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松间沙路净无泥的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3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本(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本(含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部分(27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 )chōng憬腼()tiǎn 记忆 ( )yóu新 ( )míng思苦想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①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芦苇水港中走头无路,狼狈逃蹿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

②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事同仁地留在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或于谈笑风声间“樯橹灰飞烟灭”??

3、默写(10分)

①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②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_________》)

④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⑤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

⑦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4、仿照例句,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相同句式的比喻句(2分)

例: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之窗。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下列语段的中心内容(3分)

过去处理化工塑料的方法是丢弃和焚烧,这种方法弊端很多。不久前,匈牙利一个研究小组

历经十年努力,终于研究出一种化工塑料垃圾再利用的新技术,这项技术能将化工塑料垃圾加工成一种新型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房屋建筑等领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①请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汤姆索亚在坟场上看到的一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好孩子吗?请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3分)

阅读《古代寓言二则》,并完成7-10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7、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4分)

A. 先自度其足 .

吾忘持度 .

C. 至之市,而忘操之 .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E. 何不试之以足? .

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

B. 至之市,而忘操之 .

项为之强 .

D. 遂不得履 .

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

8、 翻译句子(4分)

①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楚人的“惑”?(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郑人”和“楚人”的毛病有什么相通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社戏》片段,完成11-14题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1、文中写山“踊跃”地向后“跑”,表现了什么?(2分)

1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在选文第一小节里“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3分)

13、若将文中的画线句改为“那航船,在浪花中飞速前进??”合适吗?为什么。(3分)

14、在文中,我曾两次远望戏台,都觉得那戏台如同仙境,但两次望时的心情有何微妙的差别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5-19题

二十多年前,那时候我读高中,手表还是稀罕物。有一天,同桌买了一块新手表,戴在手上,挽起衣袖神气的很,惹得全班同学羡慕不已。班上很快又有好几个人买了新手表。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块手表,也好让别人羡慕一回。星期天回家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妈,我想买一块手表。”母亲说:“家里连稀粥都快没得喝了,哪有钱给你买手表?”听了母亲的话我失望,草草喝了两碗稀粥就准备返回学校。突然,父亲开口问道:“你要手表干什么?”

父亲的话又燃起我的一点希望,我连忙谎称道:“现在加班加点复习功课迎高考,毕业班都不按学校的时间表上课,班上人人戴手表,自己看时间。”说完,我着急地等待父亲说一句答应的话,可他却蹲在门口,什么也没说。

两手空空回到学校,我再也不敢做戴手表的美梦了。然而几天后,母亲突然来到学校,从内衣掏出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里面竟是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我接过手表,戴到手上,立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挽起一圈衣袖,好让别人能看见我的手表。 见我这样子,母亲连忙将我的衣袖放下来,说:“这么贵重的东西,用衣袖罩住,也好护一护。千万别弄坏,更别弄丢。我走了。”我把母亲送到学校门口问:“家里怎么突然有钱了?”母亲说:“你爸卖了一回血。”

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我的脑袋“嗡”地一响,心里难受极了。送走母亲后,我就把手表取下来,重新用布包好。当天我就向同学打听,有谁要买新手表。同学们问我自己为什么不戴,我说不想戴。他们不信,认定我的手表一定有毛病,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买。 最后,我请班主任帮忙寻找买主,并流着眼泪把事情真相告诉了他。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膀说:“别难过。我正好要买一块手表,就转让给我吧。”班主任按原价买下了我的手表,而我则用这笔钱交了两个月的伙食费。然而,令我不解的是,我从来没见班主任戴过新表,

每次问他为什么不戴时,他总是笑而不语。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并留在了远离家乡的省城工作,但那块手表却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

后来找机会我特意回了趟老家,找到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手表。班主任已经老了,头发也花白了,他告诉我说:“手表还在。”说着,便从衣柜里取出母亲当年用的那个小花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的手表竟然还是崭新的!

