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中秋节 > 列表页

畲族中秋节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6-12-18  分类: 中秋节 手机版

篇一:畲族风俗文化

历史文化:

增城正果镇畲族村,是广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广州地区最大的畲民聚居村落。 正果畲族村由吓水、通坑、榕树窿三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共300多人。他们居住的这片土地不仅有着崇山峻岭,也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畲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正果畲族村有本族姓氏三个,分别是盘、雷、来。他们自称“山哈”或“山特”,意思是山里的人。这个名字极富表现力,它深刻地表现了畲族先祖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岁月冲洗下,畲族传统习俗已难得一见,但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民族语言,与这传统语言相伴的是简单淳朴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村民多从事山区农业,同时从事一些传统天然加工产品,如蜂蜜、米酒,畲族村酿造的米酒格外香醇,令人赞不绝口。

据《增城县志》记载,畲族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聚居于县北正果镇东南部的兰溪山区,族人常居深山大岭中,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根据该村保存的族谱及千年的族图来看,畲族先祖在漫长的迁徙路上已经走得相当久远。关于畲族的来源传说,村党支部书记来锦新告诉记者,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人身狗头,称为龙犬,当时高辛帝与邻国(番王)处于战争中,辛帝无法获胜,于是公榜三日昭示谁能杀死番王便可迎娶三个公主之一。畲族祖先看到公示后掀榜过海刺杀番王,祖先用其智慧刺杀番王成功。高辛帝见到龙犬是一只狗便想悔婚,龙犬突然用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日七夜便可成人。”龙犬入钟6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察看,见其身已成人形但头未成人形,龙犬只得带着人身狗头与公主完婚,婚后育有三男一女,是为畲族祖先。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风俗习惯: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

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兰、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近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家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即先把黄豆洗净用水浸涨,再用石磨(现在有的地方用电磨)磨成浆,再用温火烧熟,配以辅料,其味道非常鲜美。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卤咸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用以做菜的竹笋有雷竹、金竹、乌桂竹、石竹、牡丹竹、蛙竹等十余种之多。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

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有一种说法:“喝一碗茶是无情茶。”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

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米酒可以说是畲族人的生活必需品,以酒待客是畲族文化的一个缩影。据有关畲族饮食习俗的历史资料记载,畲族人素有“民嗜酒”的说法。他们不但在节庆之日喝酒、农忙之时喝酒,而且当有人到家中做客时,饭宴之时主人都会热情地捧上清香扑鼻的自酿“米酒”,以示对客人的欢迎。畲族人这种善饮酒、热情好客的风俗依然保存至今。畲族有着这样的谚语:“无酒难讲话”。酒令云:“三字同头左右友,三字同傍清淡酒,若是左右友,示造清淡酒,若无清淡酒,难敬左右友”。有酒,就有话可说;有酒,朋友间就谈得更加畅快。在畲族文化中,“酒”起着人际交往、沟通、联络感情的作用。畲族的主食较为简单,请客时一般不会说请别人吃饭,都是说:“我家酒酿好了,请来喝上两碗吧。”喝酒时,主人会倒上米酒说:“酒是体个(自己)做的,请品尝。”接下来又会说:“酒淡不成敬意,一碗联友谊,两碗祝如意,三碗庆丰收,多喝几碗,延年益寿。”好友共聚喝酒时,开始是“甜言蜜语”,接着是“和风细雨”,后来是“豪言壮语”,最后达到无所不谈的程度。可以说,酒在加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了解,在畲族村,逢年过节,酒都是必备之物,没有酒就不算过节,没有酒请客人喝醉就不算办喜事,不算请过客。所以一年四季,畲族村家家户户均酿有米酒,建房时会喝“上梁酒”;生日时有“生日酒”;定亲时有“定亲酒”;嫁女时则喝“嫁女酒”;娶亲时喝“讨亲酒”,真可谓无酒不办事。利用“七月七水”酿造的米酒更是清香扑鼻。相传农历七月七日是董永与七仙女的相会之日,也是七仙女姐妹们于晨蒙时到泉源池洗澡之日,所以这一天的水也被称为“七月七神仙水”,经久耐存而不会产生异味。村中酿酒的村民有着这样的传统:在农历七月七日太阳尚未出来前到山泉水源处装一些泉水回家保存,以备酿造“七月七酒”,而使用这天装回来的山泉水所酿造出来的米酒,特别芳香、甘甜、醇厚,被当地人称为“人间佳酿”。

畲族村拥有很多独特的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荔枝园、桃花谷、柿树坡、扫把山、梨花沟、枇杷谷、枫树坡、古树神韵、竹溪村落等,人文景观主要是畲族特色的房屋建筑、文化习俗和酥醪古观等。

