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11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中国经济学论文

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显示出诸多不合理之处,结构失衡和通张隐忧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困扰中国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以“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对于这种新经济,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是这样界定的:新经济是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经济。在这一经济中,创造就业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关键是体现在服务和制造业产品中的创新思想和技术。在这一经济中,风险、不确定性和连续的变革是法则。以下是我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些许浅谈。首先我们来分析以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新的国际经济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尽管地区性的局部冲突难以避免,首先,世界缓和的趋势将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使我们有可能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其次,世界经济中低速增长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形成较大反差,使中国作为蓬勃发展的大国地位更加突出。再次,未来世界经济的低速发展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进一步转移,我国可以加快与发达国家互补性经济交流,接受转移产业,促进自身发展。当今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但是,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未来发展我国也面临着明显的不利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面临着经济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有优势的压力。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交流的扩大,日益增强的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参与世界经济合理分工和扩大出口形成制约,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及吸引利用外资和国际先进技术方面面临着同周边国家激烈的竞争。

(二)极为有利的市场条件

从本质上讲,未来经济增长是在需求导向下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转换。我国国土广阔,人口占世界人口1/5,且消费水平较低。未来我国居民消费变化的主导趋势是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消费需求逐步升级。随着未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适当拉平,必然出现消费层次梯度升级,并呈现多元化格局。市场需求必然带来投资指向的变化。必然导致投资及行业发展的重型化。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会相应带来资金的增加,为投资提供相应的积累来源。市场容量更为庞大的市场条件,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就企业来说,企业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它能系统解决企业的深层次问题。因而,培育企业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培育成功,会迅速提升组织绩效,推动企业持续增长1、围绕培育企业价值观,形成良好氛围。培育企业价值观是一件长期、艰苦的事情,关键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首先必须在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一次全面梳理,明确提出企业价值观。其次,用较长时间,对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完善和描述,并逐步制订形成周全的培育计划。三是充分运用各种载体和媒体,在企业广泛、深入、有效地进行宣传和学习。通过对企业价值观的梳理、宣传和学习,使员工了解企业价值观,认同企业价值观,体现企业价值理念,达到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目的。2、围绕培育企业价值观,形成执行力度。企业价值观是企业上下共同的价值观。要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必须要把培育过程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企业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全过程,将理论形态的价值体系转化成企业与员工的思想共识,形成主流意识,变成行动指南,成为推动企业持续有效和谐发展的价值准则。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而企

业价值观的最终形成需要培育,培育的最终表现就是价值观深入人心、外化于行,就是每一位员工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与员工执行力和竞争力的同步提高。

(三)相对充裕的资金条件

经济发展趋势的首要因素是需求条件,但它受到供给条件的制约。我国国内平均储蓄率高达31%以上,远高于同等收入的国家,这为未来长期保持较高储蓄率提供了重要基础。其二,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与时滞性也是未来提供资金供给的重要条件。中国是个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而人力资源是新经济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就企业发展来看,人力资本在新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占有什么档次的人才,占有多少这种档次的人才以及如何开发与运用这些人才。因此,企业家必须树立“人本”理念,重视现有的人才,招揽紧缺的人才,并努力为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条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现代企业管理均奉行以行为科学为依托的“人本主义”管理。

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走向中等收入国家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是有可能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飞跃。

国际成功经验为我国经济速度增长提供了佐证,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具备了

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条件。首先,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具有支撑高速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资金条件相对充裕。中华民族勤俭节约,增加储蓄率。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巨大市场的诱惑力,也将增加利用外资的数量。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经济增长转入稳定期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关系变化方向的不确定性加大。宏观调控既要防止出现反弹,又要防止出现过度回落的问题。第一,投资率和投资增长速度依然偏高。1~5月,投资增速达26.4%。虽比上年同期的34.8%有较大回落,但这是建立在上年高速增长基础之上的,投资规模仍非常可观。从今年已公布的数据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1~3月略有回落外,基本保持了逐月增高的态势,已出现反弹征兆。

第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仍然很高,具有投资反弹的内在动力。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许多地方增加投资、上项目的冲动仍较强。今年农用地转建设用地计划为400万亩,各地申请用地量是计划的3倍,投资扩张压力还非常大。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也是可能出现反弹的因素之一。

