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电子表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1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市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08-11-01 10:53 来源: 原创 作者:赵忠民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84 《对小学中高年级进行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市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镇江市朱方路小学语文课题组

一、 课题研究意义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知识更新极其迅猛、信息总量成倍增长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出综合素质极高的人才。现代的教育,必须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未来,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适应未来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语文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课程,在其学科教育目标上必须服务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较为扎实的知识基础,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

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虽然有其符合教育规律的一面,却阻碍对学生诸如智力、创造力等能力的培养,因而已不能适应当今开放式的知识经济社会。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想进行小学语文开放式阅读教学的研究,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师为主、教材为主、灌输为主”的僵硬的语文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建立起一种创新性、实效性很强的开放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努力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落实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两项任务。

2、积极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起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开放式的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如:丰富的语言积累、良好的语感、积极有效的创造性思维、协调发展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

三、研究的操作措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语文教育着眼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能学习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以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赞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一段话: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和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课堂上,各种教学方法之间是相互开放的,我们要辨证地理解教学方法的改革,兼收并蓄各种教学方法之长,善于因时、因师、因生、因情地运用教法,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做到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优化教育过程,让学生的个体得到主动发展,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采取的策略有:

1、授以预习方法,掌握自学规律。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把知识教给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我首先教会学生预习课文。

我校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并不是从老师讲课开始的,而是从学生的预习开始的,预习充分,课堂接受知识快,反应快。因此,每学期,实验教师都要上一至两节的预习指导课,着重教给这些方法:(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对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查读,要求边读、边想、边记,力求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分好段,写好段意。(三)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含义较深刻的句子,不易理解的句子。其中,会正确地使用工具书,是预习的一个基本方法。我经常鼓励学生勤翻工具书,告诉他们,我在学校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字典,在家里

放了一本字典,还在讲台上备了一本字典,并经常当着学生的面,在课堂上查阅字典。使用工具,需要动手动墨,部分学生往往懒得去做,这就需要教师切实检查,才能收到实效。《养成读报的好习惯》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学生预习时有所忽视,教师在上课提到“九霄云外”的“霄”什么意思,学生模糊不清,教师立即让他们当堂查阅工具书,明确其义,久而久之,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自学的习惯,而且掌握了自学规律,提高了学生能力。

2、创新课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课型,变灌输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我校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有:解疑存疑,自悟互教、讨论合作。

(一)解疑存疑。让学生自读课文,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再读课文自我感悟,交流讨论,接受指导,解决疑难。如教《梦圆飞天》这一课时,让学生自读文后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零碎、广杂,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教给学生梳理的方法,然后归纳,提炼出主要的问题:为什么要称杨利伟是“民族英雄”? 为什么杨利伟叔叔在出征前是那么的坚定?怎样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课文的题目为什么要用“梦圆飞天”等。让学生再读课文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二)自悟互教。课堂要以“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自悟互教的课堂结构建立在“能力本位”的理论基础上,这就是让学生参与从目标制定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由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目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如勾画批注、自问自答,使用工具书,画出知

识树,练习解读等,互为人师是人的天性,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就会开辟一个教与学的新天地。可采用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全班轮流当小老师,一般可以让学生自己怎么学就怎么教。

(三)讨论合作。讨论合作学习将学习过程置于多向交流中。其问号有认同、碰撞、吸纳、排斥……创新的火花常常闪烁其问。讨论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可以是定标——引导——自结。定标,论题(目标)主要由教师梳理知识后的问题决定,以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引导,讨论中突出语言文字训练。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坚持己见,同时引导学生达成必要的共识;指导学生使用讨论语言(有理有据、自信、有分寸),拓宽思路,将讨论引向深入。自结,指导学生将概括要点,进行小结。

3、训练默读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以读为本。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阅读能力也逐步进入高一级形式——默读。默读被人称之为“真接阅读”,它是训练的简化、深化,具有速度快、理解深、运用广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发展默读的能力,看作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进行默读训练时,首先在原有的默读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默读速度,学会看得快,想得快。看得快,是从一眼看一个字,一个词变为看一句或几句:想得快,指脑子跟着眼睛的扫视迅速思考,弄清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速度不断加快,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循默读的二个环节:(一)眼脑并用,讲读课文时,要提出明确要求,

