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走火入魔

小草范文网  发布于:2017-03-31  分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 手机版

篇一:走火入魔式的发展何以成为可能

走火入魔式的发展何以成为可能?

孙立平

走火入魔式的发展,可以在一时之间轰轰烈烈,成果辉煌。于是有时也会引来无数人们的艳羡,据说在像印度这样的国家,都有一些人对这种发展感到羡慕不已。势利的学者也会不失时机地营造一些美好的概念加以概括。所谓“中国模式”就是一例。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是不是随便哪一个国家都可以学习的。因为它背后需要一种体制。

支撑这种发展模式的,一种极为自负的体制。中国恰恰就是这样一种体制。由于这种体制,我们前三十年是用这种自负运动式地改造了社会;同样地,也是由于这种体制,我们后三十年用这种自负运动式地发展了经济。而现在又要把这种自负进一步地推进到所谓“中国梦”。

这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的体制化的结果。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举国体制。这种举国体制在体育、经济发展和救灾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其实,明白了体育,也就明白了中国经济。明白了金牌,也就明白了GDP。

举国体制是总体性权力的产物。它建立在两个东西的基础之上。一是权力的全面控制和渗透能力,二是社会各个部分的不能独立运

转。因此,举国体制只存在于总体性社会中,在专制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专制社会调动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举国体制的第一个特征,是政治化,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政治目的,发展体育赢金牌是如此,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一切出于政治考量,为此不惜违反自然规律,不惜在其他的方面付出代价。

举国体制的第二个特征,是运动式的运作方式。有人将这些年的发展方式称之为“经济文革”,就是这个意思。正如童大焕所指出的,想不到文革中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经济挂帅"的指导下,这种"文革"的做法仍在大行其道,只不过那时候是"政治挂帅",实行的是"政治文革",今天则是"经济挂帅",实行的是"经济文革"。

举国体制的第三个特征,是全面调动资源,用尽一切手段。比如为了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拆迁中,政治与行政的手段,暴力的甚至黑社会的手段,社会的手段甚至株连九族,经济的手段等等,轮换交替使用。这因为权力是总体性的,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将直系亲属停职停薪,停止子女上学等作为威胁手段,其他的社会是无法做到的。

需要看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举国体制与此前的举国体制不一样的。新的举国体制是在催生了市场,并用权力重组了市场因素之后形成的。如果对这种举国体制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部的具体机制。(1)动员机制:可以体育、救灾、盛会和高铁为例,中国的发展模式就是制度模式通过新举国体制延伸出来的;(2)动力机制:可以以强制拆迁为案例,看看权力驱动与市场驱动是如何整合在

一起的;(3)控制机制:可以以舆论和互联网为案例,权力和市场式如何配合的。现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在体制上将两种机制整合在一起,既是权力式的,又是市场式的;(4)吸纳机制:可以以两会为案例,看看是如何对社会精英进行吸纳的;(5)整合机制:如组织系统;(6)汲取机制:可以以房地产为案例,看看政府与企业是如何作为一个链条上的不同环节汲取社会财富的。

这种举国体制是所谓中国模式的核心,其成就的原因在此,其弊端的根源也在此。

摘要:自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部署,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开始作为重要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比如广东省专门成立社会工作管理委员会。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自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一系列的重大改革部署,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开始作为重要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比如广东省专门成立社会工作管理委员会。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社会建设论坛,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对如何加强社会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本报记者现将精彩观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我今天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建设的基本背景是什么,可能会遇到的最主要障碍究竟在什么地方;第二个是社会建设究竟应当建设一些什么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内容。 转型陷阱可能引发社会问题

现在社会建设要面临的最基本背景是什么。我想讲的概念是“转型陷阱”,现在社会建设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制约条件,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个判断是很重要的。现在人们谈论得比较多的一个词叫“中等收入陷阱”,大家都会有一个感觉,好像这两年的情况跟原来有点不太一样,有人说整个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化,有人说改革已经死亡,总而言之有各种

