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列表页

邓小平理论考核作业3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2  分类: 邓小平理论 手机版

篇一:2014年初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2014答案(全整理篇)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贫穷与富裕

2.我国在(B)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

A.1949 年 B. 1956 年 C.1957 年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A)

上来的战略决策。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4.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是在(B)。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C)。

A.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全 B.世界经济发展我极化

C.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据是(C)。、

A.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B.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C.党成立80 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和科学总结

7.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A)

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A.人民的根本利益 B.人民的当前利益

C.人民的长远利益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为,加强(A)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C)美元之后,

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A.2000 B.1500 C.1000

10.2004 年9 月,胡锦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C)的能力。

A.领导政治 B.领导经济 C.领导发展

11.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B)。

A.第一目标 B.第一要务 C.第一职责

1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B)的集中体现。

A.政策和策略 B.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C.执政理念和执政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B、C、D)。

A.党的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酝酿生产阶段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基本命题的提出阶段

C.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逐步展开和形成理论轮廓的阶段

D.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的科学体系形成并最终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我们党在新的世纪要副食人民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是(B、C、D)。

A.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D.推进现代化建设

3.科学发展观坚持 (A、B、C)。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方向由人民决定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B、D)。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高速发展 D.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C)。

A.1945 年 B.1966 年 C.1978 年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

展真理

C.实事求是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B),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

中前进。

A.与时俱进 B.创新 C.革命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改革和开放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C)。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C.城市和农村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基本方针

9.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A)同“富强、民主、文明”一

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邓小平理论考核作业3).发展

10.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

体目标中,“和谐”是指(A)。

A.社会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现代化

1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力争比(B)。

A.2000 年翻一番 B.2000 年翻两番 C.2010 年翻两番

1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A)。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B、C、D)。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改革开放主要解决(A、C)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4.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是(A、B、C、D)。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 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 D.实现共同富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答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 B.依停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再分配更加(A)。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C.形成学习型社会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人为本的“本”,是指(A)。

A.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C.社会主义者的根本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们党的执政基础中突出强调的是(C)。

A.经济基础 B.政治基础 C.社会基础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B)。

A.坚持民主法制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科学发展

4.“一国两制”构想首先用于解决的问题是(B)。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5.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是(B)。

A.实现两岸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

6.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B)。

A.高度自治 B.一国两制 C.共同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7.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用来处理(B)。

A.同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B.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8.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高准则是(A)。

A.国家利益 B.主张一切国家一律平等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9.建设和谐世界要通过(B)。

A.反对霸权主义 B.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C.反对强权统治

10.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享有宪法赋予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

的平等地位,它们是(C)。

A.在野党 B.反对党 C.参政党

11.在党的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C)。

A.组织建设 B.作风建设 C.思想建设

12.(A)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A.民主集中制 B.议会选举制 C.多党合作制

二、多项选择题

1.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

是(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命健康

2.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国防、宣战和媾和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还

享有(A、B、C、D)。

A.行政管理权 B.立法权

C.独立的司法权 D.终审权

3.当今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A、C)。

A.霸权主义 B.领土纠纷

C.强权政治 D.经济摩擦

4.(A、B、C、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艰苦奋斗 B.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C.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D.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是指什么?

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新鲜经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主要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和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

的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第四,关于社会主义怅动力的理论;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第九,关 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答:“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答: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历史经验,其中有三条尤为重要: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 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答:统筹城乡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之一。 具体而言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我国市场经济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之一。 在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论述)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论述)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论述) (4)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论述) 因此,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

篇二:2014年9月份考试邓小平理论第三次作业

2014年9月份考试邓小平理论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4分,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______ .

2.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 ______ 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 ______ 和外资经济.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 ______ 基本理论问题.

4.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5. 改革是中国的 ______ 革命。

6. “双百”方针是指“ 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2. 按劳分配

3.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4. 社会保障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5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2.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1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7 分)

1. 物质文明搞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

3. 社会主义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为什么说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2. 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

一、填空题(24分,共 6 题,每小题 4 分)

1.

参考答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2.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私营经济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3.

参考答案:

首要的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4.

参考答案:

对外贸易 对外技术交流 国际资金往来 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5.

参考答案:

第二次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6.

参考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空2分,答错不得分

二、名词解释题(20分,共 5 题,每小题 4 分)

1.

参考答案: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主要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每个有利于1分,答出判断改革和工作得失2分

2.

参考答案:

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出劳动者尽自己能力提供劳动2分,社会分配尺度3分

3.

参考答案:

是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前提下,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出前提2分,答出企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3分

4.

参考答案:

是指依据法律法规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它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出概念3分,包含内容2分

5.

参考答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是我国处理中央和民族地方关系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答出行使自治权得2分,答出意义得3分

三、简答题(15分,共 3 题,每小题 5 分)

1.

参考答案: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三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1)点得3分,(2)得2分

2.

