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政治论文 > 列表页

欧盟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31  分类: 政治论文 手机版

篇一:欧洲一体化论文‘

欧洲一体化进程

二战后欧洲东亚不同道路背后的原因

摘要:二战使欧洲国家普遍削弱,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部的纷争了。在“冷战”格局下,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美国借扶植西欧又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故开始实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东亚地区缺乏原材料与强大的军队,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选择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依附的同时,成功的创造出了战后的经济奇迹。

Abstract:After the World War two,the Europe realized that it will benefit the whole region if they were performed as one,in order to keep them apart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the USSR.Meanwhile,thecontries of the east asia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fina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US.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欧洲各国实力削弱,这段历史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乱了。 如何避免欧洲内部的战争,成为了人们战后开始反思的问题。[1]二战中,欧洲大约有5,000万人参战,2,000万左右的人丧生,3,000万左右的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不断的战争也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导位置由欧洲转向美国。于是欧洲各国精英开始反思,如何能够再次避免战争。鉴于一战、二战均由德国挑起,如何解决战争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德国问题。

人们的答案是用共同体的方式合理解决德国问题。为了在经济上渗透德国,为了在军事上限值德国,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附和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条约》,这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迈出了意义深远的第一步。

英法比等国家同样需要建立欧洲经济方面的一体化组织来恢复自己的经济贸易。二战虽然结束了,英法等国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食物的匮乏,极高的失业率都极大地威胁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基础。同时也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结成一个共同体来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明显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故而,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再到后来的欧盟,欧洲在一体化的进程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在“冷战”格局下,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美国借扶植西欧又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冷战”背景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美国试图保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而苏联同样为了世界霸主地位不愿意美国的势力渗透东欧以及自己其他的势力范围。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

体系,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于是,欧洲国家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而欧洲各国考虑到,如果美国经济不断地渗透到欧洲经济体制当中,那么恐怕会有一天欧洲将成为美国的附庸。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无法和美国抗衡。因此,欧洲各国逐渐意识到,唯有欧洲各国在美国要求欧洲实现经济共同体(这一在华盛顿方面看来是对抗苏联的很好战略)的背景下,借力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才能在将来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故而,接着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等等,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

[3]

此后欧洲为了在美苏争霸这种地域和和政治夹缝中生存,欧洲一体化更加进一步发展。

[2]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发展,美苏争霸不断升级,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双方储备的核弹头足够将世界毁灭几十次。而欧洲地处美苏争霸的缓冲地带,环境处境自然十分微妙。为了应对美苏双方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为了不像中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一样沦为美苏争霸的军事政治代言人,自然需求自强以自保。换而言之,需要成为独立于美苏两方的多极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一员,最好的一条路也莫过于成为一个几乎具有国家性质的一员。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

欧洲一体化源于国际形势的变动,而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在此起着巨大作用。

欧洲自古信仰基督教,各国有着近似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在西欧还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领主概念的时候,欧洲各地人民可以自由走动,甚至连领主都是基本具有“外国”血统。15世纪哲学家卢梭说:“欧洲国家必须建立联盟,维护欧洲的和平。”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欧洲的联合是历史的要求。”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4]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曾说:“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政府和一个欧洲议会,以消除欧洲国家之间的纷争,维护持久的和平。” 欧洲历来是国际关系的中心,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源地和主战场。“二战”使欧洲国家普遍削弱,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部的纷争了。这些思想家的言语在当时却是高屋建瓴,然而却缺乏普通人民群众的响应。[5]二战后,欧洲人心思定,人们渴望和平,不希望战争再次发生,这时已经具有一体化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各国精英阶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领导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进程。[6]这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一度以欧洲为重心展开与前苏联的对抗。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开始向东亚发生转移。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东亚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美国的战略也开始从欧亚两大战略并重转向对亚太地区的侧重。老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贝克1991年11月11日在东京发表演说,首次提出面对亚太的新局势,应该建立一个繁荣而安定的太平洋共同体(a Pacific Community)的主张,认为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是维系市场的开放以及阻止与美国和美国友邦敌对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称霸。[21]克林顿

时期,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已经超过美国对外出口的60%,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也大都发生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经与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克林顿从一上台开始,就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十分关注,将亚太地区看作最有前途和最有活力的地区。1993年7月在东京召开的七国首脑会议上,他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并于年底主持召开了在西雅图APEC的非正式首脑会议。当时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的看法是:“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本世纪还是下个世纪,世界上没有什么地区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更重要了。”因此,美国今后将把与亚太地区的关系放在其对外关系的首位,在其长期安全和经济计划中,美国对亚太的重视将高于欧洲。”[7]