各样的说法。那么这种说法的背景是什么?现在人们提供了一个基本解释叫做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世界银行在2007年提出的概念,指一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了人均G D P3000-5000美元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槛过不去了,比如拉美国家、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等。大家担心中国的国民收入到了4000美元左右时,是不是也要遇到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中国不是拉美、不是菲律宾、不是马来西亚,中国面临的是很独特的状况,中国会面临的可能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转型陷阱。

那转型陷阱指的是什么?过去我们总是假定说改革或社会转型有一个起点、有一个终点,起点就是过去的计划经济,终点就是市场经济,扩展一点说就是民主政治、法治社会等等。改革和转型的过程就是从起点走向终点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忽略了一种可能性,当我们从一个起点在往终点走的时候,中间每一个点上都有可能停下来,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种既得利益格局,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渐进式的改革,就更容易形成既得利益格局。这样的基本利益格局形成后就要求不要往前走了,要维持现状,然后希望把我们认为所谓过渡型的体制因素定型化,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体制,这个体制是最有利于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我们假定一个房地产商,对他来说什么样的情形是最好的?当然是能够用行政的方式廉价拿到土地,然后盖成房子,在市场化中把房子卖出去。现在情况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是最有利的,这样就有可能把这些东西定型下来,形成混合型体制。

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畸形化和经济社会问题的不断积累,现在我们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能不是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这样一个转型陷阱,这个转型陷阱的种种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有一次我去某地,晚上区长请我吃饭,就两个人,他说你知道我今年最难的是什么吗?今年最难的拆迁任务100万平米,这和我的乌纱帽连在一起,拆完了还当区长,拆不完区长别当了。我说拆哪,他说拆哪都行,只要拆出一百万平米。我们现在不是经济停滞的问题,而是走火入魔,陷入畸形发展,而这与转型陷阱有着密切关系。

转型陷阱特征是权力与市场结合

提出转型陷阱的概念,对中国现在具有重要意义,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究竟身在何处: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处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也不是处在中间的过渡状态,而是处在一种结合了新旧体制的混合型体制的定型过程中。现在对新的体制,混合型体制最好的概括就是中国模式。

第一,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明确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更准确理解到现在改革的主题集中在哪。现在问题的实质并不是改革旧体制,而是今天的既得利益者要固化现有的发展状况。在此情况下,将会出现特殊利益集团绑架国家、绑架社会的现象。

第三,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更明确地意识到改革遇到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现在改革处于停顿状态,我觉得问题不仅仅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更重要的来自于在改革当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滥用了改革,败坏了改革的声誉,使得相当一部分民众对改革失去了基本的认同。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重新形成改革共识,但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改革共识已经相当困难。

第四,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看清楚种种困惑现象背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地方的发展会进入走火入魔的状态,为什么只能在一些特殊情形下的措施会常态化、体制化,所有东西的背后是有逻辑的,这个逻辑就是转型陷阱的逻辑。

第五,转型陷阱的概念可以使我们对一个问题产生警觉,在转型陷阱的逻辑没有打破之前,那些所谓深化改革的措施,甚至那些想矫正目前问题的措施都可能被扭曲,变成获取既得利益的环节。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会进入进退维谷的状态,不改不行,改也不行。

第六,转型陷阱的概念有利于澄清笼罩在左与右争论上的迷雾。在转型陷阱的背景下,中国的问题已经不是改革与保守,前进与倒退的问题,甚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左与右的问题,转型陷阱形成了混合型体制,这个体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和市场结合在一起。

