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经济论文 > 列表页

山地经济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4-05  分类: 经济论文 手机版

篇一:区域经济概论论文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区域经济概论 马 增 峰 土地资源管理 梅 昀 学号 职称 2010306110061 副教授

中国·武汉

2011年 5月

浅析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通过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现象,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联系我国当前建设阶段的规划目标,总结出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措施,并对相关的政策性建议进行阐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正文: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可以从国家和省区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国家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逐步缩小国家不同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和城乡差距。省区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则以国家层面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结合区域自身要素禀赋的特点,确定区域要素约束条件下的发展模式,缩小省区内区域和城乡差距,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必要性已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共识。但如何才能科学地理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并在这一科学内涵的引领下,指导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规划,这依然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思考和厘清(王海涛,2010)。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符合市场经济中效率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经济加速发展的推动器,另一方面,它会加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学术界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两种可选模式,一是均衡发展模式,即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全国以及整个地区范围内的每个区域,实现均衡性增长;二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强调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采取积极的方法,对这种不均衡进行适度的调控,以实现区域整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模式己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首选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

一。这一问题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包含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人口流动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诸多问题。但就这一问题解决的途径而言, 学界和实际工作中的共识是通过市场的有序竞争缩短区域之间的差距(曲亮, 郝云宏,2011)。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协调。这是自然环境、历史和经济条件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

展,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制定多种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适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先后于1999年、2003年和2005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不协调现象

(1) 各地区在工业发展增长速度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1985~1994年, 东、中、西部工业发展年均增长速度比是1.42∶1.06∶1。工业产值比例为: 1985 年东部占46.3%, 西部占12. 75%; 1994 年东部所占比例上升至68.8% , 西部却下降到7.9%。

(2) 国民生产总值上升的速度产生了明显的地区差异。1949~1979 年东、中、西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6.81、6.78、7.25; 1980~1994 年东、中、西部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9.88、16.20、15.78; 1996~1997 年出现了中、西部的增幅超过东部的迹象。

(3) 吸引投资量与投资产生效益增长速度产生差异。199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中, 约有62.1%是由东部完成的。到1994年底止, 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2万家, 合同外资额3000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600多亿美元, 其中89% 投在东部地区。资金利税率, 东部为8.22%, 西部仅为5.3%。1995年东部地区工业的全国市场占有率和利税占有率分别高达65. 97% 和60.56%, 西部地区只占11.03% 和14.01% 。

(4) 各地区贫困差异程度程度加大。全国有592个贫困县,其中90% 在中、西部地区, 全国8000 多万贫困人口中约有3683 万人分布在西部地区, 其中2700万人处于最贫困线。

(5) 城镇居民收入的上升速度差异。1980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是1.28∶1.06∶1,1994 年这个比值变化为1.89∶1.27∶1。1991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是1544.3 元, 东部地区人均在1600 元以上, 而西部只有1300 元。

(6) 不同地区乡镇企业规模以及效益发展速度产生了很大的差异。1993 年

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9023 万亿元, 其中, 东部占65.8% , 中部占24.6% , 西部仅有7.6%。1990~1994 年, 乡镇企业年均发展速度, 东、中、西部分别为48%、29.2%、16.5% 。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历史发展的那个阶段,国外对于我国的投资都是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这一地带占有了所有投资量的很大部分。除了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性以外,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也是很多大的因素,因此从唐朝的繁荣盛世到清朝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以及其他国外投资势力都是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投资,在中部地区的投资相对较少,西部地区的投资更是少得可怜,通过这一个漫长的历史积累,就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的不平衡,这就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历史原因。

(2)自然条件原因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O%以上,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O%,这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极其不合理的人口分布。我国95%以上的人口偏集于著名的瑷珲一一兰州— — 腾冲一线以东,而此线以西的广大地区人口则不足全国的5%,平均每平方公里仅1O人。这种分布反映了中西部地区的生存条件差,尽管矿产资源比东部地区丰富得多,但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土地贫瘠,气候干燥,交通条件极为不利,投资环境短时期难以改观,这就限制了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市场狭小,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缺乏凝聚力,而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宜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同时水路交通便利,便于物流畅通和发展对内对外商业贸易。

(3)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

社会方面的差异主要包括人口文化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素质低下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劳动力素质,特别是文化科技素质低下,是制约中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科技素质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则更低。劳动力素质低下,直接影响了中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化科技在三大区的差距仍在扩大(暴元,2008)。

