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列表页

山东名校考察报告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5-16  分类: 考察报告 手机版

篇一:在山东四所学校考察学习的报告

在山东四所学校考察学习的报告 臧宝同

为打造高效课堂,全面贯彻落实县教体局“教育提升年”活动,10月18日,在县教研室刘波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55人有幸先后到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潍坊五中、潍坊三中以及昌乐二中考察、参观学习,学习的旅途不乏疲劳、奔波,但收获的却是沉甸甸的果实和前瞻的理念,活跃而有生机的课堂气氛、扎实高效的合作学习、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刻而有底蕴的学校内涵以及敬业而有从容的教师专业态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外出学习,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一、杜郎口中学

学校简介: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始建于1968年11月,1991年1月迁入新校,现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683人。在职教职工116人,专任教师85人。1997年,崔其升调到这所学校任校长。当时杜郎口中学连续十年全县考核倒数,学校内部管理混乱,班子乱,不思进取;教师乱,人心涣散。教师无心恋教,学生无心向学,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1998年,崔其升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终于使学校由乱而治,由治而优,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茌平县教育局、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大学、省教育厅、中央教科所先后多次派员到杜郎口中学进行调研,均给予高度评价。2005年11月12日,全省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2006年2月22日全省教研室主任会议在杜郎口中学召开。2006年3月22日,《中国教师报》以头版头条刊登了《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一文,并在同期刊登了对校长崔其升的访谈《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两文发表后在全国教育界激起巨大反响。学校先后被评为“省重点课题研究示范基地”、“中国创新教育杂志社重点调研基地”、“全国合作教学研究基地”等。

在杜郎口学习期间,先后听取了一节语文课、一节英语课、一节校本课(落叶传情),考察了学校的教室、校长室、培训中心、学生公寓、学生餐厅以及教师住宅区,观摩了学校上午体育大课间。在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发言,学生的发言不需要举手,可以直接站立展示,学生可以下位,可以小组内商讨交流,课堂气氛热烈、精彩,教师很少讲,学生真正是课堂的主人,达到了“我的课堂我

做主”的境界。在培训中心,遇到了一位临沂籍的工作人员,他非常友好的接待了我们,并简单介绍了学校的有关情况,说明了培训中心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学校的管理机制,杜郎口中学不设教导处、政教处,而成立了校委会机构,由校长、副校长直接管理年级主任、学科主任,培训中心主要是培训外来学习并长期居住本校学习杜郎口课改精髓的各类人员。通过耳闻目睹,对杜郎口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印象总结如下。

1、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了适应改革需要,杜郎口中学大胆创新,建立了校委会(校长、副校长)、学科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四级立体交叉管理体制。校长对全校工作负总责;学科主任负责全校各个年级的本学科教师的管理、教学工作;年级主任负责年级所有教师的管理工作,每个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负责,班主任有权聘任本班教师。这样的管理体制既分工负责,又互相合作,互相制约,是一种高效的立体交叉管理体制。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都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2007年学校又设立验评组,由校委会成员落实验评工作,验评工作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开展。

2、学校坚持从严治校,细化管理,注重过程。他们学校的门口一块大石头上就写着一个大字“实”,学校坚持每天两次的教育教学情况点评会,主要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的管理等情况进行小结。指名道姓的说出教师的优、缺点,点评切中要害,并在电子屏幕上公布。教师的备课要过四道关,层层签字批阅,最后才能上课堂。

3、采用邀请听课制。学校实行邀请听课制,由任课教师主动邀请学校领导听自己的课。不主动邀请的,领导绝不去听,当然该教师的课堂检查也不会得分。从领导到教师都有明确听课规定,每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完成。领导听课后必须在当天评课,明确指出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4、实施课堂教学达标制。验评组每天对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情况进行检查,对课堂教学不达标的教师实行“一谈、二警、三停”。即第一次不达标的由学科主任谈话,第二次仍不达标的,在学科组会议上警告,第三次仍不达标,让教师停课一周,安排听优秀教师的课,通过学习提高自己。

