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不以千里称也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03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 ,有文 之称,

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学过的诗歌《 》。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⑹才美不外见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⑻策之不以其道: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⑾执策而临之: ⑿其真无马邪: ⒀其真不知马也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本文的主旨是: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 12、填空:

(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 家;被后人誉为 “”之首

(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 的手法,食马者喻指,千里马喻指 ,伯乐喻

指, 抨击了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 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 13、用原文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

(14)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15)、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 (16)、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

(17)、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祇()骈() 不外见() 食( )马者

槽()枥() 一食( )或尽粟()一石( ) 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祇( ) 骈死( ) 策( )之不以其道( )

1

执策( )而临( )之 ④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了 ____________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1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①才美不外见 通,含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含义:; 通 ,含义: 2 .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④其真无马邪 通,含义: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

⑴ ⑵

1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0、选择正确的答案: (1)才美不外见 ( )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 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 D. 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连线中考:

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

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三、《马 说》答题: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五、 (节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 B.1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 C.2和 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3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或:食: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2

《马说》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 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九、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学习。(或: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12、(1)韩愈 唐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2)托物寓意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人才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 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 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14、zhǐpiánxiàn sì cáolìshísùdàn 15、只是并列而死鞭打正确的方法鞭子面对

16、(1)“见”通“现”,表现。(2)“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7、(1)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3)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18、马不停蹄 马齿徒增 马到成功 马仰人翻

不以千里称也上一句

马革裹尸马失前蹄 马首是瞻 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0、(1)A(2)B(3)B

10、(1)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2)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3

篇二:2012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6Unit3练习卷

1.默写。(12分)

【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

【小题4】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小题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7】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气人不屑也。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广袤的天空容纳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才有了绚丽神奇,气象万千;辽阔的大海汇聚了涓涓细流、滚滚江河,才有了碧波荡yàng,浩瀚无垠;苍莽的森林共存了高树矮丛、藤蔓杂花,才有了郁郁葱葱,勃勃生机。英明的君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开创的盛世在历史长河熠熠生辉;包容的城市chǎn开大门迎接八方宾朋,书写着大市场全世界都知道的神奇篇章。

【小题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 ) ( )

【小题2】

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 ( )

【小题3】根据语境,用成语替换语段中的画横线部分。(2分)

3.古诗文默写。(12分)

【小题1】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题3】商女不知亡国恨,。

【小题4】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小题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小题7】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气人不屑也。

1.阅读《春》的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 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 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ō( )戴着lì( )。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②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 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小题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笼.着( ) 黄晕.( ) 披着suō( ) 戴着lì( )

【小题2】给文中第①②段各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指出这

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运用这种修辞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选文③④⑤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现代文阅读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

(2)“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

(3)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

(4)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7)“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

(8)“月亮出来了。”我说。

(9)“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0)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1)“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12)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

(15)“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

(17)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着——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18)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盆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小题1】阅读文本,理清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照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

发现星星--_____________--议星星—捞星星--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画线的句子。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语境: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甲】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晏子患善恶不分

齐侯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说苑·政理》)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语。(4分)

(1)恢弘志士之气 (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为政何患(4)此言也信矣

【小题2】下面各项加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患善恶之不分B.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则百僚各得其所宜C.俱为一体为政何患D.以光先帝遗德何以察之【小题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言进,则善无由入矣。

【小题4】甲文诸葛亮希望后主“ 、 ”(限填6个字),与乙文晏子和孔子的话相一致,但又有区别。(2分)

【小题5】请引用甲文相关语句,分析乙文为政“善恶不分”会有哪些后果?(4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边小洲。。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小题1】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所呈现的画面。(2分)

【小题2】“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小题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

怎样的心理状态? (2分)

【小题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2分)

1.下面两个题目,

篇三:马说试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

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