(4)发展模式以及经济体制方面的差异

由于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上的不同,使得东部地区开放型的

发展模式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西部地区长期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低效益产业,使得其与东部地区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同时这种长期已久的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西部地区的生产模式的变革。另外,东西部地区的经济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上。由于产业规模的不同以及信息交流的程度,东部地区的企业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上很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在规模上领先于西部地区,由于较小规模的企业应用国际先进技术的难度以及成本远远不能提供高于成本的效益,这使得东西部地区的管理技术上产生了不小的差距,这也是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

(1)加强政府在区域经济协调上的主导作用

江世银(2003)认为,单纯由市场调节是一条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之路,不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政府的主要直接作用是,通过计划指导,纠正区域市场缺陷与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它与区域市场机制是保证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机制。在区域调控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自发挥它们的作用,彼此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如果忽视中央政府的调控,就会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如果忽视地方政府的调控,又会出现发挥不出区域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这一重大决策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从“九五”开始采取各种措施, 增强中央财力, 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只有这样才能加大中央援助中、西部地区的力度, 阻止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是强制性的,这种强制性便于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加强政府在经济发展协调上的作用,就必须在协调经济发展政策上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措施鼓励西部地区的投资,转变西部地区的产业模式以及产业规模,实现东西部地区产业管理模式上的互通,让西部地区的生产管理模式逐渐向东部地区靠拢,这样才是减小东中西地区经济差异的必经之路。

(2)加大东中西部经济合作的力度

杨亚琴(2003)指出,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金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区际合作的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要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合作,首先就是加强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工和深加工。

篇二:论文经济

2.4新疆经济因素分析

2.4.1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我国东进西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能源和战略储备基地,国际能源资源大通道。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之后,稳疆兴疆成为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一、新疆经济发展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新疆物产丰富,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新疆更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是世界六大果品资源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干鲜果基地。新疆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

2、区位优势。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八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汇地和中国向中亚南亚各国开放的重要门户,更是中国通向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大陆最主要也是距离最近的新亚欧大陆大通道的咽喉。。

经济总量特征

1、地区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天山南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4277.0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0.2倍,年均增长10.4 %。人均生产总值19942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2倍,年均增长8.4%。

2、产业结构

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5.8:47.0:17.2调整为2009年的17.8∶45.1∶37.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9.9个百分点。1992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标志着新疆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一、二产业带动改变为由第二、三产业驱动,产业结构逐步向优化升级方向演进。这一趋势表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3、地方财力

2009年,新疆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8.78亿元,比1978年增长54.5倍,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49.16亿元,增长79.3倍,年均增长15.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每10年跃上一个新台阶。1979-1988年,年均增长12.2%,1989-1998年,年均增长14.4%,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99年的71.31亿元迅速攀升至2008年的361.06亿元,较1999年增长5.1倍,年均增长19.7%。2009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6.1%提高到9.1%。

4、增长方式

从拉动GDP增长的动力看,新疆主要依赖投资拉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2000年-2009年完成投资额14148亿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近80%。新疆的能源和资源优势吸引了大批大企业和大集团入驻,“投资热土”、“价值高地”取代了昔日的“遥远”、“封闭”成为今日新疆响亮的代名词。

区域经济特征

1、从企业单位总量分布看 北疆地区远多于东疆和南疆地区

在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中,北疆地区5.24万个,占59.5%。南疆地区2.90万个,占33.0%,比“一普”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东疆地区0.66万个,占

7.5%,比“一普”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同“一普”相比,南疆的阿克苏地区产业活动单位猛增2240户,个体经营户激增17085户。

2、从产业聚集度看 天山北坡经济带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我区自2001年起提出将东起乌鲁木齐到奎屯包括昌吉、石河子等地划定为“天山北坡经济带”,下大力气发展这一区域,为整个新疆的经济发展找到一个支点。以点带面找到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极。至2009年,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人口501.0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3.2%,比2001年增加0.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265.01亿元,占全区的53.0%,比2001年提高8.2个百分点。“二普”资料显示,全区有75.7%的第 二、三产业法人单位,64.7%的产业活动单位,78.3%的个体经营户,集中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一大批中小城市率先向现代工业化迈进,使得北坡经济带与东部省区的差距明显缩小。

