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实体”的含义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4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哲学重点概念

一【哲学中「存在」等概念的含义】

1、「存在」

汉语翻译哲学用词时,使用的「存在」一词,being或to be,源于希腊文λóγο最早由赫拉克利特使用,即logos「逻各斯」一词(这个观点出自人大张志伟教授的意见),后来巴门尼德明确确定的σν(希腊文,译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同「存在」,如巴门尼德「残篇」2第三行所讨论的对象译文汉译为「存在者是存在,不存在者不是非存在」)εστιν一词即「存在」]英文to be。所以在古希腊λóγο、σν、εστιν三个词的词义是一致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未使用逻格斯这个概念,但是希腊哲学中潜藏的认为宇宙万物混乱的外表下有一个理性的秩序、有个必然的规则和本质的观念却和逻格斯概念是潜在相通的。这个词专门用来指现代所谓的「逻辑」并与原始的「存在」意彻底分离成两个哲学内容,是在中世纪稍后的时间。关于这个问题,后边还会从Ontology一词的构成说明可以旁证。

2、「本质」「实体」「实质」

「本质」与「实体」、「实质」,拉丁文及英文的substance和essence,其中substance一词,中文译文即「实体」、「本质」、「本体」,essence一词多数时候都被译为「本质」。这个词实际上是对古希腊文ousia「ουσια」的两种不同翻译或替代词,ousia则由ousa衍生而来,ousa和on「σν」同是eimi(不定式einai)的分词形式,只是不同性,estin「εστιν」是eimi「英文to be」的第三人称的现在时动词。实际上ουσια与εστιν并没有区别。鉴于亚里士多德的ousia来自ousa而与einai/eimi/on同源同义,拉丁文将该词(ousia)译为essentia,英文译为essence,中文译为本质。但是,中古时代的哲学家波埃修斯(Boethius,480-524)在译注亚氏的『范畴篇』时,将亚氏的ousia译为拉丁文substantia。波埃修斯的译注对后世影响深远,substantia渐渐成为了亚氏的ousia的通用译名。中文在翻译时,也把亚里士多德的此词直译为「实体」。

但实际上,拉丁文substantia是神父特土良「也译特图里安、德尔图良,拉丁语Quinto Septimio Florente Tertuliano,在英文中通常被称为Tertullianus,150年-230年」在其巨著『驳帕克西亚』(Against Praxeas)中发明了许多的新字之一。意思是指:基本上的本体存在,表达神内部基本的一体,尽管在向人启示时,神似乎显得很复杂。substantia是三位一体之三个位格所共有的。它不是三个位格之外的某个东西,而是表达其共有的基本合一,就是独立但不分裂。

3、「本体」「形而上」

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于他用拉丁文编撰1613出版的「哲学辞典」。此词结成,有两种说法:

1、ont「σντ」加上学问的词缀ology构成,即「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σ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见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

2、由「to on logos」组合而成,其中on「σν」的变式直接使用,其直译为「关于研究存在的逻各斯(学问)」。(见张志伟教授「西方哲学史」)

Ontology一词是用来代替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词的,不管其结成方式是哪种,「针对存在的存在」就是「本体论」的意思。也即「形而上学」的同义语。

4、「实在」

「实在」英文「reality」,源于拉丁文realitas。苏格兰哲学家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约1265年-1308年)于13世纪将该词引入哲学,认为它与being(存在)同义,而两者与实存(existence)之间也没有明确的区别。

5、「形式」

「形式」eidos一词源于动词idein(看见或观看),它可以表示用肉眼所见到的一物之外观或形状(shape),也可以表示用灵魂之眼所见到的一物之内在结构或本质「essence」。另外,形式也有逻辑学上「属」(species)的意思,与「种」(genos)相对应(注:这里的「属」和「种」采用了苗力田先生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依据希腊文原义的译法,即「种」的外延比「属」大,它与其他逻辑学著作及一般教科书中关于「种」、「属」的译法刚好相反。)。其中,shape意义上的eidos与另一希腊词morphe(形状)同义,essence意义上的eidos则相当于亚里士多德的专门术语to ti en einai(其所是的是)。

6、「我」「自性」

印度语中的「我」,音译「阿特曼」,原意指呼吸,大约三千年前的『吠陀』时代具备「灵魂」的意思。汉译过去多译做「我」;现代介绍性的书籍多直译为「灵魂」;哲学界多译作「自性」或「本体」,俄国佛学家舍尔巴茨基译为「自性本体」。

