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计划规划 > 列表页

青田规划计划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02  分类: 计划规划 手机版

篇一:青田二中三年规划终稿

拓展师生内涵 彰显文化特色 铸就二中品牌

——青田县第二中学2011—2013学年教育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树立教育超前发展的正确理念,探索有效的办学策略,促进我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现参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青田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我校2011-2013学年教育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青田二中创办于1978年,其前身是鹤城中学,2001年11月升格为县政府直属学校,更名为青田二中,2002年搬迁至坐落于县城名胜古迹太鹤山南麓的原青田中学旧址。学校现有50个教学班,2227名学生,173名教职员工,是目前丽水市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28633平方米,绿化面积12800平方米。近年来,青田二中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成果突出单位、丽水市文明单位。

二、学校现状分析

(一)学校发展的有利条件分析

1、位置好。我校位于青田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鹤城镇,服务于鹤城镇老城区及周边自然村、行政村,服务人口达8万多人。我校是青田县龙头初中,对青田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牌子硬。近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

青田规划计划

实验学校、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成果突出单位、丽水市文明单位等,我校的办学实力、办学业绩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普遍认同,已经初步成为丽水市具有品牌效应的窗口学校。

3、质量优。在市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中,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综合成绩连年名列全市公办初中前茅;在县期末监控考中,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综合成绩一直稳居全县第一;学生在全国、省级、市级、县级学科知识竞赛和文体比赛中获奖人次,稳居丽水市前列。

4、亮点多。一是拥有丽水市各初中独一无二的校园电视台,学生每周自制、播出1期电视节目。二是拥有丽水市各初中独一无二的学生陶艺室,初二学生每周开出1节雕塑陶艺课,初一、初三学生按兴趣自愿组成兴趣小组,每周开出1节雕塑陶艺课。2008年10月,我校被认定为首批丽水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雕塑陶艺类)。三是大型文体活动多。每年召开一次校素质运动会、田径运动会,举办一届校园书画展、两次教职工晚会、一次学生文艺晚会、一届“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一次演讲比赛。2008年12月,我校还被确定为丽水市体育特色学校(羽毛球、篮球类)。

(二)学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分析

1、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专业成长缓慢、工作情绪倦怠

在影响学校内涵发展的因素中,比较突出的是部分教师仍然存在着比较陈旧的教育观念,重视知识传授,轻视人格培养,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等方面表现欠佳。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模式单一,面对新形势的主观改变愿望不强烈,疲于被动应付。已评上中高的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强,由于没有指标而无法晋升职称的教师又缺乏动力。同时,加上社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出现较为明显的职业倦怠感。

2、优秀小学毕业生流失严重

尽管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县还属于教育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优质初中教育资源还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再加上青田是侨乡,部分家长在选择学校时,有相互攀比、盲目择校、盲目跟从的心理,造成我县优秀小学毕业生严重流失。优质生源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的成就感,影响了教育质量。

3、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滑趋势

2009年7月以来,我校一直都在进行校园改造,有两年时间学校没有操场,学生的活动场所明显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滑趋势,学生的近视率逐年增高。

4、学校文化特色还不够明显,缺乏核心文化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频频在全国、省市县比赛中获奖,但在学生参与面、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品牌项目有待挖掘创建,核心文化有待提炼。

5、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观念落后

由于部分老师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创新能力不强,对学生评价形式单一,过分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评价,尚未重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

6、校园布局不合理,破旧校舍较多

我校校园是一个有70多年办学底蕴的老校园,功能区块布局不合理,部分建筑已很破旧,影响了青田二中的进一步发展。

7、学校与社区、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尚未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不紧密,社区的教育资源没有很好挖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二是学校与家庭缺少有效沟通,多数家长学历较低,有愿望无方法,沟通途径和内容比较单一,学校与家庭还未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之一:县委县府对我校发展高度重视,投入近6000万元资金对校园进行改造,大大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是学校发展的绝好时机。

机遇之二:英才中学改制合并到青田二中后,学校办学要重新定位,是全面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绝好时机。

机遇之三:刘府祠修缮工程、林三渔体艺馆落成后,是弘扬刘基文化、华侨文化的有效载体,是挖掘特色文化、提炼核心文化的良好机遇。

挑战之一:英才中学改制合并后,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采用合理的教学行为成为当前教师学习发展的当务之急。

