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工作汇报 > 列表页

中学创建教育强县学校工作汇报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28  分类: 工作汇报 手机版

篇一:乳源县一六中学创强工作总结

乳源县一六中学创强工作总结

为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镇”战略,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促进我校教育事业上规模、上档次,根据省、市、县创建教育强镇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于2010年着手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并于2011年顺利通过评估验收。现将近年来我校创建教育强镇工作总结如下:

创强主要做法和成绩

一、全面发动,统一思想,营造浓厚的“创强”氛围。

统一全校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创强”氛围是创建教育强镇的前提。我们十分重视抓住各种机会,运用广播、黑板报、标语、集会、横额等形式进行宣传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意义,营造浓厚的创强气氛,使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在创强中凝成一条心,扭成一股劲,群策群力,共识互动,确保了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二、对照标准,制订方案,落实措施,扎实地开展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创建教育强镇,我校成立了以温新福校长为组长,张勤辉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有关工作会议,认真学习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了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意义和开展自查自评工作的指导思想及工作程序,并根据标准分解指标,明确分工,落实措施,制定了《一六中学创建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对照标准,找出差距,逐条加以落实。创强中,学校定期召开创强专题会议,听取各部门汇报,并且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同时还建立了组委会成员联系部门、班级制度,解决创建教育强镇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投入到位

教育经费是保障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学校能否通过创建省级教育强镇验收的物质保障。为筹措创强资金,校长和镇政府领导不辞劳苦驱车前往珠三角地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及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保障“创强”经费。在创强中,县镇两级在我校投入800多万元。主要用于:(1)翻新了两栋教学楼和改造学校运动场;(2)改造学校的用电设施;(3)新建和添置各项功能场室及加建一栋教师宿舍楼;(4)兴建校园网一个;(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6)新建学校后花园;通过创强,我校成了一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校园文化凸现、师德师风良好、学生安全文明的规范化学校。

四、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工作成效

1、我们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育人环境。学校加强了对课室、走廊、楼梯、文化长廊、校园环境等的建设,凸现以“上、善”为主题的整体校园文化,达到学校无处不育人的目的,使学校师生得到文化的熏陶,使“上善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特质。

2、按照县创强办的各项要求,做好资料档案的有序归总,做到完整、规范、统一,同时做到不错、不漏、不瞒、不假。

3、关心教师,建好队伍,提高办学效益。关心爱护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教育的关键,学校重视对各个层次、类别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重抓好校本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多媒体运用能力培训、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工作,构建开放、多元、综合的教师培养体系。通过举办教职工厨艺

中学创建教育强县学校工作汇报

大赛、篮球赛、足球赛、环镇跑等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凝聚学校正能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加强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学校加大排查力度,彻底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确保师生安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学校安全事故零发生率。

创强工作中,我校涌现了多位创强先进人物,特别是办公室主任钟伟明,五十多岁了,为了收集整理学校创强的各种资料,奔走于各部门之间,还常加班到深夜,甚至牺牲礼拜休息时间,忘我工作;学校团委书记朱东明,教学工作任务重,还要加班加点完成创强资料信息录入。但他从不诉苦,不言累,默默奉献着;还有就是总务主任邓传贵,为学校的校园建设而奔走,不怕脏,不怕累,经常深入工地督促工作,常常弄得满身灰尘或是满头大汗……,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责任心强、勤奋工作,不计得失的优秀教师,学校的创强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教育创强才得以通过评估验收。

今后奋斗目标

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创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探索实践还不够,我们决心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不断总结“创强”工作经验,继续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争创较高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社会信誉,把学校打造成为优质的农村乡镇学校。

一六中学

2013年5月2日

篇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计划

高岭完小

2015年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全县经济社会的能力,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和教育体育局创建教育强县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及创建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指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遵循教育的“三个面向”,为加速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充分发挥教育在推进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实现教育强县奋斗目标。

一、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周忠任组长,周建恒、周明武、周贤、周芳、马菊花、马春霞、马小英、周启洪各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教育强县创建工作。

二、 创建重点及内容

1、教育管理和投入。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

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学。严格执行中小学收费项目及标准,保持“教育收费示范学校”荣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德育管理等一系列管理体系,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按照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筹措资金,添置教学设施,逐步改善学校环境和办学条件。

2、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坚持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合格率达到100%,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体卫艺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3、师资建设。努力构建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文明校园。开展经常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合理,师生比和学历符合自治区规定的要求。

4、教育行风建设。建立健全行风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目标责任,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的各类收费政策,做好收费公示工作和校务公开工作。坚持师德教育常抓不懈,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努力营造高岭完小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

四、实施步骤

第一,准备阶段:学习《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强县考核认定标准》(试行)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创建教育强县档案归类目录》,对照各项标准,对本校的创建工作进行梳理,结合学校实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实施阶段:学校按照创建任务的时限要求,在对各项工作进一步梳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以《考核标准》和《档案目录》为依据,逐条对照,扎实抓好创建实施工作,并做好自查自评工作。

第三,自查整改阶段:在做好充分的自查工作的基础上接受县督查组的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再次进行整改,申报县级验收。

第四,评估验收阶段:在自查、初验和整改的基础上,接受县验收。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校按照县政府、教育体育局的要求,把创建工作作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精心设计,分解任务,把各项工作做细致,做扎实。

