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犹是深闺梦里人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25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诗词句精选

诗词选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浇花身 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做一书生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

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

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

当垆仍是卓文君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渡浙江问舟中人 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

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 何处青山是越中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篇二:高三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携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3)伏清白以死直兮, (《离骚》)

(4)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6)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7)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9)既见复关, (《氓》)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上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掾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才,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三国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倨:傲慢B.更为纪拜 更:改

C.属吕布破属:适值D.太祖以谢群 谢:道谢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3分)( )

①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 ②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

③臣惧百姓遂困; ④群言之大祖; ⑤吾亦欲赦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尊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5.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 ks*5u

(1)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3分)

译文:

(2)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3分)

译文:

(三)、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二、 文学文化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二次出游的一天,堂吉诃德遇见了两个修士和一位贵妇人及其随从。堂吉诃德把走在前面的两个戴面罩、撑阳伞的修士当成劫持公主的强盗。他提起枪冲了上去。一个修士从骡背上吓得跌了下来,另一个落荒而逃。接着,他和贵妇人的仆从比斯盖人大战一场。结果他的剑击中了仆从的脑袋,车上的贵妇人便连忙恳求堂吉诃德宽宏大量,手下留情,饶了她仆从的生命。堂吉诃德乐意地答应了。这样,他便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桑丘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跟随这样一位英勇的主人,不久他的总督的封赠就可以到手了。(《堂·吉诃德》)

B.爱斯美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卡西莫多身上,叫他滚。卡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一天清晨,他在窗台上放了两瓶花。一个是水晶瓶晶莹剔透,非常耀眼,但有裂缝,里面的花早已枯萎。一个是陶罐非常粗糙,但里面贮满了水,罐里的花娇艳欲滴。可爱斯梅拉达却整天把那枯萎的花抱在怀里。(《巴黎圣母院》

C、为了躲避巡逻队的追究,堂吉诃德不敢走大路,他和桑丘走进了一座深山。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一个叫卡迪纽的青年。卡迪纽因爱人多若泰被花花公子堂费南铎夺走,悲观失望,躲进深山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堂吉诃德受了启发,决定自己也要为意中人受苦,在深山过过修炼的生活。他打发桑丘回家去。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桑丘大为诧异,但他最后改变主人的意见。(《堂·吉诃德》) D愚人节这天晚上,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着这天仙般的爱斯梅拉达,误入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的乞丐王国,该王朝的乞丐王克洛潘按乞丐王国的法律被判死刑。爱斯梅拉达为了救他的命,按乞丐王国的规矩,答应做他的“妻子”,她供给他食宿,却不准他近身。爱斯梅拉达同往常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她的名义丈夫甘果瓦每天跟着她,帮助她收集卖艺的钱币。(《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主仆在海边闲逛,碰到了由参孙学士装扮的“镜子骑士”,并被他激怒而进行了决斗。堂·吉诃德决斗失败,只好答应“镜子骑士”从此结束游侠生活。回家后,堂·吉诃德一连六天都躺在床上,高烧不醒。第七天醒来后彻底醒悟,立下遗嘱,强调外甥女只能嫁给没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得放弃全部遗产。(《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ks*5u

(1)简述“一滴水换一滴眼泪”的故事。

(2)简述堂?吉诃德自封骑士的趣事。

选( )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①,教以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②:?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膝文公上》

【注】①契(xiè):传说中商的始祖,曾任舜的司徒,掌管教化。②放勋:尧的称号。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当时人们的通病是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

B.孟子认为百姓应当要懂得伦理道德,否则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C.慰劳百姓,纠正百姓,帮助百姓,使百姓自得其所,随后赈济百姓给百姓恩惠是圣人的职责。

D.圣人不去耕作是因为他们有比耕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教育百姓,使他们有别于禽兽。

(2)阅读下面文段,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中体现的儒家思想的理解。(3分)

子适卫,冉有仆③。子曰:“庶④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注】③仆:驾车。④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0-12题 。(9分)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由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④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何总是局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三是?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有删改)

10.下列表述,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B.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C.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ks*5u

D.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12.联系全文,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处补写句子。(3分)

答:

(二).