参考答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具体体现在:(1)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人民性,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2)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保证了国家主权的完整统一和人民主权的最高地位,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3)有利于人民代表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解题方案:

评分标准:

指出特点和优势得2分,具体体现各得1分

3.

参考答案:

答: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概括,提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联系.它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既阐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和我们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性质,又说明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解题方案: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入手进行具体分析

评分标准:

一、二小点每个4分,第三点2分

四、分析题(21分,共 3 题,每小题 7 分)

1.

参考答案:

答: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但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一经产生就对物质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培育“四有”新人。并不是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的。

解题方案:

从理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入手分析

评分标准:

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阐述充分得4分.判断错误不得分

2.

参考答案:

答: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二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虽然也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因而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题方案: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入手分析

评分标准:

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阐述充分得4分.判断错误不得分

3.

参考答案:

答:社会主义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民主作为上层建筑,从为经济基础服务,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的意义来说,是一种手段。但从它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来说,它是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因而它又是目的。

解题方案:

从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含入手分析

评分标准:

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阐述充分得4分.判断错误不得分

五、论述题(20分,共 2 题,每小题 10 分)

1.

参考答案:

答: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组织,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如果国有企业缺乏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缺乏生机.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如果不转换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经营机制,其行为规则必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冲突,从而市场机制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国有企业如果不转换经营机制,缺乏活力,对市场信号的变动缺乏足够的灵敏度,国家就难以通过市场中介间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健全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就不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难以顺利运行和发展.因此,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中心环节.目标是:使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解题方案:

从企业的地位、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及国家对宏观的控制和把握上回答 评分标准:

每点5分

2.

参考答案:

篇三:2016年春电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A、4B、5C、6C、7A、8A、9C、10C、11B、12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2BCD、3ABC、4ABD、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主要指什么?

主要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设计和领导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密集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解放和巨大发展,并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新的实践经验,这些实践和实践经验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第四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第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力量。

第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

第七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

第八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第九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3、试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4、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的历史实践有哪些经验最重要?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第二、必须始终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必须始终自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5、简述如何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根据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相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6、简述如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等问题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C)。

A.1945年 B.1966年C.1978年

2.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C.实事求是

3.思想路线的本质在于(B),在于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在探索中前进。

A.与时俱进B.创新C.革命

4.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改革和开放

C.发展生产和共同致富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有优越性,根本上决定于它能否(C)。

A.实现社会公平 B.消灭剥削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6.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城市和农村的矛盾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8.在党的十五大上,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B)。

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C.基本方针

9.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B)同“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A.和谐 B.进步 C.发展

10.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目标中,“和谐”是指(A)。

A.社会现代化 B.政治现代化 C.文化现代化

11.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B)。

A.2000年翻一番 B.2000年翻两番 C.2010年翻两番

1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是(A)。

A.农业 B.工业 C.第三产业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A、B、C、D)。

A.为实现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

B.打破了长期盛行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D.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

A.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改革开放主要解决(C、D)的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 B.如何坚持社会主义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4.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设是(A、B、C、D)。

A.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B.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

C.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 D.实现共同富裕

三、简答题

1.简述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重要意义。

答: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意义在于:(1)保证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保证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确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3)保证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深入贯彻,我们才不断地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政策。

2.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答:因为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实事求是的深度。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人的思想只有适应变化的情况而发展,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2)解放思想必须以实事求是为指针和方向。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认识符合新情况,做到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3.如何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答: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微型机和活 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和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4.建国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上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1)对中国的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2)错误地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忽视发展生产力;(3)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这种不发达,既表现在生产力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归根到底,生产力的落后是最基本的特征。

6.简述党的十五大“新三步走”战略。

答: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1)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3)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

(1)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生产不断发展,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解决好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发展;才能接受时代挑战,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能否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伯全面发展。

2.如何正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

答:(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要在四项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四项基本原则要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成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

2.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序幕。第一步是(C),建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A.政企分开 B.打破铁饭碗 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3.在对外开放中坚持(A)是我们的一条基本原则。

A.独立自产、自力更生 B.依停靠外援 C.开放我国市场

4.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B.数量上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5.我国目前实行的分配制度是由(C)所决定的。

A.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产条件 B.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6.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A)。

A.注重公平 B.注重效率 C.注重发展

7.人民通过(A)的政权组织形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C)。

A.思想领导 B.组织领导 C.政治领导

9.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两大主题是(A)。

A.团结,民主 B.团结,发展 C.民主,发展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B)。

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B.培育“四有”新人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C)。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集体主义

12.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C)。

A.实现国家统一 B.增强人民凝聚力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坚持(A、B)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引进来” B.“走出去”

C.生产加工 D.转口贸易

2.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3.建设政治文明涉及下列哪些方面(A、B、C、D)。

A.政治思想 B.政治制度

C.行政管理 D.法制建设

4.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是(A、B、C、D)。

A.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B.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