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首页 > 公文写作 > 规章制度 > 列表页

临床科室规章制度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7  分类: 规章制度 手机版

篇一:临床科室管理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须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就不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检验结果就不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检验室工作人员需为专职人员或经专门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明的人员来从事检验工作。

7、不得强制患者进行医嘱以外的各项检查。

8、对某些特殊检查(如淋球菌检查、任娠试验等)应当为患者保密。

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1、需做检查的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

2、危重病员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或到床旁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应当反复核查,病变图象应拍照记录,疑难病例应会同有关医师检诊。

3、超声波室诊断报告由医师或技师书写并签名,必要时须经上级医师审签。

4、禁止为患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5、住院病员超声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或可疑的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取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的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6、对各种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

7、检查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冬季应该注意保暖,室内禁止吸烟。

心电图检查工作制度

1、需做检查的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须做床旁检查者应注明,申请做急诊心电图者,应及时安排检查。

2、常规心电图报告于检查当日发出,急诊心电图检查完毕发初步报告,当天发正式报告,遇有疑难病例,应组织集体讨论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及书写报告,必要时随时复查,书写报告时,应做到对图形分析认真,剪贴规范。

3、对申请做运动试验的病员,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时须有医师在场,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4、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图像基线稳定,图形完整,遇有特殊病例须增加导联检查。

5、各种检查资料须归档统一保管,室内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每月对心电图进行一次检查调试,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6心电图室就不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和更换被服,室内禁止吸烟,传染病员应专人负责险查,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为了防止传染病流行、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省、市、县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本制度。

1、传染病的报告工作主要由防疫组完成。

2、临床医生发现甲、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到防疫组,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夜间要及时报告行政带班领导,由带班领导负责通知防疫组。防疫组要立即电话向主管院长和疾控中心报告,并迅速送达传染病报告卡。

3、临床医生发现丙类传染病人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报告到防疫组。防疫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向疾控中心报告。

4、其他科室有义务协助临床医生和防疫组向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5、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传染病的,按照传染病报告程序报告。

6、遇到疑似新出现的传染病,要按照甲类传染病报告方式进行报告。

7、任何人不得干涉传染病报告工作。

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

1、甲类传染病人、病源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人、炭疽病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依据医学观察结果待定。

2、对除艾滋病人、炭疽病中的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丙类传染病人,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控制传播措施。

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科室进行医学观察。

4、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密切接触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置和预防措施。

5、发现甲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的污染场所。立即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

篇二: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临床科室相关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临床科室相关工作制度

一、 核心制度

(一) 首诊负责制▲

(二) 查房制度(包含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三) 病例讨论制度(包含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

讨论制度)▲

(四) 急危重病人抢救及报告制度▲

(五) 会诊制度▲

(六)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

(七) 附1:腔镜手术管理;

(八) 附2:住院病人围手术期质量管理考评标准

(九)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十) 附1: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与分类管理规范

(十一) 附2:手术分级

(十二) 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

(十三) 查对制度▲

(十四) 病历书写制度▲

(十五) 值班、交接班制度▲

(十六) 临床用血申请、用血审核、会诊及输血知情同意制度

(十七) 分级护理制度▲

(十八) 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十九) 附:患者知情同意告知目录

二、 其他重要制度

(二十) 处方制度▲

(二十一) 医嘱制度▲

(二十二)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二十三) 转院、转科制度▲

(二十四) 手术室管理工作制度▲

(二十五)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

(二十六)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

(二十七) 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

(二十八) 检验标本采集、运送制度 ▲

(二十九) 输血不良反应及因输血传播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

(三十) 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

(三十一) 主诊医师负责制度(试行)▲

(三十二) 危重病人进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 ▲

(三十三) 约束具使用制度 ▲

(三十四) 住院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制度

(三十五) 住院病历环节质量与时限基本要求▲

三、 与医务管理相关的制度

(三十六) 医、护、药、技联系会议制度

(三十七)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三十八) 传染病报告登记管理制度

(三十九) 传染病首诊负责报告制度

(四十) 传染病漏报自查制度

(四十一) 网络直报制度

(四十二)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四十三)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制度▲

(四十四) 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制度▲

(四十五)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四十六)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四十七)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四十八) 医院感染的防护管理制度▲

