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哲学论文 > 列表页

都江堰的治水哲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0-15  分类: 哲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都江堰治水哲学思想

治水哲学思想

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具特色宝贵的经验。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治水先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性和长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

一。这也是联合国评定都江堰工程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 都江堰治水三字经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深淘滩,低作堰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

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所谓遵旧制、勿擅变者,就是在治理都江堰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治水三字经》就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文化内涵,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随着人们继续实践,《治水三字经》的意义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政府每天在《川西日报》公布都江堰宝瓶口水位,让灌区人民及时掌握都江堰水情,安排生产和防洪抗旱等工作。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主要景观

都江堰水利工程

陈运和诗《都江堰》:“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 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 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

1、岷江鱼嘴分水工程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在古代,鱼嘴是以竹笼装卵石垒砌。由于它建筑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鱼嘴上面的弯道绕行,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

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夏秋季水位升高,水势不再受弯道制约,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这就利用地形,完美地解决了内江灌区冬春季枯水期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和夏秋季洪水期的防涝问题。

2、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

飞沙堰溢洪道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

宝瓶口

”。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飞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3、宝瓶口引水工程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

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现在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篇二:治水与社会发展论文:弘扬水文化之人水和谐

弘扬水文化之人水和谐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人类傍水而居,依水而存,有水则兴,无水则亡。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命脉,治水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史。

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的深化,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精神,也就是一种文化。中华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和治水精神的结晶,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从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到现实中的大禹治水,从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到今天的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无不闪耀着水文化的光辉。中华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它既来源于人们的治水实践,又超前于人们的治水实践,在治水实践中不断演进和升华,并对促进治水实践具有强大的反哺作用,以其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渗透力,辐射力、导向力、冲击力、创造力,引领、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它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是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及促进治水实践活动的灵魂和导航,也是事关水利事业成败和兴衰的命脉。

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们对水事活动的理生思考,是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它直接触及人们的灵魂,浸润着人们的心田,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精神意志、智慧能力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也就是人水观。人水观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人类处于水支配人的阶段,形成了人顺应水的人水观;在工业社会,随着生产力发展,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的主体意识急剧膨胀,形成了人征服水的人水观;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形成了人水和谐相处的人水观。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有了自己的水文化的积淀,传说鲧用堵法治水失败,只好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龟;而禹因受启示于龟背文(纹),用疏法治水获得成功;《洛阳记》载,“禹时有神龟,于洛水负文列于背,以授禹。文即治水文也。”致使后人在治水之前,均祭祀神龟,治水中,浇注大龟,以镇水妖,永保平安。这就是大禹治水,也是我国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那个时候对于水大家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虔诚的希望“神”能够给自己一份安定,也就是“水”的安定。大禹治水的核心,我个人认为是,“道法自然,综合治理”,治水这一特定任务要求其方略必须符合水之自然本性和山水地理形势自身的客观特点。当时的具体技术手段及其实施情形虽不可得以详知,但治水最终的大功告成启示我们,成功不仅来自于综合整治的疏导方略,更是这一朴素方略所涵“道法自然”深邃理