东亚队美国的依赖存在于各个方面。东亚国家的发展依赖于美国提供的资本,市场和技术。战后美国为稳定东亚局势出台各种方案为东亚提供资金已被发展。更为重要的事,美国为他们的出口提供了完全开放和自由的市场。[8]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更是使得东亚各国需要依附于美国进行自己的发展。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日文化政策开始对日本知识界产生腐蚀性影响。由于长期受到美国的“恩惠”,许多日本知识精英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主张的习惯与勇气。知识分子本应在社会中扮演“文化性抵抗的道德评论家”角色,为政府和民众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但是,例如1950年代美日因贸易摩擦而关系紧张、日本社会舆论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尽管日本国民强烈渴望知识分子们发表有关美国的专业性分析,但大多数日本学者却选择了缄口噤声。“日本的知识分子已经沦为了在精神上依附于美国的弱势群体。”[9]

参考文献

[1]张旭鹏.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北京:欧洲研究.2004.

[2]许仟.欧洲文化与欧洲联盟文化政策[M].台北:学业书局,1999.

[3]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04~105。

[5] 许通美:《探究世界秩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21~322。

[6] L·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1。

[7] 周煦:《冷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4~45。

[8] 杜方利:《东亚经济的崛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50~251。

[9][日]松田武,金琮轩译:《战后美国在日本的软实力》,商务印书馆,2014,1~3

篇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叶谦吉:《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环

境报》1987年6月23日,第1版。

刘延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林业经济》2003年第1期,第38-39页。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年第10期,第10-18页。

李鸣:《绿色财富观: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理性选择》,《生态经济》2007 年第8期,第152-157页。 钱俊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领导文萃》2007年第12期,第22-26页。

包庆德、王金柱:《生态文明:技术与能源维度的初步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2

期,第34-39页。

赵成:《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学术论坛》2007年第6期,第19-23页。 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年。

樊小贤:《用生态文明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理论导刊》2005年第10期,第25-27页。

俞建国、王小广:《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2期,

第36-38页。

李鸣:《绿色财富观: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的理性选择》,《生态经济》2007 年第8期,第152-157

页。

常丽霞,叶进:《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政府环境管理职能刍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66-71

页。

刘再兴主编:《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地区所课题组:《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3年。

吴殿廷等:《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4期,第140-143页。

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24卷第2期,第2-6页。

张可云, 胡乃武:《中国重要的区域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第8-13页。

Young, A., ―The Razor s Edge: Distortions and Incremental Reform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Quarterly

J.Economics, no.115, 2000, pp.1091-1136.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梁琦:《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76-81页。

邱风:《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 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第77-85页。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三次浪潮》,《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3-122页。 谢伏瞻:《完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7期,第8-9页。

康慕谊、董世魁、秦艳红:《西部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目标、行动、问题、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年。

宋蕾、李峰、燕丽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内涵探析》,《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23-25

页。

沈越:《环境保护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环境经济》2007年第10期,第37-40页。

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第19-25页。 Blanchard, Oliver and Andrei, Shleifer, ―Federalism with and without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 China versus

Russia‖, IMF Staff Papers, no. 48, 2001, pp.171-179.

陆铭等:《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第

4-12页。

魏长江:《西部环境经济政策中的制度缺陷—当前环保低效率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3期,第113-116页。

杜长春:《环境管理治道变革—从部门管理向多中心治理转变》,《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第22-24页。

Dudek, Daniel J :《以SO2 排放控制和排污权交易为例分析中国环境执政能力》,《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增刊。

Ring, Irene, ―Ecological public functions and fiscal equalis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in Germany‖, Ecological

Economics, no.42, 2002, pp.415-427.

Fredriksson, Per G. Mani Muthukumara,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 a panacea or Pandora's box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3847, 2006.

Hayek, F.,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no.35, 1945, pp.519-530.

Vogel, D., ―Trading up and governing across: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no.4, 1997, pp.556–571.

Fredriksson Per G., Millimet, Daniel L., ―Is there a ?California effect‘ in US environmental policymaking? ‖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no.32, 2002, pp.737–764.

Cumberland, J., ―Effieiency and Equlty in Inter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no.10, 1981, pp.1-9.

