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与哲学的论文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6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从数学史浅谈科学技术理念问题

摘要:本文从哲学、科学、数学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

以及几位伟大数学家的范例,阐述和分析了科学技术中数学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举例说明了科学数学与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同时讨论了工程技术人材应该的树立正确的科学理念。接着讨论了工程技术人员应该秉持的科学哲学理念。最后讨论了高科技技术人员的道德伦理问题。

关键字:哲学、科学、科学理念、道德伦理

18世纪,康德提出: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的见解:“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特定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 科学和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用于构筑关于世界的模型;而科学哲学建构关于科学的模型。科学一词拉丁文Scientia表示知识或学问。科学是以世界的各种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问题为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科学提供关于世界的不同领域或不同方面的“特殊规律”,哲学则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因此,哲学理论思维较之科学理论思维来说在对世界的把握上就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最高的解释性。在此意义上,哲学是科学之帅。由于人类理论思维形成的过程首先是逻辑思维的形成过程,而古希腊时代的三位伟大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殚精竭虑地思考和追究过思维的逻辑问题,他们对概念和思维规则的探索和认识,使人类理论思维的能力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意义上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因此,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哲学世界观的指导和哲学思维特性的影响。当然,科技工作者并非学了哲学才会思维,但学好了哲学,通晓思维的形式和规律之后,有助于他更正确地思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下面我们将首先从数学史上的伟人着手,分析科学哲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探索需要灵感,灵感来源于长期的思维碰撞摩擦 “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

——高斯 高斯是一对贫穷夫妇的唯一的儿子。母亲是一个贫穷石匠的女儿,虽然十分聪明,但却没有接受过教育。他的父亲曾做过园丁,商人和一个小保险公司的评估师。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

14岁时,布伦兹维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召见了高斯。这位朴实、聪明但家境贫寒的孩子赢得了公爵的同情,公爵慷慨地提出愿意作高斯的资助人,让他继续学习。

1796年高斯年仅19岁, 就用一晚时间就解决了自欧几里德以来悬而未决的一个难题,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同年,发表并证明了二次互反律。这是他的得意杰作,称之为“黄金律”。

1801天文界正在为火星和木星间庞大的间隙烦恼不已,认为火星和木星间应该还有行星未被发现。当年元旦,一位意大利天文学家在西西里岛观察到在白羊座(Aries)附近有光度八等的星移动,这颗如今被称作谷神星(Ceres)的小行星在天空出现了41天,它便隐身到太阳后面去了。因此无法知道它的轨道,也无法判定它是行星或彗星。但高斯利用天文学家提供的观测数据资料,自己独创了只要三次观察,就可以预测行星位置的方法,极准确地预测了谷神星的位置。这个方法--虽然他当时没有公布--就是如今在系统辨识与滤波等工程应用中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法”。

他在《天体运动理论》(1809)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谷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考虑到其他行星对谷神星轨道的摄动,高斯改进了他的计算。 这时他的声名远播,荣誉滚滚而来。自那以后,行星、大行星(海王星)接二连三地被发现了。1807年他成为格丁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和新天文台台长,直到逝世。

高斯的信仰是基于寻求真理的。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他相信“精神个性上的不朽,像是个人在死后的持久性,还有最后命令的东西,以及永恒的、正义的、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上帝。”高斯也坚持宗教的宽容,他相信打扰其他正处在他们自己和平信念中的人是不对的。

高斯不仅对纯粹数学、应用数学作出了意义深远的贡献,而且对20世纪的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电磁学的实际应用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爱因斯坦曾评论说:“高斯对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所作的贡献(指曲面论),其重要性是超越一切,无与伦比的。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人们一直把高斯的成功归功于他的“天才”,他自己却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真理,他们会作出同样的发现。”高斯的神童故事虽然有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神童。即使是身为神童的高斯,其勤奋也是出名的。可以说凡有大成就的数学家必有大勤奋。科学探索需要灵感,而灵感并非无中生有,它来源于长期的思维碰撞摩擦。

