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
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教师节 > 列表页

对教师节的认识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1  分类: 教师节 手机版

篇一: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1005401028

艺术学院

10美教

孙丽

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这个社会上的不同的职业,都会因不同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也许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特点。

唐代韩愈早在《师说》中便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想,这大概就是传统意义上大家对教师职业的比较普遍的认识吧。而我也认为,作为一个教师,这是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师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同时,又要用自己的美好的品行、高尚的德操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正常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成长中老师教会我们的习字、算数、品德、知识等等都为我们揭开了那些我们不了解的神秘的世界的面纱,同时也教诲我们行事要高尚要有作为等等。所以,成为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和优秀的品行。

其次是为人师表,说的是教师其实是一个示范者,即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到的最多的人便是家长和教师,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模仿力日益剧增的时期。所以教师的言行也就必然地成了学生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而最近网上盛传的教师虐童事件中的主角颜艳红老师,她的暴力及不知悔改的行为非但不能够为人师表,甚至还会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阴影,以致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试问如果教师行业混入大量这样的人进来,那我们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又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呢?或许我们国家数年之后就会衰败不兴了吧。

经过多年的求学经历我明白了一点,我们一生中遇到的教师不但是长辈,同时,好的教师也是我们一生的挚友。一个人在独立之前,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给父母、亲朋等亲密的人之外,剩下的就是在学校中和教师、同学的交往了。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关于生活和成长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在生活中分担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人

生等多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如果一个人每次犯错或有不端正行为时,都有一位老师或挚友给他批评指正,那他想走上歧途都是很困难的。

我曾经有一位老师及其势利,对成绩好的同学可谓是百依百顺,对成绩差的同学轻则骂,重则打,更严重的时候老师心情稍有不好便打骂成绩倒数的同学泄愤。造成我们班几个成绩落后的同学性格叛逆严重,最终合伙与老师大打出手而被学校开除。

我想,如果当初那个老师能够一视同仁并帮助成绩落后的同学补习功课,鼓励他们并给他们更多的关怀,那还会不会有那么多不幸的事情发生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说到,“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回首我曾走过的那些求学之路,蓦然发现这样的老师那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啊!一个学生离开了老师,但是他除了带走了在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和本领,还带走了老师教育他的学无止境、永不止步的心性,有着这样的好习惯,即使没有师长的督促,一个人也可以自觉的学习来使自己进步。但是培养这样学生,这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学会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爱上学习。所以,老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学生信服自己并跟随自己。并要有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即老师要有前进的、与时俱进甚至超前的思维和创造力来丰富自己,来创造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而教师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进取,以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都说老师是蜡烛,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希望所有教师的路途就像四季长青的常春藤一样,始终朝气蓬勃,始终保持质朴无华的品格,耕耘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

篇二:浅谈对教师礼仪的认识

浅谈对教师礼仪的认识

12011244824 11地科班 罗凯丹

【摘要】礼仪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志,中国为礼仪之邦,教师这个职业形象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形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当今教师的礼仪形象,教养,风度,魅力和品位,更加深入影响着学生。

【关键词】教师礼仪 教师形象

礼,即礼貌、礼节;仪,即仪表、仪容、仪态、仪式等。一般认为,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交中为了互相尊重而在容貌言谈、行为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和程序。中国礼仪是按着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俗一点一点积累发展起来的,是根据自己国情及民俗习惯演变的能够体现出民族精神、道德与规范的地域文化。所以礼仪根据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古今中国礼仪的实质都是尊重。即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两方面,大致划分为“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修养”两个部分。

第一,外在的行为——体现为德高望重、慈爱威严的师表形象。

语言——温文尔雅,谈吐斯文。传统教师礼仪对教师语言的要求大略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要规范,《说文·序》:“孔子讲学,书必大篆,语必雅言。”“雅言”即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摒弃方言,才能使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二要谦恭,说话时要谦恭文雅,体现君子风范。三要体现尊重,《弟子规》中所说的“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不光学生要“切戒之”,教师更要首先“戒之”,而应该“凡出言,信为先”,这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服饰——青衫蓝袍,朴素稳重。身为人师不仅要注重道德提升,也要关注形象塑造;不仅要有一种内在的清俊气质,还要有一种外在的飘逸洒脱。一心以教育为重,不讲吃穿用度,不追求光鲜华丽的衣着,唯朴素为其根本,青衫蓝袍、整洁恭肃、清俊儒雅、深沉稳重,是教师形象的写照。

体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历代教育家思想家都对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作出了规定。荀子强调了教师行为要合乎礼仪,“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要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朱熹《白鹿洞书院教条》更是明确规定教师必须:“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待生——关怀备至,要求严格。孔子对学生总是“诲人不倦”,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他主张“有教无类”,认为教育不分贫富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

第二,内在的修养——体现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安贫乐道、乐于奉献的师德形象。 励志——刻苦钻研,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德行兼备。我国古代大凡有成就的学者和教育家,尽管出身、境遇不同,主张、见解各异,但刻苦勤学却是他们的共同品德。教师作为社会期待和学习的榜样,必须用自身道德主体的完善与挺立来垂范世人,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治学——学而不厌,专业扎实,学识渊博,教学有方。我国古代学者和教育家,少年始学,老而弥笃。

