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范文 > 邓小平理论 > 列表页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2  分类: 邓小平理论 手机版

篇一: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邓小平理论概论(含答案)

说 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项)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 )

A.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理论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民主社会主义学说D.亚非拉社会主义思潮

3.邓小平理论认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改革与开放 B.民主与人权

C.战争与革命 D.和平与发展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

A.第一次飞跃性成果 B.第二次飞跃性成果

C.最新理论成果 D.主要理论成果

5.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确立时期是( )

A.从中共十二大到十三大B.从中共十三大到十四大

C(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 网:邓小平理论的主题).从中共十四大到十五大D.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

6.邓小平理论开创了(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B.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道路

C.实现科学发展的道路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7.邓小平著作中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

的宣言书”是( )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8.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

C.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思想 D.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9.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生产力标准

C.“三个有利于”标准 D.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标准

10.对党的思想路线作出标准表述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1.邓小平对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是( )

A.明确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 B.首先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

C.创立了新的思想路线 D.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12.解放思想的对象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 B.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

C.“两个凡是”论 D.姓“资”姓“社”的争论

1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是( )

A.社会主义从空想学说变为科学理论 B.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从一国变为多国 D.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是( )

A.新的世界科技革命兴起

B.初步建立起社会化大生产体系

C.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D.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5.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邓小平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 )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过程

C.现代化的过程 D.动态的过程

17.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段与资产阶段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1.邓小平理论认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民主B.发展

C.改革D.开放

2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实现四化”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A)

A.立国之本 B.强国之路

C.执政之基 D.力量之源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

A.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想结合

C.按劳分配为主,按生产要素分配为辅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革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D.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2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政策

D.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

27.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2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无产阶级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多数人的统治 D.共产党的领导

29.按劳分配是按( )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

B.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劳动能力领取个人消费品

D.劳动力价值分配个人消费品

30.发展生产力是( )

A.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C.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D.社会主义的基本目的

3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C、人均国民收入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32.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3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34.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原则

35.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是( )

A.加快发展的战略地位 B.适度发展的基础地位

C.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地位

3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 )

A.引进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轨道上来

B.引进技术,吸引人才的轨道上来

C.科学研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轨道上来

D.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38.我党在市场经济问题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3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科技、教育和文化体制的改革

4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点是( )

A. 开展反腐败斗争B. 开展思想路线教育

C. 开展整党工作 D.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4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 )

A. 基本目标B. 基本原则

C. 基本任务D.基本要求

42.“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 )

篇三: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________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