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礼仪
当前位置:首页 > 礼仪范文 > 饮食礼仪 > 列表页

满族饮食礼仪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1-28  分类: 饮食礼仪 手机版

篇一:独特的满族饮食文化

独特的满族饮食文化

辽东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居住的满族人口众多,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饮食文化。

满族风味食品制作的原料一般都来自本地所产,就地取材,当时由于受生产技术限制,根本就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只能琢磨着花样,粗粮细做。这当然就离不开小米、大黄米、小黄米、高梁米、小豆、玉米碴子及蜂蜜、白糖这些调味品。满族特色食品都离不开“酸、甜、黏”这三个字,而且制作过程也都很相似,一般都是把上述小杂粮用清水泡上多日,其间反复换水,以防发霉变臭,待到泡出酸味来,就捞出来放进石磨内磨成面,留着制作各种美食。

满族风味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好储存,吃了耐饿,制作过程简单易行,不论是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放置多日不坏,而且在不同的季节里,制作食用的食品也不同,这主要是受当地严酷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众多因素影响。春天,由于万物复苏,人们开始忙于耕作,无瑕顾及饮食质量,怎么快、怎么方便就怎么做,这就使牛舌饼、窝窝头、发糕这样的干粮派上用场,一锅能蒸(烙)出几十个,一顿吃不了,下顿随便烧点火热热,就点汤和大咸菜就能饱餐一顿。偶尔客来,便以自产的大黄米加小豆,焖成干饭待客。为了显得周到,让客人吃得更香,有的还在饭中拌入荤油,再加上蜂蜜或白糖,吃起来可与南方的八宝饭媲美。到了夏天,吃的花样可多了,什么攥汤子、炒米叉 子,包苏叶饺子和“菠萝叶饼”。菠萝叶饼制作过程是这样的:人们先把玉米碴子放在清水中浸泡数日,到略微有酸味后捞出,带水磨成面,以豆角和猪肉拌馅,再用从山上采回来的嫩柞树叶(满族人称其为菠萝叶),包成饺子状,放进锅里蒸熟了以后便成了菠萝叶饼。这种食品外观晶莹剔透,吃起来酸甜可口,开胃健脾,耐人寻味。到了秋天,人们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张罗着用新打下来的荞麦面压吃,好抢抢先,增增秋膘。

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先把荞麦面用水和成面团,然后搓成条状,放进木制的床内(跟现在的压面条机功能相似),双手一较力,长长的条便直接流进滚烫的大锅内,用笊篱捞进碗时放入蒜泥和肉卤便可以食用,味道保管一点也不差,直辣得你全身直冒汗。到了年根底下可热闹了,全家老少齐动员,和面的和面,烧火的烧火,蒸豆包、烙黏火勺、炸油炸糕,弄得满屋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一部分放在外面冷藏,留着过年吃;另一部分则当作祭祀用品。

另外,满族人到现在一直还保留农历四月十八下大酱,秋天渍酸菜、窖藏土豆、萝卜、大白菜等习俗。尤其有意思的是,一进腊月,伴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呼啸的北风,弥漫的袅袅炊烟,猪们凄厉的叫声就会充盈辽东山区的每一个村前堡后,一年到头吃吃睡睡,无忧无虑的肥猪们,必定在这嘎嘎地冷,呵气成霜的季节里难躲此一刀了。

杀猪也是个技术活,先提“掌刀的”,他先用左手抓住猪耳朵,再用右手在猪的脖子上拍拍捏捏,然后抓起刀,猛扎进去,血“嘭”地喷出。刀一抽出,暗红色的血汩汩地流进事先放好的,里面已经放入盐和适量的凉水的大铝盆中,另一个人不停地用高梁秸制成的小叉子搅拌个不停,以免鲜血凝集成块就再也不能灌血肠了。杀猪要求不能一刀直刺心脏,这样因为猪死得快,血流得少,血滞留在肉中,颜色不好看,不鲜嫩,必须过后再补一刀让猪慢慢地死,血一点点地流尽,直到不“哼哼”为止。然后是退猪毛,开膛,剔猪肉。退毛的学

