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结题报告 > 列表页

学校课题结题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4  分类: 结题报告 手机版

篇一: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沙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研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大门,21世纪人类面临的第一挑战是人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价值观念的嬗变,生活方式的丰富,学校德育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跨世纪的青年学生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又影响到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青年学生人格精神上的“低落”、“缺失” 和“扭曲”,突出存在着懒惰、懦弱、自私、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等道德缺陷。尤其是中职生,表现尤为突出,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严重缺乏自信心。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自信心不足。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激励其自信心的神圣使命。

二、理论依据

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青年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课题方案

(一)课题组人员组成与课程开设

课题组成立了由学校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李启生任组长、校团委书记、校政教处主任、班主任为核心,以任课教师为成员的 德育领导小组,并组建教研组,在总课题负责人丁建华老师的主持之下进行。学校全方位的在各班开设了【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开齐开足课时,保证专业教师稳定,长期以来把以上课作为中职生的必修课,计入量化考核。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各处室、各班主任、全体教师、及广大学生的支持和响应,并得到了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

(二)研究目标、德育内涵、及过程方法1、研究目标:

⑴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并构建适应新世纪德育工作要求,符合中职生成长规律的学校德育途径及操作模式。

⑵通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学校德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素养——自信心的培养,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道德人格追求的最高目标。

⑶通过研究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师德育观念更新与德育创新能力提高,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并努力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研究过程及方法

根据学校公共课的定位与改革总课题的研究计划,德育组制定了关于人格教育——自信心培养的子课题,其研究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0.6—2010.9):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组,组织理论学习。

(2)实施阶段(2010.9—2011.7):课题组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研究,并分别于2010、2011年举行两次阶段成果汇报。

(3)总结阶段(2011.7—2011.11):课题组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进行成果鉴定。 人格教育德育子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行为研究法为主,辅以案例研究法、经验归纳法、理论演绎法以及分工协作研究等方法。

四、实施过程:

(一)开展实施理想人格激励教育的探索。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志于道”先于“据于德”,提示了人性提升的价值根基与方向在于“道”。没有“道”的“德”是肤浅的。信仰不仅是支撑人生大厦的顶梁柱;它对道德人格的构建有论证、聚合、与升华的作用。周恩来总理的崇高人格魅力,源于他坚定的共产主义政治信仰。学校开始用周恩来同志的崇高人格激励学生,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新探索。为更好的把握周恩来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的精髓,2011年3月,学校举办了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用周恩来的理想人格激励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具体形象理想教育。这是以具体人物的所作所为的外部特征为自己追求的理想。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了周恩来所处的时代背景,熟悉了周总理的生平,为他的革命事迹所感动,激发了敬佩、仰慕之情。周恩来的人格魅力敲开了中职生的理想之门。第二,综合形象理想教育。这是与具体形象相联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初步概括性的理想。这一阶段要非常重视学生进行严格的自我修养,重视学生学习周恩来的品格,逐渐形成笼统的理想,在个别的场合能把理想和现实联系起来。第三,概括性理想教育。篇二:广饶县学校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结题负责人

单 位

结题日 期 :2010.6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

课题实验子课题“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结 题 报 告

序 言

自2007年9月实施“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教学改革实验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联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生活化 活动型 探究式”的学校德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联系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评判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水平和道德修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基础;经过本课题组全体人员近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组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方案所确立的研究目标和内容,我校的教学成绩有了大面积的提高,于2008年被评为“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三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一名教师获东营市学科骨干教师;五名教师在市、县优质课评选中获奖;二十多篇相关教学论文发表或在省论文评选中获奖;学生的思想品德有了极大提高,本次课题实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课题基本情况和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主体部分

一、研究问题

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1世纪社会经济的多元发展,使社会道德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倾向,也使现阶段的学校德育面临许多矛盾。多元道德的并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道德的多元发展和德育面临的矛盾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学校德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的研究。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以全新的教学观念、全新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它与以往所熟悉的学科课程有比较大的差异,在课程实施方面具有特殊要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例如:如何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如何改变原来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如何不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而是转向室外,转向生活,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

鉴于此,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综合课程。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

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活动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和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验、学习、提高,教育从儿童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德育过程,同样需要在活动实践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

2、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定名为“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化德育教育研究---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本研究旨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以加强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为目的,探索新时期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重点突出如何使教学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如何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研究。本研究的终极目的是充分发展儿童的道德潜能,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可以从课程基础、课程目标、课程呈现形态和课程类型等四个方面来全面地领会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

生活课程的根基所在。它与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迥然不同。品德与生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重要源泉,从儿童的生活中建构课程体系,从而摒弃了“知识为本的”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2)、“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说明课程的价值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价值取向,除了表现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外,还表现在对学生乐于探究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生活的情感素养方面。与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不同,本课程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它基于儿童生活的整体性和儿童心理的整合性,从追求儿童整体发展着眼进行课程设计。