Frankel, Jeffrey A., ―The Environment and Globalization‖ , NBER Working Paper, no.10090, 2003.

Oates,Wa11ace E.and Portney, Paul R.,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K.G. Maier and J.

Vencent, (eds),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eonomies, 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2001.

Sigman, H., ―Transboundary spillovers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ies‖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50, 2005, pp.82–101.

曾文慧:《流域越界污染规制——对中国跨省水污染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2期,第447-464页。

Klibanoff, Peter and Morduch, Jonathan, ―Decentralization, Externalities and Efficiency‖ , Reviews of Economic

Studies, no.62, 1995, pp.223-247.

Fredriksson, Per G. Mani Muthukumara,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a panacea or Pandora's box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847, 2006.

Ring, Irene, ―Ecological public functions and fiscal equaliz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in Germany‖, Ecological

Economics, no.42, 2002, pp. 415-427.

Ring, Irene, ―Integrating local ecological services into 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transfers: The case of the

ecological ICMS in Brazil‖, Land Use Policy, no.25, 2008, pp.485-497.

陆铭等:《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沈满洪:《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24页。

郑海霞等:《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7卷第25期,第

12111-12115页。

马莹等:《流域生态补偿的经济内涵及政府功能定位》,《商业研究》2010 年第8期,第127-131页 王俊能等:《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化博弈分析》,《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第2期,第37-44页。

胡振鹏等: 《江西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

206-209页。

李文洁:《北京市对张家口市开展生态补偿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张鸿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环境保护》2005年2期,第41-45页。

赵雪雁等:《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冰川冻土》2010年第32卷第1期,第204-210

页。

任勇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与政策框架》,《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第18-23页。

冯东方等:《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评述》,《环境保护》2006年第10期,第38-43页。

Grossman GM, 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no.110,

1995, pp.353-377.

Esty, Daniel C, Greening the GATT: Trade, Environment and the Futur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4.

Esty, Daniel C, ―Revitalizing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 Michigan Law Review, vol.95, no.3, 1996, pp.570-653. Mani, Muthikumara and David Wheeler, ―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 Dirty Industry Mi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no.16,1997.

Van Beers, Cees and Jeroen C.J.M. van den Bergh, ―An Empirical Multi-Country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Foreign Trade Flows‖, Kyklos,vol.50, no.1, 1997, pp.29-46.

Fischel, William A, Fis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Location of Firms in Suburban Communities,

in Fiscal Zoning and Land Use Controls. Edwin S. Mills and Wallace E. Oates, eds. Lexington,

Mass.: Lexington Books, 1975, pp.74- 119.

Oates, Wallace E. and Robert M. ―Schwab, Economic Competition Among Juris-dictions: Efficiency Enhancing or

Distortion Induc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35, no.1, 1988, pp.333-362.

Levinson, Arik, ―A Note on Environ- mental Federalism: Interpreting some Contradictory Resul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33, 1997, pp. 359-366.

Fredriksson, Per G. and Daniel L. Millimet, Strategic Interac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Quality Across the US States: Is there a Race to the Bottom? 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2000.

Esty, Daniel C, ―Revitalizing Environmental Federalism‖, Michigan Law Review, vol.95, no.3, 1996, pp. 570-653. Low, Patrick and Alexander Yeats, Do ―Dirty‖ Industries Migrat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Patrick Low, ed. Discuss paper 159,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 pp.89-104.

Lucas, Robert E.B., David Wheeler and Hermamala Hettig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

nd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Toxic Industrial Pollution: 1960–1988,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Patrick Low, Ed, Discuss. paper 159,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 pp.67–86.

Copeland, Brian R. and M.S. Taylor, ―North-South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Quart. J. Econ, vol.109, no.3,

1994, pp.755–787.

Ravi Ratnayake and Michael Wydeveld, the Mulit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Testing the 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 Economics Department, Economics Working Papers,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1998, pp.20-23.

Lucas, Robert E.B., David Wheeler and Hermamala Hettige,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of Toxic Industrial Pollution: 1960–1988,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Patrick Low, Ed, Discuss. paper 159,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pp.67–86.

Birdsall, Nancy and David Wheeler, Trade Policy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in Latin America: Where Are the

Pollution Have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 Patrick Low, ed. World Bank discuss.

paper 159,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2,pp.159–67.