“哲学是科学的皇后,数学是自然哲学的皇后。”——高斯

二、科学哲学需要严格的逻辑体系

科学或科学的指具有严格、精确或客观等特性的过程或信念。古代科学一词适用于任何具有严格和精确性特征的信念体系因此又称为自然哲学。

系统性是科学知识的一般特性,即科学以系统理解的方式来追求真理性知识,在描述解释世界,表达上,扩展知识,提出预言等方面都有系统性;科学尽力消除概念与命题中的不一致性,保持强的逻辑一致性,科学语言具有高度精确性与专门性,科学追求解释的普遍性,由此导致科学表达的抽象性。[2]

伴随着人们科学理论与实践认识的提高,十七世纪几乎在同一时期,微积分这一锐利无比的数学工具为牛顿、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发现。这一工具一问世,就显示出它的非凡威力。许许多多疑难问题运用这一工具后变得易如反掌。但是不管是牛顿,还是莱布尼兹所创立的微积分理论都是不严格的,理论并非像今天这样完备。两人的理论都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但他们对作为基本概念的无穷小量的理解与运用却是混乱的。微积分学产生伊始,迎来的并非全是掌声,在当时它还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攻击和指责,原因在于当时的微积分主要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而无穷小后来证明是包含逻辑矛盾的。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第二次数学危机就源于微积分工具的使用,当时由于微积分理论的无穷概念不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悖论。因而,微积分从诞生时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攻击。其中攻击最猛烈的是英国大主教贝克莱。作为其中一个很知名的悖论,就是公元前5世纪,芝诺发表的阿基里斯悖论:他提出让乌龟在阿基里斯前面1000米处开始,并且假定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比赛开始后,若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设所用的时间为t,此时乌龟便领先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当阿基里斯跑完下一个10米时,他所用的时间为t/100,乌龟仍然前于他1米…… 芝诺认为,阿基里斯能够继续逼近乌龟,但决不可能追上它。

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就是柯西。

柯西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在微积分中引进了清晰和严格的表述与证明方法。正如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所说:“严密性的统治地位基本上由柯西重新建立起来的。”在这方面他写下了三部专著:《分析教程》(1821年)、《无穷小计算教程》(1823年)、《微分计算教程》(1826一1828年)。他的这些著作,摆脱了微积分单纯的对几何、运动的直观理解和物理解释,引入了严格的分析上的叙述和论证,从而形成了微积分的现代体系。在数学分析中,可以说柯西比任何人的贡献都大,微积分的现代概念就是何西建立起来的。

使分析基础严密化的工作由法国著名数学家柯西迈出了第一大步。柯西于1821年开始出版了几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与论文。其中给出了分析学一系列基本概念的严格定义。如他开始用不等式来刻画极限,使无穷的运算化为一系列不等式的推导。这就是所谓极限概念的“算术化”。后来,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

斯给出更为完善的我们目前所使用的“ε-δ ”方法。另外,在柯西的努力下,连续、导数、微分、积分、无穷级数的和等概念也建立在了较坚实的基础上。柯西的极限理论结束了数学中暂时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带来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彻底解决。柯西也因此被称为“数学英雄”。

根据柯西的无穷级数理论,就可以解释芝诺悖论。通俗一点讲,我们都知道一条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但这个“无数个点”并不能说我们画出了一条无限延长的线。也就是说就是芝诺偷换了概念,无穷级数不一定不收敛。

(1+0.1+0.01+??)t其实是一个有限的时间,但他认为这个时间是无限大的,只要时间超过(1+0.1+0.01+??)t 阿基里斯就追上了乌龟。人们认为数列1+0.1+0.01+…………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这只不过是一个错觉。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阿基里斯能够追上乌龟的时间为 t(1+0.1+0.01+…………)= t

(1+1/9)=10t/9。芝诺所说的阿基里斯不可能追上乌龟,就隐藏着时间必须小于10t/9这样一个条件。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对时间是没有限制的,时间很容易突破10t/9这样一个条件。一旦突破10t/9这样一个条件,阿基里斯就追上了或超过了乌龟。人们被数列好像是永远也不能穷尽的假象迷惑了。你的假设就是距离的无限小,这个就关系到极限了。这只是无穷小的一种分割方法,而并非真正地追不上。

三、科学探索需要知识积累与勤奋

拉格朗日(1736—1813),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变分法的开拓者和分析力学的奠基人。他曾获得过18世纪“欧洲最大之希望、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的赞誉。

