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环境与社会心理学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02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所在院系

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任课教师

提交日期 2011.12.19 论文题目 性别歧视的现状及成因的相关研究

性别岐视的现状及成因的相关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构成的,从新生儿降生之日起,就被周围人确定为男孩或女孩,这种性别的确定,反映了他或她本身的重要生理特性,也影响到他或她今后在社会中的角色认同和角色作用。因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性别,作为男性或女性,构成了我们社会认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很多时候,人们却在

有意或无意中维持着关于两种性别的错误的看法,性别歧视则成为其中争议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观点。在人们心中,重男轻女的观点根深蒂固,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关键字:性别认同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

引言:

性别歧视是一种维护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平等的一种意识形态,主要是通过男女两性之间自然的、生理的差别的强调和夸大,来宣扬男性优越于女性的合理性。这种主张人类的一半对另一半的偏见和压迫,却得到了大部分男性甚至还有许多女性的赞同,由此可见,性别歧视影响之深,伪装之精。

1、性别认同

性与性别是我们的基本分类,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社会认同。从新生儿降临之时,人们便对其性别十分敏感,想知道究竟是女孩还是男孩,然后很快为孩子取一个男孩或女孩的名字,再会根据孩子的性别准备衣服和玩具等。孩子一降生,亦会由于其性别不同而得到其父母或其他亲人们的不同对待,待孩子稍微长大,对其本身性别的认同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而实现的,具体地说是孩子通过观察他们父母的行为,并学习模仿其相同性别父母的行为,也即做出与自己相同性别父母的相符行为,从而获得性别的认同。

2、性别差异

由于男女性别的不同,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从出生到死亡都贯彻终身,它犹如空气存在一样存在与我们生命中的每时每处。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生理差别、心理差别和社会差别三个方面。

而生理上的差异是最明显不过的了,如身高、体重等。补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属于生理性的差别,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相关理论的具体性质,如果说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是取决于生理性的差别,那么也就承认了遗传的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则基本上没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答案就是接受男女之间的差别,进而接受建立在这种差别之上的诸多偏能见和不平等。相反,如果承认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区别中生理差别只是次要因素,社会的环境影响是主要的,那也就是承认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主要是后天的社会差别,在这种情况下,答案就积极主动了,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女性完全可以改变社会环境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此一来,性别歧视将被证明完全是一种人为的错误和骗局。

男性和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个性、行为和脑力之上。心理差别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被人们观察和研究。在男女两性的差别上,单纯从生理角度出发,或单纯从社会角度出发,都很容易遭到对方批评,而且,在某些结论上很难解释清楚,也很难实现突破。研究者们特意将婴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学习能力还很弱,社会环境对婴儿的影响还很小。但通过研究,男婴和女婴出生殖器官的不同,在性格和行为上都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如果说男婴与女婴之间的心理差别是先天的,但也有观点认为,在婴儿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其父母由于性别不同而对婴儿作出的有意无意的区别对待而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但若说他们之间的心理差别完全是由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也会有人发出异议,原因为男婴与女婴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差别,比如说男婴更好动,女婴对温度更敏感等,这些都是社会环境所不能解释的。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别,主要是借助于人类学的成果,即交叉文化的比较的研究·。若所有文化背景下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各自的同一性,则我们可以认为两性差别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相反,则是由社会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这种差异。交叉文化的研究的结果值得让人深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在政治上都是男性处于统治地位,但也有在另外一些国家依然出现颇有成就的女总统、女首相、女部长等等;尽管在大多数科学研究领域中男性遥遥领先,但在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中依然有像居里夫人等杰出女性。尽管从数量上来看优秀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不平衡,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还是值得人去思考。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多数人认为,男性是要在外面工作养家的,而女性则是在家中做家务,但也有很多女性一样是走进社会,从事各行各业,并且有的女性不管婚前还是婚后依然选择参加工作,追求自己的自由。交叉文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别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作用的影响。

3、性别歧视

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差别最终让人推导出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偏见,在性别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性别不平等的结论。性别不平等由此作为一种貌似合理的理论而存在,所有这些最终导致了性别歧视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摇身一变,转化成冠冕堂皇的意识形态。借助于这种意识形态,性别歧视理所当然的被确立起来,并进一步渗透于社会制度和现实生活之中,性别偏见、性别歧视和性别不平等也因此而被合理化,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