篇二:畲族风俗

浅谈畲族风俗

畲族的“畲”是个很古老的字,春秋时代就有了,按字义解释是山林里结巢或搭寮居住来开荒辟地,刀耕火种的意思。“畲族”这个名称是根据“民以畲名,以善田者”而起的,反映了畲族经济生活的特点,也体现了畲族人吗勤劳的劳动本色。中央人民政府于1956年正式把“畲族”确实为一民族的名称。

畲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据史载,在隋唐之际,即于7世纪初期,畲族的祖先便在闽、粤、赣一带劳动、生息并繁衍。由于受历代统治者的压榨,被迫迁往荒野之地。畲族总人口有三十六万多人,其中在福建的近21万,主要在闽东的福安,罗源等十一个县内,宁德地区的畲族人口占畲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我们罗源的畲族人主要聚居在飞竹,霍口一带,主姓兰、雷。说到霍口的畲族就会想起“岱江畲族风情漂”,这是我县很好的一个旅游资源,很多想看畲族风俗习惯的人都可以去一饱眼福。

畲家人世居于深山密林中,缺少文娱生活,向来以歌代教,以歌散心的。畲家人迎客时会全体盛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特别是女性,穿着轻柔飘逸的凤凰装(穿着黑色或黄色的衣服,衣领上、胸襟钱都镶着彩色的花边,腰里系着一条彩色的带子;下身穿的是短裤,腿上还裹着绑腿),那与众不同的发型更是引人注目,别有韵味:头髻上只扎着一圈红绒线。衣领和袖边花纹窄而秀气,后扎的腰带上绣有花纹,并缀有丝絮的是小姑娘即小凤凰;用红头绳扎的头髻向上升高、衣领、衣边和衣袖上的花边很宽的多是大红与桃红夹杂黄色的是

已婚的大凤凰;老凤凰则是发髻低短,衣服和腰带上的花纹少些,颜色素雅。畲家的女儿出嫁时,母亲都赐予凤冠和凤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只有较少数的畲女着凤凰装了,受汉族服装的影响,畲族也逐渐与潮流相接轨了。

畲族有一个节日很有意义,即三月三乌饭节,是为了纪念抗压迫的民族英雄雷万兴的。畲族人民的斗争历史,表现出畲族是个勇于反抗的民族,是个有光荣传统的民族!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民族精神。

畲族人的心灵手巧编制出了美丽的织布、斗笠、篮子、竹筐等。其中驰名全国的手工艺品“斗笠”,做工精细,花纹美观,编斗笠的竹篾劈得很细,不到一毫米,适合于农民在大热天及雨天外出时用。畲族的姑娘们还在上需配上水红色的绸带和各色珠子,看上去非常漂亮,是她们喜爱的装饰品。

在畲乡,除了独特的风俗外,还有特色小吃,如糍粑。每逢阳春日,二月二、三月三,分龙日,六月一、中秋节、九月九等民间节日,每户必备糍粑以迎客。还有乌米饭,颜色蓝绿乌黑,又香又软。

随着世界的发展,历史车轮的前进,畲族人也开始追求时尚和潮流。这并不是泯灭了他们的民族特色,而是突出了民族特色。在新潮的一代,游客会为独特节日时着盛装的畲族人所吸引。

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畲乡大分散,小集中和有些地方畲、汉交错杂居的特点,各地的畲乡所流行的风俗都因各自的特点而独放异彩。

篇三:畲族婚俗

畲族婚俗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人口较少,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自称为“山哈”, 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这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史书对畲族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1984年国务院宣布成立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县城所在地鹤溪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

现在的畲民,除了分布在广东罗浮山区的少数人操本族语言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和闽南,或者说操与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特色的客家话。除去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畲汉共同的节日外,畲民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三月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农历十月十四(五)的 “五谷母生”节,这一节日一直到今天,仍在闽南和潮汕地区广泛流行。

畲族长期以来实行族内婚,严禁与外族联姻。族内同姓同祖禁止通婚,姨表可通婚,姑表则禁止通婚。而畲族婚俗成为一种行将失传的“绝唱”,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展示的就是畲族完整的结婚仪式。

【得定】

小伙子由媒人带领到女方家,畲语叫“肽布娘”(看老婆)。如果双方有意向,则姑娘由母亲或姑姨陪同,来男方了解家境。小伙子送姑娘一些礼物,姑娘回小伙一条自织的彩带。然后通过媒人,双方协商择日“定婚”, 定婚畲语叫“得定”。一般选择农历五月端午节或八月中秋节前后的吉日。男方备好礼物,一般有长寿面二包、红枣、礼饼5公斤、猪蹄一个6公斤、猪肉若干公斤、鱼鲞一合、衣料一套、制“凤凰冠”的“髻栏”一合、银手镯一副、银戒指一合(带响铃)、聘金(银元)若干,托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将礼物点收后,则商定婚嫁时间。这时女家用红纸再次写女儿的生庚交给媒人,带回给男家,并给回盘猪肉二刀、黄金或糯米粽40至60粒。女家将定婚的猪肉分别送给六亲。六亲收到礼物后,便知某人的女儿已许配,并准备衣料礼物。