挑战之二:由于学校受中高级职称的职数、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等因素影响,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大难题。

挑战之三:今后几年,由于在城初中学校布局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校能否继续保持青田县公办初中的龙头地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严峻考验。

(四)学校今后三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校发展的定位需要明确

针对生源数量和质量下滑,学校缺乏吸引力的现状,我校要明确教育的主体对象,深刻领会我校平民教育的实质,蕴育二中更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在全面实施小班化办学上下功夫,确保二中在县初中教育的龙头地位和省示范学校品牌。

2、教师专业的素养需要提升

针对教师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简单,模式单一的现状,着重提升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提升教师服务学生的意识,全方位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帮助教师解决好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关注教师的精神生活,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3、有效教学需要扎实推进

针对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学生评价低效的现状,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着重在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评价上下大功夫,注重细节设计,注重价值蕴含,注重实践过程,提高教学研究与交流,提升教育质量。

4、学生的行为习惯需要转变

我县是著名的侨乡,很多学生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国外经商,使得我校留守学生多、单身家庭学生多、隔代抚养学生多,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网络成瘾等方面的问题较突出。为此,学校通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主题班队会活动等途径,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5、校园核心文化需要提炼

我校校园内有明朝国师刘基府祠和林三渔体艺馆,它们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今后我校要以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深入挖掘刘基府祠、林三渔体艺馆的文化价值,把刘基文化和华侨文化作为校园核心文化予以大力弘扬。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一、办学理念:人文二中,和谐校园。

人文二中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校管理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以人为本。把人文关怀渗透并贯穿到学校管理中,尊重教师的学识和个性,关注教师的幸福指数,努力形成崇尚知识,崇尚情感,崇尚奉献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以人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二是学校环境布置体现人文精神。校园要布满催人奋进的激励性语言,杜绝冷冰冰的禁令。

和谐校园是指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民主法治,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挥,依法治校得到真正落实。公平正义,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学校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安定有序,就是学校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学校保持安定团结。和谐发展,就是师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教职员工幸福指数逐年提高,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二、办学指导思想: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相结合,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求发展。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初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营造公平、公正,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尽最大可能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成果的质量,并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和区位特点,不断开拓创新,在特色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铸就二中知名品牌。

三、办学思路: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

要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对于一所初中而言,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质量与师资队伍建设这两个方面。因此,必须把教学质量、师资培养置于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学校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

一、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坚持“人文二中,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发扬“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精神,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校园布局有层次、育人文化有特色、师生发展有内涵、教育评价有体系的省现代化示范初中,铸就二中品牌,让优

篇二:2011年青田县规划建设局

2011年青田县规划建设局

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规划建设工作实际,特制定2011年县规划建设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围绕我县 “十二五”规划,结合建党

90周年、刘基诞辰700周年、建县1300年等活动,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学习党的历史进程和理论知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最新形势政策,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切实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二、学习重点

2011年度县规划建设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强化形势政策学习。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集中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统一部署,认真总结我县“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重点把握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入研讨、学深学透,切实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实现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贯彻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学习

2011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分析把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取向,切实贯彻建设中国华侨名城的工作思路。

2、围绕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强化党的理论和历史知识学习。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的光辉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学习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宝贵历程和成果,进一步增强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定性。回顾学习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围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从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度,坚持不懈深化理论武装工作,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认真学习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知识,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努力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开阔思路、把握规律中提高规划建设系统领导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4、围绕“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强化对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学习研究。着眼于“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精心思考、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如何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取得重大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建设和管理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如何在城乡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加快转变职能等重大课题上下功夫,努力创造新成果,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思想和工作保证。

5.认真学习规划建设新知识。在深入学习各项政治经济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特别是今年刚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建设项目选址规

划管理办法》等规划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掌握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用现代的规划建设眼光,树立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不断地提高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的能力。

三、学习方式

中心组学习要求局领导班子、机关各科室副股级以上干部、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本着着眼于提升领导干部领导创新的能力,创新学习的形式和手段,做到有计划有安排,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专家辅导和专题讨论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1、集中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集中学习可采取专题报告、讨论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坚持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适时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具体安排上机动灵活。结合工作实际,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2、个人自学。围绕学习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通过自学,系统掌握基本理论,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3、调查研究。从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具体工作,紧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学习与调研结合,学习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结合。