性别歧视者常常从既成的事实出发,也就是从目前男主外、女主内这个家庭分工的不同出发,力图证明性别歧视的合理性,因此导致女性性别歧视的危害更为严重、更具破坏性。在如今的年代,招聘、应聘、求职、转岗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在正规的招聘现场,许多岗位赫然注明:只招男性、不招女性。在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求职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女性都会遭到这种令人愤慨而又令人无奈的女性性别歧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重要的工作岗位也大都由男性把握着,这种男性垄断高级职位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非常自然的现象,以致于提到各种高级职位时,人们直接的反应就都是认为这是男性的工作岗位。在我国的各级媒体上,在公布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高级人员名单时,如果是男性,则直呼其名,但若是女性,则会注明其为女性,这已是沿袭多年的传统和习惯。此外,许多单位即使愿意招收女员工也会提出诸多苛刻的要求,如:若干年内不许结婚生子,单位分房子时以男方为主。工作之中的性别歧视还有很多,如男女同工不同酬,在升迁机会和空间上,女性明显比男性少得多等等。

性别歧视在婚姻中也有存在。对男性而言,婚姻是他的一部分,对女性来说,婚姻则是她的全部,这点对性别歧视的存在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男性结婚后仍然可以有自己的事业、朋友,他甚至会认为婚姻限制了他的自由妨碍了他的发展,但对女性而言,婚姻则本人为是唯一的生活支点。女人婚后的任务是经营家庭,而更多的是看紧自己的丈夫。如果一个女人侥幸婚后仍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这种成功反而会将男人吓跑,因此女人要想牢牢看紧自己的丈夫,就应该在自身上下功夫,而非事业上,这就注定了女人在婚姻中的可悲结局。

性别歧视在语言上也有体现。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往的重要手段,语言生动形象直观的反映出女性所受到的性别歧视。在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英语中,he表示男性的第三人称,she则代表女性的第三人称,再不分男女情况下,通常是用he代表一个人,man表示的是男人、丈夫,同时又被用来表示所有的人、表示全人类。在《圣经》中,上帝也是he,而不是she.。在汉语文字中,含贬义的词一般都是由“女”字旁组成,如嫖、奸、妖等等,还有如“红颜祸水”、“惟女人与小人难养也”等这些语句,对女性形象危害不浅,并长时间流传不断,以致男性和女性都对此深信不疑。

性别歧视的现象导致危害深重,破除性别歧视则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就现在而言,性别歧视的理念根深蒂固,如何解决这一现象,绝非一日之寒。所以,对于女性是要做到自立、自强、自爱、自信;对男性则是不要越位,消除大男人主义,尊重彼此。这样,才有可能让

女人成为真正的女人,男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这样性别歧视才有可能慢慢地消除。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申荷永编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王瑞鸿编

《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

徐杰舜、周建新编

篇二:社会心理学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社会心理学论文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院 系:

2013年4月

我们为什么会帮助他人

XXX(姓名)

摘要 在社会生活中,助人行为随处可见,几乎所有人都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也都有过帮助别人的经历,乐于助人的行为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帮助他人呢?为了研究帮助行为,社会心理学家们考察了人们做出帮助行为的各种条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帮助行为理论。

关键词 社会交换、内部回报、社会规范、亲缘保护、互惠

纽约地铁列车进站的隆隆声越来越响,埃弗里特·桑德森却跳下路轨奔向迎面而来的列车,去救一名从站台上掉下去的4岁女孩,她的名字叫米歇尔·德耶瑟斯。就在列车将要碾过小女孩之前的3秒钟,桑德森把米歇尔抛向了站台上拥挤的人群。列车呼啸将至,而桑德森却没能靠自己的力量跳上站台。在最后紧急关头,旁人把他拉到了安全的站台上。

是什么让桑德森可以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甘冒失去生命之险?又是什么让我们总是乐意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这些都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一、社会交换理论

几种关于帮助行为的理论都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帮助行为会使施与者和接受者同样受益。有一种解释假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

“社会经济学”指引。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爱、服务、信息、地位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采用“极小极大化”策略—令花费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要有意识地去监控花费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

人们在决定是否提供帮助之前有精细的盘算,人们想是要为自己的同情心找些借口。有人发现,当给捐献者提供一些诸如糖果、蜡烛之类的小物品时,他们就会向慈善机构捐献更多的钱,即使他们其实并不重要(也永远不会买)这些东西。这就解释了社会交换。