【由此可见,存在、实在、实体、本体、本质、实质,形式等词,以及印度文化中的「我」「自性」等,在哲学概念中,是相同的】

为避免概念太多而导致文章混乱难读,本文一般只使用「存在」和「本质」两个概念讨论问题。

二【哲学中「现象」等概念的含义】

「现象」(Phnomen/phenomenon)是指能观察、观测到的事实。通常是用在较为特别的事物上。「现象」一词语源为「可见的东西」,英文的Phnomen或phenomenon是源自希腊语名词phainomenon,其动词形式phainesthai,意思是「显现自身」,所以phainomenon就是「显现自身的东西」;再具体地看,phainesthai是动词phaino的中动态(middle voice)形式,意思是「带入光明中」;而phaino和phos(光、明)同一词根pha-,意思是「在其中某某能公开、就其自身显而易见的东西」。总之可以断定,「现象」(Phnomen/phenomenon)之为phainomenon就是「就其自身显现自身者」「公开的东西」、或「可观察到的」(observable)。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现象」一词的说明,基本代表了哲学界的普遍共识:「现象」与「本体」(noumenon,或称「本质」「存在」)是对立的,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是由现象组成,与独立于我们经验的世界(物自体das Ding an sich)是相对的。根据康德的解释,人类无法了解物自体,仅能了解那些由我们提供的经验组成的世界。因此康德的时代所称的哲学接近于我们现代所称的科学,应涉及如何理解现象。康德对现象的见解是非常经典的,它几乎统一了一切哲学、宗教与科学对「现象」概念的定义。我们可以简单的这样说:只要是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内容,肯定是「现象」。同样的概念,在印度也被称谓「相」,即事物可以

被感官感觉的那部分内容。

「现象」有时也被称为「属性」,但两者在哲学中,有时是一样的,有时不同,「属性」包括不包括实体,在哲学中各派别中,是有争议的,所以,当使用「属性」一词表述「现象」时,一般都会进行比较细致的说明。类似的概念,还有「广延」。

三【对「存在」与「现象」的承认】

对「现象」的承认,一般是没有什么争议,而且多数情况,「现象」与「事实」是等同的。除非人没有感官感觉,否则,不能不能承认现象。但对「存在」的承认则不同。大致分以下几种:(1)模糊;(2)承认;(3)不可知;(4)回避;(5)否定。

(1)模糊:一般比较原始的思维,是涉及不到本质(存在)问题的,它既不是承认,也不是否定,也不是明确说不可知,而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本质(存在),或似懂非懂的状态。一般没有哲学训练的人,或是多数普通人,也都是如此,对他们来说,「现象」与「存在」到底都指的是什么及怎么区分,是不清楚的,对一般人的理解来说「现象必然证明本质(存在)」。

(2)承认;目前来看,除佛教以外的所有宗教,都是承认本质(存在)的,原因很简单,「神」或「最高存在」是不可能为感官感觉所直接看到或摸到的,也就是说,这些内容,必然不是现象,如果在现象以外,否定任何内容,那么其自身所信仰的内容,也自然不成立了。另外,古典哲学同样持承认态度。

(3)不可知:基本就是经验主义为主。

(4)回避:大致来说如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把实现世界的各种事物称为「存在者」,存在者分为「在场者」和「不在场者」,虽然存在主义提出所谓的「存在即虚无」,但他们并不是直接提出对「存在」的否定,更多的表现,因为它首先是承认「存在」,然后承认「存在」与「虚无」的等同性。这与对「存在」的否定是不同的。

(5)否定:非理性主义及佛教是彻底否定本质(存在)的,叔本华讲「世界就是表象」,尼采更直接否定本质,佛教同样否定自性及我。否定论对「本质(存在)」的态度很明确,没有本质(存在),所以,不必承认它是什么,因为根本没有,也自然谈不上它是什么。这是与持回避态度的存在主义者不同的地方。

