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部年度工作总结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08  分类: 年度工作总结 手机版

篇一:2013年度品保部年度总结报告

2013年度品保部工作总结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踩着四季的节拍,跟着时间的步伐,我们告别了忙碌的2013,迎来了崭新的2014年。盘点2013年品保部的各项工作,现向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作如下汇报: 一、2013年度工作总结

品保部现有员工8人,主要负责公司内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入厂到产品交付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2013年度中,在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协力配合下,共检验产品68306批次,合计96069796件,人均质检8538批次,12008725件。详见下表。

检验过程中,共检出不合格批次372次,不合格品数量21169件,2013年度产品平均合格率为:按批次97.66%,按数量98.52%,详见表1和各月份不合格数量统计柱状图。

表1 2013年度检验数量及不合格情况统计表

二、2014年的工作计划

数据看似让人欣慰,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这21169件不合格零件分别装在21169件产品上,那将会是多么可怕和不堪的局面啊!所以强抓质量,严把质量关依然是2014年度品保部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提升产品质量,把好企业的质量关呢?

毋庸置疑——就是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按照体系规定的流程做好质检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从人、机、料、法、环五大环节全方位的控制和把关,具体措施如下:

(1) 强化执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流程。质检过程严格按照首件交

检、过程巡检、最终检验三大环节执行。首检交检制度的执行不仅强化操作者自检行为,还能避免成批量不合格品的产生;过程巡检尤为重要,它更能体现质检工作的真实意义。最终检验是质检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就是一个判定环节,如果前面两项工作没有做好的话,这个环节就是“死后验尸”,因此三大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 加强团队建设,菁化人员结构。品保部已制定了完善的2014

年度培训计划,对质检员进行基本的绘图、识图知识、量验具的维护与使用、产品知识、质量管理体系等知识的定期进培训,施行优剩劣汰制,保证质检队伍的整体实力。 (3) 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工作的好坏,唯有数据最具说服力。

从2014年度品保部将实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从工作的质和量以及执行力、职业道德等几大方面进行考核。奖惩分明,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从而提升质检员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质量。

(4) 加强产品外观检验。俗话说:货卖一张皮。顾客对产品的要

求已经不单纯局限于性能方面,外观美学方面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所以产品外观质量至关重要。2014年度,品保部将

针对焊接外观、清活喷漆外观进行严格的要求,补充制定不完善的外观检验标准,运用产品封样、图片等比较直观的标准制定方式,尽量做到制作和检验标准统一。

(5) 加强对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控制。以下是2012和2013年度

关于厂内加工不合格品以及外协加工不合格品的同期对比曲线图。从厂内加工的曲线图我们清晰的看出2013年的曲线比较平缓,而2012年的则突兀不平,说明2013年度我们厂内加工的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且相对比较稳定。

再看外协加工的曲线图,连续两年的曲线波峰波谷落差都很大,可以说2013年度没有任何改观,我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外协加工件占公司内加工件总数的52.2%,如此重要的环节,客观的说它的加工过程处于一种失控状态。虽然来件检验,但实际

就是“死后验尸”。二次报检不仅给质检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而且报废重做,让步接收也降低了供应商的收益率,更重要的是工期得不到保障。

因此,加强外协加工件的过程控制迫在眉睫。

以上所有措施的实施与改进,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努力实现品保部的质量目标,从而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我认为品保部的成绩不在于检出多少不合格品,其价值在于制止了多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在2014年度,我将带领我的团队,至真至诚、务实求新,牢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干出成绩,干出精彩!

回收集团成长路,繁华栽道, 展望未来发展图,风景无限!

贺祥人有映照蓝天的气度,贺祥人有惊天骇日的力量,让我们在贺祥的怀抱中放歌,谱写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大家的壮美绝唱!

品保部2013.12

品保部年度工作总结

.30

篇二:品质部2013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度品质部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2013年已经过去2014到来,借此机会祝愿公司领导和全体同仁:新年愉快!工作顺利!