2、广泛宣传,全面动员。学校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公示栏、教职工大会等以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将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传达给每个教师和学生,让全校教师和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及时报告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营造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3、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激励机制,责任落实到人,对在创建工作中出谋划策,认真工作,成效显著的教师给予肯定,在年终考核和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对分配的任务工作不力,不能完成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

高岭完小

2005年3月

篇三: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首先,欢迎并感谢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借此机会,将我镇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山阳县西北边陲,东与元子街镇毗邻,南与牛耳川镇交接,西与柞水县接壤,北与商州区为畔,总面积223.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8个行政村,138个村民组,5049户,总人口2092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81元。2011至2012学年度全镇布设各类学校(教学点)21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中心学校1所,政村完小5所,教学点13个,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149人,在校学生2539人,在园(班)幼儿459人。

近年来,我镇教育体育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全面落实“科教兴镇”、“人才强镇”战略,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两基”、“双高普九”和教育强镇等工作相继通过省、市评估验收,先后被省、市、县授予“教育强乡(镇)”、“教育综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提高教育质量先进集体”等,部分学校还获得了省、市、县级“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等殊荣,教育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镇中小学教育质量稳中有升,连续6年我镇中小学毕业生素质检测一直名列全县前茅。自2011年县委、县政府作出关于创建教育强县的决定以来,我们按照“优化布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

平、提高质量”的原则,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以教育改革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经过全镇师生和干群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形成学前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成人教育终身化的教育发展格局。

二、达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全镇4-6岁幼儿581人,已入园(班)495人,一年入园率100%,三年入园率85.2%;7-12周岁学龄儿童1622人,入学1622人,13-15周岁学龄少年915人,入学915人,残疾儿童少年均能随班就读,中小学入学率均为100%,巩固率小学为100%,初中为99.8%。

(二)办学条件

全镇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96310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为30.4平方米、37.5平方米,生均校舍使用面积分别为

8.4平方米、7.85平方米,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分别为26.3平方米、27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分别为8平方米、6.4平方米;小河中学建配了22室1部,完全小学建配了15室1部,教学点建配了4室1部,幼儿园建配了活动室、寝室、多功能室、艺术室等功能部室,配齐了学习、生活用品和教、玩具等设施,图书配备中学生均56.7册、师均87.9册,小学生均37.2册、师均57册,幼儿园每个幼儿平均图书15册、师均35.6册,中小学计算机配备台数与学生数比例分别为12:1和18:1,保证学生上课每人1台计算机,各类功能部室和教学装备的配臵均达到省颁标准。

(三)教师队伍

全镇中学专任教师53人,本科学历以上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

95.9%,研究生学历达6.1%,小学专任教师85人,专科学历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2%,本科学历以上占35.3%,幼儿园专任教师9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以上学历1人,每班达到“两教一保”标准,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岗位合格率均为100%,专任教师数量充足,无缺科,计算机、劳技、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专、兼职教师配备达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各项指标达到省颁标准.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每年岗位培训不低于80学时,校(园)长岗位培训率达100%。

(四)经费投入

近年来,我镇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组织社会捐资、上级财政拨付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先后投入623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装备配臵、学校文化建设、普及学前教育和“两基”巩固提高等。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按时足额拨付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及配套资金,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两免一补”、住宿生生活补助、教师国标工资和绩效工资等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营养计划顺利实施,运作规范,管理严密。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收费规范,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无教育乱收费现象发生。

(五)素质教育

2009-2012学年度中小学按时毕业率均达100%,毕业生合格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比例分别为96.5%、96.7%、96.6%,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为100%,按照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

各科实验课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开出率均达100%、初中毕业生实验合格率100%。中小学、幼儿园适龄儿童、少年、幼儿犯罪率均为0。

(六)职成教育

镇农科教服务中心下辖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所,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每年开展各类培训达8000人次以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85.2%以上,近三年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率分别为32.%、33.7%、35%,15-50周岁农村劳动力培训率97%,非盲率达100%,18-22周岁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平均每万人口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1034人。

三、主要方法措施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

1、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落实教育职责。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作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把高水平、高质量创建教育强县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镇属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校成立了以中心校长为组长,各学区(校)校长为成员的工作实施小组,实行教育、行政“双线包抓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教育工作考核,形成了以教育主管部门牵头,镇属机关包抓,镇、村、校三级联动,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强工作方案》和《创强工作实施意见》,及时研究和解决创建

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为创建教育强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板报、悬挂横幅、刷写标语、新闻媒体和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2011年召开创强动员会的基础上,先后多次召开全镇各部门、各村、各校参加的创强工作促进会和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和带动全镇上下关心支持教育强县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重教、兴教、助教的良好工作氛围。

3、完善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了《小河口镇教育三年发展规划》,确保教育工作发展“三优先”。依据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制定了《小河口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并全面落实,全镇校点布设由“双高普九”验收时的25个调整到现在21个。同时积极改善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创建教育强县以来,小河中学、二河小学相继实施了教学楼加固改造工程,中心学校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综合设施改造工程,中心学校、钢研小学、李村教学点等多所学校翻新校舍8栋190间21924平方米,袁家沟小学和马家山小学拆除土木结构校舍13间,新建5间2层综合楼1栋,彻底消除了我镇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土木结构校舍的历史,代院教学点、二河口教学点等学校先后实施了排危工程,全镇安装电子显示屏4面,铺设软化草坪5860平方米,修缮刷新围墙900延米,各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新增或调配部室18个,增配各类教育装备8000件(套),配备民生工程设施2套,安装壹乐园项目1个,农体工程项目1个,合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消除了薄弱学校,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