Mani, Muthikumara and David Wheeler, In Search of Pollution Havens? Dirty Industry Migra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no.16, 1997.

Cole, Matthew A. and Robert J.R. Elliot, Factor Endowments or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etermining the

Trade-Environment Composition Effect, J. Environ. Econ. Manage, 2004.

Tobey, James A,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Environmental Policies on Patterns of World Trade: An Empirical Test,

Kyklos, vol.43, no.2, 1990, pp.191–209.

Bartik, T.,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Business Lo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 Growth and

Change, vol.19, no.3, 1988, pp.22-44.

Levinson, Arik,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dustry Locatio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vidence, in Fair

Trade and Harmonization: Prerequisites for Free Trade. Jagdish Bhagwati and Robert Hudec, ed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2, pp.429–457.

Grossman, Gene M. and Alan B. Krueg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The U.S.-Mexico Free Trade Agreement. Peter M. Garber, ed.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pp.13–56.

Osang, Thomas and Arundhati Nandy, Impact of U.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MU econ. Dept. mimeo,2000.

Copeland, Brian R. and M.S. Taylor, ―Trade,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no.42,2004, pp.7–71.

Jaffe, Adam B., Steven R. Peterson, Paul R. Portney and Robert N. Stavin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S. Manufacturing: What Does the Evidence Tell Us? J. Econ. Lit, vol.33,

no.1,1995, pp.132–163.

Raspiller S, Riedinger N, ―Do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influence the location of french firms‖, Land Econ,

vol.84, no.3, 2008,pp.382–395.

Ederington, J., A. Levinson, and J. Minier,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Pollution Havens‖, Advances in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 vol.4, no.2, 2004.

Porter, Michael E. and Claas van de Linde,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 Econ. Perspect, vol.9, no.4, 1995, pp. 97–118.

许士春:《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第63-68页。

党玉婷、万能:《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21-26页。 陈红蕾、陈秋峰:《我国贸易自由化环境效应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7期 ,第66-70页。 周茂荣、祝佳:《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ACT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年第18卷第4期 ,第211-215页。

Copeland, Brian R. and M.S. Taylor, ―Trade,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no.42, 2004,pp.7–71.

Levinson, Arik and M. Scott Taylor, Unmasking the Pollution Haven Effec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49, no.1, 2008.

Tom Verbeke and Marc De Clercq, ―The incom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a binary response

model‖,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59, no.4, 2006, pp.419-428.

Tom Verbeke and Marc De Clercq, The income–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Evidence from a binary response model,

Ecological Economics, vol.59, no.4, 2006, pp. 419-428.

Mulatu A, Florax R, Withagen C and Wossink A,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dustry Location in Europe‖,

Environ Resource Econ, no.45, 2010,pp.459–479.

艾伯特·赫希曼著,潘照东、曹征海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5页。

于光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1页。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陶良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69-70页。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9-129页。

聂华林、李泉、杨建国:《发展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95-732页。

陈颖琼、陈玉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变迁研究》,《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第12期,第58-60页。 肖春梅、孙久文、叶振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7期,第5-13页。 廖丹清:《区域不平衡性研究》,《经济学家》1995年第4期,第34-44页。

孙峰华、刘宝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原理与棋局战略》,《经济地理》2005年第11期,第761-767

页。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社,2005年,第438-491页。

张可云:《警惕第四轮区域经济冲突》,《 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6月29日,第7版。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第2-8页。

王宏斌:《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及其困境》,《

欧盟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第71-75

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记者:《正确认识和积极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深研究员刘

思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第13-17页。

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61-63页。 刘海霞:《不能将生态文明等同于后工业文明——兼与王孔雀教授商榷》,《生态经济》2011年第2期,第

188-191页。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第5-11页。

《求是》记者:《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访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孙鸿烈院士》,《求是》2009

年第21期,第55-57页。

王雨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生态文明理论何以可能?——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看》,《哲学

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0-16页。

王宏斌:《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及其困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第

71-75页。

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第69-72页。 刘再兴:《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江汉论坛》1993年第2期;

费洪平:《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胶济沿线地区为例》,《经济地理》1993年第3期; 蒋清海:《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发研究》1993年第1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等。

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年第4期。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开发区欧盟国家的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

18-20页。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理论、应用和调控》,《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期,第93-97页。 王琴梅:《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新解》,《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46-50页。

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28-29页。

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管理世界》1993年第1期,第165-172页。

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第48-59页。

蔡昉、王德文等:《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区域差距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4-14页。 刘树成、张晓晶:《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第17-31页。

