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证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1-25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公正的完善与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政治公正的完善与发展

【摘 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完善与发展我国政治公正的对策主要是:权力公正是政治公正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公正的核心,民主程度的提高又是政治公正的集中体现;用现代化人权发展理念完善政治公正的价值取向是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是政治公正的保障,贯穿政治公正的始终,只有走法治的道路,才能实现权利平等和真正的民主。

【关键词】权力公正 人权发展理念 民主政治 政治公正

政治公正,是指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利益与愿望的实现考察政治公正问题主要是就权利和权力两大问题而展开。在本质上,它是以权力分配和利益界定的合理性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国家行为。

我国的国家政治权力运行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通过选举的形式自下而上地建立国家机构和权力体系,即人民通过各级选举的形式将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力让渡给国家机关,从而产生国家权力体系,在这个阶段,政治权力体现在公民的政治参与之中;第二个阶段是国家政治权力自上而下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具体的实施与执行,这个阶段的政治权力体现在国家权力的授予与行使之中。

所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政治公正主要是体现在国家政治权力、政治参与、人权发展 法制建设四个方面的提升。

1.权力公正是政治公正的根本原则

篇二:公务员考试简答题答案4

简答题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分,共44分)

1、答:(1)代表不同利益的各类协会和社会团体,包括全国性、综合性协会。如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以及行业协会、商会等。这是由有关经济单位、企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自主性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维护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代表组织成员与政府部门沟通,对组织成员进行服务和协调等。

(2)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鉴定机构、各类咨询机构等企业服务组织,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3)经纪行、技术交易站、产权交易中介服务机构、人才交流中心等市场中介组织,为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提供便利。

(4)仲裁机构、市场公正交易委员会、公证机构、消费者协会等市场监督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评价和审查企业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保证市场公正交易和公平竞争,并调解市场纠纷等。

2、答:(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只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金银则是自然界的产物,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已存在,货币消亡之后,金银仍然存在。 (2)货币天然是金银。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易于分割、耐磨损、抗腐蚀等优点,这说明金银的自然属性最适合充当货币商品,因此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上的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进步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所提出的先进思想与政治主张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他们能够成为实现某种历史任务的发起者;②进步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往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活动的有力领导者和组织者;③某些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对历史发展也会起某种推动作用;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人类科学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与政治家一起共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4、答: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它是伟大的认识工具,学习它能提

高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四

化建设的发展。②学习它能帮助我们端正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理论体系,学习它能帮助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世

界观,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增

强反腐败的能力。(结合本人实际工作加以说明)。

5、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显著(或基本)特征: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自己的哲学

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二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理论

又是为实践服务的。这两个显著特征是紧密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否定任何一个特征都会陷

入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国家。

(2)中国的人口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人口基数大。

(3)中国的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均不到世

界平均水平的1/3,加之自然灾害频繁。

(4)中国的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多方面成就,但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然在继续,并且在向农村蔓延。

(5)基于以上基本国情,我国政府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迈向21世纪的重要指导方针。

(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7)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7、生物体要维持种族的延续,就必须把它们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递给下一代,也就是说要把DNA分子稳定地传给后代。父母亲把DNA先复制一份,然后再以某种方式一起传给子女。DNA分子复制时,亲代DNA的两条链分别作为模板,通过碱基配对合成两条新生的DNA链,形成两个双链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都含有一半亲代的DNA链,这两个各含一新一旧的双链DNA就被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去,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DNA分子的复制是生物体繁衍的必经过程,而半保留复制的形式则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这就是我们常

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本质所在。

8、答: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趋势:(1)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

越来越多;(2)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

(3)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4)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5)科学的数学化。应当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的知识领域更加宽阔、更加深入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反映。

9、答:(1)职能目标原则:以国家行政职能为设置的依据。

(2)整体效能原则:①功能齐全;②结构合理;③运转协调;④灵活高效。

(3)分权管理的原则。

(4)依法设置的原则。

(5)精简原则。

(6)责任和权力一致原则。

10、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含义(参见基本概念)。

篇三: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公平正义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本文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马克思哲学角度,结合国内不容乐观的现状和问题,阐述了公平正义在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迫切性,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途径。只有将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刻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妥善协调好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内在的关系,正确处理阻碍公平正义的不和谐因素,解决好贫富差距过大,地区间的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关系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维系社会的安定团结,更好地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之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公平正义;和谐社会;构建;十八大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宏远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因此,结合理论和实践,深入探讨公平正义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地位、内涵与实现途径意义重大。

一、如何解读和谐社会下的公平正义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

马克思认为,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追求的重要目标。“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而这样的制度是正义所要求的。”[2]在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和顽强生命力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建立了不可超越的刚性政治底线,即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必须遵循的社会主义原则, 这也从本质上防止两极分化和再次阶级分化现象的出现。“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的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种可能性现在是第一次出现了,但是它确实是出现了。”[3]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所主张的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观:保证“一切社会成员”越来越富足和充裕的生活,保证全体成员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充分发展,结束一部分人的权利被另一部分人剥夺的压迫状况,消除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状况上的极大不平等,保证社会全体成员在生产生