拉格朗日出生在意大利的都灵。拉格朗日父亲是法国陆军骑兵里的一名军官,后由于经商破产,家道中落。据拉格朗日本人回忆,如果幼年时家境富裕,他也就不会作数学研究了,由于是长子,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律师。然而,拉格朗日对法律毫无兴趣,偏偏喜爱上文学。直到16岁时,拉格朗日仍十分偏爱文学,对数学尚未产生兴趣。16岁那年,他偶然读到一篇介绍牛顿微积分的文章《论分析方法的优点》,使他对牛顿产生了无限崇拜和敬仰之情,于是,他下决心要成为牛顿式的数学家。

在进入都灵皇家炮兵学院学习后,拉格朗日开始有计划地自学数学。由于勤奋刻苦,他的进步很快,尚未毕业就担任了该校的数学教学工作。20岁时就被正式聘任为该校的数学副教授。从这一年起,拉格朗日开始研究“极大和极小”的问题。他采用的是纯分析的方法。1758年8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写信告诉了欧拉,欧拉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两位大师开始频繁通信,就在这一来一往中,诞生了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变分法。

篇二: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浅谈我对科学技术哲学的认识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对于自身拓展逻辑思维,加强综合分析能力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对于自己的专业尚没有面的认识,但通过老师及学长学姐的介绍,我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工作基本是以工程技术为主的,然而什么是工程技术?工程、技术、科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专业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探讨。

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科学是指理论化了的知识体系,旨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实践之产物,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技术则是指关于制造某项产品、应用某项工艺或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 “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1948年钱学森发表了“工程与工程科学”的论文,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论述了工程科学的思想。工程科学的学科特征具有系统科学的特征、复杂性科学的特征、交叉科学的特征及综合科学的特征。

工程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创造能够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新存在物,工程活动作为一项具有科学内涵和技术内容的人类活动,不同于一般的人类满足生活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工程技术是工程活动中所运用的技术或者为工程活动服务的技术,是具体地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和方法,是工程和技术的统一体。

工程与技术同属于改造世界的实践范畴,二者既相互联系由相互区别。工程一般强调的是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尤指有较大规模且有复杂的组织系统的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而技术虽然也指技术活动,但对技术活动的规模没有要求,而且往往强调的是技术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任何一项工程都包含了若干数量的技术活动。技术与工程不可分离,没有不依托于工程的技术,也没有不运用技术的工程。技术是工程的支撑与基础,工程是技术的载体和应用。工程的发展大大扩展了技术的使用范围,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可以说,科学活动的核心是科学发现,技术活动的核心是技术发明,而工程活动的核心则是工程建造。

在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者,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需要做的首先是要树立起正确的工程观念,处理好哲学、科学、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让哲学来开阔自己的思维,扩展自己的视野,并以此为基础,正确、有效地指导自己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工作,体现出工程技术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哲学价值,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以及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科学技术哲学结课论文

科技的负面性与法律的规制

——以克隆技术为分析范例

姓名 张超 学号2120101920 法学 院 法学理论 专业

摘要:进入新世纪已十载,科学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科技在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跟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技本身是由矛盾组合而成的,科技与人之间也是矛盾着的,科技对于人类除了积极作用之外其风险也不容忽视。现代社会,实行法治已经成为民主国家的一种必然选择,面对科技的负面性,必须依靠法律对其加以规制,使科技不偏离造福人类的轨道。文章首先分析了科技的负面性,之后以克隆技术为例,具体分析了克隆技术的负面性,并探讨了法律对于克隆技术的规制,进而说明法律规制对于克隆技术健康发展的必要。

关键词:科技 负面性 法律规制 克隆技术

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同时也经历了三个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涉及了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诸多领域,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然而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在机遇背后还隐藏着极大的挑战,与科技积极效果相伴相随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克隆技术就是在全球科技革命大背景下产生的一项新技术,尤其是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宣布成功克隆出世界历史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之后,克隆技术更是成为了一个焦点问题走进了人类的视野。但是,这项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伦理、法律带来了一次冲击。我们必须对克隆技术的负面性进行全面客观的剖析,进而利用法律对其加以规制,使其朝着服务人类的方向发展。

