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论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理学论文 > 列表页

人口地理学论文1000字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2  分类: 理学论文 手机版

篇一:人口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核心

人口地理学研究与地方特性相关的人口分布、构成、迁移与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间的边缘学科。

1、 人口各种现象的地域差异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2、用综合的观点研究人口现象的地域差异;

3、 人口分布、人口构成和人口迁移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任务

1、人口地理学为制定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与生产布局、城乡居民点布局与建设规划以及各个时期的人口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2、在劳动力资源利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大有可为。

3、为有效地做好移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商企业与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区域社会服务管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5、对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总之:人口地理学研究可以制定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国土开发整治与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生产力布局、城乡居民点布局与建设规划,以及制定各个时期不同类型的区域人口政策提供客观依据。

三、人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人口现象和人口过程

(1)人口现象——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现象具体包括4点: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构成、人口分布。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自然变动。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般是人口学研究的内容。

(2)人口素质。(3)人口迁移与聚集。 (4)人口分布的地域体系。

2、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主要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于影响,区域人口的承载力、合理容量,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对策等。

3、人口——社会经济系统

人口具有二重性——生产者、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为社会提供劳动力资源;作为消费者,

推动社会生产运转的动力,还涉及福利、住房、入学、就业等方面。所以,人口的数量、素质,均社会经济系统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人口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人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之一。是介于地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人口地理学与人口学的关系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

(1)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2)人口是组成社会的基本条件,又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体现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

(3)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不在起自然属性;

第二节 人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人口地理学形成于发展

1、古代阶段(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圈”、“适度人口思想”。 柏拉图设想了“理想圈”,将人分为不同的等级,提出了资产阶级原始的“优生学”。

英国的托马斯.曼认为“人口密度大,人口众多是国家富强的源泉”。法国的巴蒂斯特.柯尔培尔认为“人口增加,国家征收的税收也增加”。英国的威廉.配第认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2、近代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为人口地理学研究和发展的起步阶段

内容主要限于人类地理和人地关系。期内人口地理的奠基人有:

①.地理环境决定论(必然论)创始人:德国的拉采尔:基本观点:“自然环境决定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发展”。1882年出版《人类地理学》,第一次提出人类生存空间的概念 ②.法国“人地学派”(或然论)创始人:法国的白兰士及其弟子白吕纳:基本观点:承认自然环境对人类某些活动有直接关系,同时人类也有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白吕纳于1910年出版《人文地理学》,明确指出人口分布、劳动地理等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

3、二战后人口地理学的发展

该阶段人口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孕育阶段。期内研究成果增多。 日、苏、法等都第一次出版了人口地理学专著、世界及国别人口地理,论述人口、人类社会

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著作。

二、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形成于发展

1、古代阶段(人口地理思想)

主要以人地关系的思想较为突出,中国自古有“人定胜天论”、“天人合一”等思想充斥着中国古代有关地理及人口地理的思想。

2、近代我国人口地理学的发展

在20世纪初期(20世纪20—30年代),国内才开始研究中国人口,开始进行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工作。

本阶段的人口地理学主要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口数量、密度以及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1904年创刊的《东方杂志》当年第六期发表了《论中国治乱由于人口之众寡》

1908年陈长蘅先生出版了《中国人口论》

1926年竺可桢:《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

1928年乔启明发表《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研究》

1930年许士廉出版了《中国人口问题》,论述人口、土地与社会所发生的关系。 1934年陈达出版《人口问题》,他认为限制人口方法是靠出生率的降低。

1936年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

同年张印堂发表了《中国人口问题之严重》

1934—1936年,胡焕庸老师发表过十多篇论文,其中《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首绘了我国第一张“中国人口密度图”。

3、建国——至今

全国解放后,我国人口地理学研究得到了恢复并逐步进入了独立的发展阶段。其标志是1956年至1957年间,在胡教授主持下经上级批准成立了华东师大人口地理研究室。

由于当时全国存在的极“左”思潮,学科发展很快又重新进入了停滞时期,一停就是2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人口学家马寅初先生的平反,标志了我国人口学同时也是人口地理学蓬勃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地理学步入健康发展

