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政治论文 > 列表页

初中政治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6  分类: 政治论文 手机版

篇一:中学思想品德论文

让思品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谈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势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从教出发,必须从学生的学出发。教师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学生,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本人教学活动中探索出来的经验,本文从变“空洞宽泛”为“实践生活”、变“被动接受”为“自主体验”、变“枯燥乏味”为“活泼生动”、变“冷漠裁判”为“热情激励”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转换角度分析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兴趣,使思品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实践生活、自主体验、活泼生动、热情激励、培养兴趣、生命活力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老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多数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不是主课,而且其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厌学的现象。怎样才能扭转这一消极的心理定势和这些不利于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现象呢?我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快乐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地“要我学”转向发自内心地“我要学”,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变“空洞宽泛”为“实践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而思想品德课与社会生活、时代节奏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如果思想品德课只是一味地说教,脱离现实社会,就会非常的枯燥、乏味。尽管有许多学生不是很喜欢思想品德课,但是他们对身边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却很感兴趣。比如西藏事件、美国大选、伊拉克问题、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等等,都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把他们想学的、爱学的内容搬进课堂,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如在学习“珍爱生命”这一框时,我给学生介绍了几年前发生的“马加爵杀人案”,让学生明白“马加爵之变”有一个从“自信”到“自卑”,直到心理变态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珍爱生命;最后让学生联系身

边的实际,自身的现状,谈谈珍爱生命的重要意义。另外,也可引出“自我保护”内容:“如果你们遇到马加爵,会怎么做?”有的说:“马加爵是杀人犯,我们不能硬拼,应讲策略,善于用智慧与他斗争。”有的说:“先跟踪他,伺机报案。”又如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框时,我把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世界金融危机的由来向学生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利用视频说明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正在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同学们的日常消费是怎么做的,应注意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有的同学说:“我在食堂就餐时,把吃不了的饭菜随手就倒掉了。”也有同学说:“我在购物时,会选择一些绿色环保的商品。”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消费时不忘节俭;选择绿色环保的商品。同时,也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这些事例,贴近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教材中讲到如何正确对待上网问题,我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社会调查:让学生去调查社会上或身边经常上网的人,调查他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如何看待上网,上网的后果等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调查采访的资料,写一篇《我们如何正确上网》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更清醒地认识了上网的利与弊,从而也明确自己今后该如何去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为自己所用。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二、变“被动接受”为“自主体验”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各种形式直接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动性、自主性,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所遇到的新鲜事”,让学生自由发表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第一次接触就建立在了一个自由的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赢得了主动权,也就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学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框时,我使用小品教学,使课堂变成“小舞台”。请几名学生表演一小孩在陌生地为了到达目的地搭乘一辆摩的后,可能出现的几种发展方向。学生一方面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演出来满足了表现欲望,另一方面又引发思考真正领会到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节课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在参与和讨论中培养了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参与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也逐步地增强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

三、变“枯燥乏味”为“活泼生动”

情景式教学是教学工作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它是学生获得深刻感知的最佳方式,它的直观性、形象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尝试探索并采用各种新教法和新学法,强调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切实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如采用多媒体教学、讲授、活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综合使用,使课堂教学由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如在学习“少年能自强”这一框时,请学生讲有关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扬长避短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如果郑渊洁不扬长避短,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你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怎么办?在激烈讨论中,师生最后归纳得出结论:人有短处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长处,确定自己的方向,做到扬长避短。又如在学习“感悟青春”这一框时,联系校园生活,教师设计了一个小菲与异性交往的小品:小菲的同学李宵的成绩特别好,特别爱帮助别人。小菲有什么问题都喜欢问他,他也很高兴为她解答。没多久,同学在他们背后指手画脚,于是小菲便躲着他,他们也彼此疏远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男女同学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营造一种和谐、合作团结的氛围,有积极作用。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理论课,单凭教师的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便会觉得乏味,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恰当采用角色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激发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变“冷漠裁判”为“热情激励”