问可就大了,要掌握好猪放在热水锅里的时间,上下左右不停地翻滚,如果烫时间长了,猪毛就薅不下来啦,时间短了也不行。弄净猪毛后,这回豆秆该派上用场了,用其搓猪身上的老皮,既省事又干净,然后再把一瓢瓢凉水往猪身上浇,接着再用刀把个别没有拔掉的猪毛“打掉”,一下子使猪身上变得白白净净。

在辽东,杀猪菜有几样不能少的,酸菜血肠白肉,还有刚从骨头上撕下来的瘦肉。吃饭的时候,各种小炒摆在四周,中间一大碗白花花的肥肉片子。旁边还有一碗盐加开水的蒜泥,这样的蒜泥最辣,味儿也纯正,是专门为吃血肠和白肉准备的,满屋热气腾腾,肉香四溢,惹得花狸猫跳上跳下“喵喵”直叫。吃杀猪大菜,最根本就是品尝血肠了。要想把血肠灌得好,吃着香,不仅放调料是关键,而且要想吃得干净放心,必须找几个干活干净利索的人来倒肠子,洗肠子,不留一点赃物,去掉异味。

说起烀肉也有讲究,肉必须是刚割下来的,还冒着热气,下到锅里必须咕嘟十几个来回才能有味。然后再用烀肉的老汤酸菜煮血肠。这样食用时,佐以蒜酱,感觉肥而不腻,酸菜香而不酸,血肠香嫩可口,营养价值极高,开胃健脾又解酒。

满族人热情好客,每年杀年猪前,全家上下齐动员,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只要有点联系的都要请个到,一个都不落,借机会相互间沟通一下感情,互通有无,唠个没完没了,喝得一醉方休。

篇二:满族饮食文化

满族饮食文 满族饮食文化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要,使生命得以延续,而且也是人们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离开饮食,人类无法生存,当然也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饮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自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饮食文化系统,包括各民族饮食文化在内的中国饮食文化,真可谓“誉满全球”。

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个民族饮食习俗的形成,既与这一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及生活方式有关,又和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影响和交流有关,环境、气候和物产的差异,往往导致饮食的原始结构和制作技术的不同,各民族饮食习俗的交流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独特食俗,常因地区和民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一)满族主食

满族人过去以玉米、稗子、高粱米、小米、荞麦为主食,现在以小麦、大米为主食。满族人的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晌午吃用黄米或高粱等做成的饼、糕、馒头、水团子这类的“饽饽”。“饽饽”是满族人对面制食品的统称。大众化的手工制作“饽饽”有馒头、烙饼之类,稍精细的有糖火烧、燕窝酥、牛舌饼、茴香饼、佛手、马蹄糕等多个花色品种。 糖火烧:和好面团、擀饼前,先将奶油裹进去,外面加上清油,入炉一烤饼便起层,皮酥脆,里面香软。

燕窝酥:白面中掺黄米面,加清油,糖水和面,面馅揉好掐成长剂子,剂子上沾油,扯条,折成七八股,盘旋压成饼状,四周高,中心凹,中间撒白糖,青红丝,烤出来香甜松软,形如燕子窝,故名:燕窝酥。

扇子饼:扇子饼面比较硬,吃起来有嚼头,入炉前先做成扇状,并压上花纹,这种饼可大可小,便于旅途携带。

茴香饼:味咸。和面时揉进盐水和茴香粉,香味很浓,拍成长方形,叠三层到四层,吃时便于中间夹肉。类似汉堡包。

除此之外,还有“粘饽饽”也是满族喜食的主食。如春做豆面饽饽,夏做苏叶饽饽,秋冬做粘糕饽饽。

豆面饽饽是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同时将黄豆炒熟磨面,饽饽蘸豆面,呈金黄色,又粘又香。

苏叶饽饽是将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面,将小豆煮烂过滤成红豆沙,包入粘高粱米面内,抹上油包入苏叶蒸熟,苏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

粘糕饽饽也是将大黄米、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内可夹小豆泥,食用时蘸糖或油煎。农村冬季做成的“粘豆包”即属此种饽饽。

