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2-17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然而,在它提出后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这一伟大思想虽然开出了许多绚丽的花朵,但只是无果之花。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社会主义才开始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由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最初形式是16世纪至19世纪初产生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反映了早期无产者对现存社会的不满情绪和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是早期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利益的表达。但空想社会主义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没有发现埋葬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因此,这些学说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自然界、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他们用唯物史观来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斗争的根源和性质,阐明了无产阶级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设者,从而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开始了与一些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在俄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时代特征,科学地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能够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十月革命胜利后,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充分体现了列宁在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唯物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观察和处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结果。列宁逝世后,苏联通过推

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苏联特点的社会主义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虽然发挥了其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集中过多、管得过死、过于僵化的弊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显现出来。苏联党和政府也曾试图进行改革,终因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没有创新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致使改革的努力没有取得预期成效。最后,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推动下,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以改革之名,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背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致使苏联瓦解、东欧剧变。

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向多国实践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在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基

础上,写下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哲学名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又面对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主要标志,我们党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我们党在探索的历程中遭受严重挫折,其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哲学上来说,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党开创并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澄清思想路线的重大认识是非开始的。1978年,围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展开的大讨论,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教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和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鲜明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

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我们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史进程。我们党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地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始终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事业就遭受

篇二: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

(2015在职研究生行政管理专业 普布次仁)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要准确理解和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首先要弄清它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在关注资本主义现实、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及不断总结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过程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进入20 世纪,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带领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始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俄国的新发展———列宁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在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后得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认识基础上。他们在同资本主义比较的过程中,科学地揭示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这些为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具体说,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具体包含以下主要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第二,消灭私有制,如共产党宣言所论述,“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用一句话来表示出来:消灭私有制。”第三,计划经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政治所代替。”第四,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将消失,劳动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2)阶级、国家消亡,“三大差别”消除。恩格斯指出,阶级的划分“是以生产的不足为基础的,它将被现代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所消灭”。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即“某一特殊的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从而对政治统治、教育垄断和精神领导的占有,不仅成为多余的,而且成为经济、政治和精神发展的障碍,阶级才会消灭。”至于国家它不是“被废除”的,随着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消灭,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特殊的镇压力量了。那时,国家政权对于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国家也就自行消亡。马克思、恩格斯讲的“三大差别”是指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脑力

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是他们在考察了所处的资本主义实际情况后所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只要存在剥削制度,“三大差别”和对立就不能解决,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消灭了剥削制度,也消灭了异化劳动,从而创造了消灭三大差别的实际条件。在此需要补充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主要讲的是消灭三对矛盾的对立、对抗性;恩格斯就曾明确指出,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地理环境的差别是不可能消灭的,以此辨析了对此问题的误解。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很关心人的发展问题,并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

产主义理想的根本价值目标。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研究

20 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此后,列宁带领俄共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开始对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十月革命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使苏维埃政权暂时获得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的同时,通过对俄国具体国情和现实实践的思考,制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规划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蓝图。然而不久, 1918 年,由于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入侵,苏维埃开始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质上取消了商品和货币,否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实行共产主义分配方式。它作为应对战争环境的紧急措施,对维护苏维埃政权和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用它去建设社会主义则存在着巨大缺陷。它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因此是错误的。1921 年3 月,以列宁为首的俄共( 布) 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新经济政策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传统认识和僵化观念。列宁认为,并不是只有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按劳分配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排斥和否定私人利益,社会主义并非与资本主义绝对对立,两者也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恢复资本主义也就是恢复无产阶级,使他们在大机器工厂里生产有利于社会的物质财富。”苏维埃也可以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其社会主义,以改变苏俄经济落后的面貌。新经济政策也使列宁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即可以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市场机制等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也提出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 苏维埃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反对官僚主义,必须发扬党内民主,改革党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措施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也巩固经济建设的成果。列宁还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他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文化落后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的危害,他认为文化革命是创建新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了文化革命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必要的思想文化保证,也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成果。他提出,必须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提高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同时,还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吸收、借鉴、继承人类历史上包括资本主义文化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列宁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革命的思想同他的新经济政策一起,构成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整套丰富理论。他的这套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为

后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提供了普遍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等等,都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这一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思想来源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深刻分析了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的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来源。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者和奠基者。毛泽东同志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1938年10月,他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他认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在此有必要强调指出,毛泽东同志不但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而且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以苏为鉴”, 走自己的路, 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虽然毛泽东并没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字眼,但处处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规律的思想,无论探索中的成功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思想和土壤。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主要包括 :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都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强调以苏为戒,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很多内容可以从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中找到一定的渊源。两者之间在内容上有鲜明的连续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大力倡导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泽东一以贯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并针对当时的状况,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解放思想,就是思想与实际想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并果断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明了我们党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方向。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本源”。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的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

四、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

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渊源,又是统一的理论体系。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

篇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

经过一个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这一方面甚为好奇,想对此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要在整体上考虑和把握,整体上推进和实施。因此,首先要有整体的理念、视野和构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课题,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本。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学术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特征、时代任务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更加立足时代前沿,更加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

从整体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应当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主题,时代化和大众化是服务于中国化的。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和地位来看,它内在地包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要求,或者说,离开了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法理解,甚至无从谈起。

其次,从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关系来看,关于时代化的理解是和中国化的研究密切联系的。有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时,强调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还要讲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要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同当前时代的发展、同当前时代的特征结合起来。显然,这里讲的当代化实际上就是时代化。学术界的这些研究成果被反映到党的文件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有这些创新性论断中,时代特征、时代特色、时代化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并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再次,从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来看,中国化和大众化都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提出来的,但是大众化的研究近几年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成为亮点,还是与十七大报告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论述有关。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表

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不开的。

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及其重要性来看,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探讨,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相结合的思考,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视域的重大课题。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整体研究的基础,它影响和制约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研究,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注意改进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具有中国的特点。必须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紧扣时代的脉搏。必须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三分天下;在这个整体里中国化是主题,而不是没有主次;在这样一个如此重要又极为关键的问题上,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课题。现在大家都在讲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报纸到杂志,从课题到论坛,一时间成为流行语,使用频率极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当前的研究还是比较初步的,还有许多问题急待深入,我们应当肩负自己的光荣职责,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为整体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新的贡献。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正是因为这样,当代中国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