念的胜利。这一理念是先民与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产物,尽管在产生之初还远不如后世系统严密,但它一经出现,就随其一步步成功的实践逐渐丰富,并对后世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后来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能动性,于是便有了短暂的“人水和谐”时期,由于这个时候人类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征服自然,而只是寻求最佳的相处之道,于是这个短暂的和谐时期变应运而生,最典型的就是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它的哲学、美学、环境伦理学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是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历史悠久、举世无双的无坝水利生态工程,其灌区既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台、桥、碑刻等各种形式建筑,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已历经2261年,至今仍发挥着良好的作用,被联合国评为人类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它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不愧是水利文化的精品,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葩。此外,还有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即现在的泾惠渠前身),楚国修建的芍陂等,这些水利工程至今仍存在,经扩建、改造和发展,继续为人民造福。也为我国现金的“人水和谐”提供了借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数量急剧增长,对于水的各方面需求也不断增多,封建社会的农业用水与近代社会的工业用水,人类在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主宰的用水意识、用水习惯以及价值体系,片面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忽略或否定了水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过分索取,粗放经营,竭水而用,超量排污,破坏环境,加剧了人与水、人与环境的矛盾,使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洪涝灾害等大型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人类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而非征服欲服从的关系,于是现代水力建设也开始走向和谐化,早在1950年周总理就提出“兴修水利,我们不能只求治标,一定要治本”。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我国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历史性的变化,“其功不在禹下”,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技术,中国的水文化比大禹创造的功绩更大,许多水利工程都已闻名于世界,如三峡工程、治淮、治黄和长江防洪工程等,全国灌溉面积达0.53亿hm2,中国以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国家开始强调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又强调“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也是农业和整个经济建设的生命线”,要求把解决水的问题“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来抓”。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水文化,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制度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文明程度,治水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以“人水和谐”为核心的“水文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价值选择和最终归宿。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水关系也是如此,只有走向和谐,才能实现共赢。在人水关系中,人是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水是客体,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人水关系主要决定于人,但水也具有反作用,水文化具有引导、规范、教化、调节

等作用,是处理人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水文化可以促进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水文化将使人水关系紧张。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水和谐”的水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力加强和谐水文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为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各种水文化教育活动,使和谐水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水观和水利观。

综上所述,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构建“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是我国当前水利建设的重点所在,加强治水过程中的和谐水文化建设,实践人水和谐的治河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呼唤。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 《〈禹贡〉的西传》,《中国典籍与文化》,杨静一,1998年第二期;

3. 《中华水文化概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2-1;

《治水与社会发

都江堰的治水哲学论文

展》课程考核及要求 考核方式——论文

论文题目:

1. 治水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分析

2. 从人水和谐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3. 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开发建设中的落实

4. 水电开发何去何从

5. 水库移民问题的思考

6. 新时代水利问题策解

要求:

? ? 任选一题;不少于2000字;自拟小标题;如有其它更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观点,可自拟题目,不拘泥于上述题目所限;

? ? 论文首页请注明“《治水与社会发展》考核论文”

? ? 要有自己的观点,原创;

? ? 不得抄袭,引用别人文献请标明出处;

? ? 不得与第一次作业内容雷同

考核评价指标:是否认真准备、是否独立完成、有否原创、观点的新颖及价值性。 本次考核的教学目的:

1. 1.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水利开发、环境保护、移民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新时期人水和谐等问题的认识;

2. 2.以研究论文的型式考核,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的研究能力。

3. 3.本次论文,平时作业、考勤和讨论课表现等是本课程结业考核的依据。其中本次论文占50%,平时作业占40%,考勤和讨论课表现占10%。 提交时间:2010年6月22日之前,手写稿或打印稿均可

篇三:都江堰与都江堰水文化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约在公元前256年,秦昭王派李冰为蜀郡守,李冰发现成都平原是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较大的扇形平原,由于玉垒山拦住岷江东去的道路,江流被迫折转向西,流到宜宾,汇入长江,使得成都平原大部分土地得不到岷江的灌溉。李冰充分地利用当地山川平原的优越性,提出了“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治理方案,经过精心计算,合理地调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艰苦奋战了几年,终于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

