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案例 > 列表页

中班案例分析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7  分类: 案例 手机版

篇一:幼儿园案例分析

胖妹妹减肥记

“老师,我还要!”只听到我们班的胖妹妹依苒还在举手向老师示意,她还没吃饱,她多么渴望老师能给她再添点饭,哪怕是添碗汤也行啊,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端起饭盆、汤盆说:“没有了,你看呀,真的没有了。”看了看如此“干净”的饭盆、菜盆,她只能无奈的收起了碗筷。

要问起这个“胖妹妹”这个称号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三年前,刚出生的依苒就是全院轰动的小人物,从小就是一直超重的宝宝,这孩子非常的活泼好动,家人也对她宠爱有加,尤其是依苒的奶奶,包括吃饭问题上,依苒奶奶也觉得孩子吃得多就表示她健康,她要吃多少就给她多少,渐渐地依苒的胃口就越来越大,每次回家都说幼儿园里吃不饱,于是我们不得不给她多盛几碗,刚进园时就是中度肥胖,我们不得不向依苒奶奶下达重要通知:依苒必须减肥了,这样对她的健康不利。奶奶对老师的话还是听的进去的,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对依苒的减肥计划

刚开始,我们要求依苒先喝一碗汤再吃饭,饭量已经减少到两碗,每次依苒看到旁边还有一碗,她总是快速的把第一碗吃完,然后慢慢地品尝第二碗。她知道老师不会再给她添饭,却还是看了看饭盆里的剩饭,接着拿起点心盆里的一小块豆腐干,无奈啊,只有这么小一块,她将豆腐干的塞进嘴里,可又不舍得的吐了出来,就这样,来来回回的塞进塞出,细细舔舔豆腐干的味道,“依苒,你不要吃得话就别吃了,吐掉吧。”我搭班说话了,听罢,她马上将豆腐干塞进了嘴里,嚼了两下咽了下去。抹了抹嘴,无奈的离开了座位。这一天,像往常一样,依苒吃完自己的饭,细细品尝着自己的刀切馒头,在嘴里盘来盘去,直到发现老师盯着她看了,她才无奈地咽了下去,可是她还没舍得离开座位,看了看旁边难以下咽的豆豆,小胃口的豆豆到现在,一碗饭动也没动,拿着筷子拨呀拨,看着豆豆,依苒恨不得替她把饭吃了,“这个,你还要吗?”依苒指了指碗中的刀切馒头,豆豆欣喜的说:“你吃吧。”“哈哈”,依苒心里暗暗窃喜,拿起馒头往嘴里一塞,接着又问旁边的阳阳:“你还要吗?”阳阳的一碗饭就要吃完,知道依苒要打她的主意,她坚定地说:“我要的!”,依苒没有办法。以为她就此放弃,没想到她拿起属于阳阳的到切馒头,直接将它掰成了两半,还捏了两下,笑嘻嘻的对阳阳说:“哎,你还要吗?”阳阳看着被掰开的馒头,气不打一处来:“老师,

依苒拿我的馒头。”这回,依苒却拿着两半馒头向我示意,心想:已经变成这样了,没办法了,只好给我吃啦。我走到依苒跟前,假装听了听她的肚子,我说:“哎呀,不好,你肚子里的两个馒头在打架呢,看来你的肚子要爆炸了。”这下,依苒急了:“那怎么办啊?”“我知道了,肯定是你吃太多了,而且你还吃了豆豆的馒头,所以她们两个在打架呢,阳阳的你还吃吗?”她摇了摇了头,急切的问我:“那现在怎么办?”“那你自己跟她们说吧。”于是依苒有模有样的说:“你们别打架了,我以后不吃别人的馒头了。”“好,她们说已经答应你了,不打架了”,我像和事老一样说道。从此,依苒就只吃自己的一份饭,并且饭量也减少到了一碗,通过家园共育,体重也在慢慢恢复正常。

