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可行性报告 > 列表页

可行性报告的目的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09  分类: 可行性报告 手机版

篇一:调研目的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目的

1、红场镇是纯农山区镇,当地的经济相对落后,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出森林培育的主要困难来自哪些因素,如实反映现状,为当地政府、林业部门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希望当地政府、林业部门及时制定当地发展方针、政策和计划,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得本次调查成果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

2、完善的调查安排以及较广的调查范围,使调查的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实用性,从而向当地的村民作正面的引导和提供合理的建议,希望努力发展好当地的种植业。

3、通过对种植业方面的调查,了解了当地的农业优势,能够给当地政府和村民建议:种植业结合当地的旅游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高当地村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同时能促进种植业的有关管理,例如青梅的采购管理。 可行性分析

1、当地资源的优势:红场镇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全镇山地属半山丘盆地结构,土层深厚,土质肥深,可耕性良好。而且当地的种植业历史悠久,种植品种优良。

2、人力资源的优势:调查人员具备社会调查专业知识并参与相关调查实践活动,曾经做过有关的社会实践的调查,并且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整体队伍调查能力强,能很好的把握调查课题及方向,有很好的调查优势。整体队伍调查能力强,能很好的把握调查课题及方向,有很好的调查优势。

另外,调研小组中有当地人,方便与当地人沟通,有利于此次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

3、专业优势:队伍中大部分的成员已学习过关于森林、植物等相关的知识,由学院具有相关专业能力例如植物地理学的老师指导,为调查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同时本调查队伍具有相关的技术能力,为本次调查活动提供相关理论和技术支持。

4、工具支持:本次调查活动有固定的住所、移动通讯设备、数码相机、录音工具等较为齐全的调查辅助器材,为我们调查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及课题科学、准确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5、当地相关部门支持:本次活动已经取得了学校的接受证明,同时学校同

意提供住宿条件;而且当地政府对本次的调研活动也表示欢迎,有利于我们调查活动的开展,同时对调查的结果反馈有很大的帮助。

6、调查的科学性:本次的调查活动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进行,问卷和访谈对象在广度和层次上都有一定的保证,分为政府官员,当地的村民等,保证了我们调查的层次性。

7、调查的可操作性:由于我们的住宿都被安排在学校,接近镇政府和居民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给调查活动带来了便利。

8、调查的实用性:由于我们调查的主题明确且接近当地的村民的(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可行性报告的目的)生活,当地的村民会很乐意和调研小组的人员交流他们的种植经验,这有利于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篇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

1、建设项目论证、审查、决策的依据。

2、编制设计任务书和初步设计的依据。

3、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重要依据。

4、申请专项资金,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5、股票发行,向证监会申请股票上市的重要依据。

6、取得用地,向国土部门、开发区、工业园申请用地的重要依据。

7、与项目有关的部门签订合作,协作合同或协议的依据。

8、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和对外谈判的依据。

9、环境部门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论证,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篇三: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件编号:JSCPWLXT-01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 ....................................................................................................................... 1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 3 1.2项目背景 ............................................................................................................................. 3 1.3定义 ..................................................................................................................................... 3 1.4参考资料 ............................................................................................................................. 3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 4

2.1要求 ..................................................................................................................................... 4 2.2目标 ..................................................................................................................................... 4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 5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 5 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 5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 6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 6 3.2工作负荷 ............................................................................................................................. 6 3.3费用支出 ............................................................................................................................. 6 3.4人员 ..................................................................................................................................... 6 3.5设备 ..................................................................................................................................... 7 3.6局限性 ................................................................................................................................. 7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 7

4.1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 7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 7 4.3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 7 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 8 4.5技术可行性评价 ................................................................................................................. 8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 9

5.1支出 ..................................................................................................................................... 9 5.2效益 ..................................................................................................................................... 9 5.3收益/投资比........................................................................................................................ 9 5.4投资回收周期 ................................................................................................................... 10 5.5敏感性分析 ....................................................................................................................... 10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 10

6.1法律因素 ........................................................................................................................... 10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 10 7.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 10 8.结论意见...................................................................................................................................... 10