说起“粘豆包”在我市当前农村仍很盛行。一般是一进腊月门家家户户就用磨破粘玉米馇子,过去是用驴拉磨或由人捧磨杆拉,现在用电磨拉破成粘馇子后用水浸泡,发酵一周,待粘馇子发酵好后,用水过滤后打捞干净,放入电磨里拉粘面子。粘面子拉好放在锅台上沉淀,除去多余的水份,一团一团冻成砣子。过了腊月初八,家家烀小豆,户户包“粘豆包”农村妇女这时也是“聚堆闲聊”,“串门唠嗑”的黄金时段。左邻右舍,前村后屯,排好号,今天给张家包,明天帮李家包。包好的豆包拿到外面冻了,再拿进屋用簸箕收进仓房的地缸里贮存起来,想吃时捡些放在蒸帘上,烧开锅就好了。刚出锅的“粘豆包”油黄铮亮,令人垂涎。就这样,妇女们在嘻戏说笑中攥着圈包上半个腊月,就临近小年了。走亲探故,访朋问友,带上半面袋子“粘豆包”就成了上乘的“年货”。

粘耗子:在我市农村也很盛行。原料是用粘玉米加成的面,加水和匀,再包入烀好的小豆沙,用到山林里采撷的椴树叶或玻璃哄子叶(一种植物叶)洗净,抹上油,将包有小豆沙的粘面

团拍成饼包入椴树叶中合拢成小半圆状,形如耗子,故名粘耗子,放在笼屉上蒸熟即可食用。味清香可口。是夏季铲地或上山干活后方便携带的主食。

小肉饭:又称杨子饭,是满族传统食品,用炒猪肉丁与高粱米一起焖制,如果多放些盐水,则成了鞋子粥,这种吃法在我市已很少见到,既使有也已用大米取代了高粱米,在辽宁省一些满族聚居区域此种吃法仍然延续。

龙虎斗:用大米、小米、小豆合焖的饭,因“斗”与“豆”谐音,大米、小米喻之龙虎,故称“龙虎斗”。秫米(高粱米)饭。将秫米放水中煮熟,捞到冷水中浸凉即成,多在夏季食用。因秫米素有“美肉”之称,夏季日光照射充足,紫外线往往引起人们皮肤过敏,这个季节食用秫米饭即鲜署纳凉,又起到了保护皮肤,预防紫外线过敏的功效。

二、满族烹饪

满族的烹饪以烧、烤见长,擅用生酱(大酱)、蔬菜及菌类。满族先人好渔猎,祭祀时除用家禽、家畜肉外,还有鹿、麋、獐、狍、雁、鱼等。尤喜食猪肉,猪肉多用白水煮食。 白煮肉:创始于满族,至今有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北京“砂锅居”饭庄制作此菜最为著名。传说清乾隆六年(1241年)“砂锅居”初建时,用一口直径为厘米的大砂锅煮肉,每天只进一头猪,以出售白肉为主,由于生意兴隆,午前便卖完,摘掉幌子,午后歇业,于是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具体制作方法将猪肉切块开水焯净去掉浮油,凉水下到砂锅清煮,辅以佐料,煮烂即可食用。特点是肉质香烂,肥而不腻,味道醇厚,最宜卷着荷叶饼或烧饼食用。

灌血肠:“灌血肠”即猪血制作肠。制作程序是:杀猪时用盆接下猪血,盆中放入适量的食盐、佐料,在灌制之前,猪血要不断地搅拌,防止其凝固,再将洗净的猪小肠截成约厘米的一段,将一端用线绳扎紧,将猪血灌进去再扎紧另一端。灌时不能过满,要留有一定的膨胀空间,以防止锅煮时血肠爆裂,煮时见其膨胀还须用针扎眼放气,直至煮熟为止。吃时切成厘米的薄片,配以煮熟的白肉片。在煮肉汤里放上酸菜。主食为小米干饭。富庶人家主食为秫米(高粱米)干饭,还有酒水。吃血肠和白肉片需蘸葱花酱油。民间谓之“血肠筵”。