5、高效、开放的课堂。

杜郎口抓住了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他们不绕弯子,不缓步子,对课堂教学

进行“巅覆性”改革,直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把教师的活动约束在“必要”的程度上,给学生腾出较大的学习空间,促使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杜郎口的课堂上,学生交头接耳、随便插话、信口开河成了课堂纪律,不这样做反倒受批评。因为老师认为这种课堂纪律,才真正能保证学习质量。实践证明,学生在看起来无秩序的氛围中,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杜郎口的教师不是把“我”知道的告诉学生,学生被动听,被动接受,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有了亲历,有了体验,形成了“生成”的能力。作为管理者,教师主导确立学习目标,客观调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作为合作者,教师主动弥补、丰富学生知识,为学生提供咨询,成功进行了角色转换。

“放”而不乱。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真正解决了“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的问题。这就要把握一个准确的“度”,标准就是学生活动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与此相对的,还有老师干预的必要性和必需性,两相结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的结合点,“10+35”这个师生课堂活动的时间比,是对这种“度”的把握的经典表述。

6、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在学习面前充满自信,展示自我,笑对人生,他们的口号就是“我的课堂我主宰!”他们上课的情景可以概括为:学生反了,课堂散了,老师不管了,三周全是黑板了,竟连楼道内教室外墙上也是黑板。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是杜郎口中学构建的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意义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进行拓展、演绎、提升,并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如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后“三”为“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可以是一堂课的三个环节,也可以是三个独立的课时。预习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

山东名校考察报告

点,老师联系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场景、情感、过程和方法,先进行

备课,然后指导学生自学;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讨论本课学习目标,找出学习的难点、重点,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完善。展示课,既是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他们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升华的感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学习境界。在展示课中,教师更体现出一名“导演”的素质,要全面把握优、中、差学生的展示机会,及时根据展示与互动出现的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反馈课,通过对预习、展示课上的认知体验、感受进行总结与反思,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反馈课教师特别注重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检查他们三维学习目标落实情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堂上同学们可以自愿结合,互助互学,可以在黑板上演示。通过反馈课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即展示课的“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即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即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不同组之间展示情况,把自己组内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二、潍坊五中

学校简介:山东省潍坊第五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潍坊名校。现拥有38个教学班,166名教职工,学生2200多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市级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67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围绕“感知博大”的校训文化,坚持“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成功的发展,重思考、会学习、能创新,关爱每一个人”等现代教育理念,以“规范+和谐、全面+个性”为办学方略,积极探索以“人本主义开放式教育”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追求“高、特、谐、美、行”的办学模式,努力实现“走向自然、关注他人、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开放教育

目标,呈现管理细、制度严、校风正、学风浓、干劲大、成绩优的可喜局面,学校管理层次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合作教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突破,被教育专家誉为全国城市初中教学改革的典范。去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合作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全国初中教育改革经验现场会”、“全国深具影响力初中经验交流会”、“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五中经验现场会”等先后在五中召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数十家媒体推广了我校的教改经验,该校校长、教师应邀赴北京、长春、山西、江苏做教学改革报告和讲课达20多次。截止目前,来校参观者超过两万多人次,涉及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重庆等26个省、市、自治区,每天前来学习的络绎不绝。该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指定为“全国教师培训基地”。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电化教育科研学校、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百佳创新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学校、市初中示范学校、市初级中学个性发展50强学校等,连续1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在潍坊五中,听了一节张迎老师英语课,她执教的是外研版七年级上Module 3 My new school unit 1 There are 46 students in my class这一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我们差不多,但是发现教师特别重视鼓励学生,注重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潍坊五中教学特色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潍坊五中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研究中,探索出了“五步”教学模式,即学(感知自学)——研(合作探究)——展(展示反馈)——教(精讲提升)——达(当堂达标)。围绕五步教学,他们总结出了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布置作业”。复习课基本模式包括“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达标练习、提升能力——反思总结、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讲评课的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展示思路、暴露问题——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潍坊五中根据学

篇二:赴山东潍坊学习考察报告

赴山东潍坊学习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教育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革,10月27日至11月3日,由市教研室高主任亲自带队,各县区教研员共51人远赴山东潍坊,通过参观、看课、坐谈、听报告、看资料等形式,进行了为期六天的学习考察。

