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 建设方案 > 列表页

微软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3  分类: 建设方案 手机版

篇一:微软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

微软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介绍 解决方案综述

当今,企业的IT平台随着业务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庞大并且复杂,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服务器数量无节制的增加,平台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系统可靠性的下降。微软的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使得企业平台控制更加灵活,整合性更加紧密,主要体现在: ? 保证服务运行正常以及性能良好

? 能够自动快速地部署以及管理服务器或客户端

? 兼容各种异构环境的配置并能应对突发事件

? 通过虚拟化整合服务,存储以及控制台

? 保证数据中心的业务连续性

客户问题分析和商业价值

解决方案架构

微软的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通过Windows Server自带的Hyper-V技术和System Center完美整合,提供了高可用、动态资源调配、配置管理和数据备份等功能,通过部署Virtual Machine Manager还能对异构的虚拟化环境做统一的管理。

图1 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图示

解决方案优势

? 物理环境和虚拟环境的统一管理

微软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集成了Hyper-V,Cluster Service以及System Center四大核心产品,能对宿主机(包括Windows Server 2008/2008 R2/2003 R2,Server Core或Hyper-V Server 2008 R2)以及不同类型的虚拟机(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8/Windows Vista,Windows Server 2008 R2/Windows 7,SUSE/Red Hat Linux)做统一的管理,例如配置兼容性管理、点对点服务监控、数据保护和备份等,而不是仅仅对虚拟机做一些配置管理。

? 自硬件层至应用层的全方位管控

微软的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不仅能对硬件性能的平衡做相应的管控,还能对宿主机或虚拟化中的父分区和子分区的正常运行作保证,更为甚者,运行在子分区中的关键应用的可靠性也可得到保证。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全方位管控。

? 多种Hypervisor整合

对于复杂环境的客户来讲,有多重虚拟化平台十分常见。微软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不仅能管理微软的虚拟化主打技术Hyper-V,也能对老版本Virtual Server以及第三方虚拟化平台商VMware做管理,实现异构环境的整合,方便今后逐渐迁移至Hyper-V的环境中。 ? 高性价比

微软动态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性价比非常高,能实现绝大多数企业级功能,但价格却为竞争对手的1/4到1/6。

解决方案涉及的产品(以5台宿主机,每宿主机2 CPU为例)

合作伙伴部署实施服务:

? Hyper-V部署(1人/天)

? System Center部署(2人*天)

? 用户培训(1 人*天)

篇二:微软数据中心方案

数据中心方案建议书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目录

1.总体功能需求

.................................................................................................................................................. 1

1.1. 数据管理现状 ............................................................................................................... 1

1.2. 系统建设的目标 ........................................................................................................... 2

1.2.1. 业务目标 ........................................................................................................... 2

1.2.2. 技术目标 ........................................................................................................... 2

系统建设整体方案 ................................................................................................................... 3

2.1. 系统设计原则 ............................................................................................................... 3

2.2. 总体框架 ....................................................................................................................... 5

2.2.1. 数据采集平台 ................................................................................................... 7

2.2.2. 数据管理平台 ................................................................................................... 8

2.2.3. 应用集成平台 ................................................................................................... 8

2.3. 系统设计 ....................................................................................................................... 9

2.3.1. 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设计 ............................................................................... 9

2.3.2. 决策支持与数据分析设计 ............................................................................. 10

2.3.3. 安全性设计 ..................................................................................................... 12

2.3.4. 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设计 ............................................................................. 13

2.4. 数据中心的技术方案 ................................................................................................. 14

2.4.1. 结构化数据中心 ............................................................................................. 14

2.4.2. 非结构化文档中心 ......................................................................................... 24

2.5. 应用集成平台的几种实现类型 ................................................................................. 30

2.5.1. 典型的集中星型消息集成解决方案 ............................................................. 30

2.5.2. 集中智能星型、分布式消息集成解决方案 ................................................. 31

2.5.3. 业务过程编排解决方案 ................................................................................. 31

2.5.4. Web 服务解决方案 ........................................................................................ 31

2.6. 系统架构设计 ............................................................................................................. 31