一、 科技的负面性存在依据

(一)理论依据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科学技术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对于科技的负面性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科技的负面性是科学技术自身的根本属性,是一个客观存在;还有一种认为是因为人类(这一使用者)的不当使用使得科技具有了负面性,带有主观色彩。我们应该赞同哪一种观点?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矛盾,均具有其理论依据,下文将具体阐释。本文所讨论的科技的负面性指的是后者。

科技本身是矛盾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由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组合而成。同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它也是由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着的双方组成的,矛盾的双方推动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确实存在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即科技的正面属性和负面属性。这是科技内部的矛盾,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本身存在着其自身固有的一些正面属性如规律性、准确性等,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属性,例如不可控性、难以预测性等。

科技与人之间也是矛盾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不仅事物本身是矛盾着的,事物之间也是矛盾着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福祉,又能带来灾难,甚至毁灭人类;既能促进道德的进步,又会造成道德的败坏。”[(原文来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关于科学与哲学的论文)1]这是科技与人类之间的矛盾,比如科技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又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这是科技与人类发生联系的结果,更强调的是人类对科技加以利用之后的不同后果。本文所提及的科技的正面性就是对人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方面,而科技的负面性就是阻碍人类发展有害于人类文明的一面。

(二)实证依据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大关系上,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科技对于个人的影响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故此,科技的负面影响也是体现在了这三个方面。

首先,人类对科技的不当利用加重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程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受到冲击。随着近代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由人类行为所造成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著名的“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2]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与环境污染问题一样生态破坏问题也带有着人类介入的色彩。2010年8月7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截至8月22日,遇难1435人,失踪330人,有地质专家称泥石流的成因与生态破坏因素有关。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3]沙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退化、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已经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其次,人类对科技的不当利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冲击。这主要体现在[1] 郭继海,江晓梅.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之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3、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5、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6、骨痛病事件(1955、1972年);7、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8、印度博帕尔事件(1984年);9、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1986年).

[3] 李恺萌.舟曲泥石流成因调查:与生态破坏等多种因素有关.搜狐网,上传时间: 2010-08-23,上网时间: 2010-12- 05. [2]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微观角度举一例证,由于科技高速发展,依托高科技的一些新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不断产生,继而使得法律在这些方面相对滞后,难以应对新情况。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科技进行犯罪提供了机会,极少数犯罪分子利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犯罪活动对其他公民造成直接的伤害或者严重威胁。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高科技犯罪方法更新、损害更大。从宏观角度举例来看,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大部分国家经济都能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往往也表明该国的碳排放量在不断扩大,这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在全球气候加速变暖的大背景下,时常会引起国际纠纷。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是一个例证,然而这个会议并没有取得实质成果。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国际纠纷一般都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一旦各个利益主体脱离谈判桌而转向战争,那么,在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具备了高科技军事技术武器的推波助澜,国际战争的毁灭性将是无法估量的。在科技发达程度远不如今日的六十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造成军民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的巨大损失。[4]那么,可想而知,现代战争的损失会更是无可计量。

最后,人类对于科技的不当利用还会给个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圣经》里有云:上帝在关上一扇门之时,会打开一扇窗。那么,技术在开启一扇门的同时,也就预示着关上了另一扇门。汽车的发明使得人类的移动速度提高了,使用自行车或者腿走路的机会明显变少;电脑的发明使得我们记录与计算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用键盘和屏幕代替了笔和纸,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一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忧虑。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最近20年,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素质都在持续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5]

综上所述,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科技的负面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然而我们又不可以望而却步,停止科技的发展,因为科技发展是顺应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个难以逃避的现实是人类必须具备充分的驾驭科技的能力,扬其长避其短,使科技造福人类。那么这个驾驭能力如何体现呢?使用什么工具或者方法呢?下文将以生物技术的一个分支——克隆技术为例展开具体讨论,通过对克隆技术的负面性[4] 莫歧.第二次世界大战.百度百科网,上传时间: 2010-12-02,上网时间: 2010-12-05.

[5] 何志文,陈玮君.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思考 (之一)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下降的原因调查.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第6期.