“血肠筵”即是由灌血肠引发的一种饮食文化现象。指旧时一进腊月门农村便开始杀年猪,既是庆祝丰收,也是准备过年,以此抚慰自己一年的辛劳。大人、孩子都盼着这一天。一年一度互请吃血肠的筵席就此开始,轮流交错的互请礼尚往来。请人时不说请吃饭,请喝酒、请赴宴之类的话,而是在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帮帮忙,吃血肠”。在我市农村至今还流行着这样的习俗。一进腊月门,家家开始杀年猪,大人孩子欢天喜地。血肠筵拉开了帷幕,一直延续到“小年”才结束。血肠筵来人多少,依主人的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程度以及亲族的旺衰而定。不论客人多少,血肠就是一头猪的血所灌的为最大限量。也是倾其所有。白肉片少则一头猪的四分之一,多则用半头猪,至于老汤酸菜可以海量供应,赴这种宴勿须带任何礼品。体现的是一种“人气”。如果谁家杀年猪,赴“血肠筵”的客人多,说明谁家在这屯里有“人缘”,有“势力”有“实力”。

涮羊肉:涮羊肉在我国约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发源于满族人聚居的东北牧区。因冬季气候干燥寒冷,人们的皮肤变得粗糙。为了抵御这种环境,牧区的满族人制作出铜火锅,用炭火点燃,在锅里放上老汤(鸡汤),没有老汤可注入水,放里一些海味(虾、蟹、牡蛎等)将冻肉用刨子刨成薄片下锅,辅以酸菜、冻豆腐、粉丝、大白菜等。煮熟即食。调料有:小磨香油、辣椒油、红芝麻酱、虾乳汁、韭菜花等用调料蘸着吃,涮汤煮面条和小饺子,真是美妙。发展到今天,涮羊肉的品种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涮羊肉演变到涮牛肉、鹿肉、狍子肉,辅料也由原来的“四样”(酸菜、白菜、冻豆腐、粉丝)扩展到:土豆、地瓜、海带根、茼蒿、菠菜、鸭血、油菜等等。

烤全羊:烤全羊是满族人发明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最早盛行于东北满族的游牧民中间。游牧民的生活以草场为轴,哪里草肥就把牛羊赶到那里,就在那里安营扎寨,生活居无定所,

只能随身携带一些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无法携带锅、碗、瓢、盆等器皿。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就在驻地捡些柴草拢上火,杀一头羊,剥掉皮,抹上盐面放在火上烤,既不用锅,也不用碗,用刀削一块肉烤熟。羊肉即可食用。时间久了,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吃法,起名为:烤全羊。现在出现在筵席上的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子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一小时之后即成。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系上红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请客人启刀食肉。不客气的食客持刀从烤羊身上切下肉来,尽情地吃,其热烈闲逸古朴浪漫的情景,非身临其境的人是难以想象其盛况的。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满族人招待贵客的佳品。

“酸汤子”:是一种面食。是用加水发酵的荞麦面做原料。其做法是:用金属片制成一个小圆孔的模具,称为“汤子套”使用时通过戴在手上的喇叭筒形的“汤子套”,把面挤成条状,直接下到滚开的锅里,边煮边挤,煮熟后捞出来配上调料,类似面条但味道更加爽口。成为一种解署的冷食。

“插条”:一种面食。原始制作方法是用玉米面为原料,发酵后和成面团放在用铁板制成的“插板”上磨擦形成的条状食品。比面条粗,用翻花水打上两个滚即捞出,用冷水过滤,三伏天吃插条鲜署纳凉,十分惬意。现已改制成用铁支架架在铁锅上,边烧水边用旋转的方式挤压成条,掉入锅里,煮熟,捞出,过滤配料,食用。在我市的早夜市上仍然可品尝到这种美食。 小米锅巴:用黄白小米加适量水焖制而成。焖得是火候的小米饭锅巴,只有薄薄的一层,焦而不糊,香而酥脆,是农家孩子们的美食。小米饭锅巴还可以做成一道汤,把锅巴掰碎,用油、盐、葱花炝锅,浇上点水炒三五分钟,或者用炝好的汤浇在碎锅巴上,浇汁锅巴或炒锅巴满屋飘香。也可以在炒锅巴时放些水,滚几个开之后盛到汤碗里,点几滴香油,就是一碗既经济实惠又香酥可口的香油锅巴汤,又是饭又是汤菜,老少皆宜。

