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11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就是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即研究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它以物质和意识或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主线,系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观。相应有四个原理:

(1)物质存在形式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实践本质原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主体能动性等特点)。

(3)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世界本质的原理,是唯物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最后本讲阐述了关于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

该部分回答了“世界怎么样”的问题。它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的两个观点,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观点、三大规律、四对范畴”。

其重要原理有: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关于系统及其整体性、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理

解和应用能力;普遍联系的观点及其方法论意义。

2.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

3.质量互变规律的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4.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它内含以下内容:(1)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矛盾的转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间的综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认识论

本部分围绕着实践、认识、真理三个核心及认识发展过程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等三大规 律,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论,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有机结合,正确回答了“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 其重要原理有:

1.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区别

2.认识的主体及其形成和发展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4.认识发展辩证过程的原理

5.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原理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原理

7.真理的具体性原理

8.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9.检验真理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原理

10.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史观

本部分围绕着社会和人两个主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论的主要内容。

首先,总括性地说明人类社会的产生、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以及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这是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诸原理的前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第二,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观念结构。

其重要原理有: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原理

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

3.社会的实践本质原理

4.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原理

5.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

其次,着重讲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以及社会历史的主体,并从两方面加以具体阐述:第一,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动力;第二,历史的创造者。

其重要原理有:

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2.“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3.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关系原理

4.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原理

5.交往理论

6.科学技术的两重效应

7.历史观和党的群众观的统一

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辨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1辨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唯物辨证法的内容:

三大规律和一系列范畴

2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辨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二、唯物辨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1 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反对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吸引的性质

两层含义:1)互相依存

2)互相贯通,互相转化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1) 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不同

2)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联系: 1)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和前提

2)矛盾的同一性是斗争性的条件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告诉我们:

在分析和处理任何矛盾的时候,必须在斗争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反对任何割裂两者关系的片面性,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2矛盾双方互相利用,各吸取自身的有利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基本趋势

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斗争性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变化,为质变准备了条件

◇2斗争性推动着事物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侧面各有不同的特点 (个性)矛盾在不同过程及阶段上的特殊性:

根本矛盾——贯穿始终

非根本矛盾——不贯穿始终—事物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矛盾及其各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

主要矛盾:分矛盾主要方面、矛盾非主要方面

非主要矛盾:分矛盾主要方面、矛盾非主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盾的性质:

对抗性矛盾——采取外部冲突方式来解决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4)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1)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

3)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2 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指一事物区别于他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的一切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3)事物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又由质变转化为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世界无限多样的发展。

(3)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量变的形式:

1)构成事物成份在数量上的变化

2)构成事物成分在空间排列次序上的变化

质变的形式:

1)爆发式的飞跃

2)非爆发式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

表现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和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1)质量互变规律反映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我们做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事物发展固有的阶段性,又要在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做好适当的准备。

3)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一方面要立志改革,不停顿的前进;另一方面又要稳步扎实,立足当前,不要超越客观可能,做冷静的促进派。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

肯定和否定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

肯定:是指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他肯定这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他事物。

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他促使一事物向他事物的转化。

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对立统一

1)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肯定代表事物内部稳定、保守的方面;否定代表事物内部活跃的,要求变革的方面。

2)肯定和否定又是统一的,肯定离不开否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否定离不开肯定(否定中包含肯定)

辨证的否定观:

1)任何事物都有肯定和否定

2)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过程

3)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决定性的环节

4)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5)作为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被称为“扬弃”,即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辩证否定观的意义:

唯物辨证法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而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

(2)否定之否定:

否定之否定:

是指事物经过两次否定,构成了发展的一个周期,在更高阶段上得到新的发展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批判“循环论”和“直线论”

(3)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否定之否定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

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否定形式的特殊性:

1)自然界的否定是自发的

2)社会的否定是通过有意识的人自觉进行的

曲折发展的特殊性:

1)回复——事物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逆转、倒退——异常情况下发生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

1原因和结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

3可能性和现实性

4现象和本质

5内容和形式

四、实践和认识

1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指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能动性 客观性 社会性

(2)实践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

相互关系: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 受制约、反作用

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四条:来源、动力、目的、标准

3 认识的辨证运动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1)对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2)特征:直接性、表面性

3)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1)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2)特征:间接性、抽象性

3)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两者辨证关系:

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

分:依赖、有待发展、相互渗透

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2)遵循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材料加工提炼

(2)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

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2)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实现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论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3)为什么实践和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 从客观方面看

2) 从认识的主体来说

3)从过程的推移来说

五、真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作为检验它的标准,既

不是主观思想,也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社会实践。

◇2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的特点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它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相对照,主观同客观相符便是真理,不符合便是谬误。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极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确定:任何认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来

不确定: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具体的实践有着历史局限性,认识的真理性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着的实践检验。

2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1)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思想路线是指化为指导思想用用以支配行动的认识路线

认识路线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此实际出发 (出发点)

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

实事求是 (核心、目的)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途径)

总之: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学习认识论、真理论乃至整个辨证唯物主义所得出的结论。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指从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经过研究把握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作为行动的向导。 与时俱进:指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保持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的统一。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与时俱进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

相互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动力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目的和内在要求

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

概念:即社会生产力,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指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构成要素:

劳动对象——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首要生产力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从事社会生产实践的劳动者 生产资料——生产力中物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科学技术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它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基本要素中。 通过教育和训练,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使劳动者具备必要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科学物化在生产资料中,创造新的生产工具,可以大幅度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劳动对象的结合,会引起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这种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将越来越明显,越

篇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浅析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今后中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纲领性原则。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等唯物辩证法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国化 对立统一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补充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今后中国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纲领性原则。

一、“第一要义是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一)“第一要义”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

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对立统一”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之间的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而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求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来观察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我国现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周围,还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次要矛盾。科学发展观在充分分析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将“发展”定义为第一要义,就抓住了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在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起着领导、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也即:只有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矛盾,求得社会稳定,在稳定的前提下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同时,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解决好次要矛盾。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即抓住重点,又做到全面。科学发展观坚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强调促进发展、加快发展,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仅要推

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

(二)“发展”体现了“永恒发展”的观点

正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评价----“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唯物辩证法将发展定义为“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变化或不断更新的过程”,并进一步升华出“永恒发展”的经典理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继承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丰富的新内容,因而比旧事物更优越,更有远大前途和生命力。

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把握了发展的实质和内涵:

1、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活动要面对当代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和未来可预测与不可预测并存的发展趋势,只有如实地将其看做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将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

2.准确定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全面小康”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新的目标定位。科学发展观明确了这个阶段定位,是在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开始实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继续向现代化目标迈进,也指导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不动摇。

3.充分运用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原理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要达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在现阶段的中国,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劳动条件,使劳动从作为谋生的手段逐步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以人为本理论的提出对于把握前进方向,对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一)“全面”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矛盾普遍性原理表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同时又互相依赖、互相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看到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统一的一面,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落后观念,并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对“矛盾普遍性”原理进行深入思考后得出的正

本文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