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由渠首工程和灌溉渠道两大系统组成,渠首工主要由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其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史上没有一个水利工程能经二千多年而不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都江堰能够两千多年仍经久不衰?是都江堰工程本身还是都江堰的治水思想、都江堰的水文化?我认为,真正经久不衰、传承千年的应该是都江堰的治水思想、都江堰的水文化。众所周知,最初的都江堰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江堰是截然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的修了毁、毁了修,是人与自然此进彼退、和谐共存的一个动态过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江堰是现代工程技术对历朝历代治水先贤的治水思想不断总结、完善、发展的结果。都江堰在漫长的实践中还形成了杩槎、竹笼、干砌卵石等的治河工艺。浓缩了千百年治水经验总结出的“三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形成都江堰独特的治水思想。都江堰长期形成的管理机构和特有的管理办法同样构成了都江堰水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都江堰所体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都江堰由于在世界水利史上的重要意义,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有专家说,世界遗产的特性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极其脆弱的。显然这种说法对于都江堰来说,有失偏颇。对都江堰来说真正传承千年的并不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本身,而是都江堰的治水思想,是都江堰的水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继前人治水业绩,组织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号称天府。从经历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水利工程,长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势头,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无论从历史发展角度或现实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征和效益,截止目前,在世界水利建设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可资借鉴的治水哲学思想和管理经验。都江堰源远流长,惠泽后代,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难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

都江堰工程在两千多年运行中,充分发挥了工程潜能,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独

具特色宝贵的经验。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反映了治水先驱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反映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正确性和长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故联合国评定都江堰工程为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文化内涵对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有着特殊重要意义。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继续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都江堰二仟多年来,承载了许多科学、文化内涵,江泽民总书记题词:“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葩,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2000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都江堰水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座丰碑,既代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也代表着我国悠久文化的精神文明。在这里,水利工程与自然及人文景观良性互补,融为优美的旅游胜地,。其“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在世界上也是仅有的。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学者对此赞美不绝。水与民风、民俗、水与园林建筑、水与民间传说、水与诗词歌赋、水与绘画、水与散文游记、水与音乐、书法、雕塑等,在都江堰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江堰是历史、文化和科学的最佳组合。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已经树立了以下形象:

1 水资源科学开发形象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都江堰建成使洪旱灾害频繁的川西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世无饥谨”的鱼米之乡。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自然位置优越,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相互制约,相辅相成,联合运行发挥了引水、分洪、排沙的重要作用。都江堰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经久不衰,费省效宏的特色而闻名于世。它历经二千多年,延用至今,是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不是简单延用而已,它在二仟多年后仍焕发青春,现在还担负着二仟多万人的生活用水、流域内的工业用水、防洪、发电、环境用水等多目标、多层次用水。这表明了都江堰与时俱进的发展潜力,也表明了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2 水利工程形象,任何建筑工程都是凝固的艺术,有蕴藏和孕育文化的功能,在都江堰灌区有现代的坝、渠、闸、桥、水库、渡槽、涵洞等,也有传统的庙宇亭台、桥、碑刻等各种形式建筑。可体现历史性水利工程所特有的风格与形象。如黑龙滩赋讲:“清泉唱丰收赞歌,饥饿之乡,列全国粮仓。穷乡僻壤,变聚宝之盆”,体现了水利工程(水库)形象。 3 治水人物形象,都江堰市伏龙观有治水先驱李冰石像(东汉石像); 二王庙有李冰塑像以及历史上治理都江堰有功的人物塑像,例诸葛亮、吉当甫、文翁、丁宝桢等塑像;他们之中,有的为修建和扩建都江堰而丢官罢职甚至于断头送命。他们为国为民,兴修水利,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树立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光辉形象,成为后人推崇和今人学习的楷模。 4 水利艺术形象,通过文化艺术手段,宣传治水业迹和治水英雄的光辉形象。有电影《李冰》(峨影厂),电视“都江堰”、“古堰长流”。川剧《望娘滩》、京戏《千古一人》、有李冰斗江神、 除孽龙的故事、李冰显圣、金锣玉棍的传说等。其它书法、绘画、摄影不胜枚举,通过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5 水利法制管理形象,都江堰历来就依法管理,早在蜀汉时期,诸葛亮在灌区九里堤颁布了《护堤令》,是为我国最早的江河管理通告,宋史【河渠志】:“大观二年,(1108年)七月诏曰??然岁计修堰之费,敷调于民,工作之人,并缘为奸,滨江之民,困于骚动,自今如敢妄有检计,大为工费,所剩,坐脏论。入已准自盗法,许人告。”宋朝法律规定,民不可告官,而都江堰特许民可告官,不能不说是都江堰的特殊。清设有水利府,更进一步强化了渠首管理和灌区管理。为了加强工程管理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水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法规。1997年《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由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为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03年11月省人大通过了对条例的修改。通过宣传和查处案件,强化人们水利法制意识,树立水利执法形象,走向依法治水轨道。