(3)、“活动型”说明课程的呈现形态,即关于课程实施方式方面的属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其呈现形态,而非“讲授——接受”式。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科书不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而只作为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和材料,它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综合课程”说明课程的类别属性。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教育领域有机地整合成一门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

(5)、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1)、“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说明课程的生活属性。坚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是品德与基础。”肖洛霍夫曾说:“生活总是用自己的不成文法支配着人类”。他们都认为教育活动要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生长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融合。教育家陶行知吸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提出“生活即活动”、“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3、研究成果:

(1)、构建社区、家庭的活动型、开放性德育网络;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天天都要发生,关键在于怎样使这种互动成为帮助子女道德学习与道德成长的互动。为此,学校将这种互动纳入德育计划,请家长介入学校的德育活动。如教学三年级《我的家庭》上课前,先向家长

发出“孩子做家务小调查”,了解学生平常在家主动做家务的情况。接着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由家长讲述一天的劳动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家长的辛劳。再举行“学做家务”的活动,让学生模仿家长的样子作具体家务,直至有累的感觉,并记下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最后由教师、家长和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已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唯一场所,我们把德育队伍和活动形式外延到家庭和社会,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这样不但优化了学校的德育工作,而且还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对下一代的关爱和学校德育的支持。

(2)、由强制性管理向学生主动的道德需求转化。

现在,班主任和政教处的管理主要是一种强制性管理,如抓到在教室、走廊打闹的,乱仍果皮、纸屑的??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罚得多,奖得少;灌输得多,内化得少。自制力差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学校教师的约束没有认同,共同感知少。学生只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时,产生的行为才是长期的、稳定的。本课题组认为处罚不是目的,自律才是真正的提高,加强德育教育才是关键。

有这样一个案例: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位5年级男同学上经常学迟到,上课睡觉也是家常便饭,每次考试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后几名,父母对他也不抱希望。但进入六年级后,就像换了一个人,每天早早起床,上学唯恐迟到,父母很纳闷,于是问孩子:“什么原因使你有了这样的变化”?孩子的回答是:“班主任每天都比我们去得早,我可不能迟到。更不能给班级扣分,让班主任丢脸,给班级抹黑”。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已经内化为这位男同学的主动行为。不再需要父母老师的督促,他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这位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在激发学生内在的道德需求上很有办法,当然,以身作则才是至关重要的。

(3)、坚持德育渗透和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挖掘并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内容所蕴篇三: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中学待进生的思想转化问题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清新县太平镇初级中学 许卓洪

二0一一年七月

我校承担的德育课题《农村中学待进生的思想转化问题研究》于2009年6月被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审核后批准立项,三年多的时间里,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待进生现状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了多渠道的尝试,在全校上下实施了“转化待进生”工程,现已摸索出一套待进生的转化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近三年来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现汇报如下:

一、课题理论界定

我们选择《农村中学待进生的思想转化问题研究》这一课题,是出于对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和最大限度转化待进生的考虑。

所谓“待进生”,是指智力正常,非智力因素较差,思想及日常表现比较落后,行为习惯不好,发展相对滞后,学习有困难,但需要通过教育者不断耐心细致做工作方可进步转化的学生。所谓“思想转化”,就是主要包括学习困难、厌学逃学、挫折适应、自信心缺乏、人际关系和情绪冲动等方面的思想问题的转化。

我校地处经济发展较快的清远市清新县太平镇,是一所农村初中,部分家长文化水平并不高。学校周围环境复杂,外来务工子女较多。除了社会原因外,待进生往往因为家庭的种种原因:或其父母离异,或其父母所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其家庭学习环境不好,因此,在家长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存在许多误区:有的对子女的期望值太高,有的对子女的教(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学校课题结题报告)育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有的想介入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篇二: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10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把握时机,刻不容缓: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尽可能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博览群书,广泛涉取:博览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博览使儿童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就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组,有效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难易不序,持之以恒:课外阅读没有循序渐进之说。儿童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接受能力极强,效率高。孩子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书自会“越读越薄”,这是读书的最高理想。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读思结合,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五、研究方法和对象

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对象:课题研究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7.9-2008.7)——营造读书氛围,让课外阅读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1.健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图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阅读特色,创建“校园书香”文化。

2.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鼓励流通共享,丰富图书资源。

3.举办 “阅读伴我成长” 校园第一届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4.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二)第二阶段(2008.9-2009.7)——整合阅读资源,让课外阅读浸润学生生命的每一段

时间

1.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2.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阅读为主体的阅读节活动。

3.举办校园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展示学生读书阶段成果。

(三)第三阶段(2009.9-2010.7)——完善阅读体系,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1.举办校园第三届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展示课题实验成果。

2.总结实验经验,汇总并推广实验成果。

七、课题研究人员

组 长:黄烨

副组长:吕海丽 陈惠华

组 员:全校语文科任教师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方法 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狱中联欢》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学了《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的精髓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

