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上一句 > 列表页

枳花明驿墙的上一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0  分类: 上一句 手机版

篇一:九年级期末试卷

2015年期末考试

九年级 语 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书写其它答案。

一(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jué起( ) ruì智( ) qián诚( ) 急不xiá择(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2~4题。(6分)

友善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连结情感的niǔ dài( ▲ ),是增强团结的基石,是孕育hé mù( ▲ )的襁褓。友善似一缕清风,除却人际间的烦躁。 ▲, ▲ 。凭借友善干戈可化玉帛,倚仗友善能解积怨为亲情。人们渴望友善,人际间更需要友善。因而多些友善,给喧嚣的尘世添—份舒坦惬意,给复杂的人生带来一份诚挚与温暖。讲友善,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希望人与人之间,多些A(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似的循循善诱,多些朋友、同志式的批评,少些不分青红皂白的横加指责,少些尔虞我诈的相互攻击。古人曰:?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即便是一句关切之辞,tǐ liàng( ▲ )之语,都会令对方备感快慰。这样,有了友善,就多了一份亲情,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支持与理解。

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3.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请在A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成语。(1分)

A处的成语是 。

4.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5.弘謇中学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拟举行?传递友善,感受真情?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8分)

(1)校团委请你策划?传递友善,感受真情?的主题活动,写出你策划的两个主题活动名称。(2分)

活动一: 活动二:

(2)阅读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12字)(2分)刘盛兰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1998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

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废品,换回一些钱。他17年来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3)友善诠释着真善美。文学作品塑造人物,折射出作者对真善美的渴望。请从《格列佛游记》备选内容中任选一个,概述折射出主人公体现真善美品质的情节,并说说对你..

有着怎样的濡染和影响。(4分)

①皇宫失火,格列佛撒尿灭火。 ②格列佛不愿遵照皇帝的命令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

6.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① ,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④长风破浪有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⑤ ,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桃花源记》中借? , ?再现老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境界。

二(59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7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①墙。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铎(duó):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

7.?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结合诗句,说出妙在何处。(3分)

8.结合全诗,说说作者是如何具体表达?羁旅乡情?的?(4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①久已病矣( ) ②醉翁之意() ③寒暑易节( ) ④人恒过()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注释】:①浑邪:匈奴首领名。②风:教化

10.用?/?标出句子中的一处停顿。(1分)

河 南 上 富 人 助 贫 民 者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①以田畜为事() ②上以语丞相弘() ③愿陛下勿许() ④会浑邪等降() ....

12.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13.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卜式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18题。(15分)

阅读,丢失了什么

陈应松

①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②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③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在过去人们的印象中是羡慕和尊重的对象。人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以读的书多为荣。一个孩子如果手上经常拿一本书更会被长辈们称赞,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去年湖北高考文科状元就曾经把《红楼梦》读了不下十遍;一些高考作文满分的学生,一般都是有超强阅读欲望的孩子;古往今来那②①

些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哪一个不是喜爱读书的人?而且,那些学有所成者,往往都很注重阅读经典。可是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你读不读书,并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④我们丢失了对内容的鉴赏能力。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

⑤以文学作品为例。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在大海里驾着一条小船打鱼,八十四天没打着鱼,生活没有着落,靠一个小孩给他四处讨吃的,到了第八十五天,他一个人下海,打到了一条大鱼,跟这条鱼较量了几天,把鱼杀死拖回港口,但一路上鱼被各种鲨鱼吃掉,等他回来时,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子。这是一部好作品。你可以把它当励志小说读,因为有大家都知道的警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但往深处看,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一个作家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⑥我们丢失了阅读的耐心。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手机阅读的“刷屏”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可以“刷刷”地跳过去。譬如微博,是典型的快餐式阅读。微博上是喧嚣的资讯的汪洋大海。那里有社会热点,人们可以天天做读者,还可以发帖做评论员,但长期下去,丧失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分量和生活质量的人。

⑦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会在书上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还会回头去阅读已经读过的章节来体会前后的意思。会把好的地方折上,以后翻开永远记得最好的段落与句子,那些发黄的纸张则记下你青少年时期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刷屏时代的阅读,在阅读之后的这些遗存全然不见,阅读没有了记忆。

⑧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伟大而充满尊严的阅读的传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与其说在做梦中等待,在网络的迷惘中精神缺氧,在寻找灵魂的荒原中徘徊,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的阅读。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14.文章表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3分)

1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阅读正在遭遇危机??(3分)

16. 第⑥⑦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一句中的?虚荣心?,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

18.《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第三段中提到有学生曾经读了不下十遍。你读过吗?请说说,小说中?木石前盟?指 (人物)与 (人物)前世的爱情盟誓。(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2题。(18分)

远去如花

①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日子,一直慨叹自己生命中的那些幸福过快乐过的往事都已逝去无踪,汹涌奔向眼前心底的,似乎都是不被预料的挫折和坎坷。就仿佛人生一下子进入了漫漫长冬,春暖花开成了遥不可及的梦里风景。