第三,要注重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新产业不断涌现,产业调整与升级加速,产品更新加快,技术周期缩短,创新也成了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新经济的发展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适应这种创新的要求,理财

人员就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善于产生先见之明。由于创新的拓展与扩散,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理财面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这便要求理财人员在财务会计工作中既要遵循理财的相对规范性,又要充分注意市场中每个会计主体的特殊性。因而理财人员便不可能用一成不变的财务管理经验、财务管理方法去适用于所有的理财对象。理财人员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推动理财水平跃上新台阶,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理财素养,适应新经济对理财灵活性、变动性的要求。

展望未来,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投资对经济的边际贡献已经降低,依托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的模式也难以为继,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的大智慧。调结构的背景下,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了中国经济的必经之路。

篇二: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专题论文

摘要:说起中国的经济腾飞不得不从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更是在2010年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做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与问题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要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廉政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建设。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大力推进财政预算公开。

4.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和实施办法,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农村征地制度。推进国有农场、林场管理体制改革。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一)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经济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余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8%。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在就业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改革以来,我国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

产业的转移。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982年的62.91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4228亿美元。

另外,在物价方面,

中国经济论文范文

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一个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转轨,随着消费增加,投资增加,一般都会出现通货膨胀,而我国则实现了低膨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和成就。

2.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首先变现为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218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6977元。其次,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但2011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9968元。再次,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的提高,也是居民物质生活提高的重要指标。1978年-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0.4%,城镇居民家庭由57.5%下降到36.3%;二者分别下降了27.3个百分点和21.2个百分点。

另外,住宅水平有所提高,全国居民现代交通通讯的广泛运用以及交通通讯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比重的提高,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闲暇时间大幅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等都从不同方面说明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

3.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主要产品产量、受高等教育人口总数、进出口额、消费额等均居世界前列。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一度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股不容小觑的新兴力量。

概括以上所述,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和经济大国地位总体确立,是改革开放30多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历史上农业的发展,制约着其它部门的发展,经济发展在农业基础上,我国的农业问题要靠自己解决,不能依靠国际贸易。贸易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可能萎缩,资本流向高回报的区域,随着城市改革的发展,农业徘徊不前。工业化过程中,耕地面积缩小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更是加剧了中国的农业问题。?? ??

2、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问题,(一个始终存在的问题)。只要采用市场经济,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间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发达地区经济基础高,多从事技术密集、资本、资金、劳动力密集的高附加值的产业,市场容量大。不发达地区以土地等自然资源、劳动力密集的,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产品为产业,如农业商品初步加工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区发达,中部欠发达,西部不发达,加上80年代后中央政策向东倾斜,愈加拉大差距。而差距过多会导致利益摩擦,地区壁垒,地方保护主义兴起,我国应加强对此问题的解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是什么,要不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将货币推在前所未有的高度,管理疏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某些人为了弥补利益损失,发生了腐败,出现拜金主义、拜权主义苗头。

4、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两个问题:1、产业结构高级化;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间关系,我们的产业结构是重型,第二产业处于重要地位,第三产业处于薄弱地位,农业的市场化,科学化程度弱,生产率低。在第二

产业中如何调节一些传统企业如纺织,机械,如何加强高新,支柱产业,第三产业中金融、旅游业、服务业等等如何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以第二为基础,反过来第三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这几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始终不可忽视。??

总之,在过去30多年中,尽管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绝大多数国家,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服务业发展落后。根据上述问题,我国要加快经济的平稳发展仍需在很多方面作出努力。

四、结论

在东方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劈波斩浪、持续稳定高速成长的沧桑巨变,显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紧密结合的巨大威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但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十分重要,我们要全面看形势。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现状,又要看趋势。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

五、参考文献

[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 2]温家宝 .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 [ J ]. 求是 , 2008 ( 21 ) : 1 - 6.

[3]谢长青、钱文荣,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10)

[4]安树伟,郁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5-71.