篇三:“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深圳市华富小学课题组

摘 要:以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为指导,运用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

方法,从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初步建成了数字化学校。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数字化 建设 十字星 模型

一、研究背景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少量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我国, 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由我校李小松校长牵头,申报了“数字化学校建设研究”课题,并于2004年4月正式立项成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研究》的子课题。

二、研究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必经之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结题报告由李小松、傅卫执笔。

2、多元智能与合作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能,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些智能可以培养和加强,也可能被忽视或削弱。多元智能理论突破了以往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所认为的智能仅以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为核心、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局限性,对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实验研究在哈佛大学“零项目”的推进下,已建立了一套从理论到教学实践的完整操作模式,目前许多国家与地区在课程与教学改革都采用这一模式开展实验,力图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方式。

三、研究目标 1、总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数字化学校模型。建立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化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2、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 (2)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发展目标

(1)使教师变经验教学为科研型教学,探索新型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 科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2)提高教师在网上搜索、筛选和应用研究信息的能力; (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能力。

四、研究内容

1、教学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2、科研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3、管理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4、德育数字化模式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

我们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从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一边学理论,一边进行研究实践。 2、 个案研究

我们选取我校两个网络教学实验班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研究。 3、 调查研究

我们对师生信息技术情况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

六、研究过程

研究的时间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研究周期为2年。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研究。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04·2——2004·5

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制

定课题计划,确定课题成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加强对师生信息技术的培训。

2、实验阶段:2004·5——2005·12

(1)第一阶段:初期(2004·5——2005·1) ①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改革意识。 ②进行前测工作,制定具体研究计划。

③收集整理全校教师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建立资源库。

④初步形成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字化模式。 ⑤初步探索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 ⑥进行经验总结,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2)第二阶段:中期(2005·2——2005·8) ①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全员参与研究。 ②总结出各种学习模式,完善学科教育资源。

③收集研究成果,编辑教师论文集、学生的学习活动集,汇集网络课件。 ④全面推出示范课和成功个案。

⑤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⑥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3)第三阶段:后期(2005·9——2005·12)

①全面推广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数字化、科研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德育数 字化模式。

②录制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 ③推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方案和案例。

④完成研究资料的整理、数据的统计,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集网络课件。 3、关于数字化学校的问题研究

(1)2004年2月7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本次会议的宗旨:加强校本科研,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围绕着4个议题进行研究:①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体现体验成功策略;②如何开发好我校的校本课程;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④学校如何利用校园网实行无纸化办公。特邀了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科所长李臣博士作《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题报告,同时,有3位老师交流了经验,收到了57篇论文。 (2)2004年7月14日—15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宗旨:以课改为契机,以信息化为抓手,聚焦课堂,重在反思。围绕着3个议题进行研讨:①怎样才能实现教学数字化;②怎样才能实现管理数字化;③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会上邀请了深圳市高级中学蒋平副教授作《教师身心健康与情绪调节》报告,同时,李小松校长作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专题报告。收到论文38篇。

(3)2005年3月4日—5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宗旨:聚焦课堂,一切为了师生发展。围绕着3个议题研讨:①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效性;③学生健康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会上,李小松校长作了《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报告,有4位教师交流了经验,收到论文52篇。

(4)2005年8月29日—30日,我校举行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宗旨:创建和谐学校,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围绕着4个议题研讨:①科学发展与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②教师和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关系;③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会上,邀请了深圳高级中学蒋平副教授作《教师和学生和谐发展》报告,同时,李小松校长作了《创建和谐学校》专题报告。有4位教师交流了经验,收到论文58篇。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 构建了“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以“数字化校园”概念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

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德育为一体的“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其模型如图1:

图1. “十字星”数字化学校模型

数字化学校的框架如下:

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中,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置于核心地位,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如图2所示。

图2. 教学数字化框架 教育资源体系是重点:

1、 校内资源:教材、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学校新课程研究机构、学生实验室、学校图书馆、

广播站、书报杂志、录音录像、光盘、网络等;

2、社会资源:网络、教育研究机构、区教研中心、科学馆、博物馆、社区、家长等。 3、国际资源: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的国外资料,如布鲁姆认知的6个阶段。

资源开发:数字化学校的资源建设包括数字化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科研信息库等,应该作为重点建设项目。

图3.科研数字化框架

科研信息:提供各学科科研信息,专家报告。

专题学习网站:建立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德育等专题学习网站。 网络合作研究:学科交流、网上评课、手机短信评课。

图4.管理数字化框架

教务管理:年级设置、班级设置、学科设置、课程开设、新生分班、学生所在班级变更、年级工作计划录入、教学进度表录入、教学活动计划录入、教务工作计划录入、教研组计划输入、教案维护与查询、教务基本信息报出以及相关信息的查询等内容。

教师管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照片、社会关系、个人简历、爱好特长、奖惩、培训进修、所教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