(一)外部回报。

催生帮助行为的报偿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商人捐款能提高其企业形象,让顺路的人搭车能获得称赞或友谊,这些回报都是外部的。帮助行为也能提升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帮助行为对自我价值感的积极作用,为因何那么多的人在做过好事之后更会做好事提供了一种解释。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只有当我们找不到在在的解释时,我们才会把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内在的品质,而当外部原因明显时,我们就会相信外部原因,而非个人品质。

然而,回报理论也有一个弱点。它容易陷入循环论证的境地。如果一个人志愿参加“大姐姐指导计划”,很容易让人把其富有同情心的行为解释那样能为其带来满足感。但这种对回报进行事后命名的做法

又引起了循环的解释:“她为什么会做志愿者呢?”“因为有内部回报。”“你怎么知道有内部回报呢?”“那除了这个,她还会因为什么去做志愿者呢?”因为有这样的瑕疵,利己主义—主张自我利益驱动所有行为的观点—在研究中名声不佳。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循环,我们必须把收益和成本独立于帮助行为之外。如果社会赞许引发了帮助行为,那么在实验中我们就能发现,帮助行为之后就会有赞许,而事实也是如此。

(二)内部回报。

目前为止,我们主要分析的是促使人帮助他人的外部回报,现在我们需要分析一下内在的原因,比如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者个人品质。帮助行为的收益也包括内部的自我回报。接近一个痛苦的人,我们也会感到痛苦。由他人的痛苦唤起的反应最强的,给别人提供的帮助最多。

痛苦并不是我们要减轻的唯一的消极情绪。从古至今,内疚感一直是一直令人痛苦的情绪,以至于我们总是要设法避免内疚感的产生。就像埃弗里特·桑德森救了掉下路轨的小女孩后说的那样,“如果我没有设法去救她,只是像其他人一样站在那儿,那我的内心其实已经死了,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了。”当人们产生内疚感时,他们会尽其所能去消除,减少不良感觉,并恢复自我形象。但解除内疚感的其他方法—如坦白—则会减少由内疚感而引起的助人行为。

如果说内疚感能增加帮助行为,那么其他的消极感受是否也能这

样?将人们置于消极心境中,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有时候则相反。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在混乱中找到一些规律。首先,那些发现消极心境减少帮助行为的研究通常涉及的是儿童;而发现增加帮助行为的研究则通常涉及的是成人。为什么消极心境对儿童和成人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呢?

儿童读故事时,他们会认为不帮助别人的角色比不帮助别人的角色更快乐,稍大之后,他们才会转变看法。尽管年幼的孩子就能表现出共情,但他们并不会从助人中得到很多快乐,帮助行为来自于社会化过程。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帮助行为也随之自然地发展起来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最初帮助行为是因物质回报而产生,其后是社会性回报,最后才是自我回报。

在社会化正常的成人中,我们是不是总能发现坏心情-好行为现象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一种消极心境即愤怒,是不可能产生同情的。另一个例外就是极度的悲痛。沉浸在因死亡或分离而失去配偶或孩子的痛苦中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时期,而这种心境抑制了对别人的付出。但如果不是全然沉浸在自己的抑郁和悲痛中,悲伤的人们是敏感而乐于助人的。

快乐的人不愿意帮助别人吗?正好相反。心理学中在没有比这更一致的发现了: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别人。这个效应同时适用于大人和孩子,不论好的心境是来自于一次成功,想到高兴的事情,还是其他任何积极的经验。

如果说悲伤的人有时会格外助人的话,那么快乐的人为什么也会

篇三:社会心理学论文

关于社会偏见的研究

摘要: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但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它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和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因此,只有消除社会偏见的消极影响,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

关键字:

正文: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伴随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偏见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研究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至今,关于偏见的实质、偏见的结构、偏见的测量、偏见与歧视的关系、偏见的消除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处在社会心理学家的视野中,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对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社会阶级偏见等的大量研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偏见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偏见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产生具有多方面的根源。

早些时候,社会心理学家们倾向于用社会化、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个人心理因素(如遭受挫折、权威主义人格)等来解释个人为什么会持有偏见。上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成为整个心理学的前沿,人们开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待偏见的形成问题。

1、进化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对偏见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偏见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的生存机制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驱使我们喜爱我们的家庭、部族和种族,而对外来者表示敌意。其依据是:动物中存在着一种对与自己基因相同的其他个体表现出善意、而对与自己基因不同的个体表现出恐惧和反感的强烈倾向,尽管后者并未对其造成伤害。虽然人类可能天生具有表现出偏见的生物倾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偏见就是人生理结构的极为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 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

