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哲学课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05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西方哲学课论文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的神学思想及其比较

一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奥古斯丁是中世纪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特,曾加入摩尼教,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后来,他成功运用柏拉图哲学,讨论各种神学和哲学问题,阐述基督教的世界观,把教父们的思想推向顶峰,为教会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他所论证的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在中世纪被教会奉为“真理的台柱”,奥古斯丁本人也被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圣者”等等。奥古斯丁一生著述甚多,《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是他的代表作。

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与理解。在哲学与神学、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他大胆地肯定哲学、系统地利用哲学,为基督教义作论证。他以上帝为核心、信仰为前提、圣经为根据,力求从哲学上阐述各种问题。他宣称真正的哲学只能和真正的宗教在一起,只有真正的宗教才是真正的哲学。

对于上帝的存在和行为,人们应以信仰为满足。奥古斯丁宣称信仰是绝对可靠的,信仰是十分自然和必要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如果你不理解,信仰会使你理解。”奥古斯丁把信仰说成是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信仰是理解的途径,理性之所以需要是为了论证信仰,他提出的“信仰为了理解”的原则后来成为教父哲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2)上帝和三位一体。他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圣灵,而上帝的实体存在于这三个“位”中,但在每一个“位”中,上帝都是完整的存在。人就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对人的思索将有助于领会“三位一体”。但他又认为:“即使有人在其中捉摸到一些,能表达出来,也决不可自以为捉摸到超越一切的不变本体”。总之,上帝只能信仰,不能认识。

(3)上帝创世说。在他看来,上帝是一个有意志、智慧和感情的人格化的神,是不变的、永恒的、全善全能的。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的“创世纪”出发,强调上帝是从虚无中把世界创造出来的。他不同意柏拉图所说的,上帝只是运用已经存在的质料去创造世界的看法,认为那是对上帝自由行为的一种限制。此外,他认为灵魂是上帝创造的,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灵魂又是某种具有理性的实体,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统治肉体,灵魂是不朽的。

(4)原罪论和恩典论。他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上帝是至善。亚当受到撒旦的诱惑犯了罪,这就使亚当的子孙通过遗传获得了“原罪”。这就是说,人的罪恶就是背离至善,背离上帝。奥古斯丁强调,由于人生来就有一个犯罪的意志,所以人要赎罪得救就不能靠自己,而要指靠上帝的恩惠。因此,人们要想脱离罪恶与苦难,唯有信仰上帝,热爱上帝,追随上帝,等待上帝给予恩赐。

(5)历史神学。他认为从上帝创世开始,就形成了两大敌对阵营。爱上帝、服从上帝的一方构成“上帝之城”,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爱自己、对抗上帝的一方构成“人间之城”,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两者的斗争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奥古斯丁把人类历史看作是直线的、按照神的意志和救世计划发展进步的过程,认为“上帝之城”必胜,“人间之城”必败。而现实教会并不是“上帝之城”,而是“上帝之城”的摹本。它遵照上帝的意志,把上帝的选民聚集起来,为“上帝之城”做准备。

二 托马斯的神学思想

托马斯是中世纪对基督教神学作出重大贡献的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洛卡塞城堡。他适应时代需要,抛弃了奥古斯丁一直沿用的柏拉图哲学理论,改用当时

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把经院哲学推向了一个全盛时期,维护了基督教神学在中世纪的统治地位。一生著作很多,最重要的代表作为《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

托马斯的神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仰高于理性的二重真理说。

在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的关系问题上,托马斯在本质上同以往的实在论者是一样的,认为理性不能同信仰的真理发生矛盾,理性必须服从于信仰。但在形式上,托马斯没有简单地否定理性、感性和世俗的生活等,而是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巧妙地论证了信仰高于理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的自然理性可以是真理,但往往出错,只能认识较低级的事物。关于上帝的更高级的真理,只能来自启示,靠信仰。理性虽有自身的领域,但它从属于信仰。在“理性真理”与“启示真理”的关系上,托马斯持一种信仰高于理性的“双重真理”说。他认为,哲学的对象是“理性真理”,神学的对象是“启示真理”,它们的最终实体和源泉都是同一的上帝,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可能有原则上的矛盾和冲突。启示不仅同理性不矛盾,而且使理性更加完善。当然,理性也会有助于信仰。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证明那些能被证明的天启真理,而不去证明那些不能被证明的天启真理,但却一定要去反驳那些对不能证明的天启真理提出的异议。

(2)上帝存在的论证。他不赞成基督教神父对上帝存在的盲目信仰,也不满足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他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上帝的存在作了全面的证明。托马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着“运动”、“因果关系”、“偶然事物”、“不完善的事物”以及“宇宙秩序的和谐结构”,推论出必有一位“第一推动者”、“第一原因”、“必然的实体”、“绝对完善的存在”以及“无限完善的创造者”,而这就是上帝。