回想过去的一年,担任品质主管一职,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成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在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也知道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上级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协助,令我感到在唐巨龙公司的温情无处不在,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努力,才能令到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在公司领导及各部门同事的正确领导与协助下,品质工作着重于公司的质量方针、宗旨和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严格按照《进料检验规程》做好对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并配合好采购部对供应商原材料质量的评价和跟踪。对原材料及时检验试验,发现不符合要求予以退货并开出《原材料品质异常联络单》,同时要求供应商分析不亮原因及改善品质,满足我司的供货要求。

2、做好与相关部门工作的协调和沟通,配合车间做好品质工作,并针对发生的不良情况,通知当班负责人及时调整并跟踪验证,直到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认真做好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和退货统计工作,做好一月一次的《品质月报工作》。

3、建立更加全面的品检检验流程和作业要求,从而保证了制程中的产品质量。

4、产品产生的质量问题还是存在很多的因素,主要是生产部及品质部人员的自检能力不足,致使在相关作业过程中未做到细微处;个人行为的随意性造成存在的质量隐患。

5、加强对生产及品质人员相关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早会的督导以及客户投诉的分析,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打造一个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

作为品质部主管,我感到压力、责任重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流程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2014年工作重点:

1、做好对原材料质量的评价和跟踪,确保来料合格,也要做好制程中的品质跟进工作,吸取客户投诉及退货教训。

2、贯彻品质理念,提升品质意识,我们采取加大培训的力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体系文件和品质理念的宣导。

品质部工作的困扰:

1、供应商来料不及时,不能满足生产,经过沟通后还总是三番五次出问题,有时好不容易送来了,但检验有问题,产线急等着要用,不得不要耗费人工进行挑选或再加工,这就违背了品质原则,使品管人员心里好痛苦。

2.、员工随意性强,没有强化作业操作要领,不良品多导致返工,后续检验测试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

3、供应商拖欠物料,导致无法生产,将计划交期延后,给后段品质检验造成时间恐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某些可靠性测试,总是急急慌慌在出货。

2013年来料统计率:

2013年生产组装统计率:

总结人:

篇三:2011年品保部工作总结报告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已进入2012年,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我一个发展的平台,在过去的2011年里,在公司各级领导及各部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品管部基本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

我司正处于企业发展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各部门、各工段都应该高度重视企业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质量的管理。企业管理的好坏,会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2011年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产品的质量提上来,把废品率降下来。品管部作为企业的一个质量检验部门,对企业的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品管部工作始终围绕公司整体工作目标,认真执行检验标准,担负着公司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过程巡检、成品出入库质量检验、退货检验、常规试验等质量监控工作,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为质量管理工作是公司正常运作的关键。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提倡下,全年产量呈增加趋势,而各部门、各工段全体成员也统一了思想,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查缺堵漏,防微杜渐,积极配合品管部的工作,在保持产品质量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现结合本部实际情况,将2011年度本部门工作做一总结,具体如下:

一、 质量管控方面:

1、原材料入库检验:

原材料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成品的品质。品管部IQC来料检验,严格按照《来料检验规范》及《来料抽样检验标准》做好对九大原材料(塑料粒子、塑料件、铜皮、商标、线束、面罩、电镀、五金件)的检验工作,对九大材料进行质量管控,确保来料合格

1 / 26

率。对原材料检验及相关的型试试验,发现的不符合要求予以退货并开具《来料质量反馈单》,同时要求供应商改善品质,满足我司供货要求。

2011年度外协外构件共来货批次2228批(电镀除外),合格批次2109批,合格率94.65%,基本满足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90%的目标,详见如下:

2 / 26

3 / 26

4 / 26

从上数据分析可看出:

(1)目前我司的供应商大致的供货及质量情况:PBT及PPS粒子、商标、线束、铜皮、面罩基本上都是独家供货,独家供货的好处是可以集中采购,但独家供货在质量控制方面和采购货源及价格方面很难控制,尤其是质量方面若如影响,就会对生产和销售产生影响,因此目前我司对于独家供货的物料,没有致命缺陷,都基本上是放行挑选使用,这样一来很不利于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

(2)供应商总体配套实力较弱:目前我司采用的供应商规模普遍较

5 / 26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