四【「本质(存在)」与「现象」的关系】

我们中国人对「存在」的「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在中国人理解中,应该是看的见,摸的到的。「存在」这一词组依古汉语所解,分为「存」与「在」两个词,分别各有不到十种和十多种含义,合为一个词组时,实际是同义重复或反复式用法。『尔雅』注:存即在;『说文』:在,存也。字从土,与坐同意。「存在」的意义正解是:事物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实际上有,还没有消失。如『礼记·仲尼燕居』中「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唐孔颖达疏:「仁犹存也。君子见上大饗四焉,知礼乐所存在也」。例如:一个杯子。它占有空间,有持续可被感觉接触到的外在表现,并且这种感受应该可以涉及持续的时间。在一般人理解中,此杯子即是存在。所以,中国人一般所讲的「存在」一词,其实确切的说,是指的哲学中所讲的「现象」,而不是哲学中所说的「存在」。而中国人一般所说的「本质」一词,则比较对应哲学中所讲的「存在」一词。

所以,在一般的普通中国中观念中——现象就是存在,本质也是存在,本质是现象的本质。但什么是存在,却并不明确,只要意识中有的一切,都归于「存在」范畴。

但哲学中的「存在」是指这个杯子被人「感知到它占有空间,有持续可被感觉接触到的外在表现,并且这种感受应该可以涉及持续的时间」的前提,或者说是一种前提规定性,它恰恰是不可以被感官感知到的内容,即「本质」、「本体」等。

如果用我们中国人一般理解的「存在」一词来说:哲学所讲的一个杯子「存在」,是指我们普通人所说的杯子存在的前提,而不是指这个杯子被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并持续有时间性、还占有空间。

十六世纪西方出现了一个词拉丁文词语「ontology」,原由「to on logos」组合而成,其直译为「关于存在的研究」,用来代替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转载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 范 文 网:哲学中“实体”的含义)词,中文解释时,译为「本体论」。

「形而上学」语出古罗马对亚里士多德文献整理时的用词,意为「物理学以后的内容」,因为其原稿没有命名,而是接在其物理学后边的一部分讨论我们现在所谓哲学的知识,所以实际「形而上学」就是「哲学」,两者是同义词,在黑格尔以前,没有任何区别。

现在我们知道了「形而上学」就是「哲学」,「本体论」就是新造的一个直接代替「形而上学」的同义语,而「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的研究」,所以,西方哲学概念中的「存在」就是后来哲学中所说的「本体」,原意直译时,最接近的词义为「是」。也就是西方哲学所说的「实体」、经验论哲学中所谓的「表现就是存在」的「表现」,实际都是同义词。

到底哲学的「存在」这个概念怎么定义,从亚里士多德最初为概念的定义确定的方法「属加种差」并一直沿用至今天,亚里士多德根据定义的方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存在不可定义」,并且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将被永远追问下去」。亚里士多德在描述时使用的是「ti to on」,译为「存在之为存在」,并将这个的问题转化为「ti he ousia」,直译即「什么是存在者的存在性」。后来的「本体论」的解释是「将事物的属性综合成一体的内在规定性」。什么意思——还以杯子举例:我们看到杯子有颜色、形状、大小、质感、……可以被感觉到的外在表现,即「现象」,那么在这个杯子背后,把这些与此杯子相关的大小、形状、颜色、材质等属性综合成一个杯子的那个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哲学所谓的「存在」,或称「本体」、「实体」、「表现」(部分哲学派别的用法)等。

现代西方哲学及科学,尤其是科学,基本很少再有讨论「本体」的,但「存在」如果没有了,那么世界也就成了虚无了,所以,一些哲学派别提出了「存在就是属性(现象)的集合」,存在主义则提出了「存在依主体而存在」等内容。但作为「本体论」中「本体」的「存在」,要么是否定,要么就是避而不论了。

五【一般人对「本质(存在)」与「现象」的关系表述】

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存在)」,或者「通过现象把握本质(存在)」。这说明,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本质(存在)」与「现象」不是等同的。

那么如果一个没有受过哲学训练,而把「本质」与「存在」分别当成不同的概念的人,是不是会把「存在」与「现象」两个概念等同使用呢?当然也不会,尽管他们有时会分不清楚「现象」与「存在」,但在现实中的语言表述两者时,实际已经说明至少在其潜意识中,也并不是把两者当成一回事。

「现象不是存在,现象是存在的」,现象是存在的,意思是指:现象是存在(本质)的现象。就如同说「某物是某人的某物」简称「某物是某人的」或「某人的」,所以,在承认本质(存在)的前提下,「现象是存在(本质)的」一句是成立的。

但「某物是某人」不成立,所以,同样的情况下,「现象是存在(本质)」并不成立。

其实,严格的表述是否正确,只要替换一下同义词就可以——当你在问「现象」与「存在」的关系时,把「存在」替换成「本质」、「实在」、「本体」等同义词,就可以看出是不是成立了。