3、从经济增长极看 乌昌地区的率先发展作用正在逐步增强

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区域,2009年,乌昌地区总人口381.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7.7%,实现增加值1532.21亿元,占全区的35.8%,比我区提出实施乌昌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时的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乌昌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发挥,2009年生产总值占天山北坡经济带的67.6%,比重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4、从主导产业看 能源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倚重于优势资源,大企业大集团聚集于优势资源的特征。进入 90年代以后,随着我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区石油、电力、化工、煤炭、钢铁、建材、食品、纺织等行业快速发展。2009年,上述8大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0 %以上,成为拉动工业经济整体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石油工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70%左右,实现利税占工业利税80.0%以上。 得益于资源开发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活力,从“西油东运”到“西气东输”再一跃成为南疆地区的经济强县。到“西电东送”,新疆实现了由资源“批发商”向产品“供应商”的转变,能源开发战略使得南疆巴州、阿克苏地区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塔里木盆地周边轮台、库车、沙雅、拜城、泽普和且末等昔日的贫困县,

2.4.2新疆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1、自然条件恶劣。新疆国土面积中多数是山地和沙漠戈壁,绿洲森林覆盖率很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2、经济发展基础薄弱。(1)水资源缺乏,电力建设薄弱。灌溉节水工程不配套,水的总体利用率很低,很多农村人还饮用涝坝及高砷,高氟和苦咸水,人水矛盾较为突出。另外,还有很多农村还没有用上电;(2)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新疆的交通条件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相对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瓶颈。新疆道路整体上状况较

差,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外销,对投资的吸引力较弱,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更无从谈起。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瞄准的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这种交通上的劣势不仅制约着新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新疆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跨区域合作。对于新疆地区建设“两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对外贸易加工基地、出口产品集散基地和中亚、南亚国际商贸中心上无疑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制约;(3)劳动力素质低,科技人员缺乏。新疆地区的教育水平低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较低,严重缺乏科技人才和技术人员,使得落户企业的实际运作成本增加。

3、产业结构不合理。新疆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没有真正发挥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具体表现为: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发展多种经营的模式仍然没有形成。新疆地区农业长期处于“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状况,农产品的种植技术落后以及绿色产品认证工作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对农产品粗加工后运往内地深加工再销往海外,并没有真正发挥该地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

(2)工业经济基础差,结构明显落后,呈现出技术含量低和门类单一的发展格局。①长期以来,新疆地区远离国内大市场,交通运输不便,生产成本高,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条件;②新疆地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经济活力弱,技术含量较低,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增加值主要集中于重工业,具体讲主要集中于工业原料生产企业。从经济区域分工方面看,新疆地区国民经济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行业和矿物采掘及加工行业,而这些行业大都是粗加工行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总之,工业结构的单一和与之相关产业链的不连续阻碍了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内地相关产业向该地区的梯度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地区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出口结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新疆的出口货物绝大部分是非本地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新疆作为一种货物周转地和转运通道,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在新疆地区出口结构中,出口的商品基本都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关联性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极为有限,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新疆地区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

4、金融业的实际运作不利于新疆地区企业融资和在国外的利润返流。新疆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信用等级评价体制相对本地区企业相对较为严格,再加上本地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两者共同造成了企业融资困难。另外,本地的金融机构在周边国家没有分支机构和周边国家的种种外汇限制,使得本地企业在国外的利润无法顺利地返流回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疆外向型企业的发展。

5、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拖累。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的影响和拖累,导致周边国家乃至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和人们购买力下降,使得新疆外向型企业进出口商品贸易骤减。多数投资者对投资的风险性难以把握,多处于观望状态,加之“7.5事件”的负面影响,投资信心一时难以激发。

2.4.2新疆经济跨越发展的趋势

三、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实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到2015年新疆人均GDP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达到西部平均水平,新疆经济增速每年超过国家平均增速

3.5个百分点以上,新疆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增速达到17%以上。”的宏伟目标,

应着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应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利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改变“重工业过重”和“轻工业过轻”的局面,实现经济科学全面发展。在立足做大做强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积极推动、壮大地方工业实力。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做大煤炭、煤电煤化工、纺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提高地方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一批现代化新型能源矿产生产加工基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矿山、园区发挥骨干带动作用,逐步形成新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框架。促使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在延伸产业链,增强地方经济活力的同时,发挥中小企业“就业吸收器”的作用,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果畜”生产基地。农业用水总量大,节水潜力大,面对制约农业发展的水源难题,应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巩固粮食、棉花、特色林果和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建设国家粮食基地、优质商品棉基地和地域特色农牧产品加工出口基地。积极发展大型涉农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和农产品销售连锁经营网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设施畜牧业,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鲜保存、精深加工和生化工程项目。

3、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目前,新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3.9%,全国占40.1%,发达国家占70%以上。今后要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结合新疆实际,不断强化第三产业为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地位和作用。