改变社会力量对比打破僵局

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转型陷阱的概念对我们认识社会建设当中的一些问题非常重要。就拿目前很棘手的一些问题,比如最近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说,如果群众的要求是不对的,不能解决;如果老百姓的要求是对的,更不能解决。为什么?如果群众的要求是对的,解决了,解决一个出来十个,解决十个出来一百个,它已经形成了一种逻辑。再比如土地的问题,征地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市场交易的契约上,在法制的框架下进行的,结果产生了很多问题,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解决?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其他人的怎么办?原来我们形成的那些问题,已经使得我们用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只能用将来的错误做法维持过去的错误做法。所以,为什么我要提出转型陷阱概念,是因为这是我们整个社会建设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转型陷阱的背景之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打破转型陷阱当中的僵局。从这点来说,最近刚刚发生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个人觉得,这是美国社会运行中机制在发挥作用,他们正处于打破社会僵局的过程中。这些年可以看到,美国社会出了严重问题,表现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失衡。这些年金融资本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了吸收社会财富的黑洞,并且社会已经无可奈何,传统的监管措施无能为力。美国财政部长讲了一句话,“法律赋予政府的权力,我们已经基本用尽,但是不起作用。”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会当中还是有一种机制在起作用,这个机制是什么,就是社会,就是民众。美国社会的民众开始介入这个过程,表达他们的不满和抗议,对于打破原来的僵局,改变社会力量的对比,起到很

篇二:读书不是苦差!用这些方法改变命运

读书不是苦差!用这些方法改变命运

有人说: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说得就是读书这件事。 没有读过书,但也可以嫁给有钱人成为阔太呀,但那得长得漂亮;

没有读过书,一样可以做生意成为有钱人呀,但那需要无比的胆识和过人的眼光。 这个世界虽然是有特例,但生活中更多的是相貌一般、胆识一般、眼光一般的普通人,这些人,读书与不读书,命运回馈给他们的,差别真的太大了。

【你为什么要读书?】

如果读书对于富人是一种锦上添花,那对于普通人就是救命草。

它可以让普通人毕业于一所好的学校,找到一份薪水稍高的工作,过上舒服一点的生活。

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分善恶与美丑,懂得和孤独对抗,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不读书的弊端又是什么?

俗气一点来说,就是没前途,没出息;

不但过不好自己的生活,有可能连自己的孩子也教不好。

祸及子孙,这才是世界对不读书的人最残酷的惩罚。

【有效的18种读书方法】

1、读书不二法

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桌上永远只放一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2、波浪渐进法

一次读一本书,但不强求一气呵成,过一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无味的地方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自己时间不充裕,或读一些“难啃”的大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方法。

也有些人一读书就犯困,精力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一般人在半小时之内注意力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用这半小时,大约每次可以读一万多字左右。

3、比较品读法

一次读几本书,用比较对照的方法读书。“不怕不识书,就怕书比书”。比较品读可以是横向的,不知道《丑陋的中国人》怎么样?对比《丑陋的日本人》就会读

出奥妙;也可以纵向比较,读不懂奥巴马,可以读一读罗斯福,就恍然大悟。 搞研究或做论文时,用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大受裨益。

4.垂直阅读法

看书一目十行,不是从左向右来读,而是从上往下看,像下楼梯一样。

有些书含金量太少,只须浏览;有些书包罗万象,无法精读;有些书不知优劣,则应先速览而后决定是否需要精读。

更快方法称之为“跳读”,就是抓住文章梗概、主要事件或中心论点,剪除枝叶,补叙、背景、引文等内容,跳过去不读。

垂直阅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用于读一般小说或快速浏览资料都相当不错。

5.字斟句酌法

一字一句,细细品读。好的作品信息量大,含金量高,如同上好的牛肉干,极少水份,句句精髓,大段速读,难免会消化不良。所以必须边读边加以思考。用眼睛来读书者只有眼见,用心去读书才有心得。字斟句酌法的方法适合特别读经典。还可以用于加深理解书中的核心内容和精彩片断。

6.精华提炼法

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每阅读一本书,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并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读一本书,真能够提炼几句有用的话,就算没有白读。

7、高山仰止法

以欣赏的眼光去读书。读出美味,读出乐趣。越浮躁的人,越是目空一切,越深沉的人,越是对真理怀有敬畏之心。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你的态度越虔诚,你的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最适合读宗教、哲学和军事经典,如《圣经》、《易经》、《孙子兵法》。