篇二:市级课题结题报告

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研究》

结题报告

长安镇中心小学

2012.12

《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汉字用简简单单的几种笔画,生出千变万化。她书写独特,硬笔软笔,各显其能。绵延数千年的书法艺术,令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然而,当前小学生写字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写字教学也陷入迷失。而且,随着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种情况越令人担忧:许多学生不会写正确的字了!不会写规范的汉字了!不会用正确的姿势写字了!不会又快又好地写祖国的汉字了!通过调查,我们已掌握了学生的写字状况,制约学生写字水平及兴趣的因素:

1、为识字而识字,割裂了识字和写字的关系。有些教师片面理解识写分开,为识字而识字,想出了多种自认为较为得意的方法:诸如猜谜语、分解识字等。这样的激趣可能对学生识字会有些帮助,但却违背了汉字笔顺规则,势必会给以后的写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教师重视不够,也是影响学生写字好坏的主要因素。由于农村小学起始年级来源于各教学点,对学生书写教学重视不够。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之基础。但现实工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把写字课当语文课来上。许多起始年级的教师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写字教学,常常把写字课当语文课来上。老师为了片面的追求成绩、升学率,减掉了“写字课”;对自身必要的基本功(写字)重视不够,教师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板书面临“下岗”。教师潜移默化示范不够。不管写字好坏,只要能教出成绩就行,“不管是白猫黑猫,能逮到老鼠就是好猫”,甚至用“一俊遮百丑”来强调成绩的重要性,把写字教学的重任只落到语文教师身上。二是掌握各种笔画、常用偏旁的写法、按笔顺规则写字训练不够。三是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认识不到位,写字指导不力。一提到写字,很多老师把它和书法混为一谈。认为书法是书法家们的事,而自己重视的是学生的写字结果,也就是写字的正确与否(不增减笔画),并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写字过程中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以及是否美观。再者原因就是学校没有专门的写字课教师,而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写字训练,把写字当作是高不可攀的事,缺乏写字方面的系统知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不知从何处入手,写字时间安排不合理,想什么时候写就让学生去写;写字数量不确定,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机械地写课后生字。正因如此学生也把写字当作任务完成了事,根本没有时间和耐心去认真地领略汉字之美,而且还会生出厌烦心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

4、写字评价滞后。写字水平的评定还没有计入学生成绩中去,而且也缺少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细则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有些老师甚至大量、重复的抄字作为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一个手段来进行,严重影响了学生写字兴趣,使学生望字生畏,这也是学生不愿意写字和写不好字的主要原因。

5、课业负担挤压练字时间。写字是人生中重要的基本功,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它。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开设的写字课仍良莠不齐,升学压力剥夺了学生欣赏、体验汉字的美,忙于不停的写、抄、算。家长关注分数,打字、网上下载替代了写字。另外,新课程在识字教学中倡导多识少写,确实达到了阅读早起步的效果,但是导致学生写字能力相对较弱。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们中国汉字的形体美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以它为载体的书写技巧成为一门精湛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整洁、美观的过程中,以求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以及乐学求美的良好素质。

1、国家要求。《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并要求“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使用规范汉字”的精神,小学写字教学是基础,是落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

2、现实需要。审视现状,学校虽然在课程安排上能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放松轻视之嫌。从整体上说,写字教育并未真正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来,大多数教师缺乏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写字课形同虚没,特别是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手写用的笔与电脑的键盘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写好字的传承性、必要性越来越被淡化。正确执笔、规范写字姿势的基本要求和倡导软硬笔书法的优良传统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学生写字的水平质量呈普遍下降趋势,尤其是部分农村小学在这一基础环节的落实中更令人担忧。针对这一现实开展本课题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之计。

3、育人所需。写好字不仅是个体学习文化日常应用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意志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必然要求。写字作为一项基本素质养成的载体必将成为发挥人才培养美学价值的积极作用。

(1) 写字教学与德育

写字是学生手脑并用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些重要的品质才能完成,写字需要坚持不懈的耐性、意志。写字时,学生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从姿势到握笔,从字的结构到运笔都要随时提醒指正,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有时为练习一个字要重复好几遍,甚至几十遍,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而这又恰恰是练恒心、毅力的关键时刻。当学生克服这一过程后,“荆棘丛中藏妙景”,会越练越有兴趣。

(2)写字教学与智育

国外有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力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原因之一就是跟中国独特的汉字有关。汉字书写是由直观形象、分析笔画、构建准确的知识概念三个部分组成。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汉字字形、笔画布局、字的间架结构获得直观形象,再分析字的结构特点、偏旁部首间的比例关系、下笔的位置等。通过分析获得充足的感性材料,构建准确的知识概念。