(四十九) 妇幼卫生信息监测报告制度

(五十) 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五十一) 医院依法维护病人权利的制度▲

(五十二) 员工意外伤害(含感染、化学、放射等)管理制度▲

(五十三) 医务人员锐器伤、HIV、HBV/HCV及其它职业暴露报告及处理制度 (五十四) 不明原因肺炎报告及处理制度

(五十五) 医患沟通制度

(五十六) 逐级技术指导制度▲

(五十七) 医院职工培训考核制度(岗前教育制度、在职职工规范化培训制度)

注:妇 产 科单列《产房工作制度》▲

肾病内科单列《血液净化室工作制度》▲

《血液净化室管理制度》

消化内科单列《特殊检查室工作制度》

心血管内科 单列《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

肿瘤内科单列《放射治疗科(室)工作制度》▲

临床人员岗位职责

(一) 临床科主任职责▲

(二) 临床主任医师职责▲

(三)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四) 总住院医师职责▲

(五) 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

(六)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分管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主要职责

(七) 质控小组组长职责◎

注:“▲”为卫生部要求

其余为医院管理指南 “二甲”医院评审标准及本院要求

医疗相关法律法规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二) 《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

(三) 《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

(四) 《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

(五)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六)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七)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八)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九) 《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

(十)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

(十一)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十二) 《江西省<病历书写规范>(试行)实施细则》

(十三) 《处方管理办法》

(十四)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十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十八)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十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二十)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二十一) 《艾滋病防治条例》

(二十二)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二十三)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二十四) 《江西省肺结核病人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

(二十五)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二十六)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二十七)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二十八) 《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非血缘造血干细胞

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二十九)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三十)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十一) 《临床输血技术管理规范》

(三十二)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三十三)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三十四) 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药学相关法律法规

(一)

(二)

(三)

(四)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六)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七)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八) 《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九) 《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办法(暂行)》

(十) 《江西省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范》

(十一) 《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科室相关工作制度

【核心制度】

一、首诊负责制

1.病人首先就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接诊医师为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2.诊断为非本科疾患,需请其它科室会诊。若属危重抢救病人,首诊医师必须及时抢救病人,同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坚决杜绝科室间、医师间推诿病人。

3.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执行医院会诊制度。会诊意见必须向邀请科室医师书面交待。

4.首诊医师请其它科室会诊必须先经本科上级医师查看病人并同意。被邀科室须有二线医师以上人员参加会诊。

5.两个科室的医师会诊意见不一致时,须分别请示本科上级医师,直至本科主任。若双方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由首诊医师负责处理并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协调解决,不得推诿。

6.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抢救,在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除首诊科室负责诊治外,所有的有关科室须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协同抢救,不得推诿,不得擅自离去。各科室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及时做病历记录。

7.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须先抢救,同时由病人陪同人员办理挂号和交费等手续,不得因强调挂号、交费等手续延误抢救时机。

8.首诊医师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在病人稳定之前不得转院,因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须由二线医师亲自察看病情,决定是否可以转院,对需要转院而病情允许转院的病人,须由责任医师(必要时由医疗管理部门或总值班)先与接收医院联系,对病情记录、途中注意事项、护送等均须作好交代和妥善安排。

9.首诊医师应对病人的去向或转归进行登记备查。

10.凡在接诊、诊治、抢救病人或转院过程中未执行上述规定、推诿病人者,要追究首诊医师、当事人和科室的责任。

二、查房制度(包含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1.科主任、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2.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

3.对危重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检查病员。

4.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

5.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结合实际教学。

6、查房的内容:

5.1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审查对新入院、重危病员

篇三: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临床科室工作制度

(一)呼吸内科制度

1、多导睡眠监测室工作制度

?遵守科室规章制度,服务行为和医德医风符合制度要求,承担专业岗位责任。 ?爱护公有财产,保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

?负责多导睡眠监测室的正常工作,向科室提出专业工作物资计划。

?提前完成工作所需的补充,有效、经济地使用物资,杜绝浪费。

?工作仪器定期维护、检查,正确保养、维护专业仪器设备。

?按时到岗,质量、数量方面完成专业岗位工作任务。

?监测前检查并校正工作系统,执行好数据的保存工作。

?端正工作态度,不将个人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不得向受检人和亲属索取红包及提出其他非工作所需的要求。

?遇到突发事件,如不能自行处理应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协同处理,确保监测安全。 ⑴遵守质量体系文件规定,根据有关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业务工作,如实填写各项质量记录,正确出具检查报告,保证报告的真实准确。