男方择好吉日娶亲通知女家叫“送日”。连同礼饼、猪肉、线面、冰糖、红枣和“龙凤礼贴”,由媒人和亲家伯等人送往女家。妇方根据吉日单办喜事,再将男方送的“送日”饼、猪肉由姑娘直接分送给舅母、姨母、姑母等家。母舅等亲戚得知后便留她“作客”,即叫“作表姐”。“表姐”进村,男青年一定要与对歌,一般均唱“嫁女歌”来揶揄她。

“吉日”的前一天,女方家请来六亲九眷,左邻右舍“吃喜酒”,非常热闹。酒宴一般摆两餐,中餐为女方宴请,叫“落脚酒”,晚餐是男方宴请,叫“请大酒”。

【迎亲】

迎亲时,男方请来“亲家伯”(男方父母的代理)一人,赤郎(歌手)一人,赤娘(伴娘)二人,行郎(抬嫁妆、送礼物)若干人,由媒人带领这支迎亲队伍,挑着男家备好鸡蛋十二粒、豆腐十二块、猪肝十二两,还有鱼、肉、菜、果、酒等礼物,并用红纸包好十二包小红包:即卷风冠包、请祖包、梳头包、捉青蛙包、封箱包、阑期包、伴娘包、上轿摊伞包、

托媒人包、轿符包、回头包、开轿门包等,去女家,这叫“源祖礼”。队伍人数要求凑双,特别是进女家大门时,不凑双,可拉一个其他宾客凑上。回到男家也是要凑成双。

【杉刺拦路】

迎亲队伍到女方大门时,有一个热闹的场面,叫“拦路”,也叫“拦门”。媒人放三只双响鞭炮,报讯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在门内也放两只鞭炮,表示做好迎接。女方阿姨舅姆姑嫂拿着杉枝刺拦在门前,表示夜里要对歌。赤郎作出回应,并用右手把杉刺折下三枝向路边上抛,再折一支抛路下,递过一个红包,姨姆姑嫂就拿掉杉枝刺给予放行。此时要放大量鞭炮。

【喝宝塔茶,捉田螺仪式】

到中堂,礼物一一摆到桌上,予以公开亮相,男方派四人站在右边,女方也请四人来,把迎亲的四人请到左边去,端上宝塔茶(五个碗叠成宝塔状,赤郎须全部接过,先拿第一碗,最后喝干,不许倒掉或漾出,以示智勇双全),赤郎须接过宝塔茶,自己用嘴衔取塔顶一碗,将余下四碗分发四人,喝干茶水将碗送还女方,然后八人面对面作撙,叫“捉田螺”,接着请迎亲者脱去草鞋,洗净脚,穿上布鞋,叫“脱鞋”礼。之后“亲家伯”将所有礼品清点给女方厨师和叔伯。礼品中必有岳祖父、岳父、舅公的鞋子一双、猪脚一只,送岳祖母、岳母头巾绉纱一条、鞋一双,岳母还有衣料一件,送新娘的礼物除了衣服鞋袜饰品,还有一付“凤冠”头饰,新娘就戴着这付首饰出嫁。

【借镬,杀鸡】

晚餐是男方宴请女方客人,“借镬”是意为男方借女方炊具办酒席。“借镬”时,中堂祖宗香案上点燃香烛,赤郎来到灶前,阿姨舅姆端来盛有一块猪肉、二块豆腐、有香烛的米筛,向赤郎作个揖,赤郎接过又向阿姨舅姆作个揖,再向灶神作了揖,米筛放在灶台上,开始念“借镬”词。女方厨房凡能藏起来的炊具,已被姑嫂们事先藏了,赤郎念到什么,就拿出什么。如果有遗漏未念到的,就不拿出来,也不告诉是什么东西,而要赤郎重新“借”全部的东西。例如“借你阿姨四四方方一堵墙 (锅灶),中央开个大龙潭 (铁锅)??”念完之后,大家认为“借”齐了,就开始杀鸡。

杀鸡时,地上摆上碗,赤郎执刀杀鸡。如果有血滴到地上,就要罚酒,一滴罚一碗,爱耍的姑娘故意碰撞一下,使鸡血滴到碗外,马上就有两个姑娘分别提着酒壶、端着碗,斟酒要赤郎喝,不喝就动手灌。有经验的赤郎是突然把鸡杀掉,滴了两滴血到碗里,马上把鸡头夹进翅膀提走。杀完鸡,菜刀放进米筛,再加上“厨师包”,端起向厨师作揖,厨师接过米筛,“借锅”

