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

结果,必然有其相应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形成发展过程。

(1)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可以理解如下:

1、中国民主革命旧理论的失败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社

会面临的两大任务,是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文明富强。为了争取民族的独立解放,农

民阶级借用了西方的宗教思想,资产阶级也先后使用了改良主义与民主主义的思想。但这

些思想武器,并不能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与民族危

亡的日益深重,呼唤着先进的新的思想武器的诞生,以完成民族独立解放的重大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了中国。

2、中国民主革命新时代的开创

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这一胜利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了无产

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的革命

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了毛泽东思想

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成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

展的土壤和源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诞生的。

3、中国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这一革命既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却又不同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因为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就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必须以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因为不是无产阶级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适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革命的具体要求下应运而生的。

毛泽东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不完全等同于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特点、适应中国革命需要、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一句话,是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伟大的中国革命斗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依据。中国革命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沃土。革命实践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而革命理论又必须经受革命实践的检验。革命实践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要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形式、道路等基本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正是革命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和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见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3)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反教条主义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条主义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表现:

一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这表现在教条主义机械地看待马克思主义,不领会其精神实质,不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和特点,不分析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会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词句。

二是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这主要表现在教条主义只会照念照搬这些决议和经验,把它们当作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全然不顾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全然不懂实事求是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巨大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最鲜明特点。

从这一意义来说,没有对教条主义的彻底否定,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毛泽东同“左”倾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妥协的斗争,他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 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34页)毛

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并特别强调四个观点:(1)是要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中国的社会,是毛泽东一贯的主张。他一些著名的文章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等,都是他身体力行的结果。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一贯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下车伊始,哇喇哇喇”,反对闭着眼睛瞎说一气。他强调实事求是,强调调查研究。主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撰写的《实践论》、《矛盾论》更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了反对王明教条主义的斗争经验,奠定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3)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态度。他在抗战开始时认为全党有一个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4)是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毛泽东一贯反对空头理论家。他认为空头理论家都是拉着大旗作虎皮,抬高自己吓唬别人。他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中要求全党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而绝不能把箭拿在手里,连称好箭而不用,也不能把箭乱放一气。

通过延安整风,全党彻底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束缚,毛泽东思想也成了全党的指导思想。

(4)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成熟期和发展期。

(1)萌芽期:大革命后期。代表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

(2)成熟期:土地革命后期与抗战时期。代表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等。

(3)发展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2、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特点:

(1)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是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略)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科学体系

(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下面对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作一个历史的考察。我们党提出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多篇重要文章中,反复

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问题。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他在这个报告中说:“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毛泽东明确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思想。(《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534页)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

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此后,在整风运动中,随着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空前提高,毛泽东成为全党公认的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对主要由毛泽东创立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论给予科学的命名和正确的评价也成为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从这一阶段起,在学者的一些文章中,在我党领导人的一些讲话中,陆陆续续从各个角度 对毛泽东创立的革命理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在此期间,最重要的、并带有标志性的是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刊载了王

稼祥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王稼祥在文章中提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王稼祥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1945年5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代表

全党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并载入七大党章。党章总纲上写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党章又把努力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规定为每个党员的义务。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建国以后,1951年7月20日,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习仲勋在西北

局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为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宣传而斗争》时,对报告中“毛泽东思想”的表述作了如下改写:“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指针。”

此后30年,历史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曲折和探索中前进。1981年,由邓小平同志亲

自主持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新

的表述。新的表述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7年,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大会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新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谈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时,

江泽民总书记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毛泽东思想,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新的科学的界定。

如何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

从以上我们党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历史过程来看,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所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我们要完整准确地回答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关键是把握三句话: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我们仔细分析毛泽东思想概念的提出,从王稼祥到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虽然提法有不同、时代不一样、角度有区别,但有一条是共同的,这就是都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一句,强调了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内涵,它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外延,它是被实践证明了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就是说,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免不了的这样那样的失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句话,指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一是实践经验,二是集体智慧,毛泽东思想是这二者的结晶。同时,它既肯定了毛泽东在创立毛泽东思想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强调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三句话的深刻含义,才能完整准确地回答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部革命活动中,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略)

(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正确对待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方面: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光辉旗帜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一部中国近代的历史,就是一部血和泪、仇

和恨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前赴后继、救亡图存的历史。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交相为恶,旧民主主义革命屡战屡败。中国的无产阶级被历史推上了舞台,他们年龄

篇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十八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十八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

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臶、奋斗的旗臶、胜利的旗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深化。

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界定,创造性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并深刻阐明了三者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