时间虽短,但感受颇深:

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昌乐二中教学楼正对校大门的墙壁上,书写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内涵却非常深刻。“每一个孩子”就是要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学生;“一生”就是教育着眼于长远,体现有效教育的深远影响;“成功而精彩的故事”,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教育来影响人、改变人、发展人、提升人,使其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谋幸福。

潍坊一中校园路边高杆灯的灯杆上,悬挂着“把简单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常规工作做好就是超常规”的巨幅标语;办公室内,每个老师的桌子上,都摆放着“责任重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的警示牌,处处昭示教职工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办公楼旁的文化石,“瀚园”、“润园”、“潜园”三个名字,既蕴含着希望学生成才的寓意,又包含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草坪上、绿树下、大小石头上,都有警示性、勉励性的字、句,真正体现出“每片风景都育人,每块石头都说话”的校园文化氛围。

科研兴校,是两所学校推进学校强势发展的实践理念。他们认为,科研兴校有三个内涵,第一,科研有助于明确办学思想,用明确的办学思想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土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第二,科研帮助学校把新的课改理念变成教师的教学实践,推动教师的专业

成长;第三,科研是培养师资队伍,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渠道,也是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办学品牌的措施。

强化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的理念。从2002年开始,昌乐二中就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到学校管理,把学校的服务作为质量标准,每个岗位都制订明确的责任目标细则,每件事的流程都有明确的规定,层层把关,责任到人,每半年对各年级、处室的所处理事务进行一次检查评审,通过反馈,合理的算通过,不合理的要反查,追求相关环节的责任,并及时整改。

二、严谨、务实、特色的教学管理

昌乐二中有一个口号:“将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为一种性格”,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倡导的是“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天,学校就开始“习惯塑造工程”。他们认为,孩子之间的确有智力的差异,但真正影响学习成绩的却常常不是这种差异,而是有的孩子会学习,有的孩子不会学习。学校有一个“八环节学习法”,专门教学生科学学习。这“八环节”是: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认真纠错、系统小结、课外学习。当有学习考察者直言“这个‘八环节学习法’很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校长赵丰平说:“真正帮助孩子长身体的是一日三餐还是满汉全席?显然是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精神的成长、智力的发育也是如此,能够帮助学生进步的好方法肯定是最朴素、最简单的方法。这个‘八环节’,的确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我们只要把它们不折不扣、扎扎实实、毫不含糊地贯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这简单、平常的方法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效益。例如第一条,‘制定计划’,四个字,再简单不过,可是有多少学生能做到呀?因为学习没有计划,目标不明,效率就低;因为效率低,于是不得不加班加点,负担就重。如此恶性循环,越学越累,越累越没有章法,最后负担重得不得了,几近崩溃。”

昌乐二中的学生一入学就要接受“抓规范、教方法、搞养成、清底子”四个方面的严格训练,所有学生都要建立学习档案,做到对学习内容日清周结;学生每天一个微型计划,当天学习结束要把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每周都要清底子——周六专门有一节“梳头课”,由班主任陪着学生进行系统小结,梳理学习要点,查漏补缺,重点思考:哪些方法让自己事半功倍,哪几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还没有解决……。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回头看”纠错机制:每次测验后,学生都要拿着试卷一个个到老师面前过一遍。过什么?主要是把卷子上的错题跟老师亲自讲一遍: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然后自己在题后把这些分析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再把试卷答一遍,得不到满分不算过关,直到满分卷出现为止。这叫“撞了南墙须回头”,纠错一题胜做习题几十道。这种“回头看”纠错机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减少了机械重复的训练,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把简单的事情扎扎实实做好就是不简单,这是昌乐二中的教学管理特点。加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既简单又轻松,每天进步一点点,成绩的提高自然是水到渠成。这就是教学管理的特色。在昌乐二中高中3年下来,学生学会了设计目标、学会了控制过程、学会了提高效率,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以让他们终生受益的好习惯,这一点,比教给他们多少知识都重要。