4、积蓄加速发展后劲

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强区和全面小康社会,缩小与东、中部甚至是西部强省的差距,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一是要争取国家和各部委、各省市更大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加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协调,及时调整投资计划,增强对新疆油气勘探、开采、加工方面的投资。二是要改善投资环境,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激活民间投资,实现政府投资主导向民间投资广泛参与的转换。

5、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经济发展必须走一条从产业推进到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联动的总体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由于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水平较低,2009年,城镇化率为39.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应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联系,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升城市化水平,切实增加城市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扩大内部市场需求,提高消费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让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构筑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6、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是重点培育并打造一批如金风科技、特变电工、新疆天业、八一钢铁等具有行军领军作用的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新疆能源、资源优势,培育一批高聚能(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文 网:山地经济论文)特性强、产品附加值高,在国际、国内占据市场份额大的优势品牌产品,提升新

疆企业和产品的整体品牌形象。二是继续推进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带发展。以石化工业园区和轻纺工业园区为载体,以石油、天然气深加工等大型项目为依托,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成新疆南部重要城市发展轴、新疆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带。三是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化乌昌地区经济结构,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全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心、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宜居城市。四是加大南疆三地州特别是南疆山区贫困地区和边境县的投资和财政补贴力度,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7、加快人才培养

从体制创新入手,以优惠特殊政策实现人才向本区域集中、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和满足本地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发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国家应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培养大量技术工人,使脱离土地的各族劳动者有一技之长。在疆央企要利用央企强大的教育系统,培养一批本地现代产业工人和管理者,最大限度解决各民族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8、全方位向西开放

努力扩大产品出口规模,积极进口国内急需的资源性产品,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商品中转集散地、进口能源资源的国际大通道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充分利用新疆地缘、资源优势,主动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外向型产业,提高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新疆出口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紧抓国家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经贸博览会”的大好机遇,从国家层面上进一步扩大新疆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向西开放水平。

9、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底线,应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需要与子孙后代的需要统一起来。建立“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复合系统,打造“绿色新疆”整体品牌,改善和保护新疆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防止工业化对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应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避免不论规模大小企业无条件进入新疆自然资源开发领域。

2.4.3新疆经济对新疆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影响

1.新疆经济基础薄弱起点低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相应的产业领域发展遇到地域财政的限制,产业发展缓慢导致行业技术,科技落后,高层次人才发展机会少起点低,不利于成长,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导致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甚至一部分高层次人才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不再是高层次人才。导致了高层次人才读物的缺乏。

2. 新疆经济的落后局面往往新疆由于历史原因社会不稳定,导致新疆经济

2.经济落后地方穷,物质条件待遇差,环境恶劣吸引不来高层次人才

3.经济落后支援以及引进的人才长期发展不利于行业立足,导致现有高层次人才队伍流失。不利于成长

不稳定,经济发展影响,

篇三:农业经济论文

观光农业有望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摘要:近几年里,中国经济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局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经济改革下。不断的高速发展,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也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第一产业的比值在三大产业中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值保持着平稳上涨的良好势头。第三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逐渐提高。但中国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农业又是第一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成为突破农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而观光农业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观光旅游等功能的农业。它有希望成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桥梁。

关键词:观光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1从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看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

以上是2006--2011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出以下特点:

a. 第一产业的比值在三大产业比值中比重最小,且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

b. 第二产业的比值在三大产业比值中比重最大,比值却在缓慢下降,建筑业在第二产业的

内部比值正在缓慢上升。

c. 第三产业的比值正不断上升。

当今世界产业比重平均值为:5% 31% 64%。低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很小;中下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则很大;高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更小,而第二产业相对中等收入国家则更小一些,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则达到更高程度。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情况正介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之间。即仍然存在着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第一产业虽然在三大产业中的比值将会越来越小,但是它在三大产业中的作用不能忽视。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很有必要的。而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使农业经济得到提高做到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联合第三产业的带动整个经济持续发展。

1.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对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进行权衡、改造和利用的过程,是通过发

展现代农业,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农业外部宏观环境的调整。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可以理解为根据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有取有舍、有进有退的调整,主要着眼于农村产业的改组、产业的审视和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产业结构的内在演进规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只有先合理化才能达到高度化。

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任何国家在任何阶段所要追求的目标,而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在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从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来看,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必须首先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而且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要求也越高。实际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过程。

1.2 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含义

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观光农业等农业新型模式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它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观光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新模式的主力军