⑵对儿童、老年人、心肺功能差或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进行监测,工作人员有责任、义务要求病人家属在床旁守护,完成整个监护过程。

(二)消化内科制度

1、置入人体器械应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科室内的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保证人体置入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性,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结合本科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管理制度。 ?科室内建立医疗器械档案和医疗器械帐目,加强置入人体的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使用安全、有效、设立医疗器械管理专职人员,负责本科室的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

?使用置入人体医疗器械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应为主治医师、护师以上的人员操作,并严格手术分级制度的管理执行,须建立术前讨论制度及操作规范。

?科室应当对医疗器械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予以核实,并保存相关资料。发生医疗器械质量事故时科室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上报医务部及装备部,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可疑的,应当暂停使用。

?置入人体的医疗器械的储存应当实行分区、分类存放,配备相应的垫板、货架以及防潮、防虫、防鼠、消防、通风、避光等设施。

?使用置入体内的医疗器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设立专柜保管,建立购进、验收、发放记录,核实产品的合格证、注册证以及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复印件,产品条码应当与病历一同保存。

?严格掌握置入人体医疗器械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术前谈话记录并履行签字手续,恶性食管、肠道肿瘤置入支架术前必须有病理检查,良性腔道肿瘤或其他疾病禁忌安置永久性支架。

(三)心血管内科制度

1、植入人体器械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心内科植入人体器械均属于第三类管理的医疗器械:即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心内科植入器械包括: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含电极导管);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器之电极导管;

?冠状动脉内支架;

?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左心室,右心室造影导管;

?电生理检查标测电极,射频消融电极;

?各种型号动脉鞘,静脉鞘管。

器械购买及使用管理:

?根据本单位条件,心血管植入人体器械不得自行研制。

?应从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并验明产品合格证明。

?不得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淘汰的医疗器械。

?对一次性使用的植入性器械不得重复使用;使用过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销毁,并作记录。

?对留置体内的永久心脏起搏器及电极导管,冠状动脉内支架,作好产品条形码。生产商及批号登记,并建立随访记录。

?心内科植入人体器械术,均需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并充分征求患

临床科室规章制度

方意见,讲明利弊,确认签字。重大手术或危重患者,须履行手术审批手续,谈话录音。

2、导管室消毒隔离制度

?导管室(含介入治疗)应符合洁污分开的功能流程,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识明确。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1:100“84”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必须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时间每天不少于1小时,每月做一次空气微生物监测,监测结果存档备查。

?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其说明书上未界定为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但必须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

①导管必须编号,登记使用情况。

②用过的各类导管必须经含酶清洗液浸泡、清洗,蒸馏水高压冲洗,高压气枪干燥后用纸塑袋密封,环氧乙烷灭菌,检测合格,注明灭菌日期以及失效器,失效器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③经常检查导管的长度,表面是否光滑、打折,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痕,管腔有无阻塞。 ④电极导管使用前要检测导电性,并记录结果。

⑤传染病人使用过的导管不得使用。

?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

?医疗废物必须按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收集并无害化处理。

(四)肾病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制度

1、血液透析中心工作制度

?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精湛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为病员解除病痛。 ?工作人员进入透析室前应按要求更换衣、鞋、帽子、戴口罩,病员应换好鞋套。透析治疗中必须遵守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技术。

?透析治疗前要详细了解病员的年龄、诊断、既往史、过敏史、准确测量病员体重,掌握透析治疗适应症,并向病员及家属详细交待透析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做好谈话记录。

?透析中心各类药品、物品、设备设施由专人管理,经常查漏补缺,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透析间、准备间、污物间和物品等应严格分开,每月进行空气消毒和细菌培养。 ?治疗结束后,透析器按“透析器消毒使用制度”处理,穿刺针、透析血路管道均一次性使用。一次性使用器材必须按常规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毁形后废弃。

?血透中心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医护人员必须保持通讯通畅,急诊透析随叫随到。 ?血透中心医护人员每年进行体格健康检查一次,HBsAg阳性人员,不得在透析中心工作;每月不定期进行手细菌培养至少一次,合格者方能上岗。

?透析治疗室保持洁净、安静,确保病员治疗及休息,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仪器设备要定期检查、保养,严格设备使用、登记报告制度,确保设备随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血液透析中心卫生保洁制度

?透析间、准备间、污物间、物品间应严格分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透析间每日按常规消毒,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桌、台面,用清水洁净抹布除去机器表面尘埃及水渍,每日清洁机器通风滤网。