昌乐二中在教学管理上狠抓三个环节,一抓导学案的编制:第一步由主备教师完成初稿,第二步全组教师在统一时间做导学案习题,第三步全组讨论共同修订导学案,第四步经备课组长审核定稿并送年级领导审稿,第五步由包学科的领导审核如果通过才能付印。 编制导学案必须根据每位同学的学情不相同,顺应个人发展的需求,实行并确保真正的分层教学,导学案的习题要分为ABCD四个层次,A为必修内容,人人都要做,B为选修内容,有意向的同学要做,C为拔高题,D为附加题,学习小组内成员的成绩层次不同。二抓预习环节:学校安排有专门的预习课,教师到班督促学生预习,(如果是晚自习作为预习课,由值班的

教师巡查各班纪律情况,任何教师不上班)学校严格把关,严禁上没有预习的课。三抓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实:包学科领导推门听课,随时督导,如果没有小组合作,教师没有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将作为事故处理。

昌乐二中的教室与传统的教室有四个不同,一是没有讲台,用校长的话说就是“剔除你的讲台”;二是每个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座,有点像圆桌会议,以便于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三是教室后面的黑板报被移植到教室外的墙壁上,黑板被分成数块,便于学生演板展示学习,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前后两个黑板;四是有供学生集中摆放书本的架子,课桌上不再是“书山”。教育不仅是教室内的教育,而是无处不在,教室外的墙壁上有的班级有“自主学习园地”,有的有“外语角”,有的有“英语PK园”,走廊上有“课间加油站”、“高中英语典型句型”等等。这些板报办得很有质量,也存在的非常完好。

三、高效的课堂教学

昌乐二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了一个“271”规律:

在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大约有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70%的学生表现中等;另10%的孩子为学困生。其中70%的那部分中等表现的学生再呈现两种定向发展趋势,一部分是努力朝着20%的部分向上发展,另外一部分慢慢朝着10%的下方滑落。他们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主要是促进10%的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的让70%的学生涌向尖子生行列。

学校中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也呈现一种“271规律”:假如一定要分类,20%的是平时所说的领跑教师,70%的是优秀教师,剩下10%的部分是亟待整体提升的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应该就是寻找有效途径,如何让20%的领跑教师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团队的力量努力促进70%的教师朝20%的群体向上发展,同时影响10%的那部分老师朝着70%的方向转化。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同样呈现出“271规律”: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7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吸收利用,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课堂始终被老师主宰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要想提高升学率,首先要抓住的核心就是“271规律”中每个70%部分。也就是让通过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培养起来的70%的中坚力量,去把握班级上70%的主流学生,开放45分钟的70%还给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271”规律的研究,昌乐二中构建了自己的 “271高效课堂”:

在教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通过自学完成,70﹪的知识组内或组间学生合作完成,10﹪的知识由老师指导完成。

在学生组成方面,每个学习小组由三个层面的学生组成(一般为6人,A对A,B对B,C对

C.)。20﹪的学生是特优生,这部分学生智商很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潜能,禁锢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互帮互学,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上,课堂的45分钟,大致是20﹪的时间(约9分钟)用于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32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约4分钟)用于学生小结、巩固、检测、当堂过关。

“271高效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篇三:济南七中山东师大附中考察学习报告

济南七中山东师大附中考察学习报告

庆阳二中 张忠锋

一、在济南七中的学习感受

庆阳二中国际部一行46人,在校党总支书记徐惠民率领下先来到山东省济南七中进行了参观考察。受到济南七中芦文武校长、张建纯书记、林昭军副校长盛情接待。短暂的考察学习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们首先深入课堂,分赴三个年级开展听课,近距离了解新课改。然后,参观了济南七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在学术报告厅,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宫鸿山主任介绍了七中国际教育的发展概况、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并与教务处杜新兵主任一起解答了我校关心的问题。徐书记向七中赠送锦旗,对七中的热情接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邀请七中领导和老师到甘肃庆阳二中指导工作。