小米蒸饭:具体做法是用大铁锅把淘好的小米煮到七八成熟,用笊篱把饭捞到饭盆里,把锅里的米汤盛出,重新放清水。清水上摆放两根指头粗的树棍(饭杈:必须是一头有两根杈的,放在锅壁上牢靠,不滚盆)把装好的小米饭的盆放到饭杈上,盖好锅盖,烧开锅蒸,满族人家把这种蒸法叫做把饭沏一下,大约十分钟左右,饭就沏好了。这种小米饭很干爽,几乎没有水分,柔软如面。并且在炎热的夏天不会馊,放上两天也不会变质。可以放进竹筐里送到地里给干活的人当午饭,这种便于携带的小米蒸饭也算一种方便食品了,在我市一些满族家庭中仍然沿袭着这种炮制方法。只是将捞饭剩下的米汤留下来,加点葱花炝锅后再把米汤倒入锅内,配以萝卜条加香菜,汤上面加蒸帘将小米饭沏一下,开锅后,变成饭菜一锅出了。原汤化原食,香喷喷、粘糊糊,有汤有水,有饭有菜。既经济又实惠。

李连贵熏肉大饼“大饼卷熏肉,吃起来没够”。这诱人的顺口溜,听着就有食欲。这种大饼距今已有三百六十多年历史了。它创始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2年)满族人李广忠(乳名李连贵)在吉林省榆树县城开了一家“饼”店。因李连贵待人诚恳,童叟无欺,小店的生意靠着诚信,越做越红火。胸有大志的李连贵不甘心永远经营小店,但没有独特风味的绝活要把生意做大谈何容易。就在李连贵发愁之际,一位常来店里喝酒,经常受到关照的老中医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动提出帮助李连贵“创新”,研制独特风味的熏肉大饼。因为李连贵对老中医非常尊敬,加之又常常在他买单时打折,所以老中医对李连贵颇有好感。经过老中医的反复研究和指点,李连贵在熏肉时加入了肉寇、桂子、丁香、干姜片等几味中药。果然肉出锅时其香四溢,再经熏制更是别有风味,熏肉色泽深褐,熏香浓郁,色香味俱佳。上好的熏肉有了,大饼怎么办呢?喜欢动脑筋的李连贵经过一番琢磨,将煮肉的汤加上食盐、花椒面、干面粉和好,经过精心烙制,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层次分明、芳香美味的大饼终于制成了。

来品尝“熏肉大饼”的人络绎不绝,纷纷称赞他的手艺好,都亲切地叫他的乳名“连贵”,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的名声就传开了。生意越来越火,小饭馆逐渐演变成大饭店了。1937年,李连贵的儿子又在吉林省四平市开设了分号,使得李连贵熏肉大饼名声越来越响。