(3)写字教学与美育

首先,学会欣赏字形美。鲁迅先生说过,我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字形美对小学生而言就是写字的结构要规范、正确。其次,帮助学生领悟字的韵味,总结出“字如其人”的欣赏理念,从而对美的追求得到更深层次的飞跃。

(4)写字教学与心理素质

写字是客观物作用于眼,牵动于心的心路历程,古人云“书,心画也。”是说写字会产生诸多心理现象。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的写字心态,有助于学生培养专注、细致、坚毅、有胆识的心理素质。

(5)写字教学与语文修养

写字教学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语言文字的丰富内容为写字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写字教学有利于汲取、积累文学精华。如对古诗词的临写。写字教育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6)在写字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为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在写字教育中,教师通过写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练字的动机,尊重学生对字体的选择、练习方法的选择,保护和培养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创造性,保证学生在写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乐学求美。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当前,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

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要“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并对各年段的写字教学目标作了具体的规定。

上述有关规定,为我们切切实实开展写字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写字教学总的要求是:要使学生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使用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并有一定的速度;具备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能力。小学各年级段培养重点是:小学低年级应进行铅笔字书写训练,中、高年级应坚持用钢笔进行书写训练,习字时不宜采用其他硬笔。基于这样的要求,通过分年级段的写字教学研究,构建一套有系统的小学写字教学的策略体系。

课题组经过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提出研究课题。拟定好研究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分阶段开展了研究。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要采取:

1、调查法。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大家对学生写字关注的程度;同时,了解学生写字的态度、方法,对写字教学的看法等。分析调查的结果,帮助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指导。同时学生问卷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写字状况,以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写字行为。

篇三:市级课题结题报告5

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的推广应用实践研究

隆昌县黄家小学课题组

2013年6月11日

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的推广应用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国内外已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课题教学理论,构建的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⑴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通过发现学习”理论及模式,他反对把现成结论教给学生,提倡经过发现进行学习,要求学生利用教师与教科书所提供的某些材料,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这恰好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

⑵上海育才中学提出 “读了、论了、讲了、练了”八字教学法,其基本过程为“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弄清疑难——练习巩固”。 ⑶邱学华老师提出 “先练后学,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其操作强调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其操作模式为:出示尝试题——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以上几种课堂教学理论,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

2、《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除了要有好的教材,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

3、我校的课堂教学在形式和方法上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

练”,常存在以下类型:

(1)灌输型。整堂课以老师灌输为主,照本宣科,一讲到底,中间穿插问答练习。

(2)题海型(或撒网型)。课上准备大量例题,逐题找思路,对答案,间或就某类、某种形式的题进行引伸拓展。

(3)模仿型。老师先就某类题型总结解题步骤,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套路,呆板地重复某一教学程序。

在这些模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4、组内研究课活动,同年级的两位老师对同一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尝试教学法强大的力量。 表一:

课后评议交流,教师们都明显感觉到6.1教师的教法效果好,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我们通过上网学习,了解到6.1班教师用的就是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的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 尝试教学主张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冲破“先讲后练”(教师先讲,学生再练)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先练后讲”(学生先尝试练习,教师再有针对性讲解)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重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答案,没有思维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

那样试,为学生创新留下空间,创设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所以尝试教学法顺应了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更顺应了当今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5、尝试教学法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如果我们在全校各学科中大胆推广应用“尝试教学法”,这必定能够改变我校教师满堂灌而无实效的现状,能够改变学生参与面窄,课堂死气沉沉的现状,也必定能改变教得累,学得苦的现状。推广使用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

因此,我们提出了《尝试教学法在农村小学的推广应用实践研究》,在全校各学科各课堂中进行推广应用。

二、课题的界定

尝试教学法就是先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

三、理论依据

1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尝试教学法的哲学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尝试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解题实践。

根据儿童的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解题实践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尝试教学法的五步教学程序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下以及学生不断地尝试中逐步完成的,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再尝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也反映了“实践——认识时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客观性。

尝试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讲解,这些就会变成他们自身的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尝试题,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

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

2、教学论思想

尝试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电子表

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

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

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从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从技巧性教育为主转变为思考性教育为主。

尝试教学法的应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科书的示范作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出来,并在教学程序中具体地落实下来。

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互补作用;最后教师讲解,保证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这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把这四方面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保证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心理学理论基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