本题为选考题,这次只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5分)

徜徉于迷蒙烟雨中

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舒舒缓缓地撩开了这座江南古城的春韵序幕。

单是看那雨,在回廊抑或露天里小站一会,便觉丝丝雨意温润心间。这趟子,雨是飘的,轻盈盈、慢悠悠。你看不见它,也听不到沙沙的雨声,但一会儿你就感觉有什么被濡湿了,发梢、衣襟、袖口、脸庞……湿润润的凉。你好奇地驻足,不觉抬头凝视天空,一片迷蒙,淡淡的白,哪里来的雨啊,低头一看,脚下的青石板路已是潮湿湿的一片了。

幽静的古平江路褪去了昔日的嚣躁,被春雨轻轻涂抹了一层湿意。沿路粉墙黛瓦间,有一株半株桃花从院落里探出头来,那花瓣似刚从王维的水墨画里调出来的,也带着湿意。兴致浓了,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只感觉手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挠着似了,痒痒的、酥酥的。你终于欣喜不已,我逮着这春雨了。它像是新生的婴儿,柔柔嫩嫩、俏俏皮皮的。

这样的无骨雨时飘时停,下得再密一些,便可看到细雨如针,斜织空中。落在河面上,画起了圈圈点点的涟漪,仿佛万千绣娘的玉手在如带的河流上绣起了苏锦。

如是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拙政园亦是少去了。它们蜚声于外,难免人迹喧嚣。偏爱在这寂静的古平江路默默闲走,听着雨声跫音,望着那一排排毗邻的老宅,姑苏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余韵仿佛穿越岁月的尘埃,渐渐氤氲继而弥散在这江南烟雨中了。随意拐进路边的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原为皇家粮库的李坤堂宅,一落三进,精致的砖雕门楼题额“燕翼贻谋”,庄严、肃穆。倚墙而立,静静感受,似乎有重重影幻在眼前掠过。几许足音,成篇的故事最后都如这纷扬的细雨,一滴滴融入历史的河流里。惟有这青砖墨瓦、飞檐翘角、清幽小巷记下了曾经的踪迹。水,苏州的魂呵,置身其间,仿佛一脚迈入了吴文化的历史长卷,恍恍然的,现代生活的烦躁都幽幽地隐匿在身后了。

缓缓地踱步在这青石板路上,雨滴把石板路洗得光亮。凝眸回望古平江路两侧伸出的众多悠长悠长的小巷,驻足巷口,优雅、轻柔的评弹曲调不知是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曾以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和宋代武状元周虎一度居此而闻名的萧家巷,巷虽小但多深宅大院,古迹亦多。推门而入,凝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大宅,呈现着姑苏城不一的历史画面。在这里,一花一草,一墙一巷都是那么轻易地让你跌落进这座江南古城的风韵里。这巷弄就是姑苏城的条条血脉啊

而今,漫步在这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听母亲轻语,感母亲之体温,千回百回,忘却了归路。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文章开篇写姑苏城的细雨,为全文营造了一层迷蒙的湿意,展示出古老的苏州城穿越岁月尘埃的独特魅力。

B. 作者以雨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和叙述抒情的载体,因雨而思,因雨生慨,巧妙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春雨的真切感悟。

C. 文中对李坤堂宅、萧家巷的描写,突出了古老的苏州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D. 第六段写评弹曲调不知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烟雨迷蒙天迷失精神寄托的痛苦之情。ks*5u

E. 作者在文章末尾将古老的苏州城称作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14.“如是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拙政园亦是少去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4分)

答:

15. 联系全文,试分析“漫步在这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的丰厚意蕴(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依照下面示例的句子,另选一花卉,写两句有一定寓意的文字。(3分)

例: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4分)

答:

五、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

四地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一、(一)(9分)

(1) (2)

(3) (4)

(5) (6)

(7) (8)

(9)

篇三:高三语文试题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携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3)伏清白以死直兮, (《离骚》)

(4)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6)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

(7)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房宫赋》)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9)既见复关, (《氓》)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陈群字长文,熲川许昌人。祖父实,父纪。群为儿时,实常奇异之。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刘备临豫州,辟群为别驾。时陶谦病死,徐州迎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强,今东,必与之争。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遂东,与袁术战。布果袭上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言。随纪避难徐州。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掾属。时有荐乐安王模、下邳周逵才,太祖辟之。群封还教,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太祖不听。后模、逵皆坐奸宄诛,太祖以谢群。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太祖皆用之。后吴人叛,乾忠义死难,矫遂为名臣,世以群为知人。

青龙中,营治宫室,百姓失农时。群上疏“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丧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边境有事,将士劳苦,若有水旱之患,国家之深忧也。且吴、蜀未死,社稷不安。宜及其未动,讲武劝农,有以待之。今舍此急而先宫室,臣惧百姓遂困,将何以应敌?今中国劳力,亦吴、蜀之所愿。此安危之机也。惟陛下虑之。”

初,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廙深德群(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犹是深闺梦里人上一句),群曰:“夫议刑为国,非为私也;且自明主之意,吾何知焉?”