活中享有平等权利。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到马克思所说的平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具有的、被社会保证的平等权利,社会解放是通过每个社会成员解放体现出来,社会成员得不到解放,社会解放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的这种公平正义观产生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认识,成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在。不管是效率和公平,还是发展、改革和稳定,都只有在维护这一底线的基础上,不发生动摇,才能实现其重要意义。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是坚持社会主义路线的价值重要体现。

(二)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基本特征与根本要求。我国当前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公平正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重要性也愈益凸显。在十八大报告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翻阅报告全文,共有以下十一处在强调坚持维护社会公平

[5]正义问题,可见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基本价值与基本特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首先,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公平正义所拥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整套的合理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这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提供的基本准则,是社会各阶层所要必须遵守的,在相关的政策和目标的制定上面对的是全社会各个阶层。胡锦涛同志论述过社会公正的重要性:“维护和实现社会和正义,涉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在全社会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正,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社会不和谐现象,增加政府的公信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数,来实现我们党和执政的根本目的。

其次,公平正义的实施离不开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社会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加强了公平正义理念的深化。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是在自由平等社会合作等理论依据的基础之上,强调每个人所对应的位置的公平性。缺少了公平正义,那么社会政策的制定则会失去理论依据。但同时也应看到,公平正义是制度安排的一种价值取向和基本规则,需要社会这个整体作为

依托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政策开始逐步完善,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平正义理念与和谐社会逐渐适应,同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同步,公平正义理念的逐渐深化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日益趋向体系化和完整化。

二、和谐社会下重建公平正义的必要性

(一)现阶段不容乐观的现状

1.贫富差距过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公平与收入渠道的差异造成了收入差距过大。随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入人心,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首先,基尼系数居高不下。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贫富收入差距是各种收入差距的综合反映,也是衡量社会公正、公平的重要尺度。目前,国际上一般把基尼系数作为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通常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将超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社会也将容易出现动荡不安。据联合国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突破0.52,2011 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将突破0.55,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中国百万美元富翁家庭达111万户,居世界第三,超过1亿美元的家庭达393户,居世界第八。但按世界银行日均收入1.25 美元的标准,中国贫困人口依然有1亿多。而且,通胀越严重、房价越高,基尼系数就越高,中国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突出。其次,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这种情况,在我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城乡的收入水平差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比较靠前。最后,区域之间差距的加大,从东部的发展来看,较之中部和西部处于远远领先的位置,从不同的城市来看,上海的收入最高,据相关数据推算,较之最低的贵州,相差5倍左右。

可以说,我国居民贫富差距已经迈入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行列。在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主要国家当中,中国的贫富差距属于中上的水准。在现阶段,富裕群体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发展迅速,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出现这种现象存在某些的合理成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造成这种情况已经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

2.社会群体权利保障弱势化

对于社会成员来说,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导致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使社会成员无法正常享受各种权利。

第一,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享受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包括基本生存权,平等就业权,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对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6]

权利的保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在收入分配较低的地区,从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对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障,以及就业率指标都处在一个平均值之下。在城镇失业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严重问题。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群体在弱势化的同时还存在边缘化迹象,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其具体表现为:工人、农民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参与程度不高,无法实现其话语权。第三,从国家的社会公共投入来看,再次分配的过程存在不合理的成分,使得公民不能更好地享受国家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弱化了社会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策与体制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能仅仅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最低生活标准,也要满足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更高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速度还远远不够, 这就造成人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的不平等。在我国,社会保障存在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涵盖面比较狭窄。城镇与农村所享受到的社会保障存在差别。二是标准不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情况逐步改善,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

2.分配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

分配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更加注重效率分配,从而出现了分配的不公平现象。近年来主要表现在“农民工”工资的增长缓慢甚至仍旧存在拖欠的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不注重初次分配领域当中的公正问题,那么便会人为的扩大贫富的差距,造成大量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同样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公平,并且倡导二次分配,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下人民的必然要求

(一)公平正义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认为公平正义是特定阶级的解放诉求。因此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证

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必定是与消灭阶级和私有制、与超越资本主义和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联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全体人民的公平正义意识,使公平正义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做到内化,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去追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谐社会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必须是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水平的提高。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应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在公平正义的指导下,才能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政策,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内在要求,才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同等的发展权

利, 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核心内容。

(二)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

公平正义的现实意义在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在进行了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改革之后,由于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程度的限制,我们曾经一度在民生的问题上,忽视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协调,,造成了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分化。社会弱势群体并未充分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社会成果,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控制, 势必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只有真正实现了公平正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在分配体制上实现分配合理,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做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协调好效率与公平问题,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实现先富带动后富,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提高最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 扩大中等收入者群体, 对落后地区和困难群众,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使全体人民都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这才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优越性。

四、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途径

1.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和价值追求。公平正义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根源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它的内涵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按照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要求所有经济行为通过平等交换来实现,因而公平正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于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紧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有明确的论述:“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7] 我国社会主义从总体上消灭了剥削阶级,有效地实现了人们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为全社会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创造了良好的制度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纵深发展,整个社会急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也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只有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氛围,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社会的整合能力,最终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2. 着力推进科学发展,打牢实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物质基础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