人口地理学论文1000字

的轨道。 全国综合性大学和师范大学开设人口地理学课程。我国以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方法为全世界人口问题做出贡献。(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实施,云南省1980年开始有区别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第三节几个重要的人口理论

一、马尔萨斯《人口原理》

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上升的时代。当英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人口也迅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阶级冲突越来越激烈。马尔萨斯的父亲是高德文的追随着,而马尔萨斯却有不同的看法,并常常与父亲进行争论。

1798年出版的《人口原理》,共5万余字,但带有强烈的论战色彩。

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二是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这两个前提也可称为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公理” 。

两个级数: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两种抑制:

一种是“积极性抑制”(Positive checks),它是通过增加人口死亡率,减少现存人口,其手段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和各种疾病。

另一种是“预防性抑制”(Preventive checks),它是通过限制出生人数而控制人口增长,其手段包括晚婚、避孕、流产、杀婴和节欲。

三个命题:

第一,人口增加必然地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始终不渝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 第三,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人口波动理论:当人口增长到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就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直到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 评价:

1.首次系统地论述了人口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其理论化。

2.马尔萨斯的核心问题是讨论人口增长与所需食物增长之间的关系,这是人口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这一问题就仍然具有思考意义,其理论就仍有借鉴和批判的价值。

3.马尔萨斯的系统的人口理论为今后人口学和人口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和工业原料的矛盾。大办轻工业可以有效地积累资金,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

5.全国人均不到3亩耕地,大面积垦荒短期内又做不到,“就粮食而论, 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第三章

1、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0?

出生率是最基本的出生指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作为最常使用的指标,一般以30?的出生率为分界线,出生率高于30?为高出生率,低于30?则为低出生率。

2、一般生育率(GFR)

一般生育率也称为总生育率,是指一年内每1000名育龄妇女(15—49岁)所生育的孩子数,反映了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水平。

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数/同期育龄妇女人数×1000?

3、年龄别生育率(ASFR)

年龄别生育率反映了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的生育水平,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某个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数与相应年龄组的育龄妇女总人口数之比。

一般是以五岁为一组进行计算,即将15—19岁、20—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和45—49岁。

不同年龄组妇女的生育率有明显差异,一般的规律是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生育率低,而中间年龄组的生育率高,峰值年龄集中在某几个年龄组上,一般情况下20—29岁为生育旺盛年龄,30—34岁的生育也比较旺盛。

年龄别生育率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生育水平,可以进行国别和时间别的比较研究。

年龄别生育率=一年内某年龄组妇女生育的活产数/ 同年该年龄组妇女数×1000?

4、总和生育率(TFR)

某一时期育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在计算年龄别生育率的年龄分组组距为1岁的情况下,总和生育率等于各年龄生育率之和。其含义是:假定一批同期出生的妇女按这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并度过整个育龄期,她们每个人平均生育的子女数,就是总和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之和

二、人口总量变动的三大方式

自然变动——是指由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变化的过程。

篇二:人文地理学论文_赵文彪

杭州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立项申报书

项 目 名 称瓶装水对环境的破坏性分析和建议负 责 人 赵文彪所 在 学 院理学院联 系 电 话13750827475 电 子 信 箱 1906925536@qq.com

杭州师范大学制表

篇三: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要: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发展历经知识的积累、学科的形成和理论的演变、学科的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上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由最初的自成体系逐渐演变成如今几乎一致同意的系统分类。中国人文地理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兴以来,开始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本文从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个方面介绍近十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简单的科学展望。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中国、人地关系、发展趋势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1、理论的发展

1.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始终被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2]。从古代“天人合一”的协调思想演进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再升华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演进主线基本围绕人地关系和谐这一核心伸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全球性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开展人地关系研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人地关系系统的性质及人地关系理论内涵在演进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等等都是新形势下人地关系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充分体现出人地关系论在指导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大作用[3]。

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近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近年来一大批学者分别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不同层面,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点思考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涵、基本特征、客观规律和学科分支等问题,实现了人地关系研究视角由单源切入向多源转化,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的转变[4]。

1.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近年来,一大批致力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关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地系统优化论、人地关系异化论、人地关系辩证论、人地太极图论、人地关系冲突论、人地关系危机论、人地关系错位论、人地关系协同论、人地差异协同论、人地协调共生论、人地协调阶段论、人地关系构型论、天地人系统论和人地关系分形论等。这些理论从正反两方面诠释人地关系的本质与内容,促使中国人地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5]。