“老边饺子天下第一”。这是著名相声大师候宝林先生于1981年去沈阳演出时亲自品尝后,挥毫写下的条幅。老边饺子确实名不虚传,素以皮薄馅大、造型别致、口味醇正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老边饺子是按照不同时令,精心选料,科学配比,精制而成。初春选韭菜、大虾配馅,味香溢口盛夏用角瓜、冬瓜、芹菜,可以解腻;深秋用油椒、芸豆、黄瓜、橄榄配馅,清爽可口;寒冬用喜油的大白菜配馅,松散鲜香。至于肥瘦肉的用量一般是春、夏多用瘦,秋、冬多用肥;肉与菜的比例或三七,或四六,这样精致而成的饺子口感极佳。“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叫边福。清道光八年(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满族饮食礼仪)从河北迁居沈阳在小津桥附近搭了一个简易的俗称“马架子”的小摊床,店号为“边家饺子馆”,由于店面小,加上没绝活,生意很萧条。到了同治七年(公元1870年)边福的儿子得贵子承父业,将“老边饺子”进行了“技术改造”,将普通馅改为汤馅,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鲜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味,因此一炮打响,成了众人有口皆碑的美食。在旧社会,为了保住生意,“传男不传女”,每天闭店后等伙计走光才亲自配馅。1940年,老边饺子第三代传人边霖将老边饺子迁到了当时沈阳最热闹的北市场,优越的地理位置一下子让“老边饺子”扬名全东北。别有风味的“老边饺子”也成为人们“圆桌会议”上的佳品。它不但使人大饱口福,而且使人大长见识。蒸、烙、煮、炸各种形状的饺子摆满了一桌,盘盘饺馅各不相同,有银耳馅、香菇馅、虾仁馅、鱼肉馅、红米馅、山楂馅等等,形状不同,风味各异。

满汉全席

清代宫廷盛行的“满汉全席”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满族在入关以前,繁衍生息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饮食上并不讲究精细的烹调。举行宴会时,只是将大块儿的肉煮烂,与会者席地而坐,解刀进食,主食讲究米面点心。还有祭祀仪式,则整猪、整羊、整鸡、整鸭上席,这种习俗入关以后仍然保留。《清稗类钞》载“满洲贵家有大祭祀和喜庆,则设食肉之会,无论旗、汉,无论识与不识,皆往,均不发简延话也。是日,院建高过屋之芦苇棚。地置席,席铺红毡,毡设坐垫无数。主客管衣冠。客至,向主人半跪送贺。即就座垫盘膝坐,主人不让坐也或十人一围,或八九人一围。坐定,主人以约十斤之肉置于二尺铜盘以献之,用一大铜碗,满盛肉汁。碗有大锅勺,客坐前各有八九十之小钢盘,无酵团高粱酒倾大瓷碗中,客依次轮饮,捧碗呷之,自备酱意高丽纸、解手刀等,自切自食。食愈多,则主人愈乐。肉皆白煮,无盐酱。量大者,可吃十斤,主人不陪食,但巡视各座所食之多寡而已。食毕即行,不谢也,拭口则不敬神。”满族这种借祭神而举行的宴饮,粗疏豪放,保留了淳朴风俗。清代定都北京后,满、汉杂处,饮食文化无形中进行交流,特别是满族的达官显贵在与汉族官员们相互交往中,吸收了汉族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宴饮程式,并加以改造,于是逐渐形成了“满汉全席”的格局。

新调“满汉全席”是指满族的点心和汉族菜肴的结合。据李斗《扬州书舫录》载,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第一道:蒙古亲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

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类钞蒙人宴会之带福还家》一文中说:“年

班蒙古亲王等入京,值颁赏食物,必之去,曰带福还家。若无器皿,则以外褂兜之,平金绣蟒,往往汤汁所沾需,淋漓尽,无所惜也。”

茶台茗叙:

古乐伴奏

满汉侍女敬献白玉奶茶

到奉点心:茶食刀切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四喜乾果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龙凤呈祥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御膳豆黄 芝麻卷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满汉全席第二道: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丽人献茗: 狮峰龙井

乾果四品: 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 蜜饯银杏 蜜饯樱桃 蜜饯瓜条 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 翠玉豆糕 栗子糕 双色豆糕 豆沙卷

酱菜四品: 甜酱萝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锦

前菜七品: 喜鹊登梅 蝴蝶暇卷 姜汁鱼片 五香仔鸽 糖醋荷藕泡绿菜花 辣白菜卷膳汤一品: 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 砂锅煨鹿筋 鸡丝银耳 桂花鱼条 八宝兔丁 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 慈禧小窝头 金丝烧麦

御菜五品: 罗汉大虾 串炸鲜贝 葱爆牛柳 蚝油仔鸡 鲜蘑菜心

饽饽二品: 喇嘛糕 杏仁豆腐御菜五品: 白扒广肚 菊花里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鹌鹑 红烧

篇三:满族饮食习俗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