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的学习心得体会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5  分类: 学习心得体会 手机版

篇一: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学习辩证法的感想

谈到辩证法这个词,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每一天我们都在用它处理一些事情,比如说为人处事。在学习了辩证法之后,我更加了解它真实的包含的一些内容。其实我认为辩证法就是一些哲学家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处事方法或者态度做了总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辩证法的实践者。

对于辩证法的定义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最远要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一些学者在探索世界的本原问题时,发生了争论,而其中爱利亚学派芝诺的辩证方法被认为是最初意义上的辩证法。亚里士多德认为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之后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它的定义也在变化,不断的完善,直到现在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他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关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辩证法下了科学的定义: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

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在发展,我相信随着历史的发展它的含义会更加丰富,我们并不能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的定义确实在反应一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所以我们并不能站在现在去评断它过去的对错。

辩证法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了三种发展形式,古代朴素辩证法,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现代唯物辩证法。从它的发展形式中,可看出辩证法有分唯心跟唯物主义辩证法。它推翻了我一直以为的辩证法就是唯物的的想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对辩证法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其发展规律等等。它帮我们正确地认识把握客观世界。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辩证法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列宁曾对辩证法有

这样的定义:“在通晓概念本性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概念的艺术。”即从活生生的现实具体事物出发,从而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从中抽象出反映事物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概念和范畴,这样就是对事物的概念化的把握,这些概念又构成关于事物的认识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人们可以根据概念的运动和转化来全面的、近似的把握对象。可见其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这在我的生活中我能够深刻感受到,如何去看待一个人一件事,当跟朋友发生争执后,我会想到他的好,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当想到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对自己的帮助等等这些就不会生气了,从而有利于自己与别人能够更好的相处。

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需要辩证法,它是一门基本的科学。同时辩证思维方法也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希望在以后的生活

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辩证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还不是太多,只是了解到一些皮毛而已,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多学习。这样就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成长,指导自己的生活。

篇二: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谈学习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心得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段时间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特别最近学习了唯物辩证法,有一些心得体会,故写此文表达一下。

首先,说一下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认识:

引用教材概念: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式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一概念,可以联系实际,我们从事理工科学习研究的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这方面理论。例如:高等物理是从高中物理延伸而来,这一理论中的经典力学部分主要解决的是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哪些力作用,以及这些力是如何作用的问题。这些物体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受人的主观意识影响,也就是说,不管你抑或别人承认与否,它是存在的。而我们在力学的角度研究,这是他们相互联系的形式之一,可能有其他方式,如颜色、性质的联系,但这些都不是力学所研究的,我们可以在其他学科加以研究。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理解这个概念对我们理工科学生不免有点勉为其难了,虽然主观辩证法运用更多的可能在历史或文学领域,不过我们也不妨一试,人类认识事物是有其规律的,例如最早的时候,我们认识打雷下雨这些自然现象的时候,可能认为是鬼神的杰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打雷下雨是有其规律的,如,在此以温带为例,在季风气候区,每年的夏半年的雨水较多,而冬半年的雨水较少。而打雷大家也许已经很熟悉了,雨天打雷多已经被作为常识而被大家认知。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运用它能够科学的认识世界,因而它是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只说概念未免太高、太大、太远,我们不妨把这些方法展开,选取思考较多的部分,加以实际的事例,以便更好的理解。

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体现在:联系的客观性,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在《水浒传》中,宋江包庇劫取生辰纲的晁盖一干人等,后来被揭发,宋江逃窜,官府拿不到人,因而去找其父,其父出示一张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以示与宋江无关系。这张文书虽然在契约(暂且如此定义)上断绝了与宋江的关系,却改变不了他是宋江生父的事实。从宋江与其父在自然伦理的联系来说,联系客观存在,无论承认与否。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几层含义,一是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好比一个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协作,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务;二是任何事物都同其他的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如果把我们人看做一个事物的话,人有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要,需要同社会中的其他人和事物相互联系来满足;三是整个世界处在相互联系之中,当今时代,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这个概念已被世人广为认同。联系的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可以是本质的,也可是现象之间的,总之不一而同。 发展的观点,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好比人的生老病死、气候的四季变化、天气的阴晴冷暖。