2.6.1. 基于业务总线应用集成的特点 ..................................................................... 32

2.6.2. 应用分散模式下的数据同步和一致 ............................................................. 33

2.6.3. 系统接口的技术实现 ..................................................................................... 33

2.6.4. 应用集成平台系统结构图 ............................................................................. 35

2.6.4.1. 系统工作原理描述 ......................................................................................... 36

2.6.5. 系统开发的层次模型 ..................................................................................... 38

2.6.6. 统一展现 ......................................................................................................... 38

2.6.7. 应用集成平台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8

数据采集 ................................................................................................................................. 40

3.1. 将数据转化为知识 ..................................................................................................... 40

3.2. 提高了效率 ................................................................................................................. 40

3.3. 在信息部门内共享信息 ............................................................................................. 41

3.4. 更灵活地管理信息 ..................................................................................................... 42

3.5. 利用现有 IT 投资 ..................................................................................................... 42

企业应用集成方案 ................................................................................................................. 43

4.1. 数据集成方案的基本要求 ......................................................................................... 46 2. 3. 4.

4.2.

5.

6. 数据提取、转换 ......................................................................................................... 49 4.2.1. 数据转换规则的定义 ..................................................................................... 50 4.2.2. 数据转换 ......................................................................................................... 52 4.3. 业务流程 ..................................................................................................................... 52 非结构化文档存储—文档管理 ............................................................................................. 56 5.1. Web Part ...................................................................................................................... 56 5.2. 数字仪表板 ................................................................................................................. 57 5.3. 企业应用集成 ............................................................................................................. 57 5.4. 索引和搜索技术 ......................................................................................................... 59 5.5. 文档管理和发布 ......................................................................................................... 59 5.6. 与Microsoft Office的集成 ........................................................................................ 60 结构化数据存储—数据库管理 ............................................................................................. 63

6.1. 数据库服务介绍 ......................................................................................................... 63

6.2. 充分的 Web 支持 ..................................................................................................... 63

6.3. 高度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 64

6.4. 见效快 ......................................................................................................................... 65

6.5. 利用SQL Server 2005创建数据仓库 ....................................................................... 65

6.6. SQL Server 2005的数据集成服务(SSIS) ............................................................ 66

6.7. SQL Server 2005的分析服务(Analysis Services) ................................................ 67

6.8. 微软数据透视表服务(Microsoft PivotTable Service) .......................................... 69

6.9.SQL Server 2005数据仓库的可伸缩性与可靠性

70

1. 总体功能需求

1.1. 数据管理现状

政府信息部门由于多年的业务数据积累,已经建设了建立许多业务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的数据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孤立的数据组织方式和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在孤立的数据组织方式下,数据资源是为某个特定的应用系统而组织。数据被各个应用系统独享,数据与数据之间彼此隔离,互不匹配,互不共享,造成“信息孤岛”。甚至面向应用的业务逻辑和处理代码也和数据相融合。这些数据资源无法直接集成,而且数据大量冗余。

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是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基本操作是数据抽取。数据抽取搜索整个文件或源数据库,使用某种标准选择合乎限制的数据,并传送到目的数据库。为了利用和保存原有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常常采用数据抽取为满足新的应用生成的新的数据资源。基于抽取处理的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的形成过程:起初是抽取,随后是抽取之上的抽取,接着是在此基础上的再次抽取,如此等等。当一个我们的部门以放任自流的态度处理整个硬、软件体系结构时,就会出现这种由失控的抽取过程生成的结构。

采用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的带来很多问题,主要有:

? 数据缺乏可信度:在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下,不同的抽取路径可能带来不

同的数据,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数据无时基;抽取算法的差异;抽取

的多层次等等。

? 数据的生产率不可预测(或称为数据的生产率低):由于抽取的多层次,应用系

统无法明确知道数据源的准确位置;另外由于抽取算法的的多样性,应用系统

也无法确定数据的真实性。

? 抽取算法难度大:各个数据库之间的不一致、冲突不可避免,抽取难度大。 ? 数据的高度冗余。

从本质上讲,无论是孤立的数据组织方式还是自然演化的数据组织方式,都是为了

某个具体的应用而建立的,只反映了局部的数据结构。随着各业务的发展,对应用系统的数据需求也在持续变化,不可避免的要求新的数据集成方式-数据中心。

1.2. 系统建设的目标

1.2.1. 业务目标

? 建立系统整体规划,统一数据资料,避免重复建设

? 建立统一的接口平台,标准的数据格式

? 提供统一的业务系统运行平台

? 增强平台可扩展性,减轻维护压力。

? 当新增或者改造子系统时,能够方便的接入平台并同其他系统协调工作。

? 保证系统的性能与稳定

? 确定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发展和过渡的各个阶段与途径

1.2.2. 技术目标

? 数据定义、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

? 标准的系统间通讯协议

? 平台独立应用独立的自动化流程管理

? 安全认证和角色控制

? 系统管理的方便性

? 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篇三:数字化之校园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针对的问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通过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各个学校在各个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建立了如一卡通、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各种数字化服务与管理平台。第二个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就是应用整合,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1)应用集成问题:各自独立的、面向不同业务的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换和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将这些应用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提高办事效率,并为决策者提供综合的、高效的辅助决策信息,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2)数据整合问题:随着信息化的多年发展和不断深入,各个部门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由于这些系统采用不同的应用平台、数据模式和数据表示,如数据名称、格式、结构上的差异,如何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有效共享和整合,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瓶颈问题。

(3)数据的综合利用:应用集成和数据整合的一个关键目标是为了从整合的信息资源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增值的服务信息和决策信息。如何更全面地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如何帮助决策者在多种数据渠道、数据质量差次不齐的状况下,为决策者提供信息的全局数据视图,辅助决策者进行有效的决策,是数字化校园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 方案核心目标

针对以上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原有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商建立各自的数据开放接口来解决,最终信息交换与共享体系如下图:

图:基于独立(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微软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系统开放接口的点对点应用系统整合模式

但这种点对点的整合模式很显然接口众多,灵活性差,可变性差,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可行、合理的数据中心架构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其中构建数字化校园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即数据中心)是基础:

(1)异构数据源支持:支持采用不同数据库系统,不需要各个应用系统进行基础数据库平台的改变,不限制未来应用系统的独立建设,提供良好的数据兼容性。

(2)双向的数据交换:数据中心,不是所有数据都单向地向数据中心发送,还需要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数据中心平台,满足各个系统间标准业务数据交换的需要

(3)灵活的、权限可控制的数据交换管理:什么数据可以对外发布、什么数据需要依托其他系统标准,应该是各个职能部门可控的。校园管理、服务业务是不断发展的,各个业务支撑系统也将不断发展,灵活的、可控的数据交换管理是数据中心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图: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整合模式

总体技术框架

本方案的数据中心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架构,系统分为数据源层、前置机层、交换平台层和中心系统层:

数据源层:数据源层主要是校园各个职能部门原有业务系统及其数据。这是数据中心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需要进行比对和共享的数据来源

前置机层:前置机层主要包含前置机应用、前置机数据库和前置机适配器。前置机应用完成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工作,并将抽取到的数据存放到前置机数据库中,以供数据中心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另外前置机应用还负责展示从中心返回的比对结果。

交换平台层:数据交换平台是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的核心,是整个系统的信息总线,提供基于发布/订阅的消息分发和集线器式的集成服务。负责将各个部门前置机数据库中抽取

来的数据传输并保存到数据中心,并在数据中心完成比对之后,将结果数据发送给相应部门。

中心系统层:中心系统包含中心数据库、数据比对系统和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比对系统以数据标准定义为基础,对各个部门前置机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比对,并将通过比对的数据存放到基础信息库用于共享,将未通过比对的数据进行保存以供反馈。中心数据库中包含来自各个部门的原始数据、通过比对的基础信息数据以及未通过比对的问题信息数据,在中心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构建各种信息应用系统,例如建立信息综合发布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图: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技术特点

(1)多种业务数据获取模式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要从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不同部门的业务数据具有不同的情况,有些系统的数据可以直接连接业务系统数据库进行抽取,有些业务系统则不允许直接连接业务系统数据库。本方案中提供InforEAI适配器抽取、导出功能复用和专用导出工具等三种业务数据获取模式供选择。