理想——内圣外王,传播道统,安贫乐道,无私奉献。无论传统教师自己愿意与否,其特定的社会角色使得其必须肩负起传播道统的重任,注重师表的传统教师都把能成为内圣外王的“君子”、“大人”作为其终身的奋斗目标,即既具有圣人的才能,又传播道统,推行王道。

现代教师礼仪和传统教师礼仪一脉相承,传统师礼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为教师独特的社会地位,这种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传承和示范的使命就越发明显而自觉。现代教师礼仪的体现,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至关重要。在《中小学教师职

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礼仪作了如下规范:“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教师的仪容。

教师的衣着仪容应整洁大方,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谓整洁,就是整齐和清洁。教师的服饰无论质量好坏,新旧如何,都要做到端正妥帖、干净卫生。所谓大方,就是服饰、发式等不宜过分时髦华美、鲜艳刺目,而应庄重明快、素雅含蓄。

二、教师的举止

1.站、坐、行端庄稳重

站姿挺拔端庄,坐姿文雅稳重,步态协调稳健,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体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学生提供了站坐行的标准榜样。站姿切忌探脖弓背、斜肩翘臀;坐姿切忌前仰后倾、颤腿摇脚;走姿切忌弯腰驼背、左摇右晃。

2.面部表情丰富亲切

教师情感表现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面部表情活动。根据讲授内容,教师应适时变化面部表情。丰富的面部表情,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微笑是良好心态的表现,是对他人的宽容和友善,因此,课上课下,教师都应经常面带微笑。表情会因微笑而变得柔和,声音会因微笑而变得亲切,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会因微笑而变得美好。

3.教师应避免不恰当的举止

举止不当,是没有风度缺乏修养的自然表露。教师应避免当着学生的面淘鼻孔、揩眼屎、打哈欠、剔牙??还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烟蒂等。

三、教师要有美的语言

客观的说,教师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仍然存在着。教师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恐吓、贬损等不文明语言,致使学生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伤害的“语言暴力现象”还常有发生。语言暴力不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丧失生活的勇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教师应加强自律,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语言应符合教师礼仪要求。教师不仅要杜绝不文明语言,而且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撒播礼仪的殿堂。语言文明,待人礼貌,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是学生学习文明礼貌的最直接方式。

塑造教师礼仪形象,更多程度上是礼仪素养的建立。礼仪素养是教师的人格精神的底蕴。 如前所述, 人格是人之规格, 是一个人心性、才情、人品等综合素质的体现。礼仪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师的人品内涵, 并且它还是教师整个人格精神的基础。礼仪素养有利于教师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增加其潜在的人格魅力。在一定意义上,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们通过社会联系、人际关系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所以, 真正和谐的人际关系通常确实能昭示一个人的高贵的人品、不俗的才情和超凡的智慧, 同时也显示了一个人在群体中的威望和受尊敬被信任的程度, 进而使其具有潜在的人格魅力。

塑造好教师形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对照。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应该从思想上认清自身肩负的责任 ,明白“教育无小事 ,教师无小节 ”的深刻内涵 ,意识到自己的品德情操、处世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如果每一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 ,每一所承担着教育重任的学校都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一点 ,并且努力地提高、培养教师自身礼仪修养 ,必将对造就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 ,发挥重大的作用。

当今对教师礼仪建设,主要从教师礼仪教育中加强。以下是加强教师礼仪教育的措施。

1)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教师礼仪课的教学应从塑造教师个人形象人手,联系教师切身利益,

使每一个正在从事以及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真正懂得,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 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关系到 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

2) 营造 良好 的礼仪环境。

在文明礼仪方面,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应当为人师表。学校教职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要求应以适当的制度和纪律形式加以规范,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

3)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礼仪教育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俞启定,施克灿.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周德义,杨志红.师德修养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张敏.班主任要讲究工作艺术[J].安顺示范高等专科学报,2006(6):44.

[4]马崇坤.高校辅导员如何批评教育学生[J].才智,2009(3):78.

篇三:谈谈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

谈谈我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关于教师,历代就有很多论述。儒家历来把教师的地位举的很高。荀子把

师纳入“天地君亲师”系列;《周记》中说:“师,教之以道者称也”;杨雄说:

“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 在

我看来教师就是一个用心付出,用爱教育,与时俱进的职业。 教师的肩上肩负

的不单单是简单的授课职责,而是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学高为师,授之以渔。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无疑应先拥有足够的学识,

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不至于“误人子弟”。特别是在这

个高速发展的,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老师要懂得更多的东西,才能满足现代教育

的需要。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应拓展知识面,掌握好各种师范技

能,如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等等。此外,教师还应树立“终

身学习”的观念,时刻关注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及时更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教

学方法。知识渊博的老师总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的。至少我就很敬佩那样的

老师。然而掌握丰富的知识后并不代表就能教好学生,“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这是我对老师教学的一个看法。老师不可能教学生一辈子,所以教他们死的知识,