篇三:中国经济问题专题结课论文(范例)

中国经济问题专题论文

题 目: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分析

学生姓名:* *学 号:********学 院:计算机学院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班 级:********

2016年1月1日

目 录

一、引言 ........................................................ 3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 .......................................... 3

2.1 选题背景................................................. 3

2.2 意义介绍................................................. 4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 4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4

3.2 启示..................................................... 5

四、分析 ........................................................ 5

4.1 短期求平衡............................................... 5

4.2 长期求发展............................................... 6

4.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

4.4 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7

4.5 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 7

五、研究总结 .................................................... 8

六、参考文献 .................................................... 8

一、引言

从最近几年的天气状况来看,雾霾天气的增多不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正常生产。从雾霾产生的原因来看,工业污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要想从根本上消除雾霾天气,就要从优化工业结构入手,减少或关停重度污染企业,合理布局工矿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减少雾霾天气。从最近几次爆发的大规模雾霾天气来看,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对雾霾天气的成因有正确的判断,将无法消除雾霾对经济的制约。为此,我们应正确分析雾霾天气对经济产生的现实影响,达到治理雾霾、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选题背景与意义介绍

2.1 选题背景

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严重升级,已成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据官方给出的数据,2010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雾霾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18.6、23.7、13.6、5.8 亿元,共计 61.7 亿元。而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民航航班延误直接经济损失为2.7亿元,高速封路导致的收费损失近1.88亿元,雾霾事件导致的急/门诊疾病成本达226亿元。雾霾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呈逐步上升趋势。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因为,在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决定了污染排放量的多少,“经济产出”与“污染排放量”是经济活动的同时产生的。现实中,各个经济主体往往只考虑到给社会成员带来正效用的“经济产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给

社会成员带来负效用的“污染排放”。在这样一种“GDP至上”的发展观念下,突破“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是必然的选择,超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和累积也是必然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雾霾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但由于普遍缺乏系统的量化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学界恐难以对雾霾治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做出确切答复。但一个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雾霾等环境因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经济学界的分析框架里。

2.2 意义介绍

只有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宏观经济指标的先决性约束,经济活动中的污染排放量才有可能限制在环境自净化能力范围之内,超量排放的长期累积形成的“雾霾”才有可能逐渐消散。要根治“雾霾”,必须在宏观层面、消费者层面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如果说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脉搏”,那生态就是社会发展的“血液”,如果我们避而不谈生态,那么经济发展将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经济和生态保护应该协调发展,应该按照生态经济的路线发展,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健康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好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做好雾霾治理工作,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对“雾霾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这一题目有很多细致研究,并有数以万计的专著、论文集、论文、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马莹在其论文《“雾霾”下的生态经济发展分析》中提到:解决雾霾的方法——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两个矛盾: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中的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与生态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非可再生性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发展中废弃物的无限性的增

长和生态环境中的可容纳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处理好这两个矛盾,生活中出现的雾霾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具体方式是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经济平稳发展;发展新能源,减少煤炭的燃烧与排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调整产业布局,加速产业升级。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于2015年2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治理雾霾:经济和金融政策的作用"的演讲。在其演讲中,他提到治理雾霾也一定要靠经济和金融手段。我国未来今后5年当中,要达到减排的目标,年均至少有2万亿以上的绿色投资的需求。但是政府预算只能拿出3千亿左右投入到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的领域,也就是政府能拿出来的钱是我们差不多每年绿色投资的10%--15%,还有85--90%需要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没有足够激励情况下不愿意进去,怎么办?就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这种体系会创造一种激励,让企业减少对污染型行业的投资,增加对绿色行业的投资。十八大三中全会强调要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绿色金融体系就应该是这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的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发展了包括绿色贷款、绿色股权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保险、绿色银行在内的各种绿色金融产品、融资渠道和绿色投资机构,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有很多政策手段可以用,有一些是财政的,有一些是金融的,有一些是法律的。许多国际上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

3.2 启示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雾霾治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对于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遵循短期求平衡、长期求发展的原则。

四、分析

4.1 短期求平衡

短期内求平衡首先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要么用于治理雾霾,要么用于发展经济。其次,某些治理措施需要把握力度。如汽车尾气治理力度过激,势必会减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