篇二:哲学与人生 作业与答案

哲学与人生 第一阶段

单选题 (共20道题)

1.(2.5分) 人类在理性还处于原始水平时,用来解释世界的方式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 根据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叫做: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 根据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叫做: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 根据结论与前提的关系是一般还是个别,推理还可以分为: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 “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 概念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如果故意利用语言固有的多意性来制造逻辑的混乱,在哲学范畴属于: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 “四假象”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 为什么图书馆里,哲学书籍永远摆在第一排?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 西方哲学起源于哪个国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 办事者说:你们不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吗?为什么只见你们聊天、嗑瓜子,不见你们服务? 办事员说:你又不是人民,干嘛要服务你。 上面的案例属于哪种逻辑错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被公认为有记载以来第一位哲学家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看起来存在的事物就是存在,他看起来不存在的事物就是不存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苏格拉底之死”是怎么回事?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 古希腊第一所“大学”——阿卡德穆学园是由谁创办的?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 存在主义所关注的“存在”是指: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从低到高有三个境界,其中不包括: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 “存在先于本质”是哪位哲学家的说法?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 下面不属于加缪观点的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 语言精炼,意蕴悠长,富于暗示,擅用格言、警语、比喻或事例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 (共20道题)

21.(2.5分) 苏格拉底诞生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

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关心下面哪些问题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 关于“哲学就是死亡练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 关于“闲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 下面哪种观点属于“种族假象”?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 传统的逻辑学主要讨论哪三方面内容?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 按照命题的真假可以分为: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 下面的三段论中正确的包括:

我的答案:AD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 判断怀疑的程度是否恰当的标准有哪些?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 下面观点中属于怀疑论的包括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 下面观点中属于笛卡尔的包括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 放任“思想的懒惰”有哪些害处?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 下面观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包括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 下面哪些方法可以培养智慧?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 关于“自我意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 关于哲学的起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 哲学的三个作用包括: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 哲学的基本部分包括: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 关于什么是哲学,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第二阶段

单选题 (共20道题)

1.(2.5分) 关于神话,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 上帝根据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是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他们的后代也因此负有“原罪”,只有信仰上帝才能得救。这说法来源于: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 宗教的五个条件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 下面不属于超越界的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 关于中国哲学中“永恒”与“变化”两个主题,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哪一家的观点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和皇室文集,又被称为“上古之书”的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 下面不属于启蒙主义者的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 人类三千年来的思想历程依次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 名家最关注的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 强烈反对“仁政”,认为政府必须建立在成文法典的基础上的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下面哪个观点是孔子的?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下列名言属于法家的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孔子的“仁”指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 “推己及人”是哪一家的观点: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 关于通用的伦理规范,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哪位哲学家一生的写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 以人为本位,认为人的全部价值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是: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 关于儒家与道家的区别,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 道家认为,宇宙间的最高实体是: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21.(2.5分) 宗教中的戒律与法律的区别是: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 关于教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 下面关于宗教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 苏格拉底擅长哪些事?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 关于“存在主义”中的“存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26.(2.5分)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生中存在三种由低到高的绝望,包括: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 苏格拉底被指控了哪些罪名?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 理性有哪些有限性?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 柏拉图《对话集》有哪些特点?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 海德格尔的哲学有哪些特点?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 下列属于尼采著作的是: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 下面属于“科学哲学家”的是:

我的答案:AD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 下面属于道家的特点的是: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 以“道”的视角看待世界,会发现: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 关于超越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 信仰基督的宗教有三大分支,包括: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 关于加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 下面哪些哲学家处于“轴心时代”?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 法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 儒家的代表人物包括: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在线考试

单选题 (共25道题)

收起

1.(2.0分) “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

? A、孔子

? B、老子

? C、培根

? D、笛卡尔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 “一群人不借助工具来建造一座塔,发现办不到,于是增加人手、挑选精壮、锻炼体能,却依然想不到借助工具”,这个寓言出自哪位哲学家的哪部著作?

? A、培根《新工具》

? B、笛卡尔《谈谈方法》

? C、洛克《人类理解论》

? D、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 “四假象”学说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

? A、培根

? B、笛卡尔

? C、斯宾诺莎

? D、加缪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 为什么图书馆里,哲学书籍永远摆在第一排?