②想起春暖花开,便想起那一年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当代课教师时,班上一个叫李叶叶的女生。那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甚至连电都不通。每一家都是破败的石头房,斑驳腐朽的木板围墙和院门。正值夏天,我去李叶叶家家访,一进院子,立刻被一片花的世界包围。满院的花儿,在风中轻吐着缕缕芬芳,一时间,我愣在那里。之前也曾走访过许多学生,几乎每一家院里都是凌乱至极,不是堆着木头就是石头,像眼前这一片炫目的灿烂,让我有一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③李叶叶的母亲告诉我,那些花都是李叶叶栽种的,而且每天都去井边提水浇灌,已经三年了。十三岁的李叶叶对我说:“我不喜欢院子里那么脏那么乱,虽然我们每家都很穷,可是种些花也不用花钱,就是多去提几趟水,那又能累到哪儿去!老师你看,这一院子的花,出来进去的,看着心里也舒坦!”

④第一次,在这个贫困的山村,我看到了一种美好的希望。之前,看着每一家的萧条,看着每一张脸上的麻木,心里就泛着无由的沉重,似乎只有在那些学生的脸上,才能看到一种生机,却也是担心以后他们会像父辈一样在这贫穷的风霜里沧桑了笑容。 ..

⑤还有一年,客居在沈阳。那时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在这个城市里艰难地为梦想而奔波劳碌。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的二楼里,每天要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基本两头不见太阳。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直至世事的风霜让心中的梦想蒙尘。

⑥一个周日,起得晚,推开窗,很好的阳光,六月的空气带来城市外的清新。蓦然间,便闻到了一种淡淡的清香,四下张望,见对面的平房里,一个女人正往窗台上摆花盆,花盆里绽放着几朵小小的淡黄色的花。这一刻,向来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我,忽然间便仔细端详起那盆花来。植株极矮,花朵也小,一种很浅淡的香,似乎随时都会消散于空气之中,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嗅到。虽然我根本不认识那盆花,但在那个上午,却被它长久地吸引了目光。

⑦终于,午后去向那个女人请教,那是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我知道,她在附近的一所郊区中学当老师,很坚强也很乐观的一个人。她告诉了我花的名字,但是现在已经记

篇二:江苏省阜宁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4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裴承飞 分值:16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日期:2013.9.26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妖娆 绕道 富饶 阻挠 B﹒佝偻 竹篓 雕镂 丝缕 ........C﹒渎职 牛犊 尺牍 黩武 ....D﹒菱角 棱镜 凌晨 陵墓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1)市、区档案室是微机化管理,查阅相对容易,但在单位的档案室查找却难上加难。由于资料众多,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被丢失的部分,就像是 ▲ 。

(2)剡溪,就像一位 ▲ 的老人,波光里满是岁月的褶皱。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渐渐地融入了历史的一场场清梦中。

(3)景区在管理帐篷客问题上不宜“一刀切”,应 ▲ ,做好配套服务,想方设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A﹒海底捞月 饱经沧桑 顺水推舟 B﹒海底捞月 饱经风霜 因势利导 C﹒大海捞针 饱经风霜 顺水推舟 D﹒大海捞针 饱经沧桑 因势利导

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填上能概括此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不超过20 个字) (4分)

。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是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多实行AA制;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这对文化的影响也是

4结论。(不超过25字)(5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交 河 县 吏

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赂求援于县吏。吏闻盗之诬引,由私调其妇,致为所殴,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曰:“此事秘密,须其妇潜身自来,乃可援方略。”居间者以告乡民。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母告妇,咈然(fúrán不悦貌)不应也。

越两三日,吏家有人夜扣门。启视,则一丐妇,布帕裹首,衣百结破衫,闯入。问之不答,且行且解衫与帕,则鲜妆华服艳妇也。惊问所自,红潮晕颊,俯首无言,惟袖出片纸,就所持灯视之,某人妻三字而已。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妇掩泪曰:“不喻君语,何以夜来?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吏发洪誓,遂相嬿婉(yàn wǎn欢好貌)。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枳花明驿墙的上一句),惟恐不得当妇意。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

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狱解之后,遇乡民,意甚索漠,以为狎昵..

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知其相绝,乃大恨。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吏又惑之,因告官曰:“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盖觊怂恿官卖,自.

买之也。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问乡里皆云不伪。问吏何以诬乡民?吏不能对,第曰风闻。问闻之何人?则噤无语。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今当受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乡民妻,冀脱棰楚。不虞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官覆勘乡民,果被诬。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

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无往不复,天之道也。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惟恐不得当妇意当:担当 .

B﹒免无赖凌藉 凌藉:欺凌 ..

C﹒吏又惑之惑:被诱惑 .