四、学习制度

党组书记、局长郭永军任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主要职责是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和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集体学习研讨。纪检组长尹世斌、办公室主任徐剑光任中心组副组

长,主要职责是配合组长抓好学习的组织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春娟任学习秘书,主要职责是做好中心组学习服务工作。

中心组成员:局班子成员,机关各科室副股级以上干部、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中心组成员要严格遵守学习制度,科学安排工作,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努力保证学习到会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要向组长、副组长请假;中心组成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开展自学活动,认真学习指定书目,每年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

五、学习要求

1、进一步提高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问题来抓,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参加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

2、进一步发挥表率带动作用。党组中心组成员要积极参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努力搞好个人自学,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或理论研讨文章,努力使自己的学习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做认真学习、深入学习的表率。

3、进一步联系实际创新方法。中心组成员要按照局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有关规定,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始终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全过程,结合我局实际,着眼研究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每个中心组成员要立足分管的工作选取专题深入调

篇三:青田县中小学布局与投资中长期规划(2010-2020)

青田县中小学布局与投资

中长期规划

(2010-2020)

为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水平,根据青田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布局现状,特制订本规划。

一、学校布局调整和投资的历史成就

近十多年来,青田县中小学布局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按照?小学向集镇

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青田县对小学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青田县小学数量逐步减少,从1988年的849所减至2010年的32所。学生人数从1988年的56913人减至2010年的27731人。入学率则从1988年的97.1%提高到2010年的100%。2001年,青田县小学完成?五改六?的学制改革。?十一五?期间,小学学龄人口基本维持平稳略降的态势,小学在校生数也逐年减少,其中主要是农村小学在校生数明显减少。同期,初中段的入学需求有小幅上升,其中流动性较大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增长明显。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1.4亿元,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21800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2.30亿元,增长7.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13亿元,增长9.9%。近年来,青田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未能提高,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已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有较大增长,教师工资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学校布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主要问题

1、小学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小学总体布点(包括教学点和分校)不均衡,规模以上的小学偏少(尤其是农村地区)。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应遵循就近入学原则,规模以上的学校农村一般应达12个教学班,边远山区一般不少于6个教学班。目前青田县32所小学中有17所小学的班级数少于12个班,另有9个教学点班级数少于6个班。这说明,农村小学的规模效益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布局安排有进一步聚集的余地。

第二,城镇小学的平均班额略高于45人的标准班额,而农村小学的平均班额则明显偏低。城镇的小学平均班额略高于45人的标准,在46-48人之间摆动。农村的小学平均班额,2004-2008年都只有31-32人,到2010年40人。2010年,城镇小学中有50%以上的班级的班额超过45人,而农村小学中近70%的班级的班额低于35人。扩大农村小学的校均规模和班级的平均规模,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提高教育质量。生均占地和建筑面积这两项指标,城镇小学大多未达到II级标准,而农村小学却因生源减少而超标。这一现象反映了青田县城镇与农村的小学布局分布仍然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和学校分布分散,而城镇教育资源和学校严重短缺。总体上,青田县小学学校布局调整的方向应该采取城镇小学扩容、农村

小学集聚提高效率的原则。尤其是鹤城、温溪和船寮三个镇,小学的生均占地面积远远低于II级标准,有待大幅度扩建现有小学或者设立新的小学。

第三,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青田县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从生均资源占有量等数量指标来看较为均衡,但主要由于城乡师资素质、管理理念、文化素养的差异,城镇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2、初中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小学附设初中偏多,班级规模偏小。2010年青田县有初中13所,高中附设点3个,小学附设点13个,13个小学附设点中有8个点少于6个教学班。

第二,初中班额不均。班级规模以45人为宜。太少,难以达到初中规模化办学的要求,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太多,则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2010年,全县初中共有462个教学班,班额在56人以上的有43个班,占9.3%,班额在36人以下的有53个班,占11.5%,小班额主要在农村小学附设初中。