李国璋、周彩云等:《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其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2010年

第5期,第49-61页。

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李静、孟令杰、吴福象:《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世界经济》2006年第1期;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

曾先峰:《中国区域工业的不均衡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978-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究》2010年第

6期,第84-98页。

李静:《中国区域环境效率的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南方经济》2009年第12期,第24-35页。

王俊能、许振成等:《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中国环境科学》2010第4期,第565-570

页。

杨俊、邵汉华等:《中国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第2期,

第49-55页。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财经研究》2011年第4期,第123-134

篇三:38个选题的参考文献

部分参考文献

1. 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美无形资产会计之比较

许蔚君,财会月刊(会计),2009.1

[2] 新准则下无形资产会计处理解析,王斌智,会计之友,2009.9上

2.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反思与重构

公允价值性质及其计量探讨

参考文献:

[1] 侯立新.公允价值“原罪”------解析金融风暴背后的会计秘密[J].财会学习,2008(11)

[2] 张敦力.公允价值计量是金融危机的“元凶”?[J].财政监督,2008(11)

[3] 武朝荣.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J].会计之友,2009(9)下

[4] 祁钧业,郭兰英.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J].会计之友,2009(9)下

[5] 张白玲.金融风暴后再论公允价值-----困境与出路[J].会计之友,2009(9)中

[6] 曹荣兴.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会计改进对策[J].会计之友,2009(9)中

[7] 罗洁.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及影响[J].会计之友,2009(6)下

[8] 周英.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之争及其最新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9(8)下

[9] 王爱红.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J].会计之友,2009(8)下

[10] 王守海,孙文刚,李云.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J].会计研究,2009(10)

[11] 陈旭东,逯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9(10)

[12] 牟丹轲.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问题浅析[J].财会研究,2009(19)

[13] 孔令辉,赵彦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反思与重构[J].财会月刊,2009(11)上

[1]乾惠敏,谢龙.公允价值性质及其计量探讨[J].财会月刊,2010(1)上

[2]刘友夫,潘鹏芬.对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量属性的审视[J].财会月刊,2010(3)上

[3]刘晓飞.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再思考[J].财会研究,2010(14)

[4]谭锋.金融危机后我国公允价值运用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16)

[4]万红波,王洋.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研究[J].财会研究,2010(17)

[4]樊鹭.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思考[J].财会研究,2010(17)

[4]郭莲.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探析[J].财会研究,2010(17)

[4]余晓林.刍议公允价值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财会研究,2010(20)

[4]胡桂兰.公允价值的灵魂:市场价格的”公允性”[J].财会研究,2010(18)

1.公允价值的概念

2. 公允价值的性质

3.解释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属性

4.解释公允价值与公允市价、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

5.公允价值计量改进对策。

6.剖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7.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

8.公允价值的缺陷

9.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建议

3.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参考文献:

[1]谈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

尹伟青,财会月刊,2009.3上

4. 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职工福利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分析,罗庆,财会月刊,2009.2上

[2] 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尺度研究

李定伟,会计之友,2009.9下

5.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研究

参考文献:

[1] 新企业所得税法之税收优惠解读

尹磊,魏钢,财务与会计导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9.2上半月

原载《财政监督》,2008.10下

6. 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研究

主要研究增值税转型(从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及税务处理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苏喜兰,会计之友,2009.10中

[2] 固定资产增值税相关处理解析

王玉娟,财会月刊,2009.6上

[3] 增值税转型下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

张译文,财会月刊,2009.6上

[4] 固定资产增值税相关处理解析

王玉娟,财会月刊,2009.6上

[5] 增值税转型下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

张译文,财会月刊,2009.6上

7. 业务招待费在新税法下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关键词:业务招待费 新税法 会计与税务处理

参考文献:

[1] 对业务招待费扣除标准合理筹划的思考

李柏生,财务与会计导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9.10上半月

原载《会计之友》,2009.7下32-33

8.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 资产证券化

查维普,就有足够的参考资料了

[1]李海洪.资产证券化主要环节的中外比较分析[J].财会研究,2010(6)

[2]夏小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财会研究,2010(6)

1.介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

2. 介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带来的启示

9.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 从财务角度分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宋艳敏,财会月刊,2009.10上