6、闪光的哲学思想 都江堰在长期的发展中,它所遵循的哲学思想被清朝人吴涛精辟概括为“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都江堰水利工程处处乘势利导,历代因时制宜,因而经久不衰。“势”一指岷江昼夜奔流不息之势,一指社会背景,即对于岷江治理这件事,国家的政策和民众的意向。“乘势利导”是利用已经掌握的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战胜洪涝灾害,以求得人们的安居乐业。“乘势利导”导之以善,善者,科学性。“因时制宜”宜于生利,利者,成事易,效益大。在历史的长河中势在变化,时在推移,“利导”与“制宜”仍需不断进行。

7、丰富的民间传说、谚语 都江堰流域的民间传说故事,表达了人们的爱和恨,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充满的希望和理想。赞扬真善美、鞭打假恶丑。如“夫妻桥”、“望娘滩”、“李冰斗江神”、“金锣玉棍的传说”、二郎的故事、金鸡与芙蓉等。总结了许多谚语,如:“河边不开荒,开荒必遭殃”等生态保护意识和不与洪水争“路”的良好的水土保持意识等。

8、民间习俗 水事活动中,形成了民间习俗,如:清时放水、祭堰、舞龙灯等。 都江堰水文化主要特征

1. 都江堰历来是以人为本

都江堰经历了二仟多年的岁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封建时代,经济上是农业社会时期,而四川是农业大省,“历来治蜀者均以治水为重”,“民以食为天”,“食重则农重,农重则水利重,水利重则堰重”,各朝各代把都江堰的修复、整治和扩大看作是“兴水农之政,为足民之大事”,都江堰二王庙内题刻“稻田足水慰农心”是极好的见证,把人们的生活、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都江堰不因朝代更叠,制度变化而废弃,故水文化具有深厚的社会性、人民性和连续性。

2. 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

“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这是何等的革命精神,为了百姓的生存,敢于和大自然(洪、涝灾害)作斗争,李冰之后,前仆后继,鱼嘴位置上下变化,构筑也随科技水平而变,元代李秉彝砌大石条,吉当甫铸大铁龟,明代胡光立大铁柱,清代丁宝桢用油灰铁钉扣,当代用砼,不因循守旧。勇于变革的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深深的溶入都江堰水文化中,影响着巴蜀人民,二仟多年都江堰流域农业文明生长发育的过程,也是蜀中人民精神品格形成的过程,

这就是勤劳智慧,无私奉献,勇于创造、生生不己的精神,两仟多年来,成都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勤劳智慧的人民有以都江堰水利为依托的绿色水利文明。

3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的思想

都江堰水文化积千年之精华,深深地植根于流域的沃土之中,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自有与洪水搏斗,就有治水精神。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治水精神。在东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李冰征服洪水治水,汉·应劭【风俗通义】讲:“秦昭王使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江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冰以女与神为婚??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此处,录下了当时流传的李冰斗江神的神话。都江堰治水八字格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做到“急流缓受,不与水敌”,这种治水精神的文化底蕴是“天人合一”、“神人合一” 、“制天命用之”,这是都江堰水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表现。 从都江堰水文化特征中,可看出都江堰水文化中可持续发展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从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去探索和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它的核心是要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重新考虑和变革其资源观、价值观、科学观和道德观。归根到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是文化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人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这与都江堰的水文化不谋而合。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水行业的必然选择。人与环境相融、和谐的意识及其相应的新的环境价值观念和理论道德,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灵魂。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对策和措施。时代要求,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人地和谐。在都江堰水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论述有很多,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交融和呼应,使之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至于降伏孽龙的传说,望娘滩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文化内涵深刻,体现了人们对都江堰的爱护和依恋之情。至于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宝瓶口水则,至今仍具有指导灌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意义。至于李冰神像的出土,“卧铁”的发现,展示都江堰水文化,引起人们对建设都江堰先行者的缅怀和崇敬。