? A、因为哲学是所有学科中最早产生的

? B、因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 C、因为哲学的英文首字母排在其他学科之前

? D、因为创办图书馆的人最喜欢哲学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 哲学的作用不包括:

? A、培养智慧

? B、终极关怀

? C、自我发展

? D、发财致富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句话是哪位哲学家说的?

? A、加缪

? B、尼采

? C、克尔凯郭尔

? D、斯宾诺莎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是哪位哲学家的名言?

? A、亚里士多德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泰勒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 西方哲学起源于哪个国家?

? A、古希腊

? B、中国

? C、日本

? D、美国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一词的意思是?

? A、智慧

? B、爱智慧

?

? C、有智慧 D、学习智慧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 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是由哪个国家创立的?

? A、中国

? B、英国

? C、希腊

? D、罗马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逻辑错误的是:

? A、直接推理

? B、夸大事实

? C、偷换概念

? D、以偏概全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2.(2.0分) “无人有意作恶”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

? A、苏格拉底

? B、普罗泰戈拉

? C、柏拉图

? D、泰勒斯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3.(2.0分) “世界由原子和虚空组成。原子不生不灭,不可分割,形状、大小、重量不一”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

? A、恩培多克勒

? B、德谟克利特

? C、巴门尼德

? D、毕达哥拉斯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4.(2.0分) “所有人都会死”属于:

? A、真命题

? B、假命题

? C、特称否定命题

? D、全称否定命题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5.(2.0分) “四假象”学说包括:

? A、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相

? B、民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相

? C、种族假象、洞穴假象、经济假象、剧场假相

? D、科学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剧场假相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6.(2.0分) “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属于:

? A、演绎推理

? B、直接推理

? C、间接推理

? D、归纳推理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7.(2.0分) 根据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叫做“三段论”,最早由谁系统地进行论述? ? A、泰勒斯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18.(2.0分) 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博学家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泰勒斯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篇三: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

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

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在我看来,这里的

“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

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 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

(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

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

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二】在我看

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叹服

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

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

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

界。”【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

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就旨趣而

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严格说来,

“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

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

-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我在下面

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

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

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召公于有叛戾之国,

则往正其境界,休其分理。”此时仅具地域之意。汉魏以来,佛法西来,极盛于东土,抽象意

义上的“境界”一词,亦随译经而移于汉语。《无量寿经》第五:“斯义弘深,非我境界。”是

精神境地、了悟阶梯之义。唐·圆晖《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疏》卷一:“功能所托,各为境界,

如眼能见色,识能了色,唤色为境,以眼识于色有功能故也。”是唯识学所谓六识辨识之对象。

意虽他乡客,词属家里人。故寻为古人脱胎换骨,点铁成金。然此过程殊非易事,要之在于

佛学对中国思想的渗透和中国思想对佛学的消化。这一点此处不便多谈,我只想指出,魏晋

时期玄学与佛学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除了时代精神之外,也必有其思想渊源--简而言之,

即境界一词的精神化、内在化(即成为意境),为源自先秦的道、德、心、性、气、理、虚、

实等各类范畴提供了一种精神-心理性的空间,使之有可能形成一个结构性的观念-范畴框

架,这一点在宋明理学时期始得完成。【注五】换言之,境界不仅在思想意义上标志着个人的

总体精神水准,而且在思想功能上支撑着对其他范畴的理解,决定了它们的存在论特征。境

界至少具有如下三种存在论特征。[!--empirenews.page--] 1. 虚与实。境界总是意境,这

一点保证了它的明证性。如风骨、体气、气韵、神采等,皆是意,是虚言;而境,是境界,

是实地。以意立境,则境中含情而生象,情体诸象而盈于境;意与境合,则虚实交融,心物

合一。虽“思接千载”、“神通万里”,不嫌其远(《文心雕龙·神思》);“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不嫌其玄;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注六】悠然心会,得其环

中。这是几句禅味很浓的美学批评话语。而味道最浓的要数宋末严羽的一段名言:“盛唐诸人

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辩》)那么,虚意如何生成实境呢?