通过这件事情,作为老师我们也该好好的反思一下,为什么依苒会变得如此大胃口,我想一个是老师过多的表扬,导致吃饭速度过快,与小朋友之间进行比赛,另外一个就是依苒奶奶一种错误的吃的越多越好的理念。

进入幼儿园已经有一个多月了,现在的胖妹妹和一个月前比较起来,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能像其他幼儿一样,有一个比较好的进餐习惯,能够做到细嚼慢咽,(包括在家进餐),但是,依苒仍有时候会耍耍性子,这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就先分析他耍性子的原因,然后软硬皆施的对其施加一定压力,但切记超之过激,还是得适当的顺着她的性格,不能让他产生了厌恶情绪。 要培养一个幼儿的良好习惯,决非一件容易的事,必须要坚持持之以恒,因为在这过程中,你有可能一个月、两个月,甚至半年都做着一件类似的相同的事,所以耐心,对你最后的成功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其次,我们要在过程中及时地总结经验、调整计划,总结幼儿对计划的反应,是配合还是逆向而行,根据幼儿的反应制定新的对幼儿可能有用的计划。这样,孩子才可能改掉坏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篇二: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2015年春季学期

教师考核教师:

案例分析:

宣宣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前几天,宣宣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宣宣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

中班案例分析

"高个"。宣宣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宣宣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宣宣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宣宣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新裁地玩得有滋有味。

请根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据此案例回答问题:

1、宣宣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50%)

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50%)

参考答案:(1)在社会性发展中,宣宣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主动,但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地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篇三:幼儿园案例分析

幼儿园案例分析:爱发脾气的孩子

案例描述:

片段一

某天下午来接时,几个还未来接的小家伙直奔棋吧,准备下棋,A也是其中一个。此时,刚好奶奶来了,小家伙便说:“我还想再玩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奶奶便说:“我还要回家烧饭呢,待会儿来不及了!”正玩得起劲的A哪听得进去,便说:“我再玩5分钟。”5分钟到了,结果小家伙耍赖皮,奶奶就假装说:“那你在这下吧,我先回家烧饭了。”见奶奶快走了,小家伙恼怒地喊道:“我说再玩一会儿,你有没有听到!”说着,便开始发起脾气来。

片段二

某天早晨来园时,发现A正在幼儿园门口和奶奶闹脾气。于是,我上前询问,原来是放在奶奶袋子里的棒棒糖不见了。于是,我对他说:“可能是奶奶放在家里没有拿过来,待会儿让奶奶再回家找找。”倔强的A,撅着嘴巴气呼呼地,仍然坚持说:“不是的,是她弄丢的,我看到放在这个袋子里的。”

案例分析:

幼儿爱发脾气,有其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幼儿的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易兴奋而难抑制。另外,幼儿的道德意识正处在刚刚开始形成阶段,是非观念和评价是非的能力还停留在幼稚的水平。再次,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是家庭教育因素造成的。

措施和方法:

有的家长可能采取不理睬的方法,有的家长采取打,有的家长采取哄的方法。这些方法不是很合理。我认为:处理幼儿发脾气的事件,应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发脾气的原因来解决。

1、孩子刚开始发脾气时,迅速转移视线,以新的事物或新的活动吸引幼儿的吸引力,并立即让其离开现场。

2、如果幼儿脾气特别厉害,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冷处理”,明确地对幼儿讲这样闹是不对的,老师和家长可佯装离开现场,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惹大人生气了,老师已经不爱自己了,这样,幼儿就会逐渐冷静下来。

3、作为教师,要在幼儿园积极引导幼儿,要让幼儿明白发脾气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不能提倡,教会幼儿互相监督。

4、家长工作。作为家长,积极的方法是平时对孩子加强教育和培养,这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家长要把幼儿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平时,

家长还应经常利用电视、故事中好孩子的形象,给幼儿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他们心目中树立好孩子的榜样,使孩子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懂得道理,避免因无知而任性和随便发火的现象。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