(3)上帝创世论。在上帝创造世界的问题上,托马斯继承了奥古斯丁和安瑟伦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上帝从无中创造出来的。同时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学说,托马斯提出上帝创造世界是按照等级阶梯来安排的。这种阶梯的最低层是大地和由水土火气四种元素构成的一切物体,往上依次是植物、动物和人,人是居于“世界”和“天界”即尘世和天国之间的。人之上还有天使,而天使也分为三个等级,居于最高天使之上的则是上帝。此外,托马斯还论证了灵魂不灭的宗教教条。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上帝创造的实体形式,纯粹精神。灵魂在人出生时就与肉体相结合,是推动和决定肉体的内在生命原则。但是,灵魂是无物质的纯形式,是不能死亡的,肉体解体之后,它仍然存在。

(4)上帝和三位一体。托马斯主张上帝是完美又完整的,三位一体的存在并不与现实世界分割,相反的,三位一体的存在便是用于传递上帝的启示以及美德给人类。而这种传递则是透过化身而成的耶稣基督以及透过内心的圣灵(三位一体本身的精髓),并且由那些有被上帝救赎经验的人所进行。

三 奥古斯丁与托马斯神学思想之比较

首先,在哲学与神学、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作为神学家,两人都认为哲学应该服务于神学,神学高于哲学,信仰高于理性。神学可凭借哲学,将其发挥得更清楚,哲学是神学的奴仆。而理性虽有自身的领域,但它从属于信仰。

但是,托马斯又进一步提出了信仰高于理性的二重真理说。认为神学的原理是凭启示,直接由神而来,不须凭借其他科学。神学的确实性来自神的光照,不会犯错误,而其他科学的确实性来自人的理性,可能犯错误。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奥古斯丁认为,信仰高于理性,所以说,在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体系中,不仅信仰高于一切,而且理性要依赖于信仰才能存在。奥古斯丁引用古代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的哲学论证理性与信仰的关系,把理性引入了他的神学思想体系中,把信仰与理性结合了起来。托马斯认为,在自然神学范围内,

自然神学问题可以通过理性给以论证,而启示神学问题则只能是信仰,在他看来,理性与信仰是和谐一致的,也就是说,人的理性可以通过受造物认识上帝,信仰只能通过上帝的启示去认识上帝。

其次,在如何认识理解上帝方面,奥古斯丁阐述了启示神学,即上帝将他的恩典、慈爱和公义显现给我们,赐给我们、披戴给我们,以此我们才能理解神。托马斯则不同,在他的庞大著作《神学大全》中阐述了自然神学思想。即是在自然现象和创造现象中寻求神的启示的,重视人的思辨之神学。可以说是一种想通过理性的追求和善行的努力达到神面前的神学构造。要运用理性以理解有关上帝的真相,并且透过真相获得最终的救赎。

再次,在上帝存在的证明方面,奥古斯丁吸收借鉴柏拉图的思想,指出通过信仰可以认识上帝的存在。他认为只要人们信仰即可,无需证明上帝存在。而托马斯则从知识与信仰的区分出发,一方面认为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是不能凭借人类的自然的理性能力可以认识的,它只能是信仰的真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上帝的存在对于人类理智来说并不是直接自明的,因而需要加以证明。他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上帝的存在作了全面的证明。在五点论证中有些内容也吸收了柏拉图和奥古斯丁的哲学成份。

最后,在上帝创世论、三位一体和灵魂不灭等方面,托马斯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奥古斯丁的相关学说,吸收亚里士多德和其他非基督教思想,重建基督教哲学理论。可以说,如果不理解奥古斯丁的思想,就难以理解托马斯如何在奥古斯丁体系中融合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从而达到十三世纪经院哲学的顶峰。

篇二:公选课《中国哲学》论文心得

读《道德经》后感

林学111 110114111 高杰

读罢此书后,久久未敢提笔,胸中如波涛万千,感慨系之已。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道家精深广博,汇纳百川之体态,包揽宇宙之大德。道家之道,为无为之道,清净而无为,淡然而洒脱。天地万物之理皆出于一个“道”字,妙不可言矣。真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

道家教人看淡名利,养君子之气节,行无为之大道。凡事需功成身退,不可贪恋功绩,言传身教需身体力行。主张“行不言之教”。正如现代所提倡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既能置身事外,又能置身其中。飘然洒脱,清静无为。

道家主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并非无事可为,而是要靠万民的自为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此思想于汉初影响甚大,黄老之说为当时之正统。然此等愿景想象于实际距离甚远,正如我辈所倡导之“大同社会”,远在天涯。以民自治,必分利而不均,不均则斗,斗则亡。人只要私心尚存,此等愿景便如泡沫,难以为真也。

道家所谓天地于万物,圣人于人民,皆视之如草狗,仁爱之心不存。天地既生万物,但仁爱之心弗存,看似无情;实则此乃自然精神之随性表现,于保全万物之本性甚益。圣人视民如草芥,看似博爱之心弗存,实则随任万物之形态,任其自生自灭,进化更迭,因阴阳之大顺,循万物生存之明理。无为之性,无为之大德。

道家教人思想广博,不存私心,不为私利。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圣人无私,则超脱万物之俗欲,无欲无求,故能避其害。吾等世人果真能够超脱俗欲之人甚少,然可以清净慎重。于他人之私不可取,他人之利不可图,则无愧于天地良心,立德方能心安,于混沌之世界,做一个超脱俗世之俗人,亦不快哉!