3、任何偏见的形成都受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在近代历史上,上海人对苏北人的地域性偏见就是由于近代上海的文化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进一步拉大了两地人原本的心理距离而导致的;而相反的情况则是,浙北人和苏南人原来的社会认同感随着近代以来两地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密切联系而加深,因此,无论是社会偏见还是社会认同均是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到了现代,城乡、地方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地域性偏见的形成和延续。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沿海城市的发展显著好于西部内陆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实力及受教育水平都产生了较大的差距。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原本由来已久的地域性偏见

到了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并以各种形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4、人格、动机、从众等心理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偏见形成的重要因素。阿多诺认为,有些人的偏见不仅仅是因为直接的外部影响,而是因为他们具有偏见的倾向,并且他还将这类个体称为权威人格者。有很多研究者均对人格与偏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人格因素引发偏见的原因和机制有了更多了解。但研究者并不能确定人格因素究竟是直接引起还是间接引起偏见的,因为大量的研究所揭示的都是人格与偏见之间的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动机是与偏见形成有关的另一心理因素。“动机不仅使人们持有偏见,而且也会使人们努力去避免偏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因挫折而产生敌意的冲动和动机,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就可能演化为对少数人群的负性态度。如果使人遭受挫折的事物是不宜攻击或不可攻击的对象时,人们就会寻找一只“替罪羊”,将自己的敌意转移到它的身上并对其产生偏见。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情况模糊不清、缺乏明确判断标准的时候,人们就特别容易怀疑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宁愿放弃自己的主张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从众心理。例如,很多人仅以新闻媒体的某些负面报道作为判断身边人的心理基础和依据,将媒体的报道夸大化和扩大化,并以符号化、标签化的方式对待某个群体或个人,从而对其产生偏见。

二、社会偏见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关系的和谐所造成的影响。

1、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仅影响偏见持有者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对方的行为,偏见持有者对对方的预期会使对方按照自己的预期去表现行为。这种使得目标对象产生符合预期行为的现象叫做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

2、偏见使人际之间产生消极性情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使人们彼此失去信任,由隔阂到隔绝,甚至相互敌视,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纷争与冲突。

3、偏见会影响到人们对他人的知觉,以性别偏见为例,尽管照片上男性与女性的身高一样,但人们的实际判断依然有很大的差异。

三、消除社会偏见作用的途径。

1、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被认为是种消除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方法。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间的对立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共同目标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行动,产生共同的需要;而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形成又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有利于营造团结协作,消除隔阂,互利共赢得良好社会氛围。

2、消除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认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刻板印象。刻板印象简化认知过程是那些对某一群体怀有偏见的人就倾向于采用有别于对待其他群体的信息加工方式来对待这个特定群体的成员,更多关注那些和偏见有关的信息,从而使偏见得以持续存在并不断得到强化。

3、让怀有偏见的不同群体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改变研究表明,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是一种减少偏见,增加融合的好办法。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4、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由于偏见本身也与认知过程有关,所以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静下心来想、抑制自己的偏见反应等减少之。在此过程中,内疚感、自我批评、搜寻引发偏见反应的情境线索都有助于偏见的消除或减少。

5、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政府应该完善现有的制度安排,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偏见和歧视现象进行主动监控,并在此方面进行立法,就能有效抑制和消除社会偏见的产生。同时,政府还要建立良性的社会发展机制,向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为其提供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等。

消除偏见涉及多方面因素。对于像民族偏见、阶级偏见等,需要从根本上消除其社会、文(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范 文 网:环境与社会心理学论文)化、历史以及阶级、政治等方面的根源,消除各民族、阶级之间政治经济上的差异和不平等。应用心理学手段,如增加各种群体和个人之间的交往,以增进彼此的了解等,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消除某些偏见,或是缩小偏见的程度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施奈德,何百华. [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1, (10) .

[2] 施奈德,何百华. [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1, (09) .

[3] 陶远华. [J]. 社会科学, 1986, (12) .

[4]钟毅平. [J].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5] 李琼,刘力. [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02) .

[6] 林泽炎,徐厚道. [J]. 武陵学刊, 1996, (01).

[7] 蔡浩. [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

[8] 王沛. [J]. 心理科学, 1998, (05).

[9] 苏富忠. [J]. 齐鲁学刊, 1987, (06).

[10] 贾林祥.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3) .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