都江堰的“三字经”、“六字决”、“八字格言”都不是都江堰创建之时的产物,而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总结、发展、完善、动态演进才是都江堰的精髓。都江堰水利工程仅仅是都江堰治水思想的外在物化而已,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了解了都江堰的发展史以及都江堰正在发挥的巨大功能,就能更加科学地、更加深刻地认识都江堰三大工程的作

用,不能片面理解世界遗产的定义,对都江堰进行与其它世界遗产(如长城、莫高窟等)同样的保护,这不是辩证的观点,而是行而上学的观点。这种保护不仅不能真正保护都江堰,反而会限制都江堰的发展,离开了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的功能而去谈都江堰的保护,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使都江堰最终丧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精髓。

都江堰不仅是一个可供观瞻的历史文物,更是一个发挥着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一个无可替代的社会基础工程。它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现在的都江堰。 我们应该既是都江堰的保护者,更是都江堰的建设者。

都江堰虽然可以称为“天人合一”、“巧夺天工”,但它毕竟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兴建和发展的漫漫过程中,没有、也不可能预先进行完整的规划和设计。随着都江堰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江堰除了承担农业用水外,还要承担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环境用水、发电、养殖等综合用水。

都江堰目前所面临的水问题,概括来说有资源问题、工程问题、管理问题。

资源问题:都江堰灌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目前都江堰的现状是无法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的,缺水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着灌区工农业的发展的瓶颈。

工程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都江堰渠首上游岷江无调节水源的工程,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困难;二是灌区工程老化、跑水、冒水、漏水、渗水,造成水资源损失较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当前的需求,又必须考虑资源本身的承载能力和其对环境的影响。 管理问题

一是按照资源水利的思想,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对都江堰灌区而言,必须优化工农业之间的配置关系,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新增用水企业的产值耗水量必须达到节水要求,城市排污总量及污水回用、先用后耗等措施来实现都江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价机制及水费征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依据经济杠杆逐步建立节水社会,同时使水利工程的建设从目前由国家进行无偿投入的机制过渡到多元投入、民主管理、收益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运行机制。

三是水利管理法制化的探索,实现依法制水的目标。

四是水利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水资源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证。

为灌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四川省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的都江堰,必须与时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都江堰进行系统的改造和完善是必要和紧迫的。

都江堰——来自远古的馈赠,从来就没有拒绝过创新和发展,它和现代工程是能相容共存的。都江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离不开现代科学的指导,离不开现代工程的支持。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应该被建设为节水都江堰、数字都江堰、生态都江堰,新的历史将赋于她新的内涵,古老的都江堰必将以现代的、崭新的面貌实现与新时代的对接。

哲学观点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拥有未来,尤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水文化是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文化既表现为资源、动力,以体现为激发剂、润滑剂,文化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四川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都江堰,省会成都的发展离不开都江堰,成都中心城市地位和发展成国际大都会也离不开都江堰。 “历来治蜀均以治水为重”这句碑文,被省领导接受,四川提出了“治水兴蜀”的口号,四川治水迈进了新的里程。水文化呼唤着人们去开垦、去耕耘、去收获。让我们携手共进,励精图治,使中国水文化这株鲜花在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盛开,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祖国经济的振兴增添异彩,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