我惊奇地问:“您怎么不戴它?”班主任说:“我等你回来赎呢。”我又问:“您怎么知道我会回来赎它?”老师说:“因为它不光是一块手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良心。”

15、接过母亲的手表,我“挽起一圈衣袖”,这个细节表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父亲为什么不惜卖血也要为我买手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后来,老师取出的手表竟还是新的,这并不奇怪,因为前面已埋下了伏笔。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师是怎样认定我有良心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完,我着急地等待父亲说一句答应的话,可他却蹲在门口,什么也没说。”虽然没有说话,但此时父亲的心情一定十分复杂。请用父亲的口吻描述当时父亲的心理活动,字数在四十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常常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有对亲人的思念,对旧事物的不舍,有难言的苦衷,有亲情的体验,有一时冲动留下的悔恨,有欢喜,也有哀伤……这一切丰富的心灵感动,都封在我们的心里。就让我们打开心扉,将它们自然地表露出来吧。

请以“留在记忆深处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在600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篇二:国学试卷答案

横店中心小学教研基地教师国学知识大赛

学校: 姓名

一、填空题

1. 歇后语: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2.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长歌行》作品。

4.《红楼梦》的别称是《石头记 》或《金陵记 》。

5.“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

苏辙 )

6.“三过家门而不入”是(禹)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7.四书指的是:《大 学 》《论 语 》《中 庸 》《孟 子 》

8.五经指的是:《诗 》《书 》《礼 》《易 》《春秋 》

9.文学上并称“风骚”的是:(国风)和(离骚)。

10.唐三彩是指 _黄_、__白__、__绿___颜色。

11.按风俗,“腊八粥”应在阴历(十二月初八 )这一天喝。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 )的名言。

13.《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指(魏、 蜀汉、 东吴 )三国。

14.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秦 )(楚 )(齐 )(赵 )(燕 )(魏 )(韩 )。基中以( 秦 )国

为最强。

15.曹操即(魏武 )帝。三国时(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字(孟德 ),小名阿瞒 。

16.《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

17.著名的“变脸”绝活属于(川 剧 )。

18.请写出中国四大名著及朝代与作者。《西游记》——【明代 】(吴承恩 ), 《红楼

梦》——【清代 】(曹雪芹 ),《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三国演

义》——【元末明初 】(罗贯中 )。

19.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

20.我国历史上著名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 (蔺相如 )。

21.“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甘肃 )。

22.《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 )。

23.我国最早的文字叫(甲骨文 )

24.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一只鸟)。

25.《三字经》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出自(五子登科) 典故。

26. 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医学界 )

27.《题西林壁》中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

28.《论语》是由(孔子弟子 )所著。

29.曲阜“三孔”指(孔 府)(孔 庙)(孔 林)

30.《三字经》中“囊萤”的主人公是(晋国车胤 )

31.“玉不琢,不成器”在《礼记》中的下文是(人不学, 不知道)

32.《弟子规》中“冬则温,夏则凊”出自(黄香温席)典故。

33.《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表达的是(孟 子)早期哲学家的思想。

34.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瓦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妻子生

了个女孩 )

3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中包含了(四 )种颜色。

36.孔子曾为他的一个学生的早死恸哭不已,这个学生是(颜回 )。

37.唐宋散文八大家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月亮 )。

39.元代四大名曲是指(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墙头马上》或 《梧桐

雨》。

40.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指( 《儒林外史》),作者是( 吴敬梓 )。

41.郑板桥的三绝是指:( 绘画 诗作 书法 )

4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名句,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五言律诗。

43.《七步诗》中,“豆”喻( 曹植),“萁”喻( 曹丕 )。

4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酒 )

4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写的是( 苏州的寒山寺)的名胜古迹。

46.杜甫,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

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4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

4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最早是(孟子)提出的。

49.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 》;我国第

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

5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泰山)发出了这样的

感慨

5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诗句作者是(马致远 ),题目是 (天净沙 秋

思)

5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李煜)和(李商隐)的诗句。

53.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 (李

广 )。

5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55.“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56.在杜甫的一生中,难得写几首高兴的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是(《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

5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满江红》)。

58.律诗与绝句的主要区别是(句数不同,律诗8句、绝句4句。)

59.“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出自《 论语 》的经典名句。

60.(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松间沙路净无泥的上一句)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__泰 山__、西岳__华山___、北岳__恒山___、南岳__衡山__、

中岳__嵩山___。

61. 传说嫦娥奔入月宫后化为( 蟾蜍 )。

62.中国七大古都(开封)、(北京)(南京)(西安)(洛阳)(杭州)(安阳)

6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古代书法作品是 (王羲之的《兰亭序》)

64.战国时代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制作出了最早的指南工具。被叫做(司南)

65.《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的下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6.《孟子》是由(孟子与他弟子)所著。全书分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

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67.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原籍(浙江绍兴)。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6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