D﹒冀脱棰楚棰楚:杖刑,惩罚 ..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是(3分) ( ▲ )

①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②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③问乡里皆云不伪。

④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⑤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⑥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交河县有个乡民质朴憨厚,但被强盗诬陷为同伙,无法昭雪自己怨屈,便行贿县吏请求帮忙。县吏意测其妻漂亮,顿生色念。

B﹒乡民之妻为救夫被迫无奈乔装打扮了一番去满足了县吏的欲望。事后,县吏觉得乡民见到他

发窘,不好意思,以为乡民心存惭愧。

C﹒一般情况下愚蠢的总是斗不过聪明的,但有时物极必反,往往在预料之外,愚蠢人的智慧有时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突然地胜过聪明人。

D﹒本文人物个性较为鲜明,主要人物形象也较为生动丰富;情节较为复杂而且起伏大,悬念也较多。结尾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3分)

(2) 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3分)

(3)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1.征铎:铎,duó,大铃。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2. 槲(hú):一种落叶乔木。3. 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花白色。4. 杜陵:这里指长安,可指作者故乡。5. 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 说明“枳花明驿墙”一句的含意。(2分)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

(3) 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对颔联有如此评价:“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2) ▲ ,不思其反。 (《诗经〃氓》)

(3) 不抚壮而弃秽兮, ▲ ? (屈原《离骚》)

(4) ▲ ,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

(5)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6) 飞漱其间, (郦道元《三峡》)

(7)君子生非异也, ▲ 。(荀子《劝学》)

(8) 历览前贤国与家, ▲ 。(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相片

孙 犁

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纸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信封是她们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给她的丈夫写信。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得不像!”

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

“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

“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

“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

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出于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

“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

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

“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

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为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

1947年2月

11﹒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请简析本文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

12﹒远房嫂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4分)

13﹒末段有什么作用?(4分)

14﹒本文以“相片”为题,请探究其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①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②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

③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中的这些底层人物能如此真实感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④要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⑤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要注意选材,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⑥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⑦当然,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还有其他一些艺术手法,通过阅读与写作实践,你自然会慢慢体会到。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 分)

16﹒本文在论证上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特点? (6 分)

17﹒综观全文,如何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请概括说明。(6 分)

篇三:九上诗词赏析训练题(附答案)

6、词的上片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各写了什么事? 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

7、词题目“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雄豪、壮美的作品。

8、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二、课外古诗词 1、 《观刈麦》

(1)如何理解诗中“力尽不知热”一句的内涵?

(2)诗中那位贫妇人的言行反映了当时一个怎样的残酷现实?

(3)诗的末六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7、(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

(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

(3)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月夜刘方平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

(2)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 ,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 ,。

3)“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4)这首诗的语言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

(5)有人认为这首词胜在后两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仰望 大地静谧(夜寒料峭) 虫声新透;

(3)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4)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独具一格。

(5)诗的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后两句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意对即可)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2、“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

1、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2、拟人;“碾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

商山早行温庭筠

1、 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2、 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诗中的“羁旅乡情”

3、 “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照”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4、 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 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6、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7、 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8、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9、 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

2、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 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5、①还有“月”“

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深切的思念。

7、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

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9、本诗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破阵子 晏殊

1、这首词勾画了美妙的春景,上阙(划波浪线处)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分)

2、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3分)

3、词的下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

4、请简要赏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一句

5、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传神地绘景,生动而鲜活,明媚秀润。

B.“三四点”、“一两声”或为写实地,更透出幽静与悠长。

C.词的下片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D.整首词语言通俗,激情昂扬,境界阔远。

参考答案:

1、 这幅美景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燕子、梨花、碧苔(或苔藓)、黄鹂、柳(飞)絮、池塘(或小

池、水池)、叶子(或树叶)

2、 通过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少女的笑靥如花,笑语盈盈。外貌可写静态的也可动态的,得1分。语言要能表现游戏

(斗草)赢了的喜悦,得1分,表达1分。 示例:在采桑的路上,两位少女她们正好遇着;一见面,西邻女就问东邻女:“你怎么今天这么高兴?夜里做了什么好梦了吧!快说来听听!”东邻笑道:“莫胡说!人家刚才和她们斗草来着,得了彩头呢!”

3、通过刻画人物的“笑”,描绘了一个美丽、清纯、活泼、浪漫的农家少女形象。

4.从视觉、听觉上,写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诗人对春景的赞美之情。

5、D

醉花阴 李清照

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两句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词人的何种感情?情与景是怎样融为一体的?

2、 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被前人成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3、 任选角度给诗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一点赏析文字。

1、这两句词描写了秋日的沉雾、浓云,和静静焚燃的瑞脑新香。抒发了词人在“叶叶梧桐坠”的深秋,居寂寞孤独之中的对丈夫明诚的思念和闺中寂寞无助的忧伤。以景生情,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之中,词人既感触纤敏,又想到良人外游,故情生;又移情入景,两相融合。

2、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借无理之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妙绝古今。

3、设想奇妙,以花喻人,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突出词人因愁苦悲凉、别情神伤而憔悴之情态。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