我想是借助隐喻、博喻、机锋、棒喝等富于想象力的理解方式创造出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意义

空间,从而营造出韵味十足的意境。从语词意义的连缀到完整意境的生成,其间有一个实质

性的跳跃。这一跳跃所造成的间隙一方面证明了某种能力和经验的存在,另一方面表明了“外”

的生成性意义,指示出另一可能世界的存在,这一世界也许具有不可思议的特征(如果我们

把思理解为思辨的话)。这种解释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不可能圆满。实际上也许我们只能显示

而无法破译这种神秘。因为它的形成是由一种文化的全部发展史决定的,对于后者,我们最

好是多看一点,少想一点,就像除了多读多看,我们无法想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读懂唐诗一样。

--“犹太人有一个精彩的谚语: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注七】 实的本义是充于屋下

的货物和“以货物充于屋下”,【注八】因此实总是虚中之实,而虚中之实乃是实其虚,虚实

必须相互依托方能有所立。“知虚之实,后能大(太)虚”。(《经法·道原》)借助虚实观念,

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范畴,如阴阳、奇正、刚柔、显微、形神、动静、几微等等诸如此类的独

特观念。此处从略。 具体地说,最能体现虚实交融的特点的是气,而气论又是中国古代思

想家解释天下万有的基本理论。【注九】“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

(张载《正蒙·太和》)“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司马光《潜虚》)气流而为风,《庄子·齐

物论》:“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故有“气韵”、“气节”、“气度”、“风骨”、“风格”、“风流”

以及“风气”之说,皆表征一种境界;甚至还有更为玄奥的“运气”、“气数”之论。而气之

所以能如此,王船山说得最为地道:“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

人谓之无。神化者,气之聚散不测之妙,然而有迹可见;性命者,气之健顺有常之理,主持

神化而寓于神化之中,无迹可见。??盖阴阳者气之二体,动静者气之二几,体同而用异则

相感而动,动而成象则静,动静之几,聚散、出入、形不形之从来也。”(《张子正蒙注·太和

篇》) 气不仅具有自然意义,而且具有道德、审美意义;或者说,气的本体论意义不仅渗透

到对天下万物的理解之中,亦用于解释精神世界。因此古代思想家常常以气来理解、描摹境

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浩然之气”。此气至大至刚,充塞天地。养气以持志,持志

以壮勇;勇壮则心不动,心不动则良知致,故浩然之气充盈而万物皆备于我。孟子以天-气

-心(良知)为基本构架,营造天地新境界。可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

调歌头》)[!--empirenews.page--] 就境界而言,虚实不是两种东西,而是两种特性。这两

种特性指向境界中的“我”。就中国美学而言,在有我之境中,我是实,而物是实中之虚,因

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物由我造;在无我之境中,物是实,而我是

实中之虚,因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由境出。就人生境界而言,有有我之境,有

无我之境。在前者之中,有执我之境(贪、嗔、痴),有立我之境(安身立命),有献我之境

(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后者之中,有失我之境(浑浑噩噩),有忘我之境(物我两忘),有

化我之境(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在执我之境中,看似“我”最实最盛,实则最为

虚妄,这是一种虚实;在化我之境中,看似“我”最虚而不实,实则已[1][2][3]下一页 与宇宙之大心、天地之大德上下同流,而生命之流淌最为活泼,这又是一种虚实。在中国古

代思想家的理想之中,最高境界似乎是“即有即无之境”,这一境界只能在知行合一中才能实

现。相对而言,知是“务虚”,而行是“落实”。天地境界、化我之境只有付诸践履,落实为

生活中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才真正圆满。这恐怕是最高层次的虚实交融。就此而论,境界

是生活中的境界,它所超越的不是现世,而是现实;不是世界,而是自我。它所获得的不是

利益,而是充实;它所满足的不是欲望,而是无欲。 2. 有与无。就境界而言,有无不足以

解虚实,相反,必须借助虚实来理解有无。(1)如果把实理解为可以以感性把握的“有”,

即天下万物,那么它可以生灭,即或有与无,或存在或不存在;当把“有”理解为这样一种

实的时候,理论上必然要追问其生源和归宿。与此相对的一是“无”,二是“大有”。当“有”

与“无”相对的时候,指的是万物由生到灭、由灭到生的过程,即“有无相生”(通行本《老

子·二章》)。当“有”与“大有”相对的时候,后者是“有”之全体、总体,甚至进一步抽

象为本体--“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裴頠《崇有论》)。 (2)如果把实理解为绝对的

有,即本体性的大有,那么与之相对的是绝对的无,即“至无”(《崇有论》)。在这一意义上

的有无之辩大约有3类:I 《崇有论》认为至无无生,由之无法理解有,“自生而必体有”,

“济有者,皆有也。”是以崇有,以有为本。II郭象:“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然则生

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尔。”(《庄子·齐物论》注)这种独化论超越了本体论意义上的有无之