人为 (郑燮) ,字克柔,号 (板桥 ) ,其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

其为“( 扬州八怪) ”之一。

69.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出自(清) 代诗人(龚自珍 )的诗《( 已

亥杂诗 ) 》。

70.《鸟的天堂》的作者是( 巴金 )。我们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家》)、《春》、

《秋》。

71.中国传统的裙子是( 武则天 )皇帝发明的。

72.《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

情节。

73.《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

74.(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出

自(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

75.《草原》 作者(老舍),其代表作有: 《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

须沟》《猫城记》。

76.名人名家,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许多老舍先生的作品,请至少写出四篇。答:《林海》、

《北京的春节》、《猫》、《母鸡》、《养花》、《趵突泉》、《草原》

77.金陵十二钗:(林黛玉、王熙凤、史湘云、秦可卿、巧姐、妙玉、李纨、贾元春、贾

迎春、贾探春、薛宝钗、惜春)

78.请默写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

雪冬小大寒。)

79.哪一个剧被称为“百戏之师”(昆曲)

80.《春秋三传》指的是(《公羊传》《谷梁传》《左传》)

8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何人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司马光)

82.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 京剧 国画 中医)

83.屈原在不朽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 》)中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长太息以

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 。”

84.《夜雨寄北》的作者是李商隐,诗句的后两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时

85.“闻鸡起舞“属于(成语)故事,主人公是(晋)朝的(祖逖)。

8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作者是( 元稹)

8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一句诗出自(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 》。

88.人教版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我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有 (老舍 ) 的《猫》、

有( 林清玄 )的《和时间赛跑》、有( 叶圣陶 ) 的《荷花》、有 ( 季

羡林 )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等。

89.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90.《枉凝眉》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9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孺子牛”史上称的是(齐景公)。

92.《诗经》有“四始”之说,其中《小雅》之始为(《鹿鸣》)。

93.请列举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孟姜女》、

《白蛇传》。

94.泊船瓜洲是写诗人在(瓜洲)停船过夜时,眺望(京口),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

情。

95.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 )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笔名是“ 落华生”。

96.传说(仓颉 )创造了文字。他模仿(鸟的足迹 )创造了字的(笔画 ),他又根据

龟纹、虫蛇、黍稷、( 山川 )、(草木 )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9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你丸。”中“五岭”指哪五岭?(越城岭、都庞岭、

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98.《荀子》里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上一句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9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00.与莎士比亚的夏洛克、莫里哀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的葛朗台等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

象比肩的是( 吴敬梓 )的(严监生 )。

10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充分显示了王熙凤性格中的

一个重要方面——(张狂放肆 )。

102.北宋诗人苏轼赞颂钱塘江的名句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103.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

和《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

104.书法字体的风格:王羲子( 端秀清新 ) 欧体(笔力险峻,结构独异) 颜体(端

庄雄伟,气势开张) 柳体(体势劲媚,骨力道健)

105.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选择题:

1.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C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

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 B )A 《孟子》 B《管子》 《论

语》 D《大学》

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诗人(C )A.李白B.白居易C.杜甫 D.

王维。

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C )A窗户 B 卧

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5.“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C ) A

朱淑真 B秦良玉 C 李清照

6.“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7.“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弟子规》这句话是说( C )A、

要坚持锻炼身体。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D、要加紧时间学习。

8.“豆蔻”是指女子( )岁,“弱冠”是指男子( )岁。(A ) A、十三岁、二十岁 B、

十三岁、十六岁 C、十五岁、十二岁 D、十六岁、十三岁

9.“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左手在

外 B、右手在外 C、双手交叉 D、左手在上

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哪一部名著的思想内容的?( A )A、

《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家》 D、《左传》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 B ) A、黄山 B、泰山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地道理和下列那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

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3.“泾渭分明”指的是( B )。A、泾水混,渭水清 B、泾水清,渭水浊 C、泾水宽,渭

水窄 D、泾水宽,渭水窄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 C )”A、慎于行B慎于思C慎于言

15.“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这个成语与以下哪部著作有关?(A)A、

左思的《三都赋》 B、司马相如的《长六赋》C 、班固的《两都赋》

D 、张衡的《二京赋》

16.“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陈仓是指现在的?(C)A 山西太原 B 江西萍乡

C陕西宝鸡D 湖北黄岗

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这句对联写的是(D)。A、颐和园月波楼 B、

青城山真武殿 C、 济南大明湖 D、 苏州沧浪亭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自( D )。 A、杜甫《江