8、居高临下法

站高一层,像老师审查学生作业一样去读书。确实,如果被那些“乱花迷人眼”的书“雷倒”,不加批判地去接受。一本书,以粉丝的姿态去“仰读”,和以批判的态度去“俯读”。感觉大不相同。要做到赏析结合,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才能让读书人的水准高过书的水准。

9、多维研读法

从多个角度去读一本书,比如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去读,也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去读,还可以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去读。读来意境会大不

相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

10、求医问药法

带着问题去读书,因病求医,对症下药。“读书破万卷”,这个“破”字,功夫不是下在将书读“破”上,而是要破解问题。用药当用良药。千万不能吃错了药。读一本坏书或庸书,就等于和一位庸人或坏人对话。

11、营养搭配法

读书如进食,少读书则营养不足。从全世界每年人均读书看:以色列约64 本;俄罗斯约55本;美国约50 本;而中国约是 5本。显然总数最少。

另一方面,有许多人只读一类书,知识偏食,也会营养不良。理论工作者,读点文学书,文艺工作者,读点哲学书,成年人读点童话《哈里波特》。

预知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一个人阅读的书目,绝对比看手相星相更准确。

12、病毒预防法

不读书的人,往往死于精神饥渴;乱读书的人,大半死于思想中毒。有一些书,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可以理解人性,但容易中毒,有些书成分复杂,正如林语堂所言: “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

读书如交友,带着疑问去切磋。什么人交什么朋友,多交益友、诤友、挚友,少交损友、佞友、恶友。伟人与常人的差别也许就在一本书。

13、同频共振法

读书与交友都是讲缘分的,所谓一见倾心。有些书虽然好,我们读了没有感觉,那就是无缘,勉强去读,那是在糟蹋自己,更是糟蹋书。交友求知音,读书求会心。

读书人的初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苦;读书人的中级境界,是品味读书之用;读书人的上乘境界,是品味读书之乐,读得欣喜若狂,读得泪流满面,读得茅塞顿开。阅读者,悦读也。

14、角色扮演法

书中人物出场众多,最重要的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读者自己。读书时,作为书中的一个角色,让你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人物。这种方法,用来读自传、小说、剧本或报告文学尤为奇妙。读书要入得进去还要出得来,要不然就可能“走火入魔”啦。

15、静心素读法

放下功利之心,清心寡欲去读书。“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比如在读古文和诗词时,不急于理解,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慢慢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传统中历来倡导“三诵”朗诵、默诵、背诵。德国哲学

家狄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的母亲。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如果以提升修养和陶冶性情为目的读书,不妨用这种方法。

16、成见归零法

放下是非之心,不带有色眼镜去读书。在没有读书前,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好处是不容易被误导,但问题是很容易做误判。

对那些争议较大,特别是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左的作品,放下成见,像一个公正的法官一样听取诉讼,更容易听见真理的声音。

17、时空穿越法

作为一个时空穿梭者,进入书中的世界。一个不读书的人,生活在他自己的24小时时间和亲身所到之处。当我们读书时,你立刻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进入比宇宙更浩瀚的精神世界——是读书让我们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18、举一反三法

读一本书,悟出更多的道理,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远远不够。不去思考,不去应用,就是读死书。守财奴有两种:一种是守着钱财不会用,另一种守着知识不会用。读书过万卷,长期存档,无异于垃圾文件,只会让你的大脑速度减慢。

如何把书读活?“我思故我在,我用故我能”。“我思”的第一个层次,是要与作者交流,与作者擦出火花,第二个层次是要讲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与众人擦出火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用”的第一个层次,是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让自己受益。第二个层次,是在用中发现新问题,找到新方法,创造出新理论,超越我们的前人。