畲族中秋节

完毕。

【盘歌】

迎亲路上的最后一关是“盘歌”仪式。“盘歌”也就是“对歌”, 是一个最热闹的场面,唱的有度亲歌、嫁女歌、采茶歌、结成双、恩爱夫妻等,只要过了这一关,新郎就可以把新娘娶回去了。

【改装哭嫁】

新娘换上新装,马上就要出嫁了。按照畲族的习俗,新娘出嫁前都要“懒床”即“恋床”,以歌哭唱。哭嫁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舅母》等等。通过哭唱的方式,表露新娘对父母养育恩情的怀念,哭得情深意切,使亲人和客人感动,既为娘家讨吉利,又促使亲友掏“红包”赠嫁。

按照传统习俗,畲族新娘头戴凤冠,穿起了传统的凤凰装。衣裳、裙子上绣出五彩缤纷的花边图案,象征着凤凰的颈项、腰身和羽毛;扎在腰后飘荡不定的金色腰带头,象征着凤凰尾;佩于全身叮当作响的银饰,象征着凤鸣。所配戴的银饰一共九件(银簪、银钗、挖耳钗、耳环、银牌、银项圈、银链、银手镯、银戒子),意味着子发孙旺。首饰都爱刻上凤凰图案,象征吉祥如意,表达对凤凰图腾的崇敬之情。

【请祖留种】

新娘出阁前,要举行祭拜祖公的仪式。出阁的时候,新娘走过中堂时要进二步,退三步,再开始走,这叫“留风水”。新婚女上轿,由“大姐”取一茶盘,盘内放一个“安心镜”、一把剪刀、一把尺、一合熟鸡蛋、十二粒桂圆,移放在新婚女坐位上,以示避邪护身。由舅母撑伞,待新婚女上轿后即封轿门以抵诸邪。赤郎即将花轿抬出大门外,并鸣放鞭炮。此时女家即关大门,新娘在轿内停止哭泣,不再转头看娘家,以示不拽娘家“风水”。花轿抬至村外百米左右就得停下,让“新婚女”从轿顶上递出一红包交给胞弟,以示娘家财丁两旺。

【牛轿行嫁】

畲族新娘出嫁是随着“踏路牛”,撑着伞,自己走到男方家的。为什么有一头牛在前面呢?原来畲族人民认为新娘要走的是一条新路,而牛走过的路就是一条全新的路。

【传代揭盖】

新娘的花轿抬至夫家,要举行“传代”仪式。由两个未出嫁的姑娘扶新娘下轿,踏着铺在地上的一个接一个的红布袋,走到堂中,这种做法称为“传代”。

【拜堂成亲】

拜堂,首先要用茶、酒、五果摆香案,厅堂上高燃龙凤喜烛,“大姐”站在大厅上等候,当花轿进入男家大厅即放礼炮迎接。“大姐”与赤郎一一鞠躬,给赤郎双手拜上开轿门“红包”后,才进前开轿门。“大姐”伏身轿内,先取出桂圆放在轿前地上用脚踏碎,以破冲喜。而后再拿出“五谷种了”、“定身镜”,手袖红蛋安放茶盘内,牵引新娘下轿与新郎跪拜,即先朝天拜三拜,以拜天地,再朝照壁拜三拜,以拜祖宗。这期间不拜父母,夫妻也不对拜,比汉族的拜堂少了两拜。因为畲家人认为,一般活着的人是受不了跪拜的,所以没有后两拜。

【九节茶礼、欢庆歌舞】

拜堂成亲后,新娘向客人行九节茶礼。这时,畲族姑娘、赤娘、赤郎们跳着风格独特的畲族舞蹈,还庆歌舞,热闹非凡。

【回门】

一般新娘婚后三天就要邀新郎一同回娘家做“头转客”。选一酒量较好的挑“女婿担”,两人步行到岳父家,住宿一二日,轮流到亲房内叔翁家计亲,最后一晚由岳父设请“女婿酒”。酒后,请女婿吃晚饭,此时岳母捧出满碗饭,给女婿吃,这叫“饭心饭”。按婚俗碗内放着一包“饭心包”,意含岳母爱女婿,暗里赠“私家”。这时桌旁契母们(内兄嫂)即欢唱“饭心歌”。使女婿懂得丈母娘养女之恩、嫁女爱婿之意。女婿得到“饭心包”,吃完饭后,得掏回敬的“红包钱”,安放碗里,以示酬谢岳父母的恩惠。散席后,女婿进行送“分花包”,给一门亲属、男女小孩,以表首次“见面礼”。第二天夫妻返家。当晚即在男家举行“回门会”。设宴请房下叔父上辈人,祝新婚圆满。

这一整场的婚礼是不是特别与众不同呢?虽然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畲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仍显示着本民族的素质特点,它使畲族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也正是这些不同的民俗才够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