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成语文化的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6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成语文化之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体现之一就是成语文化。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正确使用成语,能够增强句子的表达效果和表现力,也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成语中包含着大量的知识,然而当今社会成语使用错误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我们小组探究了“成语文化——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研究”,有利于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华文化、提高成语运用能力,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

我们小组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回校汇报交流等形式开展研究,可以发现,成语中有许多是讲述战争策略的,例如:远交近攻、以逸待劳、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等等,从成语中可以获取古代人民从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策略。以成语“远交近攻”为例,远交近攻出自《战国策》,它的释义是“先和距离远的国家交朋友,进攻邻近的国家。本是战国时范雎为秦国采用的一种外交策略,秦国用它达到了并吞六国、建立统一王朝的目的。后亦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历史上也有由于错误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而导致亡国的案例如北宋,统治者本想“联金灭辽”,却不料灭辽后的金军长驱南下,便有了“靖康之耻”。可见,成语为历史的发展总结了经验教训。

古代的成语在现代的案例也有许多运用,以成语“远交近攻”在现代的运用为例,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雀巢公司是拥有120年历史的大公司,就是这样的公司在70年代由于遭受,舆论的影响给该公司带来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帕根发现,造成这场抵制雀巢食品运动的根源,就是在于雀巢公司以大企业、老品牌自居,拒绝接受公众的意见。另外,由于雀巢公司的推销活动,对公众是保密的。这使得雀巢公司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所有这一切,都犯了公共关系的大忌,也就难怪误解、谣传遍起。 帕根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制定出了一个详细周密的公共关系计划,呈报给雀巢公司。帕根的这一计划,把行动的重点放在了抵制最强烈的美国,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雀巢公司的批评意见,开展大规模的游说活动,组织有权威的听证委员会,审查雀巢公司的销售行为等,使舆论逐渐改变了态度。由此可见,古代战争策略的成语在现在也可以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

总之,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也拓宽了知识面。当然,成语中的古代战争策略远不止“远交近攻”一个,还有许多成语中也蕴含着有深邃的道理。

窦天伦

2013-12-14

篇二:经典诵读结题报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于是我校响应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2005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两年下来,师都生大有收获,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从各个年级入手,并向全校推广,现在,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近来国学与传统文化热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传统文化教育应当从小抓起、从孩子抓起。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我校自2005年启动“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工程”以来,把传统经典诵读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生动载体,本着继承并激活传统,帮助学生从小打好语言文字功底,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提升人文修养的目的,有序、扎实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

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人文文化对感情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读诵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中国文化经典源远流长。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论语》中有很多句子早已被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

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这个时期记住的东西,不会忘记,即使当时似懂非懂,长大后会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和人生经验的日趋丰富,自然而然地进行批判、分析、贯通融汇,自觉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记忆力的黄金年代,在生命中将一去不复返,也需要‘抢救’。‘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也是孩子记忆力的抢救工程。古诗文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文网:成语文化的结题报告)在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在我国的教育界日趋如火如荼。同时,关于经典诵读的实践与课题研究风起云涌。另一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加强了研究,既涉及到“注提实验”、培养生活情趣、开发生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化等策略与语文素养的关系,还涉及到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许多学者对语文素养的涵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这些研究涉及的层面较为广泛。A、在开展经典诵读的效果上,一致认为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培养气质,滋养人生;能促进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能立体地开发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专注力、记忆力、自制力提高);亲子共读能促进了亲子相长等;王财贵教授用“九个认定”来评价经典诵读的效果。B、在诵读内容上涉及《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大学》《论语》《中庸》,唐诗宋词,名篇美文等;种观点认为应由易到难逐篇全部诵读;另一种观点是摘取其中精华编制校本教材进行诵读。C、在诵读形式上,一种观点认为应“自吟、自解、自背、自用”采用“不求甚解”和“直面

经典”的方式重在反复诵读,博学强记,儿童不必懂,也不用考虑兴趣,背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诵读要坚持赏识为主、受益优先原则,在一系列有趣、持久、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进行。李视建还总结出“两个落实、三条原则、五项措施”和“一听二看三读四抄五赛”的有效方法以及“三线结合”开展诵读活动。

本课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探索诵读传统经典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系及其影响,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推进校园文化的形成。

基本观点与主要结论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教学的内容是“传统经典”,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学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根据“传统经典”的内容,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培养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兴趣的研究。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进行传统经典诵

读的研究。研究如何把传统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研究“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及教材的开发和完善。

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能有个性地朗读优秀的传统经典文章或诗词,背诵一定量的经典诗文,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通过课题的研究、实践,寻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如何把学习传统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将教师们的经典诵读活动方案编辑成语文活动教材,继续完善经典文化校本教材。

“经典诵读”应当遵循如下观点:

1、经典性

小学生诵读内容的确定必须遵循经典性原则。经典性作品有几个特征,首先就是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历经岁月淘洗,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能够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喜爱,这样的诗词文章才称得上经典之作;第二个特征就是说经典性作品要能够传递跨越时代的人文思想,能够传递永恒的真善美的精神,让读者能够从中接受健全人格的熏陶,接受品德教育;第三,经典性作品必须拥有巨大的艺术魅力,能够给人审美的享受和愉悦;第四,经典性作品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是母语表达的代表之作。