1.引言

1.1编写目的

【阐明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明读者对象。】

本报告分析了《教师测评网络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请院领导审阅并对是否进行该系统的开发做出批示。

1.2项目背景

【应包括:

a. 所建议开发软件的名称;

b. 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实现软件的单位; c. 项目与其他软件或其他系统的关系。】

建议进行《教师测评网络系统》的开发。 XX学院近年来教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有较大增长,为实现教学质量的量化考核,每学期未都要收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以往主要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人工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费时费力且耗费大量纸张,统计出的数据准确程度低。在XX学院校园网建成的情况下,利用校园网及计算中心微机实验室通过软件系统进行测评数据的采集成为可能,XX学院教务处因此提出进行《教师测评网络系统》软件系统的的开发。

XX学院计算机系具备进行该软件系统开发的能力并承担本软件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

软件开发成功后,该软件系统由XX学院教务处使用。 本软件系统可利用现有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教师、课程任课教师等数据,所以教务处需要提供《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接口。

1.3定义

【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教师测评网络系统》以下简称《测评系统》。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 项目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上级机关的批文; b. 与项目有关的已发表的资料

c. 文档中所引用的资料,所采用的软件标准或规范。】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列出并说明建议开发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 功能; b. 性能; c. 输出; d. 输入;

e. 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f. 安全与保密要求;

g. 与软件相关的其他系统; h. 完成期限。】 《测评系统》应能采集学生对一个学期中所学课程的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等方面给予的百分制评价分值(评分标准由教务处制定,要求学生在给教师评分时尽量遵守该标准,以保测评结果准确性)。《测评系统》应能根据教务处规定的计算方法统计出各位教师在一个学期中教学水平、师德的百分制最终测评得分。 《测评系统》应在三十秒内采集到一个网络终端提交的一次测评数据(即一位学生对其本学期所学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的测评数据)。《测评系统》应在三十秒内统计出100名任课教师的单项测评结果。

《测评系统》应按照指定的格式显示及打印各项测评数据的统计结果,包括《教学水平测评结果报告》《师德测评结果报告》,所有报告中教师以所在系部为单位列出,且同一系部中的教师以得分降序排列。

《测评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从《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读取,学生测评数据在终端上通过IE浏览器提交表单到服务器端获取。 数据及处理流程:

服务器端 学生客户机端 管理客户机端 任课教师、课程信息---------------? ?--------------- 测评分值

<----------------------------------------------------- 统计测评结果测评结果-----------------------------------------------------------?

《测评系统》中管理界面只能由授权用户访问(通过用户帐号及口令验证进行授权)。学生测评数据采集应保证每位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参加一次测评。 与本系统相关的其他系统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测评系统》应在2003年5月底完成。

2.2目标

【可包括:

a. 人力与设备费用的节省; b. 处理速度的提高;

c. 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d. 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e. 决策系统的改进;

f. 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等等。】

采用本系统后,XX学院五个系部可节约10名教辅人员及20名学生总计10个工作日,增加微机实验室2名工作人员总计1个工作日。

以2000名参加测评的学生计算,节约纸张240元。以200台微机3个小时用于测评计算,增加微机电力消耗60元。

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可做到误差小于1%0。

2.3条件、假定和限制

【可包括:

a. 建议开发软件运行的最短寿命; b.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期限; c. 经费来源和使用限制; d.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e. 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的条件和限制; f.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g. 建议开发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 本系统至少应使用4年。

应在一周内完成系统实现方案的选择比较。

可从教务管理费用中支出开发费用。本系统只限XX学院使用。

本系统对客户机及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无特殊要求。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都采用免费软件,本系统运行时要求计算机网络连接稳定可靠。 《测评系统》应在2003年6月20日投入使用。

2.4可行性研究方法

【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对现有人工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流程进行了调查,并对软件系统实现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测评系统》具备开发的需求及条件。

我们细致一对人工系统及软件系统实现测评的费用进行了计算及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使用软件系统可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本软件系统开发成本低,有较强的应用需求。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