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这个概括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紧密结合的,既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又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还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方针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上述内容可在第一章和第五章的教学中体现,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形成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的科学理论,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指导经济建设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各方面建设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发展的理论,而且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理论;不仅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而且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方法论。十八大报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这一概括,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3.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党的建设各方面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做到?四个更加自觉?: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这?四个更加自觉?,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以上内容可体现在第一章总论特别是第五节关于科学发展

观的教学之中;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最鲜明精神实质的内容可体现在第二章的教学之中。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揭示了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强调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党的十二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五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七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篇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案例1-2章)

案例呈现: 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无疑就是“千年伟人”的评选。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地 1999 年秋天,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上经过反复评选,最结果: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担。

在评选活动开始阶段,爱因斯坦的票数领先。在评选活动的后期,评马克思为本千年最伟大思想家的票数直线上升,并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美国纽约的一家报纸用整版篇幅评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事件。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 39 名候选者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甘地和马克思。这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说明马克思是千年伟人。

从 1995 年到 1998 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过四次。它们是: 1995 年为纪念恩格斯逝世 100 周年在巴黎举行的、有 1500 多位学者参加的第一届“国际马克思大会”; 1996 年在美国纽约召开的、有 1500 多名学者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在伦敦召开的、有 6000 多人参加的、盛况空前的“ 96 伦敦马克思大会”; 1998 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 150 周年,在巴黎召开的、有 1500 多人参加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此外, 1998 年在巴黎还召开了有 500 多人参加的第二届“国际马克思大会”,以及在莫斯科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国际社会主义研讨会,至于小型的国际学术讨论会更是不讲其数。 2000 年是世纪交交,回顾和总结 20 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展望 21 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将是国际理论研讨活动的重要内容。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将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议题有: 20 世纪社会主义分析与总结;当代资本主义分析;现代社会劳动的内容地位;超越资本主义和变革社会的进程与动因;如何实现真正的公有制和新国际主义等。同时,在美国纽约还举行了 2400 多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讨论当代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如何取代资本主义等重大问题。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

法国《人道报》在报道 1998 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下面的一段生动的文字:今年( 1998 年),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起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 21 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没有死,马克思仍然活着”。这些振动人心的话语,道出了世界进步人类的心声,理论研究是社会变革的前导。这许许多多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活动,将汇成巨流,发出世界最强

间,推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再度复兴。让我们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昂首阔步,迈向 21 世纪吧!

案例讨论: 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对我们有何启示?

案例点评: 本案例讲述了世纪之交,英国广播公司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千年伟人”的评选活动,最后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表征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案例 2: 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案例呈现: 1943年3月,蒋介石以他个人名义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该书出版后,国民党动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了宣传和颂扬。《中央日报》以《中国之命运》为题发表社论评价说:“这个大著已经指出了中国革命建国的南针,已经照耀了中国独立自由的大道。”三青团通过宣言,称颂《中国之命运》是“我们革命建国的方向,以至个人修身立业的大道。”国民党的《中央月刊》杂志还举办了一个《中国之命运》读后征文集,收集其中的300多篇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还把这本书定为国民党统治区各机关、团体、军队、学校必须通读的文件,甚至还成为官员晋升职务的必考科目。

《中国之命运》一书,对蒋介石集团的哲学思想和现行政策都有所论述,其攻击的对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同时也把矛头指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蒋介石指出:“个人本位的自由主义与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不外英美思想与苏俄思想的抄袭的附会”。这种从西方“照搬照抄”而来的学说,不切于中国的国计民生,违反了中国的固有文化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隐患。这样的学说和政论,“根本上忘记了他是一个中国人”,是“以某一外国的立场为产场,以某一外国的利益为利益,甚至为帝国主义作粉饰,为侵略主义作爪牙。” 他声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永远不变的最高原则”。在中国只有三民主义一个主义。任何思想离开了三民主义,即不能长存于民族意识之中。“没有了三民主义,中国的建国工作就失去了指导的原理,所以三民主义是国家的灵魂。”其它一切主义都可以包容在三民主义之中。他要求全体国民对他的“蒋记”三民主义应该“至诚”,“不能有一点伪言妄行”。其它党派应当放弃各自的主义,一心一意去“实践力行”三民主义。

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颇有几分舍我其谁的霸气。他信心十足地断言,“今日的中国,没有了中国国民党,那就是没有了中国”,“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