1.3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同期 的研究水平

在经历了长达几个世纪有关人地关系理论研究与争论的过程后,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步淡化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本身的创新性探索,转而将人地关系思想植入到解决全球性或地区

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中去。而在中国,除了将人地关系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方式体现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之外,仍在继续探索人地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研究者们普遍把“以人为本”作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切入点与重点,提出了人地系统中“人圈”与“地圈”相互作用的动态机理是模拟人地“最佳距离”,认为只有同时实现了人地系统的产业组织与空间组织的双重协调,消除了区域盲目竞争与冲突,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空间区位的合理占据,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空间共生。这些理论探索和实践印证在推动人地系统由低级优化向高级优化转变、并与国际人地系统研究接轨的同时,也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可以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在过去的几个世纪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通过漫长的赶超之后,在今天已经赶上了西方发达国家同期的理论研究水平。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人地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于解决国家及区域发展问题。随着新型人地关系理论的不断出现,与理论相适应的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趋于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与数学模拟方法、系统集成研究方法、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模拟方法、非线性人地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3S技术研究方法、综合集成方法、制度创新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地系统的研究与区域发展的实践应用中[6],解决不同时空尺度的国家、城市与区域发展问题及不同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3、研究内容的扩展

3.1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

中国文化地理学者研究除继续关注聚落、建筑、农田等物质文化景观外,还关注地名、饮食、音乐、美术、摩崖石刻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开始挖掘这些文化景观的多重意义[7],寻求文化多样中的一致性,透过物质景观表象探寻其背后的抽象文化,识别文化基因和文化“遗传”因子,解读内含的深层次文化理念。

3.2尝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征的地方文化特征

文化地理学的索尔学派主要研究生计文化层面的景观,例如谷仓、加油站等,通过这些景观在地表的分布来反映某种生计类型的空间分布。但新文化地理学者开始将文化景观视作文本,认为它们如同文字、图画、影像等其他文本形式一样,表达了人们的某种文化理念。受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的影响,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研究电影、小说、建筑等所要表达的地方性或区域文化特征[8]。

3.3开始关注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究

中国大陆以往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往往将文化空间中的实体空间与抽象空间割裂开来,即便是研究世俗民风等抽象文化事物,也只是停留在大尺度的区域框架中,缺乏对小尺度文化空间及空间生产的关注。近几年学者对小尺度文化空间研究开始增多,如对城市公共文化场所、乡村公共空间、城市广场、城市文化街区、传统商业区等进行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学者们不再仅仅注重空间的物质形式,而是开始探讨抽象文化的生产。文化空间所生产的文化不单体现在文化企业的产品中,还体现在地方的文化形象上。

3.4开展一系列地域文化认同的研究

近年来文化地理学界对许多地方文化特征的研究,既包括对区域内单个文化特质的研究,也包括对地区文化综合体的研究。前者如对传统建筑、饮食文化、禁忌文化等分析;后者如对海南岛区域文化、粤港澳区域文化、岭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的探讨[9]。这些研究均着眼于确定人们认同的地方文化要素,但尚未触及到深层次的文化地理学问题。

结束语:纵览近年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在理论创新、方法革新和实证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2010年时期的理论体系松散、各分支学科发展不平衡、创新艰难等发展特点到如今的与国际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充分接轨,这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希望,研究内容也会从实际出发,更多的向实用、综合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大道,郭来喜.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 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地理学报,1998,53(2):97-105.

[2]陆大道.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地理研 究,2002,21(2):135-139.

[3]毛汉英.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5:48-60.

[4]蔡运龙.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人文地 理,1996,11(1):18-22.

[5]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新近进展与展望.地 理学报,2004,59(增刊):21-29.

[6]方创琳.区域人地系统的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地学 前缘,2003,10(4):256-259.

[7]周尚意.超越西方社会文化地理学的意义与可能性.地 理学评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49.

[8]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地理学报, 2004,59(增刊):162-166.

[9]朱竑,钱俊希,封丹.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 示.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643-648.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