时间是挤出来的。该工作就工作,该玩耍就玩耍,每年照样可以读上百本书。 新年伊始,不如放弃“没时间”这个理由,重拾读书心。

篇三:生死之间的哲学思考

今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徐彬程、李佳隆、龚想涛、

张荣波、姜梦淋(女)、黄检(女)、孔璇(女)、昌子琪(女)、万莉莎(女)、贾云芸(女)、

李立科、孟亮雨等15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

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

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日前,教育部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

大学生”荣誉称号。

我们怀着激动而悲恫的心情聆听了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

读哲学走火入魔

人大学生英雄

群体的先进事迹,共同学习了他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伟大精神,大家从各个

角度做了很深刻的发言。这个英雄群体的憾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

温暖了社会。他们的悲壮,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

会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

学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文明、更和谐、更进步。

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向这个英雄群体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忠于党、忠于祖

国、忠于人民的热血青年去不断奋斗。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2004年以来,中央印

发了 16号文件,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

总书记亲自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作出具体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五年来,教育系统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

要求,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

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积极制定政策和措施,不断创新工作途

径和方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

新中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进展、新成效,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

的良好态势。

最后,我也在此呼吁全社会见贤思齐,常谱英雄曲,共同构筑社会和谐。长

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

影响。在此,我呼吁各方面要进一步坚持弘扬主旋律,以更大的力度在全社会范

围内宣传学习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并持续地

关注和宣传更多的大学生先进事迹,让全社会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生。

要把当代大学生“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群体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广大

人民群众,在全社会营造乐于奉献、共筑和谐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让更多的人见贤思齐,自觉践行榜样精神,共同谱写社会和谐的新篇章。

今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徐彬程、李佳隆、龚想涛、

张荣波、姜梦淋(女)、黄检(女)、孔璇(女)、昌子琪(女)、万莉莎(女)、贾云芸(女)、

李立科、孟亮雨等15名同学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救起了

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其中,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

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日前,教育部决定授予长江大学徐彬程等15名同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

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同学“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

生”荣誉称号。

我们怀着激动而悲恫的心情聆听了长江大学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群

体的先进事迹,共同学习了他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伟大精神,大家从各个角

度做了很深刻的发言。这个英雄群体的憾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

暖了社会。他们的悲壮,获救者不会忘记,老师同学们不会忘记,全社会都不会

忘记。家长们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孩子而骄傲,学校将会以拥有这样英雄的学

生而自豪,社会也必将会因拥有这样的英雄青年而更文明、更和谐、更进步。在

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向这个英雄群体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生死之间的哲学思考

通观《生死之门》全书,尽是于大清先生对人类“生与死”的深邃思考。在于大

清先生看来:“生死,人命也。乐生厌死,求生避死,人之所常。然生死相依,

生死转换,生死阐发着人命的本质。”

生与死是人类的第一话题,是每个人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哲学对生死的理解,

是抛开具体生死现象的高层次的思维,力图去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当然,

规律性的东西是不好找的,那是专门家的事,笔者不是专门家,只是借着专业的

习惯学着试图从哲学的角度谈几点认识。

思考一:永生是人类最强烈的欲望

于大清先生说“永生是人类最深切的意愿”,笔者以为然。历史的车轮每前

进一程,遇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陌生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能长伴历史老人。但是,

人们自古至今却没放弃过对 “永生不死”的追求,尤其是帝王贵族们。

适应帝王贵族永生不死的奢望,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近乎精神的特产——方

士。方士以神仙法术为手段谋生,受到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的厚待。遗

憾的是历史上没有一个人能永生,谁也无法解决永生的问题,最终还是走向了死

亡。

即使是明智的现代人,也从没放弃过对长生的追求。为了长生,不少人练气功

走火入魔,不少人食保健品伤了身体,不少人大吃山珍海味得了“富贵病”??。

现代遗传工程研究,目前的西方正在探索的冷冻技术和器官移植手术等,都是人

类强烈的长生愿望的表现。

长生之路,是人类永续不断的悲壮行程。

思考二:活着的死人

于大清先生说“死是人生的铁律”,追求长生,永驻人世,享受生活,是人

正常的心理。然而,无论人类怎样想,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任何人都必须面对

死亡。

在死之前,有一类人是视个体生存为最高境界,只要“我能活得舒服,一切

均可不顾”。这类人肆意消费着地球上有限的物资,破坏着人际关系,败坏着社

会风气,笔者认为他们是“活着的死人”!