?工作区每日用湿拖布擦地板2-3次,每周用浸有消毒水的抹布擦地两次,擦拭门、窗、床架一次。

?透析间空气每日用三氧机消毒2小时,并做好记录。

?透析间、准备间、水处理间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透析间细菌数<200cfu/m3,准备间、水处理间细菌数<200cfu/m3。

?透析器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做到无细菌生长;透析液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达到安全标准。

3、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

?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及洁污分开的要求,分区明确、标识醒目,须设隔离血液净化室,传染性病人与一般病人严格分开。

?工作人员心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换工作鞋进入室内,操作时戴口罩;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如因特殊情况需入室的医务人员、家属必须更衣、更鞋等;对病人要做好解释,态度和蔼、耐心细致,一视同仁。

?护理人员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及技能,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透析情况,各种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如有异常及时保管医生及时处理。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穿刺、接管和回血时戴无菌手套,经管路抽血,给药连接动、静脉压力传感器时要认真消毒。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定期进行透析用水、置换液、透析液的监测;治疗室、水处理室每月作空气监测。

?爱护仪器、设备,熟练掌握操作功能,不能将血液及其他含电介质的液体喷溅在仪器上,一旦护士立即用布擦净,以保护仪器,延长使用寿命。

?抢救器材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严格交接。

?用后的物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特别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病人透析后的器械用物严格消毒,消耗品焚烧处理。

4、血液透析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严格划分清洁、半污染、污染区、每区门口设置浸湿消毒液的擦脚垫,并经常保持湿润,每天清洗一次。

?工作人员与病人应分门进出,工作人员入室应穿工作衣、帽、口罩、鞋,操作前清洗双手、操作后消毒双手。进透析隔离病房应换隔离衣、帽、口罩、鞋,离开时应脱去隔离衣、帽、口罩、鞋,并消毒双手。

?在透析中心内避免口与物品接触,避免手与眼、鼻腔、口腔接触。血透病人的床单、被套一人一用。避免透析病人之间共用物品,静脉压传感器一次性使用,体温计专人专用。被血液污染的仪器、用品应及时清洗、消毒。溢出物应立即用消毒液(如0.5%次氯酸钠)浸泡,并用一次性抹布擦净。患者不能在血透治疗室内进食。

?透析工作结束后将透析器放入专用消毒池内处理,透析管道一次性使用。

?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通知》(卫医发[2005]330

号),透析器和管道应做到专人、专用、专放,用后必须严格处理后方可重新使用。

?HBsAg阳性病人必须使用专用的透析机,透析器及管路均一次性使用。不断加强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管理,做好透析登记工作,确保登记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对透析患者管理,提高透析质量。

?医务人员在清洗透析器时应穿戴隔离衣、橡皮围裙、袖套、手套、防护眼镜,以加强自身保护。

?每天用1:100“84”消毒液拖地两次。

?每天用1:100“84”消毒液擦工作台、治疗车、每天用清水擦机器。

?每天用三氧消毒机消毒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

⑴每周彻底打扫卫生,每周六擦拭门、窗、床架一次。

⑵每月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入出口透析液、反渗水等进行微生物监测至少1次。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进行复查干预、查明原因及相应积极处理。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

⑶参观者需经医务部批准后方可入内。

5、血液透析中心交接班制度

?每天上午八时,全体人员准时参加交接班,内容有:血透病员的透析情况、血管通路情况、透析机器使用情况、水机运转情况。

?有重病员透析时,行床头交接班制,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透的各项参数,瘘管或静脉插管的使用情况等。

?每天交接水处理系统的使用及再生情况。并做到登记清楚。

?每天清点抢救车所用药品、数量及各室的公物,并实行交接制。

?每周二参加肾内科病房交班,交班内容:上一周的透析情况,病员人次、透析方式、透析反应、抢救危重病员人次、急诊透析、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等;血管通路情况;透析机、水机消毒、运转、故障情况。

6、血液透析中心工作人员体检制度

?新工作人员到血透工作前,应检查肝炎免疫及肝功能,有活动性肝炎者,不得到血透中心工作。

?血透中心工作人员需每年检查肝炎免疫及肝功能一次。

?工作中发生皮肤损伤、患者血液污染等可能感染肝炎病毒的情况时,应及时检查肝炎免疫及肝功能,并随访。

?对新调入人员及接受HD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病毒检测,建立档案。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

7、血液透析设备保养、维修清洗制度

?按常规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