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师心得体会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28  分类: 教师心得体会 手机版

篇一:读《致教师》心得体会

读《致教师》心得体会

自从踏入教师这个职业后就经常听说或看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描写教师行业的诗句,很多时候,大家对我们职业的评价都是这么神圣化,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后,我从中读出了教师不是春蚕,不是蜡烛,更不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平凡与神圣中穿行。在反复细读中,我品出了朱教授反复强调的“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组关键词:阅读、写作、静思。

工作以后,我发现读书对我们教师而言至关重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在我的周围,包括我自己经常以工作繁忙为借口懒于读书。为此,朱教授直言不讳地指出:“就人的生物性而言,是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停滞的。”同时,又不无风趣幽默地为教师们支招:“自来水是压出来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是啊!当我们把读书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看作像呼吸一样自然时,还会挤不出时间读书吗?

为了让教师们明白写作的重要性,朱教授举例论证:“有的老教

师认认真真教了一辈子,之所以不能得到更好地提升,就是因为经验未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写作,是将粗疏的经验提炼为精炼的专业能力,将浅层的教学感受深化为内心的实践洞察的最好手段。”并且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只有通过写作不断反思生活,才能明晰生活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创造生命的价值。听别人说“如果你想超越自我,如果你想让自己每天的教育生活成为永恒,不妨从现在开始写教育写作吧!让精彩的文字记(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致教师心得体会)录你精彩的岁月! ”是的,我也是深有体会,如果我们每天把自己的课堂记录下来,把自己和孩子们交往的故事记下来,把读书的心得记录下来……我们每天的业余时间一定会非常充实,我们的进步也一定会非常迅速。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师》中说:“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思考、写作与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缺乏思考,他的人生注定是黯淡无光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思考的人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精彩。善于思考并勇于实践的老师给孩子们营造的是充满灵性的课堂,用智慧润泽课堂,成就的必然是孩子们的精彩人生。只要思考就有价值,就有改变、完善、前进的可能,真正的优秀教师都是有思想的教师。所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教育生活,付诸行动,逐步改变自己的行走状态。正如朱教授所说:“思考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平庸,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思想的高度决定的。”静心思考,但存内心宁静方寸地的老师,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朱教授肯定地说:“如果一个人有宁静的内心生活,他就真正地找到了幸福。静静地做着一份让自己沉醉的教育工作,是我

们教师最大的幸福。”

从《致教师》这本书中我还知道了教师还应该有: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有了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们。 总之,《致教师》这一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去追求的理想,我一定要努力把这些理想化为前进的动力,使自己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让自己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篇二:《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学生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 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

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篇三:《致教师》读书体会

《致教师》读书体会

新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近几年如火如荼,新教育实验在各地蓬勃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我也曾听过几场新教育的报告,但是对新教育还是了解的不全面。寒假里我阅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育》一书,对于新教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对于新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对于教师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收益良多。读完这本书后,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新教育学校推行“晨诵、午读、暮省”的教育方式,让每天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最美时光。

晨诵,让孩子们在每天的黎明时分与经典诗歌共舞,让生命在每天的开始得以舒展,师生共同以一种愉悦、饱满的状态开启一天的学习,从而在长期的坚持过程中,使师生的生命不断丰盈。

晨诵,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说的晨读。我们都知道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而青少年又正处于记忆的最佳年龄,因此过去我们会让孩子大量地诵读经典,有些内容孩子可能不理解,但未来的“反刍”会让孩子终身受益。新教育实验认为,晨诵的目的并不在此,我们进行晨诵,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记忆孩子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晨诵的目的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与黎明共舞”,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让孩子在诗歌的诵读中开始一天的精彩生活。那么我们让孩子诵读什么呢?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现代诗歌相结合,它们都有如下的特点:词句优美,吟诵时可以感受和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和情愫。让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体验生命的丰富和美好。我曾听过晨诵课中,老师让学生诵读自己改写的诗歌,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让孩子有感而发,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以前一直觉得新教育只是语文老师所研究的,通过阅读朱老师的《致教育》一书,我认识到英语老师同样可以参与到新教育的实验中来。英语教学中的英语儿歌、韵律诗、绕口令等,都可