2.1概念

观光农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2.2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

a.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我国气候从南方热带到北方温带,地形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类型齐全,江河众多,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近千座城市,从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郊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从南方的热带的珍树奇木,果甜花香到北方的林海雪原;从东部沿海的休闲度假村到西域的草原风情、沙漠景观,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资源与景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而且更为开发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条件。

b.观念更新,生命力强。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发展观光农业前景广阔。一方面我们依靠几千年来所创立的农业文明与现代技术用于农业,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2%的人口,从而为我们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加长,使旅游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他们已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遗迹和人类文化遗迹的旅游,而是开始向往着大多傍依在各城郊周围具有休闲娱乐参与性的观光农业旅游;再者,观光农业园区给旅游者创造了观光的条件,它的经济效益并不像其他旅游景观一样完全依赖旅游收入,主要还是依赖于以高科技为主的各类优质高效农业。因此,观光农业旅游的生命力强,发展潜力大。

c.依托都市,持续发展。目前,国内观光农业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位于城市近郊,这是因为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农业科研院所以及院校众多,科技力量强,为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实力。此外,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水平较高,有较稳定的客源消费市场,从而加速了对观光农业旅游的人流与物流运转。另外,区内除自然农业景观外,还可通过人造农业景观吸引物与当地有较好基础的农业经济和技艺观光相结合,开发新的农业“三高”园区,走出一条新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之路。

2.3我国发展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1)项目结构过于简单,特色不鲜明

全国的观光农业园中,观光果园、垂钓园、观光林场开发比较多,设计的一些旅游活动大多雷同,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更有的园区由于决策偏差、投资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设计的项目既达不到高科技带来的先进、科学、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又破坏了田园应有的恬静、质朴、悠然自得的风光,造成了不伦不类的尴尬局面。

(2)重复建设,功能雷同

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农民自发、盲目地发展起来的,他们仅仅看到本村、本乡的范围,而看不到全县、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许多项目都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市场调查,因此,就出现了区域内观光农业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的问题,造成项目间的恶性竞争。到处都是采摘节,到处都是垂钓园,致使许多垂钓园门前冷落,很少有游客光顾,造成很大损失。

(3)建设水平比较低,缺乏精品工程

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乡村集体或农民个体出资建设,因而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旅游环境较差,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存在“蒙客”、“宰客”以及“脏、乱、差”现象,导致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重游率低,甚至出现游客投诉现象,给景区带来负面影响,观光旅游项目生命力不强,最终在投入与效益的差距中无法生存。

2.4我国发展观光农业的对策

(1)进行科学的规划。观光农业规划要遵循区域优势性、科学性、基础性及市场特定性原则,突出观光农业的区域特色、游客的特定性、景区的合理性和科学意义。规划要与农村规划相结合,针对地域特征,设计多样的观光农业形式。根据德国、法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与类型很多,而其中规模较大、对市民 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要有9种: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公园、休闲农场、森林旅游、农 村留学、民宿农庄、民俗旅游、市民农业。对于我国而言,以上观光农业的形式与类型是可以进行设计和探索的,、

(2)充分挖掘我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中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国,有悠久的农业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中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这些都是促进观光农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广阔的客源市场和旅游要求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外因。观光农园 不但会成为地方农民的文化中心,城市居民的休闲地,而且也将会吸引大量的海外游客,因 为中国的农耕文化对欧洲等地的国际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劳动技艺 对外国人甚至外乡人都很陌生,各种农业景观也别具一格。中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种民 俗和民间文化绚烂多彩,要把发展观光农业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让游客体验各民族的生产 和生活。

(3)加强客源市场开发。巩固城市居民客源市场,开发学生市场和农民市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缺乏农业知识和相关的技能,体会不到也无法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和

快乐。观光农业园则恰好为他们提高了机会和场所,弥补他们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同时,以高科技为支撑的观光农业园对广大的农民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不仅城市游客很少机会见到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先进的生产形式等,广大农民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

(4)提高经营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在一些发展观光农园、农场中,由于经营者没有足

够的农业知识、经营策略、管理方式,使得农场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导致破产,所以保证人才的投入是势在必行的,观光农园经营者要具备独特的眼光、清醒的商业头脑、 丰富的农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和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新型的观光农园,使得其发展能 赶超国际水平,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新,他新我精”。

(5)走科学发展观光农业的道路。发展观光农业,应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科技内涵,使游客能从中领略现代化农业的气息。如在农业劳作与工艺操作上使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农作物及生物品种的选育上培养出最优良的新品种,在管理、加工、保鲜上保持最现代化的工艺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艳芳,李开宇.中国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分析及对策.人文地理.1999.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经济绿皮书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201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