上善如水,达人之命。圣人品行如水,顺则流,逆则退。滋养万物,然不与万物争锋,默默无闻,然心系天下。方今天下之势,贪功者多,居功自傲者比比皆是。然心胸不够旷达,故视野不够宽广,不能够从狭隘视野之中脱然而出,所以成事艰难。

今日写罢此文,心中波涛未止。为人处世如能与道家所提倡相符合,也是人生一大幸事。然“少不读老庄”,毕竟老庄已看透生死惨淡,于青年人无益。少年当奋发图强,励志饱满,戒除浮躁之心态,然充盈昂扬之神貌。儒道结合,方是大道。

篇三: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课程结业论文

中国哲学概论老子哲学课程结业论文

主题: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摘要:

老子的辩证法,不是简单地猜测和比喻,而是进入理性的说明论证:第一、老子肯定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遍普存在着对立的,存在着一个肯定,必然存在着一个否定。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他首先揭示了对立存在普遍性,从而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第二,进而提出世界万事万物是动的,是运动变化的。动因是事物内部存在对立面,对立面的作用促进了事物的运动,“反者道之动”,准确地说明了相反两个方面的斗争或相反的两种作用,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根据。第三,矛盾的两个方面并非绝对对立。老子进而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依存性,渗透性、同一性,提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论思想,“万物负阴而抱阳”肯定事物的内在矛盾。第四,老子提出反是事物变化的遍普规律,而柔弱是运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对长久的关键。反是不可避免的,但柔弱是可以延缓反的到来。

关键词:

老子哲学 朴素辩证法 对立 矛盾 规律

正文:

第一部分:概述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于前571年。老子即老聃,生卒年不可详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

王6年0,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20年)。史载,曾任周王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朝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始祖。

1.1老(本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草范文网:中外哲学课论文)子学说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农民小私有者,自从公社解体后是一直存在的人数众多的阶层。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逃亡的奴隶,被大国吞并的小国的降为皂隶的贵族,都有成为自由农民的可能,农民小私有者阶层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有扩大的趋势。老子书中小国寡民反对剥削农民平均主义等思想都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他们没有政治特权,受剥削,有反抗压迫的要求,但又不是一无所有,并非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以其革命性不彻底、不坚决,只要统治者对其不太苛刻,能保持其现有的经济地位就知足常乐了,老子的哲学正是反映了当时这个阶层的要求和愿望。

老子是周王朝的史官,通晓天文星象历史文化知识,知道冬至夏至的周期,知道岁星约十二年一循环的规律能准确推算朔日认为天道并非高远莫测,在其著作中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和辩证法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老子还吸收了很多农业医学方面的经验如“治人事莫若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专气致柔”等。

史官出身的老子具有当时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他看透了奴隶制的腐朽和给农民小私有者带来的灾难,他反对奴隶制的典章制度、礼乐文

化,也攻击这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上帝、鬼神宗教迷信思想。老子无神论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产生是当时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经验的总结。反映农民小私有者的利益的老子地打击旧势力反对奴隶主阶级旧思想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

1.2老子学说概述

老子的学说见诸《道德经》即《老子》一书里。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道”看作世界万物的本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第一性的,天下万物都是“道”派生出来的。道是什么?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就是无形、无象、无体的“恍惚”,也就是“无”。所以他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把这种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对我国的文化思想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儒家学派能够与道家学派齐名。由他撰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意义深邃博大,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主张、社会理想、军事谋略等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老子学说的精华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他还进一

步提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的观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物壮则老”等。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也有很大局限性。一是他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任何条件,二是把对立面转化看成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结果使他的辩证法思想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这是他的天道无为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反映。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道经常是无为的,但没有哪一件事不是它干出来的。他主张统治者要“无为”,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同时也使“民无知、无欲、无为”, 这样才能使天下安定,政权巩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他反对儒家的“仁义”,同时也反对采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认为“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警告统治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大家都过着简单的原始生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企图把历史拉回倒退的想法。

1.3对《老子》一书的认识

《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第二部分:老子中的辩证法思想内容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其中的辨证法思想,更是《道德经》中的精髓,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系列颇为独特的观点,诸如对立转化、柔弱胜刚强、大成若缺等。这些观点都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2.1关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思想

关于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的“道”所具有的功能方面。“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认为事物的产生、运动和变化,都是“道”作用的结果。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 下文凡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