全面的观点,即矛盾的对立统一,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这一概念较难理解,举个不好的例子,在一些经典动画片中,会有此类剧情,当主人公为一个问题矛盾时,会跳出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可以把他们当做矛盾的双方或者矛盾的两个方面吧。

三、唯物辩证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分宏微观来看:

在微观上,他们有相通之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这些思维方法在两者中各有体现,这对于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很有用的指导意义。

在宏观上,这个问题可能有较大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唯物辩证法是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思维方法,而现代科学更多的是运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如果运用唯物辩证法,考虑的因素过多,不利与认识问题。对此观点,不能妄下结论,暂作参考,只要有利于科学研究,都可以加以利用。

由于精力有限,对于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只能达到此程度,感觉对于本学科的学习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有时间精力,会加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为学习研究提供更好的思维方法的指导。

篇三:学习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感

作为一名工科生,我向来不对政治理论的书籍“感冒”, 如果让我读一本政治书,我更乐意去计算一个方程。说实话,对于这学期的《自然辩证法》课程,起初我并没有特别的兴趣。可随着课程的推进,在刘教员的讲解下,我发现这门课并不只是想我看到的那么简单,它涵盖万千,是很多文人墨客以及各领域大家集成的产物,它的很多内容可以适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解决一些我认为和它毫不相干的问题,这也让我对理论的知识更加重视。

课程中教员讲述的《自然辩证法》,其广义的定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史为基础,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技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其中,人与自然、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之间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体系的始终。

如今,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等,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

辩证法的学习心得体会

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帮助。

转眼,一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但是刘教员每一节课富有激情的讲课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我今后在人生思考或在职业生涯规划我想都有一定影响。本学期虽然课程内容不多,但其中教员安排了多次研讨活动,也鼓励我们惊醒思考和发言,在学习与交流中碰撞出思

维的火花,让大家更能结合自身体会与感悟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更具有实用性。

工科研究生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将来也是要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因此,工科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上。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足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首先是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技术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而另一方面,现代技术问题又越来越综合化,任何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如现代数控机床技术,不仅涉及到机械,而且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现行的越来越专门化的技术教育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其次,技术与社会密切相关,任何技术都是由社会中的人去掌握和操纵,任何一件技术产品又都是为社会服务,供社会所“享用”。技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技术知识,而且必须了解必要的社会知识。如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机器时,要使操作人员方便省力,必须懂得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要使产品外观美观漂亮,还得掌握一些心理学与美学的知识;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有些设计尽管从技术本身考察合理可行,但由于外观设计“傻大黑粗”,操作费工费力,成本昂贵等,未必为社会所接受。而现实中,工科学生不仅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狭窄的专业中,而且非常缺乏社会知识;因此,就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在

学校“高分”而在实际工作中“低能”的现象,空有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宏伟的设想、设计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 教育没有帮助他们找到技术与社会的联络点。而自然辩证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现行教育的不足。首先,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不仅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而且也把技术本身作为整体来考察。它使得学生们从哲学、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到,技术本身也是一个体系。社会中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联系起来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来说,虽然设立了各门专业,但各门专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任何一个专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而“孤军深入”,相关或相邻学科的超前和滞后发展往往对该学科也有制约和影响。如学机械专业的,并不能把“电类”专业的知识认为是事不关己,机电一体化才是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愈来愈狭窄的专业领域内从事学习与研究,甚至使一些人沦为狭隘分工的奴隶,但同时也使得各专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工科学生不应也不能囿于自己狭窄的专业,从认识上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专业面,广泛吸取各类专业的知识素养,这样才不会眼光狭窄。

最后,再次感谢刘教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自己对自然辩证法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以后我会将这些知识更加灵活地应用在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这也必将对我个人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