(2)屏蔽异构系统的能力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要涉及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这些业务系统是分别由不同的软件开发商采用不同的技术在不同的时期开发的。它们从底层的操作系统,到使用的数据库,再到采用的开发技术都存在差异,而且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也存在语义上的差异。基于InforEAI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从两个方面为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强大的跨越异

构平台的支撑:一方面,它是基于跨越操作系统又跨越编程语言的CORBA技术构建,相对于J2EE的只跨平台不跨语言和微软的只跨语言不跨平台,具有充分的跨越异构环境的优势,同时对上层的支持方面又能做到J2EE和.Net的全面兼容;另一方面,它采用构件及图形化构件组装技术实现集成,通过构件调整与更换,可以轻松适应异构环境及异构环境的性能需求。

(3)安全可靠高效的数据传输能力

信息共享过程,必然涉及大量数据的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是保证系统高可用性的关键。基于InforEAI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以发布/订阅的消息中间件InforBroker为消息总线,拥有出色的稳定性和安全认证机制,针对各种异常情况提供了完善的处理机制,采用多线程并发技术,同时提供数据压缩、断点续传、大数据切割等机制,为网络环境下海量数据的并发传输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保障。

(4)构件化集成模式

基于InforEAI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采用了构件化的集成模式,只需从构件库中选择合适的构件,设置构件的属性,然后将构件组装起来,进行部署,这样就完成了集成过程。

方案支撑硬软件件系统

数据中心硬件主要包括:

? 数据库服务器:处理数据中心的数据查询、数据操作业务,但应该明确,并不是所

有数据操作都是在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上发生的,因此在适度考虑处理效率基础上,数据安全、数据调度、数据迁移管理软件是核心。

? 数据存储:存储公共数据,同样考虑适度传输效率的同时,数据安全、备份机制是

最重要的。

? 数据比对与中心数据管理服务器:用于业务数据基本配置管理,数据比对服务。基

础数据、以及各部门共享数据相对稳定,数据比对主要完成少量的部门间共有数据的比对,实际数据的一致性处理被迁移到前置机上处理,数据操作的安全尤为重要。 ? 数据交换与前置机服务器集群:负责各部门业务数据与中心数据的交换,前置机通

软件系统包括:

? Oracle数据库:作为核心数据库服务系统,建立安全性强,维护性好的核心数据管

理系统。

? 数据备份与调度软件:负责核心数据的备份管理与灾难处理。

方案关键技术——中间件技术

本方案采用的中间件技术是一个基于消息代理的应用开发和运行管理平台,它采用"软总线+软构件"的开发模式,并提供了许多通用的、经过大量应用证实的业务构件和技术构件。通过该中间件系统,可以大大加快复杂应用系统的建设速度,提高系统的建设质量,节约应用集成时间和成本。

在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系统中部署应用集成中间件,利用其快速构建复杂应用的特点,建立覆盖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校范围内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使得任何一个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在可管理、可控制的安全控制情况下,能快速的集成到校园数据中心。另外,根据需求,通过构建特定的适配器模型在数据交换平台上运行,实现内外网、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多层次的动态信息发布。

基于应用集成中间件建立的数据交换平台,采用基于XML的消息表示,提供基于出版/订阅的信息共享和消息路由,使得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简单和易于变化,可以连接异构系统和操作环境,业务系统之间的松耦合使得在局部系统出错的时候能更好地恢复,从而保证数据交换平台具有更高的强壮性和扩展性。例如现有的业务系统,有些运行在Unix系统上,有些则运行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上,这些系统都能非常方便的接入到数据交换平台中来,当有新的业务系统需要接入数据交换平台时,只需针对新的系统构建一个新的适配器即可。当某个应用系统更新或者发生意外情况时,其他应用系统及数据交换平台的运行基本不受影响。

方案的价值

(1)解决了原有系统各自独立、数据分散的问题,为校园的教育管理、教学服务提供更为全面、科学、合理、标准、一致的统一完整信息视图;

(2)通过整合数据的分析利用、挖掘提炼,提高对校情信息的把握,加强领导的决策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