南逢李龟年》 B、白居易《江南好》C、杜牧《江南春》 D、白居易《忆江南》

19.“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中的皮匠其实是“裨将”的谐音,请告诉偶裨将指( B )。

A、制鞋匠 B、副将C、主将 D、军师

2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A)的词句A、岳飞 B 辛弃疾 C陆游

21.“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 A、男角 B、女角C、儿童 D、

男女均可

22.“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 李清照

23.“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 A. 秦可卿 B. 妙玉 C. 小红

24.“蜀犬吠日”的意思是( B )。A、见异思迁 B、少见多怪C、狗仗人势 D、云开雾散

25.“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A、周 B、元 C、商 D、夏

26.“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A)A、

酒窝 B、眼睛 C 、嘴角 D 、腮帮

2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D )的名言。A.

王守仁 B.朱熹 C.程颐 D.张载

28.“文武二圣”指的是( D )。 A、孔子、曹操 B、老子、关羽 C、孔子、刘备 D、孔

子、关羽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句话作者是谁?(C)A、诸

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周瑜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31.“小李杜”指( C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商隐、杜牧 D、李商隐、

杜甫

32.“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谁的判词( A )。A、晴雯 B、袭人C、黛

玉 D、宝钗

33.“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D A. 生活贫困 B. 平安长春 C. 淡泊名利 D为政清

3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

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是( C )。A、陈子昂 B、盂浩然C、杜甫 D、杜牧

篇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0首古诗复习重点

古诗复习要点:

1、会默写。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2、会解释。要求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每首诗的诗意和主题。3、会赏析(尤其是名句)。(注:一定要注意结合课本和教材全解等资料复习)

古诗赏析要点总结:

主观题(填空、简答、品析等)作答表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从关键词语着手;②从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③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和表达方式入手;④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⑤从诗歌所写具体内容入手;⑥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入手。

诗歌赏析体整体解题对策:

①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②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含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写的情怀。③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④体味诗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一、《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加框字为易错字,下同)

▲1、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整体赏析(课本):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

3、主题: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4、解释词语:“次”:路途中的停宿。“客路”:作者要去的路,这里指旅途。

1

5、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画面非常精彩。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的更加恢弘阔大。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1)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去;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的理趣。(2)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的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3)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4)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8、“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点明了主旨。

●二、《赤壁》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整体赏析(课本):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4、《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5、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不合适。原诗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讽喻当朝统治者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正是此诗艺术 2

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

●三、《浣溪沙》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整体赏析(课本):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这首词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主题:这首词上阙写景,写清泉寺幽静的风光和环境。下阕抒怀,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中的“浸”字既写出小溪流水清浅透明,又突出了兰草伸出水面向上生长的勃勃生机。

5、词中的对偶句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6、“黄鸡”的本意是黄鸡报晓,诗中是指:时间,时光流逝。 ▲7、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几句诗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喻抒怀,体现出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而最后一句反用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其意,更表现了他进一步自勉:虽然自己年老,但仍是可用之材,用不着为衰老叹息!写作此词时,苏轼正是政治上失意,生活处于逆境时,但他积极地态度、豁达的胸襟、乐观的精神却跃然纸上。

8、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生出嫩绿的芽儿。松林间的沙路,仿佛刚洗过,一尘不染,异常洁净。蒙蒙细雨中传来了子规清脆的鸣叫。描写了一幅清新自然,充满生机的画面。

9、 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也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四、《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名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整体赏析(主题):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 3

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达得非常委婉动人。

▲3、、暗写诗人望月,点题之笔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请赏析。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使人不禁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的寂静。“冷露无声湿桂花”,这里的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望月,正是全篇的点题之笔,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无声”二字,细致的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带给我们丰美的联想。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诗人在这里并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

5、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6、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7、《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落”字更有表现力,“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向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4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五、《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整体赏析(主题):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这首诗上阙写诗人饮酒问天,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下阙写词人问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包涵着人生哲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5、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婵娟”解释并对这两句进行赏析。“婵娟”,这里指月亮。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离人的美好祝愿。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赏析: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主题,因而自解自叹了。

●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整体赏析:诗人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早春特有的景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人们怎能不珍惜早春这一最美好的时光?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走近细看,却又看不清有什么颜色。以此景描写早春再恰当不过。

5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