进行全面客观的剖析,进而讨论利用法律对克隆技术加以规制,使其朝着服务人类的方向发展。

二、克隆技术的负面性

(一)克隆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克隆”一词源于英文词clone或Cloning。显然“克隆”是音译而来的一个词汇,那么克隆的概念是什么呢?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其概念的理解基本上还是一致的,“现代的克隆概念是指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它是一种以单个细胞为材料的无性繁殖方式。”[6] “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段的‘群体’。”[7] 1997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其非正式声明中对于克隆做出了定义:克隆为遗传上同一的机体或细胞系(株)的无性生殖。[8]

科学领域的克隆分为两种: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是指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就是把重新构建的胚胎继续体外培养发育,直到获得“全能 选手”型的干细胞并对其诱导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细胞。最后,再利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把细胞变成组织或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生殖性克隆是以产生新个体为目的,把体细胞的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重新组成胚胎,并将新胚胎植入母体,其发育的新个体可以继承体细胞提供者的生物特性。[9]

(二)克隆技术的负面性

产生争议的是生殖性克隆,这是克隆技术的负面性所在,因为从科学技术的角度讲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动物也可以应用于人类。也正是因为如此,“克隆人”技术引起了伦理学界及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争议。因而,克隆人问题也是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克隆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克隆人”这一科技的负面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下主要从伦理和法律两个方面分析。

第一,克隆,这一生物高科技的不当利用会冲击传统的伦理关系。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必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催生出新的生产关系,同时,社会关系也会随着生产关系的调整而改变,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还会不断提高人[6]

[7] 许德坤.克隆人的前景与伦理学思考.西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司马义·沙依木.正确理解生物克隆概念及其意义.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 邱仁宗.克隆技术及伦理学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第13期.

[9] 王锐.克隆人问题的法理思考:[学位论文],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6.

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是无论是社会关系的转变还是人们观念的转变都是需要一个过程,体现在时间上可能是漫长的几年几十年或者更长。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高新技术的碰撞就产生了今天对于“克隆人”的争议与讨论。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两性结合才能产生子嗣,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的伦理观念认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还残留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然而,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的结合。克隆生殖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亲子关系。在克隆的情况下,提供遗传信息的人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父母,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体细胞就可以实现受精,这种情况下生育出的人对于体细胞提供者来说,已不是传统自然家庭意义上的子女。如果用自己的体细胞生育的克隆人似乎更接近于本人的“复制品”;用他人(近亲属)的体细胞,克隆人与细胞提供者既不是亲子关系,也不是兄弟姐妹的关系,他们更类似于“一卵多胎同胞”。[10]另外,与有性生殖不同,克隆人的血缘关系仅来源于一方,这一新生命体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双亲(父亲和母亲),而且也不存在单亲,因为他(或她)与体细胞提供者有着相同的遗传基因信息,不能称体细胞提供者是其血缘父亲或血缘母亲,因而这个新生命在伦理上很难定位。总之,通过克隆技术实现的无性生殖导致了传统伦理的混乱。

第二,克隆,这一生物高科技的不当利用会冲击正常的法律秩序。这主要是体现在对于“克隆人”的法律定位与法律保护问题。前文已经提到“克隆人”与传统的自然家庭产生的子女不同,因为它给传统伦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对于“克隆人”来说,首先,它就面临着资格问题,一个是作为自然人的资格,另一个是成为一国国民的资格。他是不是同其他人一样是一个完全的法律意义上的人,如果是,那么就应该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基本人权。他是不是也能够取得出生地国的国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就应该受到该国法律保护,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这种权利当然包括政治权利,那么通过选举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的元首。然而,这两个问题都难以得到答案,答案均是一种假设。其次,涉及其人身关系的法律问题也难以解决。他一出生就决定了其不会拥有正常人所应有的亲属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这就会使得其监护权难以得到法律确认,这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此外,在婚姻、继承、收养等等涉及人身关系的法律问题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最后,“克隆人”的财产关系法律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克隆人”是不是应该具备与正常人一样的财产权利,他能不能享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限于财产权利)?“克隆人”所签订的一项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他又可否成立一家公司,太多的法律问题凸现出来。 [10] 陈红霞,王鹏.克隆生殖伦理法律问题初探.河北法学,2002年第5期.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