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生态文明与经济论文道客巴巴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6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可持续性

正文: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

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

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

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

生态文明与经济论文道客巴巴

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

[3] 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5] 新华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6]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 第6期

[7]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06年第九期

[8] 陈训迪,建党90年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网 china.com.cn,2011年6月

[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

篇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

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环境保护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目前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历史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现代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科学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之——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

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自然条件是地区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及城镇的布局;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状况直接影响不同地区工业投资的重点及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真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因其不可耗竭性,在它的再生能力限度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按劳动价值论则无价值可言[9]。

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人民迫于对生活的压力,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量消耗矿产、土壤、森林、植被等资源为代价,发展了许多自主型、无序型的效率低下的企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部分经济利益的所得,却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10]。

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与港、澳经济日趋融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保持良好势头。在建设区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既提高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又提高文化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既使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又保证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提升;既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又妥善处理发展动力与资源压力、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等矛盾,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1]。

经过了多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以资源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经济了;而是发展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

共赢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经济。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一个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12] 抛开社会道德与公众利益,企业理想的追求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恶化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内涵的低下,应该算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但这却让社会来承担了。所以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企业在对生态环境摄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的税收来加以及时的补偿的。当生态环境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先进的技术对于消除生态环境恶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3]。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应当是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是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指在高效的利用生态在一个度之内,使之不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能大大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这样一个和谐的、协调的发展的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双赢的。

参考文献: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③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0页。

④ 参见拙作《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农业考古》1987年第l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399.

[2]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EB/OL].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

[8] 胡仪元.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4).

[9] 姚新月,王振铎,余民锋.关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10] 胡仪元.从理论的视野看汉中绿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 刊,2002,(4).

[11] 方创琳.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6).

[12] 胡仪元.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5,(2).

[13] 张国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商业研究,2005,(4).

篇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可持续性

正文: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

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

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

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

[3] 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5] 新华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6]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 第6期

[7]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06年第九期

[8] 陈训迪,建党90年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网 china.com.cn,2011年6月

[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