辩,倒有点斯宾诺莎“实体是自因”的意思。III 庄子在《齐物论》中指出,有无相生的论

辩必然导致无穷递推的循环论证,而无结果;同时又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消解了论辩本身的可

能性。 以上两种理解是本体论意义上的论辩,但其旨归却是试图达到某种境界。如崇有论

——“绝所非之盈谬,存大善之中节,收流遁于既过,反澄正于胸怀。”贵无论--“苟知性

命之固当,则虽死生穷达、千变万化,淡然自若,而和理在身矣。”(《庄子·德充符》注) 有

无问题在境界中不是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而是有名无名的问题,有是有名,无是无名,所

名者是“道”。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构型中,“道”应该是最根本的范畴,说得夸张一点,

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史的核心内容就是一条条对人如何明道、体道、立道和履道的思索之路。

但“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

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帛书《老子·道经·一章》)【注十】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最原始、最根本、整体的道(道体)不

可名,【注十一】道之有名可以看作是道体的分殊或显现,即道相,如道原、道理、道用、道

德、道术。【注十二】从虚实的角度来看,无名是虚,【注十三】有名是实,换言之,虚不可

名、不当名,实可名、当名。因此虚之名不是命名,而是隐喻;实之名是命名,其名当正。

但既然“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因而又相关联:道体虚不可名,故喻之以多方;道相实而可

名,故言之凿凿。而喻之多方者,非不实之词,亦不可穿凿;言之凿凿者,当知指可指月而

指非月,不可死煞言下。[!--empirenews.page--] 既然道不可名,因而也就超越名言的知

识,在前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上是不可说的(它不具有那样一种逻辑结构);但这并不意味着

道是不可把握的,它在境界中被把握,也并不意味着它是不可说的,问题是如何说。思想境

界就是明道、体道境界(人生境界还要包括立道和履道境界)。许多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向往的

最高境界是“与道为一”、“天人合一”;虽然道通为一,但“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

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因此,境界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自然不免

众说纷纭。不过问题首先是可说与不可说。 可说与不可说的问题可以聚焦于一个悖论:说

不可说的东西。在中国哲学中,它表现为言意之辩。先秦对言意之辩的思考展现为两条思路:

(1)言-意,其代表人物是孔孟和老庄;(2)言-象-意,出自《周易·系辞》。这两种思

路意味着两种基本的解决方式,在此将不予详述,而仅就解决方式本身进行一点说明。 可

说与不可说的特征预设了名言之域与超名言之域的存在和对立。作出这一划分的并不是语言,

也不是心物之间的区分,而是出于某种境界。境界有虚实,有无名有名,故有超名言之域与

名言之域。境界有高下、精粗、深浅之分,故可说与不可说的程度有所不同。如孔子所谓生

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论语·季氏》),上智、下愚(《阳货》),上中下

三类人(《雍也》),从十五到七十岁境界的跃升(《为政》);庄子所谓天地人三籁、天地人三

乐,刘向所谓目悦、耳悦、心悦(《说苑·修文》),张怀灌论书之神、妙、能三品(《法书要

录》卷七《张怀灌书断》下),不胜枚举。而庄子之齐物论尤能说明之:“以道观之,物无贵

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

(《秋水》)这种说法我们今天叫视角、角度,但事实上只有达到某种境界,才能转换各种视

角,否则只能是人云亦云,如道副以“不执文字、不离文字”为道用,达摩祖师仅许其得皮,

慧可无言说,礼拜后依位而立,达摩乃许其得髓。(《传灯录》卷三) 但事实上,没有什么

不可说的东西,所谓“胡说”只是它有悖于事实或逻辑而已。对西方哲学中的经验主义和逻

辑实证主义而言,(事实)经验和逻辑是其两大支柱,有悖于此的皆是胡说(nonsense)。从

而问题是,是否存在不合逻辑的思想和理解,使语言不合逻辑,又具有意义?这一点我将在

下面说明。 3、动与静。“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

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

于有。恒训有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这里的问题是圣人如何体无、训有所不足则如

何传达。“体无”是与无同体,是对无的体验,这种神秘体验,它使我们联想到《老子》中所

说的“致虚极,守静笃”、“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荀子所说

的“虚一而静”,【注十四】韩非子所说的“虚以静后”,【注十五】周敦颐之“主静”,【注十

六】二程之“主敬”,【注十七】陆象山之“易简工夫”,王阳明之“循理之谓静”,【注十八】

佛家之禅定、涅槃,等等,都完全不同于西方哲学中的论辩方式。虽然儒家的“静”未必是

无,但如果我们以虚解无,理解为澄明无蔽而道理显现的心境,我们便可以看到其中的相通

之处。一言以蔽之,是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从而“明心见性(理/道)”的体验。这