以成为很好的晨诵内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感受英语的韵律美、节奏美,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给孩子打开另一扇看世界的窗。

午读,即阅读,是新教育实验的根基。“营造书香校园”始终是新教育排名第一的行动。通过推行阅读、共读,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汲取先贤的智慧,让精神丰富起来,让行动有利起来,是新教育人对自我成长的要求。

午读,代表的是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核心内容是阅读属于最适合学生当下最好的书籍。因此挑选合适的书籍非常重要,新教育的先驱们给孩子推荐了许多优秀的书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新教育认为:生活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就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上,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读,就是和读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因此新教育提倡共读的阅读方式,采用亲子、班级共读的形式,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育实验是将共读传统的恢复视作改良教育的突破口。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和神奇。教育又是给予,无论是民族文化的特质还是普世文明的价值,都需要教师和家长按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慢慢地通过阅读,通过故事传授给孩子。这些精心挑选的书籍,将在娓娓动听的故事中,告诉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书籍将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和勇气。

优秀的书籍是人类世界的营养品,通过午读,让这些书籍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共同理解、欣赏的基础上,体验大千世界的美丽,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态度,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共读,也为师生、亲子、生生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教育作用的最大发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或有趣,或优美,或富有寓意的既简短,又简单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

暮省的本质,是让师生学会反思自己的生活。

学生每天完成学业以后,思考和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用随笔、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师生之间、亲子之间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互相沟通、鼓励,这种文字的编织最终将提升生活的品质,让生活更有意义,是新教育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三省吾身”成为师生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师生共写随笔”,记录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转瞬即逝的教育智慧,有利于师生共同走向自主和成熟。对学生而言,可以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同时积累了素材,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不再望作文而生畏,真正做到有感而写,写出真情实感。对教师而言,通过这种随笔的记录,有助于自己及时总结自己一天教育生活的得与失,加快自己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自己朝着科研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新教育通过“晨诵、午读、暮省”这样一种整合的教育方式,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把那些真正对于一个人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孩子,让教师与学生真正能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也是我们教育者一直所想追求的,让孩子们珍惜生命,学会生活,热爱阅读,善于反思,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本质目的。

二、利用“三专”模式,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名师梦,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名师呢?朱永新老师在书中给我们做了解答,使我豁然开朗。新教育共同体将其归纳提炼为“三专”模式,即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来自我培训。它还有一个更亲贴的名字——“吉祥三宝”。

一是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作为教师而言,没有阅读,就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一定量的输入,就不可能有输出,没有一定量的阅读,

教师的创造也无从谈起。通过阅读,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让自己教学更顺利,成长更迅速。通过阅读,学习前人及他人的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学生是伟大的观察家,教师必须在阅读上为学生做出表率,言传身教,使学生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是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教师要通过专业写作,对教育生活进行不断的总结、归纳、剖析、反思和提升。新教育提倡“师生共写随笔”,强调日常与坚持,持之以恒;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强调客观的呈现,反对追求修辞;强调师生共写,反对片面割裂。通过这样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审视并悦纳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只有经过这样的梳理和总结,才能有助于我们从经验中摸索出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成长。

三是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说飞翔。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很远。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学习,一起讨论交流,彼此鼓励,取长补短,对教师的快速成长非常有益。

认真践行教师成长的“三专”模式,我们也会向着名师之路不断前进。三、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的人生。

教师职业相对而言,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值得我们思索。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若充分有效地加以利用,实际上就是在延长自己的生命。

那么教师该如何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呢?在书中,朱老师就这一问题跟我们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首先,最值得我们去充实的就是我们的课堂。课堂是我们教育的主阵地,要想占领这块阵地,精心的备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备好一节课,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备课还要“备”学生,要了解每个孩子,通过各种途径,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其次,写作不仅能充实我们的教育生活,而且能帮助我们反省生活,从而创造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记录我们每天的教育生活,记录我们的所思所想,不仅能够充实我们的业余时间,而且能加速我们

的进步。第三,共同体的力量不可或缺。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交流,共同进步。最后,我们还应该制定一个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培养最少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朱永新老师的《致教育》一书,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会力争把这些教育理念运用于自己的课堂和教育生活中,和学生一起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