1、区域位置优越 育人环境优美

山东省济南第七中学位于济南市文化教育中心区和高科技产业密集区,南望经十东路,北接山东大学,东毗高新技术开发区, 西临山大路科技一条街,与山东“都市之心”神州数码大厦隔路相望。周边科研机构众多,高校林立,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学校校园布局合理,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环境优雅,是济南市首批绿色学校、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

2、教育理念创新 办学特色鲜明

七中以济南市教育局提出的“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目标,提炼出“以人为本、创新兴校、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责任为动力,以爱心育人才,以质量树形像,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特色,以人格铸卓越”的办学思想以及“爱国荣校,德业日新”的新时期校训,精心打造富有时代精神和办学特色的新型学校。

3、师资力量雄厚 教育设施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人,学生2200余人,44个教学班,师资力量雄厚。其中高级教师80名,一级教师85名,学历达标率100%;有1名博士,14名教育硕士,并有72名教师取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或在读;有山

东省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 4 人、济南市“名师义教”授课教师8人、济南市学科带头人8人和中心组成员9人, 2人入选济南名师培养计划。 学校有办公楼2座,教学楼3座,实验楼、现代信息技术综合楼各1座;建有 5个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5个高规格的网络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整合教学网、广播网、互联网、通信网四大系统为主体的校园信息平台,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图书馆馆藏丰富,门类齐全,阅览室宽敞明亮;拥有国际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人工草坪足球场及标准的篮球、排球场;新建成7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学生公寓及餐厅大楼 于2006年8月投入使用; 4、管理机制科学 教育成果丰硕

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流的教学设施、科学的管理机制,为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使学校优质教育内涵不断提升,各项工作成绩斐然。 该校成立了“济南七中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积极开展外向型教育、科研活动,先后开展了“中美大中学生文化交流进校园”、“韩国学生联谊会”等活动,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国际教育交流机构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到目前为止,有6位教师获得了对外汉语教学高级资格认证。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济南市首家对外汉语培训部,使留学生教学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道路,为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山东师范大学附中的感受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省级重点高级中学,学校目前有两个校区,有教学班80余个,学生5000余人,教师约300人。学校的校风是“文明、勤奋、求实、创新”,学风是“刻苦、勤奋、谦逊、进取”,教风是“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校训是“爱校、爱教、爱学”。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独特的育人风格和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而享誉社会。

1、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代化的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本保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遵循“一流的办学目标, 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培养标准,一流的办学成果”的办学宗旨,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途径,以发展为教育终极目标,为每一位附中学子搭建全

面发展的舞台,为每一个学生奠定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让每一位学生在某一方面都成为最优秀的。 “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让聪明的学生更聪明,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是学校对社会做出的公开承诺。

2、教育改革:不断探索、锐意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山师附中能够立于名校之林法宝。附中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积极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性研究、现代教学模式研究等,特别是将建构主义理论引进课堂教学,构建了一系列以“主体?活动?发展”为主旨的教学新模式,其中语文科的“读写一体教学模式”、化学科的“问题—讨论教学模式”、政治科的“学?思?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英语科的“SEFC课文图式阅读理解模式”、物理科的“基于网络电子作品教学模式”入选济南市中小学十大教学模式。这些成功的教学模式从一个新的侧面反映了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的突出成就。高中新课程改革进展顺利,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充分利用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对课改工作给予全程指导,在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上,努力增加学生的选择性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突出办学特色,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3、教育设施: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成绩离不开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近年来,学校连续投入巨资,加强教学设施建设,不仅各种教学设施齐全,而且某些硬件设施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学校早在1998年就已建成千兆以太校园网,供师生使用的台式及手提电脑有900多台,每一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学校建有电台、电视台各一个。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塑胶运动场、网球场和篮球场。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1999年,学校为80多个教室安装了环保型电动黑板,使师生永远告别了吃粉笔灰的日子。

学校重视优美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感染教化作用,多年来一直将校园环境作为隐形育人的重要环节,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努力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棵花草都育人。

4、学校特色:学校提倡素质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重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办学宗旨:一流的办学目标,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培养标准,一流的办学成果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对社会的承诺:送我一个高中生,还你一个大学生

2011.10.11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