《中国之命运》一书刚一出笼,就立即引起毛泽东的注意。为了对蒋介石的反共谬论展开全面批判,捍卫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专门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会,研究部署对《中国之命运》的批判任务。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陈伯达、范文澜、艾思奇、吕振羽等人组成专班人马,以《解放日报》为主要阵地,从不同角度撰写文章进行系统剖析和批判。毛泽东还亲自披挂上阵,以犀利的文笔,于 1943 年 7 月先后为《解放日报》撰写了《质问国民党》、《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等社论,驳斥了蒋介石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之词。他指出,中国的反共分子反对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他们害怕人民用马列主义照出他们的反动原形,害怕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的世界观,指出中国革命的真正道路。中国共产党正告一切反共分子:“共产主义不但适用于中国,而且它经过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的运用和发展,已经和中国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结合起来,而成为在中国土地上生根的共产主义了。谁要想来摇撼它,谁就会自趋死亡”。后来,毛泽东在进一步总结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基础上,得出马克思主义是拯救中国命运的强大思想武器的结论。毛泽东说:“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案例讨论: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案例点评: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帜 ,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历史时期 , 为使全党”有所指望”知所趋赴” , 党都必须有鲜明的旗帜。旗帜决定着党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到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 我们党的旗帜就是马克思主义 . 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 , 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 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远奋斗目标和反帝反封建的近期奋斗目标,明确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本案例中,毛泽东批判蒋介石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诋毁之词,从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归于失败。

案例: 来个调查研究年

案例呈现 : 从 1958 年至 1960 年的 3 的“大跃进”,由于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致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困难的时期。到 1960 年度,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比例失调,全民人民的吃饭、穿衣都成了大问题。不少

地区都发生了浮肿病、人口外流和非正常残废等严重情况。这种实际状况逐步透过左倾思想的封锁,反映到中央,反映到毛泽东那里。对此,毛泽东听说全国城镇居民的粮食和副食品削减定量供应时,也马上宣布要实行三不,即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他曾连续七个月没有吃一口肉。当时,毛泽东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多次作自我批评。 1960 年 11 月 28 日,他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个发给全党的文件的批语中,以中央的语气写道:“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报告看了两遍,他还想看一遍,以便从中吸教训和经验。他自己说,他是同一切愿意改正错误的同志同命运,共呼吸的。他说,他自己也曾犯了错误,一定要改正。”在深刻自省的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希望能够以此来制定出一套迅速摆脱困境的方法,也以此来重新探索我国应如何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61 年 1 月 13 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他指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今年要搞个实事求是年。我们党是有实事求是传统的,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过去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调查研究比较认真,情况明决心大,解决问题的措施也比较有力。解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调查研究工作不大做了,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这个人就是官做大了,从前在江西那样的调查研究,现在就做得少了。请同志们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江再次强调全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使今年成为调查研究年。”就在八届九中全会结束的时候,毛泽东重新看到了他 30 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调查工作》(即后来的《反对本本主义》),这使他感到十分高兴。后来他把这篇文章印发下去作为推动全党大搞调查研究、转变思想作风的有力武器。

案例讨论: 怎样理解实事求是的内涵?

案例点评: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是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1961 年 1 月 13 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着重提出了调查研究的问题。毛泽东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制定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有效地纠正当时已经认识到的错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教学案例3-4章)

案例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案例呈现: 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逐步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成为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

1918 年 1 月,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随后还兼任经济学教授。他一到北京大学,就参加了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编辑部,一面研究理论,写文章,一面到师生和职工群众中去从事革命活动。 1918 年 7 月,他在《言治》季刊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明确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11 月 15 日,北京大学在天安门前举办演讲大会,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这篇著名的演说。接着他又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这两篇文章中,他针对那种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战胜同盟国说成是公理战胜强权的错误论调,指出这次胜利是劳工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他 : 宣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主力,而一切历史的残余—皇帝、贵族、官僚、军国主义和资本主义,都要被群众的革命巨流彻底摧毁;“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自《革命烈士传》( 1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案例讨论:

( 1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 20 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

( 2 )马克思主义凭什么吸引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

( 3 )通过分析本案例,谈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出了那些贡献?

案例点评:

本案例反映的是五四时期李大钊为国家、为民族追求真理,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探索国家出路的事迹。对于 19 世纪 40 年代至 20 实际初的中国人民来说,他们所能够提出的救国方案就是: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不仅十分热情和十分虔诚,而且是逐步深入和相当全面的。但最终,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中国并没有由此变成一个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因而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是自己的精神武器。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十月革命的胜利中领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威慑力,认识到应该以俄为师,于是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热情地歌颂和宣传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的涌现,在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趋成熟, 1921 年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