“活着的死人”大致有这么三种:

一是“玩世不恭,醉生梦死”类。这类人没有确定的生活目标,没有固定的

政治见解,没有远大的理想。凡事漠不关心,不学无术,麻木不仁,我行我素,

放荡不羁,混迹于吃、喝、嫖、赌之间,金子般的生命虽然活着,却是“行尸走

肉”。

二是“苟且偷生,贪生怕死”类。“有奶便是娘”“好死不如赖着活”,是

这类人最生动的写照。他们唯自己的生命为上,把自己的活着为最高准则,认为

只要“我”存在,一切就存在。认为那些高蹈正义,见义勇为,热血疆场,献身

祖国的人士,是“冒傻气”的精神病者。

三是“逃避现实,轻生妄死”类。这类人面对曲折坎坷的人生道路,复杂的

社会生活,总感到太艰难、没意思。他们不懂人生的真谛,不能正视人生,而是

回避矛盾,逃避现实,动则离家出走,自残体肤,厌世轻生。轻生妄死者,在没

结束生命之前,就已是死人的形态,“活着等于死了”。

思考三:死了的活人

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长短不一定是成正比的。能够永载人类编年史的是辉煌

的伟业和不朽的精神。因为,人总是社会的人,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就应尽一

般人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大众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这样,死后也是一种壮美

的生。

杀死阿基米德的罗马士兵,最后被他的统帅马塞拉斯砍了头。马塞拉斯虽然

吃尽了阿基米德发明的器械兵器的苦头,却仍明智地无限痛惜一位旷世奇才被无

知的部下手刃。后来马塞拉斯还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阿基米德是死了

的活人。死了的活人在历史上是枚不胜举的。

辛弃疾“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谭嗣同“古今无为变法流血者,有请于嗣同始!”

布鲁诺为真理葬身火海。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刘湖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壮美的死,虽然死了,在人民的心中却仍然活着。

思考四:乐观而死

死是生命发展的必然,乐观地面对死亡,是由于认清了死亡的必然性。乐观

面死,并不是随意轻掷生命,而是在较高的层面上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了死亡

的内涵。乐死并非求死,并非短命;长命未必长生,长生不一定永生。于大清先

生说“凡事想开了,看透了,心中的块垒消解了,精神负荷解除了,轻松地面对

生命,平静地面对死亡,自然会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有充实饱满的生命,会有

灿烂不朽的人生。”因而,人应正视死亡,用科学的精神战胜死亡,悠然坦荡地

面对死亡。

一个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要死的,就算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也要奋力求

生。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亡的时间是可以推迟,即使肉体彻底死了,也要做一个

灵魂的活人。

生与死,弹指一挥间。

生也是死,死也是生。

《南方周末》(2002-7-18)有篇《“见义勇为”与“以不教民战”》(以下简称《见》文),针对

“见义勇为”这一社会热门话题,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把不同性质问题混为一谈,从而将“见义勇为”这一人类共有的崇高道德准则,给轻而易举地否定掉了。

《见》文为说明“见义勇为”不具普遍性,特拿美国说事:“据说,‘见义勇为’在美国这样的地方并不被鼓励、提倡。美国的警察总是提醒人们,倘遇偷盗、抢劫一类事,只须记住对方的体貌等特征,然后向警察报案,千万不要冒着被伤害的危险与歹徒搏斗。”作者还以朱学勤先生在美国的遭遇为例。朱先生访美时,有一次下榻旅馆发生火灾,他“试图救火”却被“粗暴”拒绝。因为当地警察局早有告示:“亲爱的房客,如果发生火警,你必须迅速离开,不要救火,不要救你的财物,因为你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比任何东西都宝贵。”