应试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片面强化其甄别和选拔功能,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唯一性的课程裁判者,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这样,建立在自省自审意义上的自主发展很难变为现实。而新课程评价理念要求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萌发学习动机,唤起学习热情,挖掘学习潜能,从而实现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框时,我引入“全国十佳少年”小涛的事例,在研究“小涛每天都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一名男生说:“他为了不耽误妈妈上班,随身携带药水和针具,自己给自己打针,说明他很坚强;同时,从他遇到这么多困难和不幸,依旧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并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省里各种活动,为学校争得荣誉中可以看出,他具有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我及时评价:“你回答的非常全面,从你刚才激动的话语中,我相信你也被小涛的自强精神所感染了。”这样的评价语言既肯定了学生对问题的正确理解,又渗透人文品质的塑造。所以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当学生不断受到表扬时,可以使学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新的成功。这样,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发言,课堂就能真正地“活”起来,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了。总之,作为新课程下的教师,再也不能冷漠地对待学生的主体感受,而要换一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欣赏和赞美。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只有以我们的激情、智慧和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好学乐学,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当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也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总之,“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瑞伯雷斯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个性、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论语》

2、《思想政治教学的“体验”探究》 重庆市万州鱼泉中学黄永祥

篇二:初中政治小论文

政治作业

政治,一门陌生而又熟悉的科目,当我们进入中学时它真正来到了我们的世界,虽然我们在小学时已经接触了思想品德,但那其实只是它的皮毛而已,并没有深入探究。真正到了初中,它转身一变成为了中考科目之一,也需要让我们认真对待了。

虽然同学们经常抱怨政治要背要抄很多的东西,但政治还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这个学期的第一课《爱在屋檐下》,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第二课《我和父母交朋友》教会了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方法;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教会了我们如何交朋友以及青春期交友的方法和措施。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给我们点明了老师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展现出了各国多姿多彩的一面,也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差异以及如何成为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为我们这些爱上网的学生指出了使用网络的正确道路;而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则告诉了我们礼貌的重要性;第八、九、十课也是最重要,它们让我们了解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宽容的重要以及诚信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

这仅仅是小小的一册书,便包含了如此之多的知识。 另外,在一年半的学习中,老师也教了我们许多学习政

治的方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列小标题”,因为政治书上需要画记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需要在每一部分的文字的前写上这一块所讲的是什么,比如XX的重要性、XX对于我们的危害、XX的含义之类的。这样有便于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以及考试查书的时候更加简单、方便,做题的速度也会大大增加,而且这样做小标题也会让我们对这一块内容更加的熟悉,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政治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枯燥的学习材料,它更多的是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和以后长大了在社会生存的方法,这些知识比起其他学科更加的重要,它会陪伴我们一生,在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时起着重大的作用。

自从学习了政治后,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认识到小时候了解的一些理论是错误的,也学会了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加让我慢慢步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这种种的变化会让我变得更加的成熟,也是政治对于我们的种种好处之一。

如今,环境保护这个话题是持久热门,经久不衰,经常驰骋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之间。现在,我也就这个话题来表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环境呢?

①经济发展和环保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②在保护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时,必须把环保放在突

出的位置;

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④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⑤总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二,面对如今肮脏的环境,我们身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1)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意识;学会依法保护环境;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积极参加环保宣传活动;

(5)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治环境的合理建议;

(6)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环境“卫士”等。

最后,我认为保护环境这个行动并不是短短几天就会有很大成效的,它需要我们全社会的人民一起行动,爱护我们身边的一亩三分地,久而久之,整个地球的环境也就会慢慢改变(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初中政治论文)了。

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就到这里了吧,再见!

篇三:初中政治论文范文:谈谈初中政治活动课

初中政治论文范文:

谈谈初中政治活动课 我们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预言家说:“21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今年出版的初三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 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初三政治“活动课“的点滴认识。

一、初中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初中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初三政治教材共设计了16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初三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三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初三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召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召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

积极性;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初三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课目前的尴尬 。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让人们逐渐认识活动课的重要性。

2.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的教室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而初中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总之,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完善、实用、易教、乐学的方向发展。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