[2] 增值税转型后对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影响

韩杰,韩雯,财会月刊,2009.7上

[3]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探析

陈郁珍,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6

[4]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分析,屠芳,会计之友,2009.8下

[5] 增值税转型:企业的影响与应对

张连起,财务与会计导刊,人大书报资料中心2009.5上半月

原载《中国税务》,2009.2.45-46

10.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王宁,会计之友,2009.9中

[2]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吴君民,张允晓,会计之友,2009.10中

11.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讨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破解措施

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原因,探讨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 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究

贾守华,王乾光,会计之友,2009.8下

[2]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何在

葛兆强,财会研究,2009.17

[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及防范

于敏,李伟毅,会计之友,2009.6下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支持途径研究

武巍巍,会计之友,2009.8上

[5]李晔.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0(13)

[6]于慧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破解措施[J].财会研究,2010(5)

[7]宋小萍.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究[J].财会研究,2010(3)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3.请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3.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措施

12.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关键词:现金流量 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 基于现金流量角度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张钢,财会研究,2009.17

13. 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探讨

参考文献:

[1] 梁云凤,高辉清.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建议[J] .税务研究,2009(11)

[2] 济南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我国太阳能产业税收政策探讨[J].税务研究,2009(11)

[3] 刘厚兵.“绿色企业”可享受的特定税收优惠政策[J]. 财务与会计导刊,2010(2)上半月

[4] 李伟毅.环保企业所得税税筹策略例解[J]. 财务与会计导刊,2010(2)上半月

[5] 陈海霞,郭宏宝.企业创新特征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9(11)

[6] 曾磊.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9(17)

[7] 于海峰,谭楚玲.欧盟与中国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政策的比较研究[J] .税务研究,2009(11)

[8] 王苍峰.税收减免与研发投资:基于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税务研究,2009(11)

[9] 孟翠莲.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与财税政策选择[J].财会研究,2010(8)

14. 资本结构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 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吗

曾富全,朱丽俊,会计之友,2009.8下

15. 金融危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次贷危机与21世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

刘仲文,会计之友,2009.7上

[2] 金融危机显现国际会计准则的缺陷

李刚,会计之友,2009.7上

16. 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高校过度负债的风险与防范措施探析

许艳玲,会计之友,2009.8上

[2] 基于资产证券化解决高校贷款风险问题

樊晶玉,会计之友,2009.7上

[3] 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梁燕华,会计之友,2009.7上

17. 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防范研究

参考文献:

[1] 浅议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防范

李艳辉,会计之友,2009.8上

[2] 浅议衍生金融工具审计

周丽聪,会计之友,2009.8上

18. 智力资本会计及其货币计量探讨

研究智力资本会计、人力资本会计、及其货币计量

参考文献:

[1] 智力资本会计及其货币计量探讨

吉仕红,杨亚萍,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8

19.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研究财务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基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环境信息问题研究

赵丽萍,岳燕,李伟毅,会计之友,2009.6下

[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若干问题初探

梁瑞莲,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8

[3] 环境信息披露形式及其控制监督浅探

潘雅红,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8

20.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研究

参考文献:

[1] 夏文.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J].财会通讯,2009(8) 综合(上)

[2] 王伟.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浅析[J].财会通讯,2009(8) 综合(上)

[3] 王宗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思考[J].财会通讯,2009(8) 综合(上)

[4] 孙娜,宋学军.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的差异与协调[J].税务研究,2009(11)

[5] 王伟.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中两个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9(3)上

[6]梁利辉.长期股权投资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2010(2)上

[7]张芳.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收入的财税处理[J].财会月刊,2010(7)上

1.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2.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息与资本利得的纳税筹划方法

3.介绍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方法的纳税筹划

4.介绍长期股权投资转让损失的纳税筹划方法

21.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

参考文献:

[1] 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

罗美娟,会计之友,2009.8上

[2] 金融危机下海外应收账款的特点与风险防范

冯俊萍,会计之友,2009.8上

22. 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捐赠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参考文献:

[1] 新准则与新税法下捐赠的会计及税务处理

帅毅,财会通讯,综合(上),2009.1

[2] 企业向灾区捐赠的纳税筹划

梁文涛,财会月刊,2009.7上

[3] 六种捐赠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朱先娥,财会月刊,2009.7上

[4] 从捐赠业务角度看税法

黄笑萍,财会月刊,2009.4上

[5] 企业捐赠、赞助业务财税处理分析

曹芳,财会月刊,2009.2上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