篇三:《如何指导中段学生进行成语积累》结题报告

《如何指导中段学生进行成语积累》结题报告

石河子第一小学何萍陈有辉

一、研究背景与基本的事实依据

语文学习中,成语的积累非常重要,它对文学素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写作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帮助。但是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有大量的成语流传下来,如何有效记忆,这就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鉴于以上现状,我们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七八两册中的成语和课外常用的成语为考察材料,以石河子第一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希望通过调查他们对成语语音、形式、意义及应用的掌握,了解他们的实际成语水平,分析他们在成语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偏误,为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成语提供一些建议。

本段学生阅读与积累现状:①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大,涉猎范围广。②学生课外书欲望强烈,习惯良好。③阅读中不注重积累。④学生课外知识面较窄。⑤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强。

《课程标准》的新精神强调“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言”。重视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精神。新课程标准强调“成语的积累”,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在各阶段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以及在

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语言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对象,因此,成语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任务。重视成语积累,既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也寻找到了一个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突破口。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成语积累:“积累”是指(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在小学阶段积累大量的成语,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之路有大有裨益。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本学校中段的学生,以四年级学生为主体。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调查四年级学生成语积累量现状。

2、了解四年级学生成语积累的要素。

3、探索指导四年级学生进行成语积累的策略。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发放问卷调查、测试卷,回收并统计分析。

2)举行班级成语听写大会、成语接龙、看图猜成语、讲成语故事、表演成语故事等活动。

3)策划大型的与成语相关的读书活动,在世界读书日交流展示。

4)学生制作成语积累卡,成语记录本等。

5)抽样进行成语积累水平测试,以及相关调查问卷。

五、测试卷结果分析

1、成语积累量掌握情况分析

对问卷中整体答题情况进行统计以后,可以看出,不及格的学生比例为4.3%,其中三年级积累成语量比较少。四年级学生的优秀率超过了70%,说明随着识字量、词汇量的增大,阅读量的加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积累成语的量增加。同时,由于阅读能力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此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复习巩固工作。

2、成语分类掌握情况分析

此测试卷中,按照不同的分类形式,将成语分为七大类。其中含有近义词反义词、数字、颜色等类型的成语,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关于动物、人体部位名称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差。关于动物类型的不及格的比例为33.27%,高于前一题中不及格的比例,这说明对于中段的学生来说,扩大阅读范围,增加成与积累量仍然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近义词、反义词两大类型的优秀率为38.19%,说明就学生整体而言,对这一类成语掌握情况比较情况好。

4、成语运用情况分析

从学生所选用的高频成语中,能看出学生选用成语的两个倾向:

(1)选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成语

学生经常选用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成语,譬如描写人的动

作、神情的,如小心翼翼、摇头晃脑、垂头丧气等等;描写人的心情的,如闷闷不乐等等;描绘自然环境的,如景色宜人、山清水秀、一望无际等等。对于这一部分成语,他们有较为丰富的感性经验,使用时正确率也比较高。

(2)选用能从字面部分地推出整体意义的成语

大部分成语的意义具有两层性,即从字面上不能推出整个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如九牛一毛、坐井观天、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即使每个字都会读,会写,也不代表能正确理解这些成语。但也有部分成语的意义从字面就可以推测出来。譬如:欢蹦乱跳、高楼大厦、应有尽有、回味无穷等等。学生运用时,选用后一类的成语较多。

六、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分学生卷、家长卷和教师卷,其中学生卷40份,家长卷30份,教师卷10份。从调查问卷结果看来,我校的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很重视课外阅读,并有意识选择性积累成语。下面将家长卷和教师卷合在一起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卷进行单独统计分析。

家长和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语文的掌握能力还可以,对成语了解。面对不懂的成语97%的家长和老师知道学生会查工具书或网上求解或询问他人。100%的家长和老师都选择学生有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第十一题,学校组织过的活动全部参与过,可见普及率是相当高的。

学生卷真实反映了学生在这一年当中对成语的敏感度和积累量。95%的学生对成语了解,100%的学生对成语感兴趣,86%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很关注成语,并且有选择性进行积累。100%的学生积极参与过学校组织的相关的活动。

在问卷最后一题中,家长和学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比如,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进行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读书活动。

调查问卷真实反映了我校学生课外阅读量大。课外积累深厚的优势。学生们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两条主要途径,积累了大量的成语,并学以致用,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比拼,加深对成语的理解。讲成语故事、画成语故事,演成语故事、玩看图猜成语游戏都是他们的最爱。

七、研究成果

(一)隐性的精神成果

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是现代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用好成语,不仅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思维、说话、写作的能力都大有裨益。那么,怎样去记忆和积累成语呢?实践证明,从用法上、从结构形式上、从成语的来源上、从成语的感情色彩上进行归类整理,或以主题归类积累,就能加强我们的记忆,写起文章来,就可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课堂上积极引导,成语大显身手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