第三,规模大的学校和规模小的学校并存,鹤城、温溪和船寮各有一所初中远远低于II级标准化学校的办学标准,有待于扩建。

3、高中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高中学校数量过多,学校的办学规模参差不齐。

第二,民办高中数量占普高的1/3,然而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分流教育需求的局面。

(二)原因分析

造成目前青田教育布局方面非均衡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人口因素、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因素、利益调整方面的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因素。

1.人口因素。?十一五?期间,青田县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的不断深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效果日渐显现,学龄人口数持续小幅下降,其中小学尤为显著。二是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行政区划的逐步调整,使农村学龄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三是青田有大量的人口在外(包括国外)经商、打工,同时又有大量外来人员在青田打工,导致学龄儿童的流动性非常大。以上三个特点是导致青田县农村学校分布小而散,而城镇教育资源和学校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

2.体制和政策因素。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之

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的办学积极性,形成了村村有小学、乡乡办中学的格局。

2001年,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并要求中央和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管理以县为主,投入分级负担?。

青田县自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以来,县级政府全县布局、统筹管理的成绩斐然。然而正因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以县级政府为主,乡镇地方政府在学校布局调整,尤其是征地过程中协调当地群众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新建和扩建学校的征地工作进展艰难。

3.利益因素。学校布局调整中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教师群体、学生和家长群体、民间集资办学方等。其中政府及学生和家长群体是学校布局调整中利益关系最深的两大群体。在学校撤并、扩建和新建的过程中,县及乡镇各政府部门直接面临教育资源整合、土地资源分配、群众动员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学校布局调整很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的家庭开支增加,安全隐患增大,尤其是对边远山区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影响最大。由于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的情节一时难以割舍,导致有些学校虽然教育资源配臵和利用方面效益不高,影响全县整体教育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难以撤并。中小学撤并一方面可提高教育效益,另一方面却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就近入学的教育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寄宿制的推行有助于改善学校布局分散的局面,但是低年级小学生寄宿的利弊争议非常激烈。青田县民间办学,尤其是华侨集资办学的成就突出。在城市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人口自然流失导致一些华侨资助的学校校舍空臵、效益不高。然而撤并华侨资助的学校不仅于情不合,法律上也有待明确责任归属。

4.地理环境因素。在青田农村,地理环境因素对中小学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青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有些学校交通不便,生源减少,一些边远山区小学教学点只有几十个学生,以致目前还有复式教学的存在。在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义务教育段生源大量流入,原有的教育供需平衡被打破,目前的学校布局无法满足学生的入学需求。由于地处山区,青田城镇大多土地资源稀缺,原有的学校建设设计标准较低,城镇中小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和校舍建筑面积普遍低于《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

准》的基本要求,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及其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三、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

(一)学校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

以保持义务教育段100%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举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基于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结合人口动态变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居民个性发展需要,超前谋划教育发展,科学实施布局调整,采取中小学规模化、优质化办学的总体思路,区域学校集聚和疏密相间相结合,学校规模化、班级适度小班化的综合性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臵和使用,提高教育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青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学校布局调整的基本原则

1、超前布局、高瞻远瞩。学校布局是涉及教育资源配臵和使用的根本性大问题。学校布局的调整必须具备前瞻性和长远性视野。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撤并只有在适度超前于人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时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及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如果学校建设设计的供给能力不足,将不能满足适龄人口的入学需求。而斥巨资建成学校后,却面临生源流失、校舍空臵,又将是最大的浪费。因此规划中必须对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从长计议。

2、科学布局、尊重事实。学校布局涉及教育的整体生态,关联绝大多数人的利益。科学的布局规划,其目标在于实现区域内全体居民的教育及经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其方式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事实数据为支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实现区域内学校布局的最优化;其过程注重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3、通盘考虑、因校制宜。青田全县的学校布局规划,必须在采取整体统筹布局的全局观念的同时,考虑每一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中小学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系统内各层次、各区域的学校的均衡、协调发展将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影响国家倡导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然而通盘考虑、整体发展并非鼓励一刀切。每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特性,整体学校布局规划必须兼顾学校具体情况,允许多元化发展。

4、循序渐进、一步到位。学校布局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总体设计要有长远的目光、清晰的思路、科学的规划。具体实施要有条有理,不能盲目行动,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