----------(《三国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倨:傲慢B.更为纪拜 更:改

C.属吕布破属:适值D.太祖以谢群 谢:道谢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群“知人”的一组是(3分)( )

①以为模、逵秽德,终必败; ②群荐广陵陈矫、丹阳戴乾;

③臣惧百姓遂困; ④群言之大祖; ⑤吾亦欲赦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群出身名门,少年时就被人们所推崇。连才高气傲的孔融,也因与陈群交往,而把过去视为同辈朋友的陈纪尊为长辈。

B.陈群因为“识人”,而受到太祖的尊重,后来又让同僚佩服。

C.陈群能审时度势,忧国忧民,敢于主持公道,讲实话,难能可贵。

D.陈群知人善任,对贤才力荐,对庸君力谏,对无德者力阻,对蒙冤者力辩,这些都出于公心。

5.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6分) ks*5u

(1)吕布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3分)

译文:

(2)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3分)

译文:

(三)、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二、 文学文化名著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第二次出游的一天,堂吉诃德遇见了两个修士和一位贵妇人及其随从。堂吉诃德把走在前面的两个戴面罩、撑阳伞的修士当成劫持公主的强盗。他提起枪冲了上去。一个修士从骡背上吓得跌了下来,另一个落荒而逃。接着,他和贵妇人的仆从比斯盖人大战一场。结果他的剑击中了仆从的脑袋,车上的贵妇人便连忙恳求堂吉诃德宽宏大量,手下留情,饶了她仆从的生命。堂吉诃德乐意地答应了。这样,他便赢得了出游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桑丘佩服得五体投地,以为跟随这样一位英勇的主人,不久他的总督的封赠就可以到手了。(《堂·吉诃德》)

B.爱斯美拉达躲在巴黎圣母院避难,想见弗比斯而不得,迁怒到卡西莫多身上,叫他滚。卡西莫多想让她醒悟,在夜晚唱忧伤而又古怪的歌曲。一天清晨,他在窗台上放了两瓶花。一个是水晶瓶晶莹剔透,非常耀眼,但有裂缝,里面的花早已枯萎。一个是陶罐非常粗糙,但里面贮满了水,罐里的花娇艳欲滴。可爱斯梅拉达却整天把那枯萎的花抱在怀里。(《巴黎圣母院》

C、为了躲避巡逻队的追究,堂吉诃德不敢走大路,他和桑丘走进了一座深山。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一个叫卡迪纽的青年。卡迪纽因爱人多若泰被花花公子堂费南铎夺走,悲观失望,躲进深山过着野人一样的生活。堂吉诃德受了启发,决定自己也要为意中人受苦,在深山过过修炼的生活。他打发桑丘回家去。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桑丘大为诧异,但他最后改变主人的意见。(《堂·吉诃德》)

D愚人节这天晚上,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着这天仙般的爱斯梅拉达,误入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的乞丐王国,该王朝的乞丐王克洛潘按乞丐王国的法律被判死刑。爱斯梅拉达为了救他的命,按乞丐王国的规矩,答应做他的“妻子”,她供给他食宿,却不准他近身。爱斯梅拉达同往常一样,出现在街头巷尾。她的名义丈夫甘果瓦每天跟着她,帮助她收集卖艺的钱币。(《巴黎圣母院》)

E堂·吉诃德主仆在海边闲逛,碰到了由参孙学士装扮的“镜子骑士”,并被他激怒而进行了决斗。堂·吉诃德决斗失败,只好答应“镜子骑士”从此结束游侠生活。回家后,堂·吉诃德一连六天都躺在床上,高烧不醒。第七天醒来后彻底醒悟,立下遗嘱,强调外甥女只能嫁给没读过骑士小说的人,否则就得放弃全部遗产。(《堂·吉诃德》)

8.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ks*5u

(1)简述“一滴水换一滴眼泪”的故事。

(2)简述堂?吉诃德自封骑士的趣事。

选( )

(二)文化经典阅读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①,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放勋曰②:?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 ------《膝文公上》

【注】①契(xiè):传说中商的始祖,曾任舜的司徒,掌管教化。②放勋:尧的称号。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认为当时人们的通病是只在意吃饱、穿暖、居住安逸却不在意教育。

B.孟子认为百姓应当要懂得伦理道德,否则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

C.慰劳百姓,纠正百姓,帮助百姓,使百姓自得其所,随后赈济百姓给百姓恩惠是圣人的职责。

D.圣人不去耕作是因为他们有比耕作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教育百姓,使他们有别于禽兽。

(2)阅读下面文段,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其中体现的儒家思想的理解。(3分)

子适卫,冉有仆③。子曰:“庶④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

【注】③仆:驾车。④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0-12题 。(9分)

①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 ②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

③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由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④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

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何总是局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三是?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2008年第15期,有删改)

10.下列表述,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

B.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

C.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ks*5u

D.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

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

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

D.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

12.联系全文,为文章第④段的画线处补写句子。(3分)

答:

(二).