相比之下,中国就大大地成问题了:“但在我国,按许多人对传统道德的理解,‘见义勇为’往往被作为绝对正面的行为大力推崇。”作者的例子是一老一少。老的是说,一六旬老工人路遇两少年抢劫一妇女的包,便奋力追赶,终被刺死;少的是说,一临近毕业的初中生因一次“见义勇为”(《见》文未写事由),而成为“小英雄”。两人自然都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大力表彰,并被广泛宣传。

总之,美国人在危险时要求非专业人员回避,而中国人在危险的时候,却“极力鼓动手无寸铁、也没有受过任何专门训练的民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去这般‘见义勇为’”。这就不仅是“以卵击石”,“简直就是对下一代极不负责任了”。更糟糕的是,“孩子??为了能创下‘见义勇为’的记录,他也许就会到处寻找‘见义勇为’的机会,当然,还要确保在‘见义勇为’中不受伤害,这样,他就可能变得热衷于舞刀弄棒,变得好勇斗狠,甚至无事生非。大力促使中小学生‘见义勇为’,弄不好会走向反面——催生出一批少年犯。”

看了这危言耸听的高论,感到不是滋味。“极力鼓动”没有受过专门训练而又手无寸铁的成人甚至孩子,与歹徒搏斗,的确是有点太残酷了,也不符合我们社会以人为本与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我们在提倡“见义勇为”时,确实有种种偏差。但话说回来,能因此就把这一美德本身的价值给否定了吗?真的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面对汹涌的犯罪潮,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之类的举措即便有效,也终究是治标之举”,它不应“被作为绝对正面的行为大力推崇”,那样做甚至还会“催生出一批少年犯”?

又将《见》文细读一遍,才发现其貌似有理而其实荒谬之处。首先,为了与中国对比,作者提出的“见义勇为”在美国“并不被鼓励、提倡”,不过是“据说”而已。既然是“据说”,能有充分的说服力吗?为把情况搞清楚,笔者特意给长期在美国教书的同学发了电子邮件,同时附上《见》文。他的回信证实了笔者的怀疑:“美国警察是这样劝告人们的,如果遇到匪徒用武器逼你交出钱包,或汽车钥匙,一定不要抵抗,把钱包、钥匙递过去就完了,不值得为钱财伤了自己的性命。警察的责任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身为警察当然不能提倡普通人代替自己去和歹徒拼命,而要把责任承揽在自己身上。见义勇为是西方和东方各民族都推崇的道德准则,美国报纸对为别人的生命和财产挺身而出的人,都奉为英雄来表彰,谁敢像《南方周末》这样来宣扬孬种哲学,早被群众骂得狗血淋头,不得不换主编了。”他还很气愤地说:“这个作者不知是蠢,还是??怎么会造美国警察的谣来骗中国人。”

很显然,《见》文中美国如何的说法,都是作者根据一些“莫须是”的资料编造出来的。“美国的警察总是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冒着被伤害的危险与歹徒搏斗”,与见义勇为“不被鼓励、提倡”,有什么必然联系?要求人们遇见危险找警察,并不能证明不“鼓励、提倡”在必要的时候见义勇为。朱先生的例子就更不相干了。在中国的旅馆遇到这种事,不也得这么办理?难道中国的消防人员就会鼓励房客前去送死???即便退一万歩,在美国“并不被鼓励、提倡”的东西,在中国就不能“被作为绝对正面的行为大力推崇”?

正如笔者同学所提示的,《见》文混淆了生命与财产的界线,把不鼓励为财产而牺牲生命说成是不鼓励见义勇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相对于财产而言,人的生命当然更为重要,这是人类社会尤其当代社会的一条基本原则。美国旅馆的告示,讲的正是这样一种观点。因此,《见》文既然说见义勇为在美国“不被

本文已影响