种体验之所以神秘,乃是它需要一定的修养工夫,这种工夫对红尘浪里的大多数人来说是可

望不可即的。[!--empirenews.page--] 如果是体道是主静,那么履道则是主动。主动是在

世上磨炼,在生活中明道。如禅宗所言:砍柴挑水,无非妙道。动静合一便是知行合一,便

是做人,“堂堂正正做个人”,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境界,达到最高的境界。因此

“大学之道”虽在“三纲领”,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逻辑问题。我们如今所理解的逻辑基本上是形式逻辑和语法,二者对我们

的语言性思维具有强制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存在超名言之域的思想或体验,那么这

种强制性在其中自然就消失了;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有此体验的人上一页[1][2][3]下一页 在任何时候都不讲逻辑。当其体道之时,语言也许是在此境界之外的;当其言道之时,虽然

所言有必要遵循语法,但后者不足以规范道,相反,其所言是由道或对道的体证决定的,或

者说是“言外之意”或“弦外之音”。从这一点出发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庄子的“三言”

(“重言、寓言、卮言”)。早期维特根斯坦强硬地坚持思想/语言的逻辑结构与世界的逻辑结

构的同一性,而后期则放弃了这一独断的观点,这似乎更有利于维护那个“应当保持沉默”

的世界。 不可说的另外一种意义事关境界的可传达性问题。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

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眼法藏,涅般妙心,实相无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诸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

禅门公案。众人不言,却与这不二法门无缘;迦叶心领神会,自然生出微笑,这才是重要的。

境界是纯粹私人的,却并非不可传达,只是不同于知识的可传达性。一个人的境界在生活中

必定会自然而然地显露,一个“知行合一”的人必然是“言行一致”的;听其言而观其行,

境界相若者大致可以体会到他的境界如何。 二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如果我们试用谓

词的方式以表达真理,则我们的心思便不禁感觉到这些名言无法穷尽对象的意义。从这种观

点出发,东方的哲人每每称神为多名或无尽名的,是完全正确的。凡是有限的名言,决不能

令心灵满足。于是那东方的哲人不得不尽量搜集更多的名言。”【注十九】他的意思是,知性

本身是有限的,也只能认识有限事物的性质,而真理,以及上帝、自然、精神等内容丰富的

观念,本身都属于理性的理念,属于具体共相的思维范围的对象。而共相是实体,共相之所

以能具体,乃是因为实体即主体,而主体是辩证发展的。绝对的主体可以视为精神,世界历

史是绝对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它自己言说自己“无极而太极”的过程(而且可以用德

语);由于人也是精神性存在,因此人终究可以以纯概念的方式言说绝对精神。 在我看来,

黑格尔是西方哲学中知识主义传统的代言人,而且他的学说构成了理性主义和知识主义的巅

峰。我在这里试图指出,所谓知识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实体概念;境界与实体的区别是中西哲

学的一个重大的差异。 所谓知识主义是指这样一种传统,它把世界、人、精神以及诸如此

类的存在者作为知识的对象,以理性论辩的方式进行探究。从思想成果来说,它以知识为中

心,包含了对知识之基础与发生的思考;从思想方式来说,它以理性为原则,涵盖了对理性

的历史考量。源于古希腊哲学的知识传统对纯粹知识的兴趣要高于实用知识,纯粹知识的基

本要求是真——或者是笛卡尔所谓的清楚明白,或者是斯宾诺莎所强调的恰当(adequate),

或者是康德所惨淡经营的“普遍必然”。[!--empirenews.page--]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

正如亚理士多德所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注二十】每个民族都求知,但很少有像古希腊人那样把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与热忱的思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结合的果实便是知识——可以是通过“认识你自己”而获得的伦理学知识(“德性即知识”),也可以是通过理性思辨而获得的关于不可感世界或实体的形而上学知识,当然也可以是通过对可感事物的经验刻划而获得的事实的知识。对于这样一种类型的知识来说,它要求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概念(范畴)体系、论辩规则和认识方式。换言之,范畴论、逻辑学、认识论是这种知识体系中必备的、基础性的要素。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