本题为选考题,这次只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15分)

徜徉于迷蒙烟雨中

几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舒舒缓缓地撩开了这座江南古城的春韵序幕。

单是看那雨,在回廊抑或露天里小站一会,便觉丝丝雨意温润心间。这趟子,雨是飘的,轻盈盈、慢悠悠。你看不见它,也听不到沙沙的雨声,但一会儿你就感觉有什么被濡湿了,发梢、衣襟、袖口、脸庞……湿润润的凉。你好奇地驻足,不觉抬头凝视天空,一片迷蒙,淡淡的白,哪里来的雨啊,低头一看,脚下的青石板路已是潮湿湿的一片了。

幽静的古平江路褪去了昔日的嚣躁,被春雨轻轻涂抹了一层湿意。沿路粉墙黛瓦间,有一株半株桃花从院落里探出头来,那花瓣似刚从王维的水墨画里调出来的,也带着湿意。兴致浓了,伸出手去,什么也没有,只感觉手心里像被什么轻轻挠着似了,痒痒的、酥酥的。你终于欣喜不已,我逮着这春雨了。它像是新生的婴儿,柔柔嫩嫩、俏俏皮皮的。

这样的无骨雨时飘时停,下得再密一些,便可看到细雨如针,斜织空中。落在河面上,画起了圈圈点点的涟漪,仿佛万千绣娘的玉手在如带的河流上绣起了苏锦。

如是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拙政园亦是少去了。它们蜚声于外,难免人迹喧嚣。偏爱在这寂静的古平江路默默闲走,听着雨声跫音,望着那一排排毗邻的老宅,姑苏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余韵仿佛穿越岁月的尘埃,渐渐氤氲继而弥散在这江南烟雨中了。随意拐进路边的一座老宅,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原为皇家粮库的李坤堂宅,一落三进,精致的砖雕门楼题额“燕翼贻谋”,庄严、肃穆。倚墙而立,静静感受,似乎有重重影幻在眼前掠过。几许足音,成篇的故事最后都如这纷扬的细雨,一滴滴融入历史的河流里。惟有这青砖墨瓦、飞檐翘角、清幽小巷记下了曾经的踪迹。水,苏州的魂呵,置身其间,仿佛一脚迈入了吴文化的历史长卷,恍恍然的,现代生活的烦躁都幽幽地隐匿在身后了。 缓缓地踱步在这青石板路上,雨滴把石板路洗得光亮。凝眸回望古平江路两侧伸出的众多悠长悠长的小巷,驻足巷口,优雅、轻柔的评弹曲调不知是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曾以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和宋代武状元周虎一度居此而闻名的萧家巷,巷虽小但多深宅大院,古迹亦多。推门而入,凝重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的大宅,呈现着姑苏城不一的历史画面。在这里,一花一草,一墙一巷都是那么轻易地让你跌落进这座江南古城的风韵里。这巷弄就是姑苏城的条条血脉啊

而今,漫步在这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

脉的母亲!听母亲轻语,感母亲之体温,千回百回,忘却了归路。

1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文章开篇写姑苏城的细雨,为全文营造了一层迷蒙的湿意,展示出古老的苏州城穿越岁月尘埃的独特魅力。

B. 作者以雨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和叙述抒情的载体,因雨而思,因雨生慨,巧妙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春雨的真切感悟。

C. 文中对李坤堂宅、萧家巷的描写,突出了古老的苏州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D. 第六段写评弹曲调不知从哪扇门扉镂窗里飘逸出来,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烟雨迷蒙天迷失精神寄托的痛苦之情。ks*5u

E. 作者在文章末尾将古老的苏州城称作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这座底蕴深厚的城市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14.“如是细雨,最为繁华的观前街是不去的,名甲天下的拙政园亦是少去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4分)

答:

15. 联系全文,试分析“漫步在这平江路,独自徜徉在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我亲近到了孕育我、给予我个体精神血脉的母亲”的丰厚意蕴(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6、依照下面示例的句子,另选一花卉,写两句有一定寓意的文字。(3分)

例:玫瑰——你娇艳美丽的花朵下面,却有着锋利的刺,是不是因为你懂得:既要展示美丽,也要保护自己?

17.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8字)(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00字左右)(4分)

答:

五、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限文体;字数800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华安、连城、永安、漳平一中、龙海二中、泉港一中”

四地六校联考

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