不如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地把已有的知识告知学生,学生

记在脑子里然后又忘了,这样的教学意义并不大。相反,如果老师教会学生怎样

去获取知识,那将会让学生一生受益。大学里,我就很庆幸地遇到这么一位老师。

在课堂上,她不是纯粹的对课本的内容生搬硬套,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

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各种方案让我们了解怎样去获取知识和应获取

哪些知识,鼓励我们大胆创新,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对课本的知识囫囵吞枣,

引导我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都让我受益匪

浅。我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期间有所提高了。我相信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

对我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二、爱每个学生,投入百分百热情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而教师就是管理这些花朵的园丁,花朵是否可

以灿烂的绽放与园丁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教师是一个爱的职业,没有爱的人是

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

要的东西。 ” 鲁迅说: “ 教育植根于爱。 ”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

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

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当你为学生付出爱时,学生是知

道的。

人们常说: “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教师之所以是 “ 人类

灵魂的工程师 ” ,因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人格

的形成、才智的发展,教育是真正触摸到学生心灵的活动。教师只有用 “ 爱

心 ” 去呵护学生的成长,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行为、聪明

的才智。因为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需求,学生如果能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的

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产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动机,学

习动力才会持久,兴趣才会强烈,学生才能 “ 亲其师,信其道 ” ,进而 “ 乐

其道 ”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良好

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孩子。你爱教育事业,你

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

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教师的爱应该是大爱,是爱每一个学生。绝不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家境的优差来评断一个学生。谁说成绩差的学生就不优秀呢?从历史上,曾一度被视为“差等生”的“歪才”,最终却成为

对教师节的认识

杰出人物的不乏其人:达尔文、居里、拿破仑、拜仑、海涅、爱因斯坦等这些伟人,都曾被视为难成器的”差等生。.不是有句话说“善待每一个学生吧,尖子生是未来的名校校长,中等生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差等生是腰缠万贯的老板。”虽然只是调侃的语句,可也有一定道理。他们的未来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定.素质教育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如何看得出所谓差异呢?差等生一旦从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中意识到被重视、被赏识,便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如同受折而焦渴的小苗吮吸甘甜的晨露,进而点燃希望之火。一句话"只有差异,没有优劣",老师的爱更不应有有等级之分。

三、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以身作则;

责任感,这是每一个职业都要求具备的特质,教育事业更是如此。教育是教人向善的活动,而这种向善、求真、求知的活动,只有作为施教者的教师担负起了、意识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师的教育行为至少要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就是要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二是社会责任。我们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教育好、保护好、培养好,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我国是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这个转化工作需要教育来承担,这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张怡,她的事迹充分说明了一个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她的第二个孩子出世,但为了学生,她放弃了两个多月的产假。身患癌症的大儿子离她而去,她将丧子之痛深埋在心底,继续自己的教育工作。她不痛吗?不悲伤吗?不,可是作为教师,她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学生,这就是一位负责的老师。有一次,由于孩子生病,她上课迟到了两分钟,为此她专门向学生做了检讨,并以此给学生讲了遵守时间的重要性。有少数老师觉得自己是学生的长辈,没有必要向学生道歉,可是为人师表更应以身作则,错了就应该道歉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只有清清白白做人,端端正正为师,才能做个好教师,也才能教出好学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从小事做起,师范无小事。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会时时刻刻盯着教师的言行,所以每个老师要时刻做到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修养。

有学生和家长曾问:“张老师,每天这么忙碌,你不累吗?”她回答:“因为我是教师,我要对学生负责。所有的事都应为学生着想,全身心地投入。”张老师说的就完全点出了既然你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那你就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有同学在给她的来信中写到:“我庆幸初中三年碰到了您。您的诲人不倦,您的谆谆教导,将永远铭刻我心。”还有的写到:“每当我们谈到你,满是骄傲

和崇拜。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努力做得最好。”这些评价和桃李满天下也许就是一个老师辛勤付出,爱的奉献最好回报吧!

四、与时俱进,博学进取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每一节课都是在创造,所以教师应该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时刻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师好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好比手持金钥匙的人,要帮助学生打开人类知识的宝库,让学生在其间遨游,探寻索取。教师本身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必须是清澈的,才疏学浅的人是无法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教师的“博学”是指较宽的知识面,多方面的才干和技巧,因此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老师必须要有终生学习识到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的不足。因此有了在自我学习方面的压力。知识经济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改正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知识面的狭窄的缺点,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有的素养。教师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升,也就是要倡导的终身学习,光是能讲课本上的知识是远不够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你不知道他们会有多少个“为什么”等着你,所以除了要把教材吃透,还要不断地“充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所创新。我认为新时期下教师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组织教学能力,还应具有研究型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并写成文字资料,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中发现问题来研究,让自己成为“教育研究者”。教师只有勇于创新、敢于进取,以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等待开采的璞玉,而老师就是那个开采者:每个学生都是天使,而老师就是那个为天使修不翅膀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一匹千里马,而老师就是那个伯乐。

最后对所有的老师说声“辛苦了”,同时我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为学生尊敬的教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